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7 3700X & MSI X570 Edge WIFI - 3C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9-11-17T09:45

Table of Contents

好讀版:https://www.ggesport.com/topic/1930/

https://i.imgur.com/M0X1tjO.jpg

這次要開箱的是電競體驗區的新電腦平台AMD R7 3700X & MSI MPG X570 Gaming Edge
WIFI,AMD新一代的Ryzen 3000系列CPU採用7nm製程,在效能表現上提升了很多,所以剛
上市時有了一波換機朝,網路上也可以看到很多玩家說AMD真香,這次開箱搭配的主機板
MSI MPG X570 Gaming Edge WIFI,是MSI的MPG 系列,屬於比較平價的板子,支援 PCIe
4.0、記憶體的部分也支援到128GB,單條可以插32GB,以及原生的 USB 3.2 Gen 2,就讓
我們來看看他的實際表現如何吧!!!

使用的CPU是AMD Ryzen 7 3700X。
https://i.imgur.com/fpGgLQG.jpg

除了CPU附有原廠散熱器Wraith Prism、USB線、4-pin 12VRGB線。
https://i.imgur.com/fLT8IWM.jpg

原廠熱導管散熱器Wraith Prism,側邊有燈條與USB連接,風扇可調高低轉速。
https://i.imgur.com/NbqJlWK.jpg

https://i.imgur.com/gZNK42E.jpg

https://i.imgur.com/c8uovNb.jpg

AMD Ryzen 7 3700X,
規格

CPU核心數:8
執行緒數:16
基本時脈:3.6GHz
最大超頻時脈:最高 4.4GHz
總計 L1 快取:512KB
總計 L2 快取:4MB
總計 L3 快取:32MB
已解除鎖定:是
CMOS:TSMC 7nm FinFET
封裝:AM4
PCI Express 版本:PCIe 4.0 x16
散熱解決方案 (PIB):Wraith Prism with RGB LED
散熱解決方案 (MPK):Wraith PRISM
預設 TDP/TDP:65W
最高溫度:95°C
https://i.imgur.com/r6uXqa1.jpg

採用的主機板是MSI MPG X570 Gaming Edge WIFI,主要特色有Core Boost 數位供電設計
、8+4pin CPU 電源、PCIe 4.0、原生 USB 3.2 Gen 2、Mystic Light RGB 燈效支援、良
好的供電散熱以及晶片組風扇。
https://i.imgur.com/dMbe0a5.jpg

內容物有主機板、說明書、快速安裝說明、軟體光碟、龍紋金屬貼紙、標籤貼紙、WIFI天
線、M.2螺絲、2條SATA、燈條接線。
https://i.imgur.com/9HLWrYs.jpg

MSI MPG X570 Gaming Edge WIFI為ATX尺寸,CPU供電採8+4pin、6個SATA、USB 3.2 Gen1

https://i.imgur.com/F0I5h8L.jpg

供電上面有大面積散熱鰭片印有型號EDGE,雖然沒有燈光效果,但鏡面處理的線條在不同
角度折射會有不同的顏色變化。
https://i.imgur.com/0jhcIL7.jpg

另一側邊的散熱鰭片上方有 MPG 字樣。
https://i.imgur.com/IR4a1bE.jpg

X570一樣是AM4腳位,可向下相容。
https://i.imgur.com/EvOdLGO.jpg

4個DDR4記憶體插槽,最高可以支援128GB,時脈DDR4 4400MHz。
https://i.imgur.com/Nll9EYt.jpg

X570 晶片組上有一個主動式小風扇進行散熱,支援 Zero Frozr 0dB 完全靜音,未達到
工作溫度時是不會轉的;晶片組散熱器也沒有燈光效果,但上面一樣有 EDGE 的鏡面元素
線條的設計。
https://i.imgur.com/FxKOv3a.jpg

晶片組散熱片延伸到上方M.2輔助散熱,上面有 LIGHTNING GEN 4 M.2 字樣。
https://i.imgur.com/p7z1VWl.jpg

2個 PCIe 4.0 x16、3個 PCIe 3.0 x1插槽,PCIe 3.0 x4 規格;第一個PCIe 4.0 x16 帶
有金屬護甲,第二個PCIe x16 支援x4模式。

