1950X + FD.R6 + 技嘉AORUS X399 + B-Die - 3C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8-03-16T22:21

Table of Contents

上次Z77版子過年時爆炸,上來跟版友請教一些建議。(#1QYlE_Nb)
出來混的總是要還,寫個心得來跟版友分享分享。
因為字有點多(?),可以快速往下、看到有著色的標題字,再決定要不要看那個段落

以下是最後的組合

CPU (中央處理器):AMD ThreadRipper 1950X
COOLER (散熱器):貓頭鷹 NH-U14S(使用中) / ENERMAX Liqtech TR4 240(玩過)
MB (主機板):技嘉 X399 Aorus Gaming 7
RAM (記憶體):美光 Ballistix Elite DDR4-3466 8G*4 4CH-KIT
VGA (顯示卡):(沿用)RX480 惠惠卡 + GTX970
HDD (硬碟):(沿用)Toshiba MD04ACA600 6TBx2 + SG ST4000DM000 4T
SSD (固態硬碟):(沿用)INTEL P4500 4TB + Plextor M8PeGN 1TB
PSU (電源供應器):Antec NE750G(750W)
CHASSIS (機殼):F.D DEFINE R6 Black 靜音款
SPEAKER (喇叭):(沿用)Edifier C3

先用Q&A來整理心情:

Q1: 為什麼要換電腦?
A1: 幹 Z77 版子爆了,而且還在大年初四爆炸。
這最差的組機時機,要不是爆炸、我工作又不能沒有電腦,我會捏到2H。

Q2: 為什麼選 TR 1950X ?
A2: 因為轉檔壓片(x264/x265)的關係,肖想多核暴力機很久了。
INTEL看上的U太貴,HEDT還上矽脂,買不下手,又不想玩洋垃圾。
我現在也不玩電競遊戲了,我追求FPS,但不會想拉到極限。

Q3: 為什麼選 技嘉 X399 Aorus Gaming 7?
A3: 幾個原因:
1. ASUS的版子都沒有PS/2,以前試過USB,coding會掉字...
而且五年保的ROG ZENITH價格高太多。
(鍵盤 FILCO Mejestouch 2)
2. ASROCK 只有四年保,不然配置我蠻喜歡的。
3. 原本打算給小星星一個機會,買 MSI Gaming Pro CARBON AC 的
結果現場沒貨。
4. 只好挑 Gigabyte X399 AORUS Gaming 7 了
其實3和4兩張五年保我本來就很猶豫,
不過AORUS這張版子也有一些我不喜歡的地方,等等再詳述。

Q4: 有送水冷為什麼還買空冷?
A4: ENERMAX Liqtech TR4 240 壓制力比較強,但我還是習慣空冷,躲機殼裡比較安靜。

Q5: Fractal Design DEFINE R6 好用嗎?
A5: 整體很不錯,但搭配起來有些細節要注意,等等詳述。

Q6: 為什麼選 美光 Ballistix Elite DDR4-3466 ?
A6: 反正上高頻條都差不多貴,版友建議AMD搭B-Die比較穩。
也是終保,又比芝奇便宜的多。只是要找一下,最後在光華3F某店11899帶走。
等等會提這組的表現。

Q7: 你會建議別人買 1950X 或 其他HEDT嗎?
A7: 不,不只AMD、包括INTEL的HEDT我都不推薦,除非你知道你自己要得是什麼。
一般人用不到、麻煩、耗電、發熱、浪費錢。


接下來是細節、測試與圖片了:
我這組很多東西都跟版友panshang一樣,很多感想也雷同。
都被他的心得文(#1QfL0IMM)說完了,我可以著墨在其他地方(x) 省很多字(o)

第一章、1950X + X399 AORUS Gaming 7
幹,FOXCONN 這CPU SOCKET真有夠偷工!
之前爬文,就看到不少影片說 Lotes 好、Foxconn 渣。
我還笑笑不以為意,想說你們這些DIY新手,不過就是裝個CPU嘛有什麼難的。
一鎖馬上自打臉,這鎖上的深淺和力道還真有學問阿。搞了我幾十分鐘。
...螺絲做長點會死喔......喔這樣就要把底座加厚就不能摳死當了。
借一下YT影片: https://youtu.be/NSKNzQvTz7I?t=1m35s
他壓一下就鎖得上去,我還得放掉1、放到快開才鎖得上2和3。

