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 高階遊戲 模擬機 mini ITX - 3C

By Barb Cronin
at 2013-07-04T01:35
at 2013-07-04T01:35
Table of Contents
現在要組裝這總高效能小主機應該是比過去容易非常非常多了
先前組裝的 Silverstone SG08 + i7 + p8z77-i 主機版
兩顆2.5 硬碟 ~ 一顆 SSD(已換M5P) 一顆 Hitachi 500G 7200資料
散熱器 Phanteks PH-TC14 超頻 體質ok的 cpu 4.3~4.5G是沒什麼問題
顯示卡有心這機殼也可以上到gtx690 之類的雙核長卡
簡單分享之前組裝的連結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74533&page=1&pp=10
※ 引述《cerberus4523 (Cyril)》之銘言:
: 這篇沒有菜單
: 關於ITX高階機種我在775腳位的時候曾經花大錢弄過一次
: 後來我終於明白
: "極小"和"靜音"是兩種極度燒錢的需求
: 當時的想法是想和MACmini一樣小,卻有優異性能
: CPU採用Q9550S,這個當時就花一萬多,比現在的4770K還昂貴
: 主機板選用Intel原廠DG45FC,這片用標準記憶體、Intel原廠網卡和音效卡
: 6個SATA沒有PS2,有HDMI和DVI雙輸出、4個SATA,美中不足就是沒PCIEX16
: 可是我沒有要插顯示卡所以不在乎
: 當時的X4500內顯,大概就是CS丟煙霧彈會小lag、魔獸人很多會小小頓這樣
: 但是當時的遊戲很多都可以在低限度負擔,以Intel的內顯來說算是比X3100進步很多
: 記憶體方面當時配兩條2g,當時買單條4g的DDR2記憶體會傾家蕩產
: 硬碟,這是沒有SSD的年代,原本想法是用兩個2.5"陣列,後來作廢
: POWER是七盟工業電源,2U大小,這個250W的小東西當時價格比450W有80銅牌的還貴
: 不過我後來查過資料這個有80白牌認證,裡面一個9000轉小風扇超級吵
: 我知道有一種是拉出來接變壓器,但是考量很多因素我還是選擇內裝
: http://ppt.cc/N0dH
: http://ppt.cc/qdS3
: 這台當初花費絕對超過三萬,機殼大小我是用容積在比,也就是把長寬高都乘起來
: 選最小的,這個機殼當時是雀屏中選,可以上3.5"硬碟又不會有多餘空間
: 整體大小只比MACmini大1.5倍左右,卻在當時擁有頂尖效能
: 但是這個頂尖沒有維持太久
: 問題從晶片組開始,當時的G45內顯溫度很高,但是Intel的主機板卻沒有
: 在南橋上面放散熱片,這造成很多次當機,而且即使手動加上鰭片
: 問題也不會完全根絕
: 大家一看就知道這個機器散熱有很大的問題,更何況放的是四核心
: 主機整體溫度極高會因為熱平衡而使所有元件都提高溫度
: 因此主機風扇都維持在頗高的轉速,造成整機噪音很高,用起來難得安寧
: 高階系統鎖在很小的機器當中,想要繪圖或是遊戲沒有適當顯卡搭配
: 想要超頻溫度成為瓶頸,就連正常運作都有溫度問題,再加上ITX主機板現制擴充能力
: 而且即使主機很小還是需要電源線和螢幕線,讓空間調整上沒想像中彈性
: 導致最後這個計畫流產
: 我知道現在的主機板設計思維更先進,CPU溫度也更低
: 可是如果真的會玩遊戲,會需要高階效能
: 我往往建議同等預算拿去組裝一般大小的機器,多餘的錢也購買一個櫃子或桌子
: 調整整個空間,如過真的強烈有空間需求,這種預算我反而建議購買筆電
: 這樣連螢幕、鍵盤、線路的空間全都省了,還有官方保固
: 不過你顯卡都670了這當然是不可能
: 千萬別在小主機要求大效能
: 穩定才是最重要的考量
--
先前組裝的 Silverstone SG08 + i7 + p8z77-i 主機版
兩顆2.5 硬碟 ~ 一顆 SSD(已換M5P) 一顆 Hitachi 500G 7200資料
散熱器 Phanteks PH-TC14 超頻 體質ok的 cpu 4.3~4.5G是沒什麼問題