第二個M.2 插槽,PCIe 3.0 x4 規格。
https://i.imgur.com/cFc8ViJ.jpg

音效晶片採用 AUDIO BOOST 4,支援 NAHIMIC 3,晶片為 ALC1220 搭配日系音效電容。
https://i.imgur.com/L8i03RT.jpg

IO埠已經預設裝上擋板,IO有Flash BIOS Button 鍵、PS/2 鍵盤滑鼠接口、 2個 USB2.0
、天線埠、2個 USB 3.2 Gen 1、HDMI、1個 USB 3.2 Gen2 Type-C、3個 USB 3.2 Gen2
Type-C、RJ45 網路接口(Realtek 8111H)、S/PDIF 光纖輸出、音源輸出入。
https://i.imgur.com/njx5uWV.jpg

顯示卡使用MSI RTX-2080-Ti-GAMING-X-TRIO。
https://i.imgur.com/UT3myNj.jpg

記憶體搭配T-FORCE XCALIBUR RGB DDR4 3600MHZ 8Gx2
https://i.imgur.com/9QEZhO0.jpg

https://i.imgur.com/U0aHaHR.jpg

兩支記憶體以塑膠泡殼包裝固定。
https://i.imgur.com/a6bbuVb.jpg

散熱片採黑化表面髮絲紋處理設計,外觀有如一把劍相當的好看;導光條採兩側各5顆燈
泡的設計,可單顆設定顏色,散熱片是超頻記憶體的標配,讓記憶體可以更快的散熱在高
時脈下穩定運作。
https://i.imgur.com/9RgqaiP.jpg

背面有記憶體規格標籤,單支為8GB DDR4-3600,共兩支為雙通道,CL值18-20-20-44,電
壓為1.35V。
https://i.imgur.com/shavyi6.jpg

採用威剛 XPG SPECTRIX S40G RGB PCIe Gen3x4 M.2 2280 固態硬碟。
容量 :512GB
外觀尺寸:M.2 2280
快閃記憶體類型:3D TLC
尺寸 (長 x 寬 x 高):22 x 80 x 8 mm
重量:13.4g / 0.47oz
介面:PCIe Gen3x4
效能(最大值):
最高讀取 / 寫入速度每秒達 3500/3000MB
最大 4K 讀寫 IOPS 高達:300K/240K IOPS
作業溫度:0°C ~ 70°C
儲存溫度:-40°C ~ 85°C
防震:1500G/0.5ms
MTBF:2,000,000 小時
保固 :5年有限保固
https://i.imgur.com/JMt1vV9.jpg

表面有一片帶有燈條的外殼。
https://i.imgur.com/RRlhfED.jpg

https://i.imgur.com/XpQrHf9.jpg

主機板裝上CPU、原廠散熱器、記憶體、SSD,先測試是否有問題。
https://i.imgur.com/NbE718Y.jpg

沒問題就開始裝機啦,以下是搭配的設備。
https://i.imgur.com/oTioozh.jpg

機殼為CoolerMaster MasterCase H500M
https://i.imgur.com/cSOi035.jpg

CoolerMaster MasterCase H500M尺寸為544 x 248 x 546mm,主機板支援Mini-ITX,
Micro-ATX, ATX, E-ATX (支援至 12" x 10.7")。

儲存空間提供6個2.5吋與2個3.5/2.5吋,2.5吋使用螺絲包中的圓柱螺絲,鎖於四周鎖點
並直接推入安裝孔位即可,3.5吋則是無螺絲的托盤卡扣固定。

主體為槍灰色,搭配部分亮面黑色的面板,左右以及上方都為燻黑鋼化玻璃,前面板預裝
是網孔面板,另外附有可更換的燻黑鋼化玻璃面板。
https://i.imgur.com/3s63MuH.jpg

https://i.imgur.com/iYGSdNN.jpg

https://i.imgur.com/SAypyhy.jpg

IO面板有開機鍵、重置鈕、電源指示燈、硬碟讀取燈、4組USB 3.0、1組USB 3.1 Type-C
、3.5mm耳機麥克風接孔。
https://i.imgur.com/5PSZEFw.jpg

機殼採半模組的設計,不論在外部與內部,有些機構能自行取下或更換擺放位置,讓內部
空間運用靈活,H500M機殼這次在分艙遮蓋最前方可取下,提供前方散熱冷排的安裝,當
然也能將2塊分艙蓋取下,另外有幫浦的安裝架以及顯示卡支撐架;主機板右方附有整線
遮罩,可以更為美觀。