第二章、ENERMAX Liqtech TR4 240 + 1950X in F.D DEFINE R6
水冷搞了我最久,不過這跟機殼有些關係。先看張照片。
https://i.imgur.com/n7OCdx2.jpg
FD R6能上水冷的地方是這四塊,後方只能14cm不考慮。
上方是最好的,但因為我的習慣不想放上面。
下方就算不管顯卡,機殼設計下方是獨立空間,必須繞路才能到。管子不夠長。
最後試著放在前方,因為前方跟硬碟有關,所以下一個章節一起說。

第三章、水冷排 + 硬碟 + 硬碟架
FD R6的硬碟架,基本上是利用卡楯和手轉螺絲去固定的。
https://i.imgur.com/HnP63Fm.jpg
https://i.imgur.com/VgtHT8n.jpg
先把左側黑色卡榫斜斜轉正卡入機殼,再鎖上手轉螺絲。
但是!!!
因為前面裝水冷排的關係,水冷排厚度會讓硬碟架卡榫沒辦法斜斜卡入
觀察了一下真的佩服FD,有考慮到這種狀況所以有解。
首先,必須先把黑色卡榫拆掉。
https://i.imgur.com/x9cnOEd.jpg
再來,可以看到硬碟架上有個鎖孔。
https://i.imgur.com/zXTH1rd.jpg
裝上機殼時,對準機殼的孔,鎖上即可固定。
https://i.imgur.com/mSg6uPB.jpg
裝上硬碟後,大概會離冷排那麼近:
https://i.imgur.com/VZoMq8w.jpg
看起來OK了,但是!!又是這個但是!!!
....................................................................待續












這種無聊文章就別富奸了,沒人會買單的。但是字好多我好累

第四章、散熱與靜音的抉擇

FD R6是一咖靜音機殼,前面版當然也是隔音設計。
隔音就表示氣流表現會較差,尤其是前方,這是沒辦法的取捨。 (相較於洞洞裝)

一體式水冷的冷排主要是裝在機殼的邊緣,風向往外,讓熱可以直接直接排出機殼。
冷排外側不能有太多的阻礙,才能最有好的排熱效果

當靜音機殼遇上一體式水冷,你就不得不在兩個特性之中做取捨:
散熱? 靜音? 都擠?

想要散熱,就把上蓋或前蓋打開。
當然,風扇和風聲就會跑出來了。

想要靜音,就想辦法把冷排塞到下面或後面。(我這組合不行)
或是直接上自組式水冷。

如果都想要...就看看我的案例吧:
如上章,我把冷排前置,然後還關上了前面版!
不燒機還好,一燒下去不得了。
因為熱氣排出不順,一部分熱氣擾流回到了機殼。
加上前排氣、整體進氣與氣流不足,造成了積熱,甚至讓硬碟區溫度也跟著上升。
因為進氣溫度上升,冷排風扇必須轉更快才能保持解熱能力,
然後惡性循環,比上置或是前置開面板更吵XDDD

我認為,靜音機殼和一體式水冷是稍有互斥的選項

但,目前一體式水冷/風冷中,TR4上壓制力最好的還是
ENERMAX Liqtech TR4 240/280/360 這幾顆全覆蓋水冷,
只是我的組合讓我用不習慣。
TR4散熱器壓制力:全覆蓋水冷 > 全覆蓋風冷 >>>>>>> 非全覆蓋、包含自組式水冷
其實我買的時候,全覆蓋也只有 ENERMAX Liqtech (水)和貓頭鷹(風)能選而已...