顯示卡有心這機殼也可以上到gtx690 之類的雙核長卡
簡單分享之前組裝的連結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74533&page=1&pp=10
※ 引述《cerberus4523 (Cyril)》之銘言:
: 這篇沒有菜單
: 關於ITX高階機種我在775腳位的時候曾經花大錢弄過一次
: 後來我終於明白
: "極小"和"靜音"是兩種極度燒錢的需求
: 當時的想法是想和MACmini一樣小,卻有優異性能
: CPU採用Q9550S,這個當時就花一萬多,比現在的4770K還昂貴
: 主機板選用Intel原廠DG45FC,這片用標準記憶體、Intel原廠網卡和音效卡
: 6個SATA沒有PS2,有HDMI和DVI雙輸出、4個SATA,美中不足就是沒PCIEX16
: 可是我沒有要插顯示卡所以不在乎
: 當時的X4500內顯,大概就是CS丟煙霧彈會小lag、魔獸人很多會小小頓這樣
: 但是當時的遊戲很多都可以在低限度負擔,以Intel的內顯來說算是比X3100進步很多
: 記憶體方面當時配兩條2g,當時買單條4g的DDR2記憶體會傾家蕩產
: 硬碟,這是沒有SSD的年代,原本想法是用兩個2.5"陣列,後來作廢
: POWER是七盟工業電源,2U大小,這個250W的小東西當時價格比450W有80銅牌的還貴
: 不過我後來查過資料這個有80白牌認證,裡面一個9000轉小風扇超級吵
: 我知道有一種是拉出來接變壓器,但是考量很多因素我還是選擇內裝
: http://ppt.cc/N0dH
: http://ppt.cc/qdS3
: 這台當初花費絕對超過三萬,機殼大小我是用容積在比,也就是把長寬高都乘起來
: 選最小的,這個機殼當時是雀屏中選,可以上3.5"硬碟又不會有多餘空間
: 整體大小只比MACmini大1.5倍左右,卻在當時擁有頂尖效能
: 但是這個頂尖沒有維持太久
: 問題從晶片組開始,當時的G45內顯溫度很高,但是Intel的主機板卻沒有
: 在南橋上面放散熱片,這造成很多次當機,而且即使手動加上鰭片
: 問題也不會完全根絕
: 大家一看就知道這個機器散熱有很大的問題,更何況放的是四核心
: 主機整體溫度極高會因為熱平衡而使所有元件都提高溫度
: 因此主機風扇都維持在頗高的轉速,造成整機噪音很高,用起來難得安寧
: 高階系統鎖在很小的機器當中,想要繪圖或是遊戲沒有適當顯卡搭配
: 想要超頻溫度成為瓶頸,就連正常運作都有溫度問題,再加上ITX主機板現制擴充能力
: 而且即使主機很小還是需要電源線和螢幕線,讓空間調整上沒想像中彈性
: 導致最後這個計畫流產
: 我知道現在的主機板設計思維更先進,CPU溫度也更低
: 可是如果真的會玩遊戲,會需要高階效能
: 我往往建議同等預算拿去組裝一般大小的機器,多餘的錢也購買一個櫃子或桌子
: 調整整個空間,如過真的強烈有空間需求,這種預算我反而建議購買筆電
: 這樣連螢幕、鍵盤、線路的空間全都省了,還有官方保固
: 不過你顯卡都670了這當然是不可能
: 千萬別在小主機要求大效能
: 穩定才是最重要的考量
--
Tags:
3C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36k 高階遊戲 模擬機 mini ITX

By Kyle
at 2013-07-04T01:01
at 2013-07-04T01:01
35K遊戲桌電 幫建議

By Suhail Hany
at 2013-07-03T22:57
at 2013-07-03T22:57
15k 輕度遊戲機 不含螢幕

By Poppy
at 2013-07-03T22:52
at 2013-07-03T22:52
20k左右影音文書機

By Elvira
at 2013-07-03T22:32
at 2013-07-03T22:32
24K,painter、photoshop、3DMAX

By Ivy
at 2013-07-03T22:05
at 2013-07-03T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