預留安裝空間 - CPU 散熱器 190mm
預留安裝空間 - 顯示卡 412mm
預留安裝空間 - Power Supply 200mm
https://i.imgur.com/L2BvyYo.jpg

https://i.imgur.com/ZkUZ6S3.jpg

右側也提供3個整線遮罩,這樣就不怕線材影響美觀了。
https://i.imgur.com/M41SGu1.jpg

附有可程式化RGB控制器。
https://i.imgur.com/gUpA8A2.jpg

前方風扇可支援120/140mm 風扇 x 3 或 200mm 風扇 x 2,冷排最大支援360mm (移除水
冷水冷蓋及 M.port 最大厚度 70mm)。

前方預裝有2顆20公分的 ARGB風扇,轉速最高為800RPM。
https://i.imgur.com/lpUgzjw.jpg

後方風扇可支援120/140mm 風扇 x 1。

後方預裝有1顆14公分風扇,轉速最高為1200RPM,120mm, 冷排最大支援140mm
https://i.imgur.com/XLrdsSF.jpg

上方是由兩側出風。
https://i.imgur.com/AuF5kFt.jpg

上方風扇可支援120mm風扇 x 3 或 140mm/200mm 風扇 x 2,冷排最大支援360mm(最大厚
度 43mm)。
https://i.imgur.com/5hVyXXq.jpg

下置式電源放置,採機殼後方放入,附有可抽式防塵網
https://i.imgur.com/KleJjZC.jpg

https://i.imgur.com/RLkKaVG.jpg

電源供應器採用CoolerMaster V850 GOLD全模組化金牌認證。
https://i.imgur.com/csiiP7S.jpg

https://i.imgur.com/ZRSxqmQ.jpg

https://i.imgur.com/dPjlgWz.jpg

增加的風扇部分採用1個CoolerMaster MasterFan SF360R ARGB和1個CoolerMaster
MasterFan SF120R ARGB。
https://i.imgur.com/TO8iyBl.jpg

CoolerMaster MasterFan SF360R ARGB內容物有風扇本體、簡易的燈光控制器、組裝螺絲
、小3Pin ARGB 連接針、ARGB 接頭防脫落固定扣具、控制器的SATA 供電線及簡易說明書

https://i.imgur.com/bRPlvhp.jpg

CoolerMaster MasterFan SF360R ARGB為3個12公分扇合在一起,這樣的合體大大減少了
線材以及安裝難度。
https://i.imgur.com/gAqLa8C.jpg

扇葉部分則採用半透明設計能夠更好的呈現燈光效果,採用來福軸承,風扇轉速
650~2000 RPM±10%,59 CFM±10% 風流,1.58mm H2O±10%風壓,噪音分貝8~30 dBA,
MTTF 則為16萬小時。
https://i.imgur.com/XWWP5AZ.jpg

扇框四周都有吸音橡膠墊減少風扇共振噪音。
https://i.imgur.com/ijEEUPf.jpg

CoolerMaster MasterFan SF120R ARGB就是單顆的版本,內容物有風扇本體、組裝螺絲、
小3Pin ARGB 連接針、ARGB 接頭防脫落固定扣具、簡易說明書。
https://i.imgur.com/a2ycBP4.jpg

扇葉部分相同規格,採用來福軸承,風扇轉速650~2000 RPM±10%,59 CFM±10% 風流,
1.58mm H2O±10%風壓,噪音分貝8~30 dBA,MTTF 則為16萬小時;扇框四周一樣有吸音橡
膠墊。
https://i.imgur.com/7bDJ64K.jpg

CPU散熱部分採用Cooler Master MasterLiquid ML240P Mirage ARGB一體式水冷。
https://i.imgur.com/KOd5NvG.jpg

冷排為全鋁結構,尺寸為277x120x27mm。
https://i.imgur.com/5wtwOp6.jpg

2個ARGB風扇,風扇尺寸120 x 120 x 26 mm,風扇轉速2000 ±10% RPM (Max),風壓
2.33 mm H2O (Max),風量60.95 CFM (Max),噪音值27dBA,,MTTF 則為16萬小時。
https://i.imgur.com/DIi5VcV.jpg