第五章、貓頭鷹 NH-U14S TR4-SP3 救駕

這是之後組好一周才加買的,實在是不習慣水冷。
之所以考慮了一個禮拜,實在是覺得這顆的散熱鰭片面積有點小。
跟我之前的利民 HR-02 MACHO 相比:
https://i.imgur.com/TvLbYWl.jpg
https://i.imgur.com/2JoNnDc.jpg
不過測試後,其實解熱效果並不差。

上機後,如果不調整,會剛好卡到 PCI-E 1的顯卡。
https://i.imgur.com/79aYe2o.jpg
請用有背版的顯卡,否則就得換PCIE槽,或是把散熱器往機殼上方調。
這顆散熱器可以把底座和鰭片一起往上調,但覆蓋面積就會降低。(詳情請看其他開箱@@)

記憶體插槽一根也會被風扇卡到
https://i.imgur.com/3CCF1I8.jpg
不過應該可以把風扇往上方(機殼側版方向)扣,閃閃看。
但風流通過鰭片的面積就會減小,反正我只上四條就先不管了。

壓制力,OC 3.7 不加電壓 (個人是不加電壓派)
IBT燒Maximum一圈
https://i.imgur.com/ZULSTnY.png 氣溫24.5度 (請看MAX),完全壓制得住
貓頭鷹躲在R6裡面真的很安靜。
就算氣溫上升10度也壓得在80以下。
因為用同樣的溫度目標,Liqtech 240表現也差不多。
但是,如果想上[email protected]燒機,Liqtech 240還壓得住,NH-U14S就稍有不足了。
不過會先遇到更嚴重的問題............

第六章、加壓超頻,VRM遇難!
我日常不會這樣用,但我還是試了一下[email protected] (我沒有測極限,隨便抓)
燒了一圈IBT,不會當,但是......
https://i.imgur.com/1N8g09x.png
https://i.imgur.com/v0Bspu0.png
VRM會先破105度,然後就會降壓降載。錶面CPU功耗破360W,AC端450W。
和顯卡一起燒的話,單張RX480,AC端功耗就破600W了。
想要超頻得先搞定VRM散熱問題,至少在這張版子上是這樣。

第七章、日常使用的CPU設置
原本是OC 3.7不加壓,但其實和自動Boost有87%像。
後來用default不超頻,電壓-0.1V offset。
待機功耗AC端約175W (請看看我上多少裝置)
IBT燒機最高約330W。
https://i.imgur.com/fS7toyz.jpg

第八章、美光 Ballistix Elite DDR4-3466 8Gx4 四通道 B-Die 的表現
好累...長話短說,前面測試跳過直接結果。
https://i.imgur.com/Cf1yZD2.png
最後的狀態是這樣。 3466MHz CL 16:18:18:36 1T
用了一個多禮拜,沒什麼異狀。
以目前相較於INTEL較差的記憶體控制器,這樣的表現我很滿意了。

第九章、壓製軟體與日常使用
如上所述,我主要還是壓x265和x264。
用最輕鬆的狀態,只跑y4m file > x265,不帶VapourSynth或Avisynth濾鏡。

x265
https://i.imgur.com/lJtqY9t.png
↑使用率可以到91%,但用起來還是很順!9%其實還有1.5C可以用XD
https://i.imgur.com/4unCQhl.png
↑1950X壓完的狀態,耗費2737.21s(13.28fps)
https://i.imgur.com/bxs5u9f.png
↑3770K對照組,耗時12321.92s(2.95fps),1950X是4.5倍,爽!
(3770K是完全100% loading,如果加上濾鏡、再加大CPU負擔的話,差異會更大)

https://i.imgur.com/Xx0FqB9.png
x264的多線程分割度稍差於x265,1950X最大只能吃到74%。

https://i.imgur.com/BjRs0ev.png
↑沒想到Acronis True Image(備份軟體)的線程使用率這麼高。

如果程序吃不了50%以上,可以用工作管理員或Process Lasso去指派CPU相依性
< 50% 指定到同一邊的記憶體 (0-15 or 16-31)
< 25% 指定到同一顆CCX (0-7 or 8-15 or 16-23 or 24-31)
例如遊戲啊,一些老(?)編譯器阿,調整一下可以讓效能更高,CPU使用率更低。
就是一個指派工作的概念,工人多還分部門,想最佳化就得下點功夫。
不調的話,其實也沒什麼感覺。
但如果一次跑好幾個這種東西,調一下最佳化會更好。