採用雙層管線。
https://i.imgur.com/h3PVcaS.jpg

透明幫浦設計,可看到幫浦是否有運作,另有ARGB燈光效果。
https://i.imgur.com/Xd3kG53.jpg

https://i.imgur.com/KJKpZn8.jpg

冷頭為純銅底座,使用了CNC處理,更加光滑平整,增加散熱效率;底座面積很大,可以
覆蓋TR4接口,安裝時需要注意,務必要把保護膜撕下來。
https://i.imgur.com/OP0SI6A.jpg

接下來就是組機子啦,組好後插上電。
https://i.imgur.com/1ojAkMp.jpg

擺到定位,真的好美呀XD
https://i.imgur.com/88rIGeE.jpg

https://i.imgur.com/rVb1CG5.jpg

https://i.imgur.com/2KE5kxu.jpg

https://i.imgur.com/zeoyA47.jpg

https://i.imgur.com/YU1X21d.jpg

https://i.imgur.com/Pqh6wAH.jpg

https://i.imgur.com/XiVIUdO.jpg

https://i.imgur.com/ukuvyaZ.jpg

https://i.imgur.com/nXM15db.jpg

https://i.imgur.com/TiTTHmA.jpg

接下來就是測試CPU的部分了,我只是簡單測試一下,大家就看圖參考一下。
測試平台
CPU: AMD R7 3700X
主機板: MSI MPG X570 Gaming Edge WIFI
顯示卡: MSI RTX-2080-Ti-GAMING-X-TRIO
記憶體: T-FORCE XCALIBUR RGB DDR4 3600MHZ 8Gx2
SSD: 威剛 XPG SPECTRIX S40G RGB PCIe Gen3x4 M.2 2280
POWER: CoolerMaster V850 GOLD全模組化金牌認證
一體式水冷: Cooler Master MasterLiquid ML240P Mirage ARGB

首先CPU超頻至4.3GHZ,電壓1.35V,記憶體超頻至3800MHZ。
https://i.imgur.com/gPdG2aN.jpg

使用AIDA64燒機10分鐘。
https://i.imgur.com/gXv3K8e.png

接下來是超頻至4.4GHZ,電壓1.4V,記憶體超頻至3800MHZ。
https://i.imgur.com/fyWpiPa.jpg

使用AIDA64燒機10分鐘,有兩三次跑到103度但馬上就降下。
https://i.imgur.com/KxrYgey.png

記憶體的部分我測試了3600、3800、4000,時序都是18-20-20-44。
3600MHZ
https://i.imgur.com/4yTrELK.png

3800MHZ
https://i.imgur.com/pMCdFkU.png

4000MHZ
https://i.imgur.com/psRxhq7.png

這邊就以決勝時刻:現代戰爭的測試給大家看看溫度的表現。
畫質設定
https://i.imgur.com/1XMO86W.jpg

https://i.imgur.com/RNjddR4.jpg

https://i.imgur.com/GLfqYCg.jpg

使用4.3GHZ測試時,溫度在55度左右。
https://i.imgur.com/gnZ8d3V.jpg

使用4.4GHZ測試時,溫度在60度左右
https://i.imgur.com/z6tGnuR.jpg

感想:
因為一般使用以及遊戲測試4.4GHZ可以穩穩用,所以最後就選擇常駐4.4GHZ使用,之後如
果有什麼狀況在調整,而記憶體部分則是選擇使用3800MHZ。

這次AMD Ryzen 3000系列真的進步非常多,而且有價格的優勢真的相當不錯,但我覺得如
果技術突破後應該會表現的更好,像是CPU時脈的可超性以及記憶體的延遲還是很高,期
待下一代AMD能夠進步更多。

MSI MPG X570 Gaming Edge WIFI這張板子屬於中間等級,但拿來超頻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而且該有的功能也都沒有少。

另外如果對於超頻以及主機板架構想了解更多,推薦大家可以看看林董的影片,從他那邊
可以學習到非常多。

林董頻道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user/Toppccbb/featured


--
Tags: 3C

All Comments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9-11-21T18:21
有錢請youtuber宣傳 不如把產品設計好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19-11-26T14:08
AMD YES!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9-11-29T15:58
103度XD,真的雷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9-12-03T02:36
真是美麗的電子花車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9-12-05T03:32
說真的MSI的X570 ACE以下真沒啥競爭力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9-12-06T17:19
殊不知intel也是花了一堆錢打廣告跟製造牙膏垃圾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9-12-11T15:50
所以你到底是在開什麼東西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19-12-13T04:11
沒有轉x265沒關係,有轉x265可能要4.2G 這代真的香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9-12-17T09:25
vrm 溫度會破百嗎?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9-12-20T02:57
Xcalibur無圖騰版看起來燈泡感有點重… 圖騰版剛好
可以蓋過一些XDD
不知道新的ARGB版有沒有增加燈泡
Rae avatar
By Rae
at 2019-12-21T17:23
edge....這次沒到ace的都是____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9-12-22T06:51
ACE以下AG輸太多了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9-12-22T16:58
林董這方向是正確的 現實世界賣燈泡的大賺
跟版友去看規格的少之又少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19-12-25T18:24
*Ace以下輸AG輸太多了 這樣才對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9-12-26T17:07
ya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9-12-28T04:14
一堆星粉會跟你說南橋低了5~10度,可是他們無視VRM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9-12-31T19:30
原本要買這塊 退掉換石頭軍規 穩定使用中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20-01-04T18:58
不用星粉 林董都會跟你說它們這次570板子很棒捏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20-01-08T20:59
只能說 被AMD將了一軍 堆料方向錯誤 wwww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20-01-12T05:34
會買到15k以上主機板的人在乎CP值嗎?
是說3950x在低價位x570主板上大概是不用想了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20-01-15T12:49
太過熱情了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20-01-20T02:18
新出的Unify算是10K內CP值很高的板子了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20-01-23T17:23
比ACE便宜,但ACE的優點幾乎都有(除了RGB)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20-01-27T19:34
甚至連VRM溫度表現也比ACE低一點點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20-01-30T12:45
之前幫朋友組,也是這規格,重點是小星星的水冷
想說板子能用就好,把水冷套現比較實在
Tom avatar
By Tom
at 2020-01-30T16:02
水冷 VRM更燙 真棒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20-02-04T02:36
拿去賣大概是唯一解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20-02-08T02:23
Unify是4L還6L的啊,有點好奇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20-02-08T19:14
超頻500MHz的成就感應該遠低於裝好一套電子花車 賣
燈就對了

50K 深度學習機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9-11-17T09:01
可參考本板菜單(20191105)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81269090.A.A10.html 已買/未買/已付訂金(元): 預算/用途:50K / Python Scikit-learn Tensorflow CPU (中央處理器):AMD R ...

剪接用電腦突然讀取變超慢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19-11-17T02:11
兩前年購入的電腦 前陣子因為使用premiere要運算覺得很慢 聽版大們的意見後重灌電腦,速度有變快 但這兩天突然覺得在開啟專案檔、讀取D槽裡面的素材又異常變慢 打開監控管理員,發現開啟的時候CPU、記憶體、D槽占用到很高 作業程式+adobe程式都灌在C槽 打去電腦公司問,老闆說因為我D槽等級太低,建議我 ...

想組一台寫程式用的電腦。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9-11-17T01:35
當了五六年網頁工程師 無聊出來嘴一下 ※ 引述《LILIN13 (L)》之銘言: : 想請問是否有推薦的網站,可以提供客觀的硬體效能分數能夠參考呢? : 我平常只會寫CODE,會build很多東西,很少玩遊戲(但很喜歡玩模擬城市)。 : 1. 希望能build的速度能夠優等, : 2. 同時普通顯卡就可以了 ...

50K 多功能家用機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9-11-17T01:30
預算/用途:50K 家用上網、玩遊戲、影片全都包~ (不過有點想玩 Bio2 remake) 不知道為什麼預算會變的越來越高 前一張菜單才 40K 現在變成 50K …………Orz CPU (中央處理器):I9-9900K CPU Cooler :CM Hyper 212X MB (主機 ...

想組一台寫程式用的電腦。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9-11-17T00:13
想請問是否有推薦的網站,可以提供客觀的硬體效能分數能夠參考呢? 我平常只會寫CODE,會build很多東西,很少玩遊戲(但很喜歡玩模擬城市)。 1. 希望能build的速度能夠優等, 2. 同時普通顯卡就可以了,能裝二個24吋FHD銀幕就好(?)。 (但未來要可以擴充好一點的顯示卡,可能1~2年會買個4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