SVP 4K播放 不過我沒4K螢幕QQ
https://i.imgur.com/ak33iEp.jpg
↑純CPU做SVP,完全不會掉幀,顯卡可以專心跑MadVR
https://i.imgur.com/DxW6UI3.jpg
↑設定開得不低喔

第十章、總結、優點 與 不滿之處
https://i.imgur.com/ttBBSAa.jpg
↑先來一張整機內部照片
前面看不到的地方是三顆傳統硬碟和兩顆14CM穿甲彈。
https://i.imgur.com/fF8VB7p.jpg
↑上了970後 (970我只拿來算CUDA,所以插在4X上)

那個直的是雙槽的渦輪排風扇。可以調檔數,有三檔。
可以明顯降低PCI-E區的溫度。
不要調到最快、躲在機殼裡也沒什麼聲音。

仔細看可以看到,一個M2的位置被我黏上了散熱片和小風扇。
那個位置是M8PeGN的。

這邊就是第一個抱怨點了:
1. M.2 位置不佳
來看看這張圖:
https://i.imgur.com/UvTw1H4.jpg
M.2有三條,圖內黃色
這些位置和散熱片,根本就是吸熱片。(by 顯示卡)
尤其是左邊兩條,右邊一條還好一點。
而且左邊兩條還不能自己上散熱器,不然會卡到PCI-E的卡。
不過也沒辦法...因為沒其他地方了。
這方面的話,ROG ZENITH EXTREME 的 DIMM.2 和 M.2 位置就比較好。
所以我的M8PeGN必須加風扇,否則光吸熱就飽了。

2. USB 3.1 Gen1 位置與方向不佳
同一張圖,紅框是USB3.0插槽。
而且他只有這一個USB3.0插槽。(不然就是要用USB3.1 Gen2的,那個介面不一樣)
USB3.0又粗又硬的線,插下去最後一條PCI-E就沒辦法插長卡了。
其他版幾乎都有另一個洞(Taichi),或是橫向的(ASUS全、MSI CARBON)。
這個毛病我覺得蠻嚴重的。

3. VRM散熱不佳/不夠力,無法支持加壓超頻
上面有提到,[email protected]就可以燒破百度了。
雖然我不超,但還是有點不爽XD 不過我也沒別的版子能比較。

4. CPU插槽爛
小毛病,還好還好。

5. K牌網路
我還是比較喜歡Intel網路,這張用Killer E2500。
雖然目前用起來也感覺不太出來...
這應該就是信仰(?)吧?

6. FD R6的下方電源獨立區塊過長
這會讓拉線拉管變困難,也會讓主機板下方的PORT/按鈕變得難以使用。
最下面一根PCI-E也會離區塊底版過近,雙槽就貼上去了。
(可以看整機圖,P4500的位置)

優點的話:

1. 1950X操起來還是很順
邊壓片邊SVP看片,以前我想都不敢想,
如果是以前,要做什麼CPU壓力比較大的事前,x264/x265一定要按pause暫停。
現在做什麼幾乎都行。

2. RAM超的比我想像中高
原本擔心XMP都上不去。事實是時序還可以拉緊一點。

3. 超安靜,也沒什麼冷卻問題。
FD DEFINE系列真的是很好的靜音機殼。
不建議拿它、卻還開上蓋前蓋一堆洞。保持前進後出的風道就好。
要開動洞如一開始就省錢選洞洞殼。
或是像我在下方再加個直立渦輪扇排顯卡區熱氣。
還有它重是有原因的,質量是隔音的一大利器,不要再抱怨它重了。





看起來很多缺點?但其實用下去才會知道缺點。
別張的缺點我沒用,所以不知道囉。

好啦先這樣,我從5點開始寫,累死。中間有跑去吃飯看電視就是了


--
Tags: 3C

All Comments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8-03-17T06:29
推 詳細文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18-03-20T08:33
Ballistix+R6推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8-03-22T10:00
VRM除非跟Zenith一樣上風扇,不然無解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8-03-22T22:41
那家那張都一樣,主動散熱才是出路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8-03-24T19:10
不過我跟你相反,我會推想拿高階板子的直上HEDT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8-03-26T23:19
三星b die嗎?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8-03-29T20:26
推,優文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8-04-03T04:28
ZENITH也是富士康啦,A80可以要轉接就是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8-04-05T08:07
2D冷排真的是一堆機殼的殺手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8-04-08T06:42
AOMEI免費版可差異備份但32線程吃不滿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8-04-11T16:54
可惜希捷的DiscWizard好像不吃W10,不然速度真正快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8-04-15T16:44
DiscWizard好像是Acronis True Image代工簡化版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8-04-18T05:53
想請問一下你vrm是只有技嘉能用嗎?我是太極上4.1跑
編碼會當想看是不是這個問題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8-04-19T22:29
推一個 以後要組來參考看看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8-04-21T03:13
推 3770k那張副檔名打成大寫圖跑不出來喔~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8-04-24T23:03
all core 4.1會當太正常了,跟vrm關係不大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8-04-27T12:06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8-04-30T14:05
忘記說我是20x,我4.1加1.4多 4.2能開但一下就當,4.
1平常用沒啥問題但轉檔編碼不行,能上4.1也是最更新
最新的bios才上去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8-05-02T20:49
推ThreadRipper、推優文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8-05-04T16:51
沒時間抓半天燒IBT的,直接跑aida64的FP64 Ray-Trace
這個能過,有時間再跑IBT之類的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8-05-07T13:18
推 詳細的介紹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8-05-07T23:56
"970我只拿來算CUDA,所以插在4X上"
所以插在4X上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8-05-11T22:53
插在4X上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8-05-12T11:14
這吃電有點扯阿~8700K全核5G + GTX1080跑Realbench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8-05-16T10:17
AC端最高也沒超過400W...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8-05-18T20:18
忘了說電壓電1.4v~1.43
AC端600W...有點誇張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18-05-21T12:24
耶 1950X多了10核捏 超5G頂多讓你再扣兩核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8-05-24T23:56
推,樓主的CPU是很多人的一台主機價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18-05-28T12:20
最後一句嗆i社很好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8-06-01T09:42
拿6c靠背16c吃電也太趣味www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8-06-05T12:42
600W是CPU和顯卡一起燒,很省電了啦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8-06-06T20:33
不得不說有線網卡還是i好,killer根本來騙錢的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18-06-08T14:27
這顆塔扇很強了,我A80跑4G也才壓在85度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8-06-13T01:50
看1950x壓265有13fps真羨慕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8-06-13T04:20
→ delaluna : 插在4X上 出櫃大宣言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8-06-14T02:17
優缺點寫得好詳盡,再推一次!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8-06-16T00:19
沒辦法,如果是密閉機殼還是水冷比較好排熱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8-06-19T19:57
我也看到了“插在4X”上…XDD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8-06-21T18:44
不了我跳1700還沒滿一年勒w
Rae avatar
By Rae
at 2018-06-26T06:30
你少算一個 拆顯卡是惡夢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8-06-28T15:14
我插2槽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8-06-28T17:17
當初插1槽要打光加平躺
Xanthe avatar
By Xanthe
at 2018-07-01T10:05
1155的手指能記憶體那進去
Xanthe avatar
By Xanthe
at 2018-07-02T21:56
話說你的缺點都是說板子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8-07-04T15:40
搭個5年保賠整機的冷頭和5年保MB比較不用看臉QQ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07-07T13:13
這張版子比ROG還要炫泡,記憶體和PCI-E都發光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8-07-10T12:07
認真文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18-07-10T21:18
小風扇和鼓風扇積灰塵的宿命難解,防塵機殼難找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18-07-14T05:28
大推!富士康鎖頭害我鎖的很累,很怕壓壞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8-07-15T05:15
認真文 幫推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8-07-17T08:32
Majestouch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8-07-17T17:04
覺得水冷還是進氣好,這配置前排太不順了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8-07-20T18:03
其實當初X299的缺點也就是現在X399的缺點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18-07-22T17:59
VRM和CPU供電問題X399一樣跑不掉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8-07-25T17:56
這代HEDT拼多核和高頻就是這樣的結果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8-07-27T23:42
所以1950不超最好,7900X超4.5以內最好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8-07-28T05:18
買amd 真的要b die 但一堆買一買就比cpu貴了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8-07-28T10:56
完全沒想過用USB鍵盤會掉字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8-08-01T16:57
因為filco要在ps/2介面下才有n-key rollover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8-08-05T12:50
喔喔!n-key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18-08-08T04:24
推TR4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8-08-12T14:00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8-08-13T22:38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18-08-17T20:10
很多人鍵鼠死守PS/2就是為了這個阿 沒辦法取代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8-08-19T21:52
Filco敲下去就是爽 不該貪便宜買Tt QQ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18-08-22T23:02
現在是用櫻桃原廠青軸敲起來也很爽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8-08-27T17:38
Cherry原廠鍵帽的觸感比較差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18-08-30T12:31
TT跟F比也差太多...拿鴨子來比都很誇張了...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8-08-31T10:00
我第一把機械鍵盤就是這把所以其他沒摸過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8-09-05T04:42
除非拿來打人不然應該很難壞吧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8-09-06T12:28
因為我辦公處不想放太好 結果就...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8-09-08T17:40
推PS/2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8-09-11T20:33
HEDT獲利太少,就隨便優化,出一出,有個交代這樣子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8-09-15T10:42
TT一直都很差,沒想到還是有人發開箱文,現在很少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8-09-16T02:57
大神發開箱文。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8-09-20T12:29
看來那篇X399 Gaming 7釣魚大成功(?)跑出第二個使用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8-09-22T08:44
者 不過技嘉這片看起來在同價位和大小中算不賴啦

狂轟性價比!Ryzen二代良心到家:4/19發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8-03-16T20:23
狂轟性價比!AMD Ryzen二代良心到家:4月19日發 http://news.mydrivers.com/1/570/570035.htm 消息稱,AMD計劃4月19日推出二代銳龍(Ryzen)處理器。 據VCZ,一些海外電商甚至已經將Ryzen 2000系列搬上貨架,接受預定了。 其中主要是Ry ...

20K ITX 影音 等顯卡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8-03-16T20:04
已買/未買/已付訂金(元):未買 預算/用途:20K CPU (中央處理器):AMD R5 2400G $5380 MB (主機板):GIGABYTE AB350N-GAMING WIFI ITX $3590 RAM (記憶體):威剛 DDR ...

羅技今日發表G系列新喇叭G560,主打可以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8-03-16T17:20
Apple Daily https://goo.gl/hJMiHq 羅技今日發表G系列新喇叭G560,主打可以與螢幕畫面同步變換燈效,售約台幣6000元。 https://imgur.com/YEeQYip 羅技今日發表G系列新喇叭G560,主打可以與螢幕畫面同步變換燈效,售約台幣6000元。 翻攝Eng ...

APC Back-UPS 650 BN650M1-TW不斷電系統簡測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18-03-16T16:45
狼窩好讀版: http://wolflsi.pixnet.net/blog/post/66621849 APC Back-UPS 650 BN650M1-TW是一款結合排插與不斷電系統的產品,適合家用及辦公室場合 使用,使用情境如下圖:(圖片取自APC官方網站) https://i.imgur.com/nK ...

60k以下 包含螢幕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8-03-16T15:17
已買/未買/已付訂金(元):未買 預算/用途:60k以下,包含螢幕、鼠鍵 希望能夠撐五年以上,先前有發文問過,懇請大家再給點意見! CPU (中央處理器):【搭機價】Intel 【六核】Core i7-8700 6C12T/3.2GHz(Turbo 4.6GHz)/L3快取12M/UHD630/65W【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