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pto 加密貨幣的價值 及 未來發展潛力 - 數位貨幣
By Genevieve
at 2021-11-26T18:52
at 2021-11-26T18:52
Table of Contents
因為小弟幣圈外的朋友對加密貨幣的觀感普遍不好:詐騙、洗錢、炒作、泡沫、投機不算投
資、龐式騙局等等負面看法
叫他們來ptt這個版認識加密貨幣,不是看不懂就是根本沒看到什麼真正價值,所以我才希望
寫篇文章給幣圈外的人看,希望看完這篇能產生ㄧ點加密貨幣正面的評價,也能認為這是未
來的趨勢。
這篇文章不討論特定的幣種,單純討論使用‘區塊鏈’跟‘加密法’的加密貨幣有什麼特性
?跟現行的法定貨幣比較優缺點,未來為何會有發展潛力。(註:加密貨幣目前已有上千種
幣種,不一定都有一樣的特性)
首先要知道加密貨幣的價值,就要先知道現行的法定貨幣有什麼不好,討論之前,先說明貨
幣(currency)跟資產(asset)是不同的
貨幣通常要有以下兩個功能:
1. 交易的媒介:人類不用再以物易物
2. 能代表某個價值:有的貨幣本身就有價值,例如黃金、羅馬帝國的食鹽,而現代貨幣不會
因為紙鈔本身是低成本的纖維跟墨汁而沒價值(但同樣的材料做成美元跟辛巴威元,價值天
差地遠)
目前最能代表價值共識的黃金已經不被當成貨幣使用了,原因很多:不方便攜帶、磨損問題
、沒有防偽(金塊純度)等等,已經不被當成日常交易的貨幣。
現行法定貨幣的優點很多,也有加密貨幣不可取代的特性,例如:看得到實體貨幣、使用不
需電力、使用門檻低(五歲小孩也能輕鬆上手)等等…(歡迎討論補充)
這邊點出幾個目前法定貨幣的缺點:
1. 無法避免人為因素:
各個政府自行發行的法定貨幣會因為不同的經濟政策、政治、戰爭而被劇烈影響,例如辛巴
威幣、最近的土耳其幣、阿根廷幣等等…這些因素導致持有者利益跟著受損,持有的富人跟
聰明人會立刻換成其他貨幣或資產去避免損失,但一般老百姓…
2. 無法保證購買力:也就是通膨。
以前,金本位的美國政府保證35美元可以兌換ㄧ盎司黃金,可以保證美元的購買力,但1971
年美國不給美元兌換黃金後,全世界的法定貨幣就都跟黃金脫鉤,全都無法保證購買力。
詳細可自行google 布列敦森林協定(Bretton Woods Agreements),或者版的精華區也有貨
幣的歷史故事可以看。
最近10月美國公佈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高達6.2%更是破了30年紀錄,物價上升等同美元
購買力下降,所以財富都放在單一貨幣是可能縮水的。當然了解金融遊戲的人是會利用買各
種抗通膨資產、避險貨幣、投資來讓財富保值甚至增值,但大多數人做不到,而成功的人通
常財富會劇烈增長,且這些人偏向維持現有的金融遊戲,繼續賺他擅長的錢,反而不喜歡後
來新創的金融世界,所以很多有錢人並不喜歡加密貨幣。
3. 處理效率過低、速度慢、手續費高:
現在已經是網路時代,跟位在美國的朋友傳訊息、聲音、檔案都是幾秒鐘內完成,國際匯款
居然還要半天到數天?還要是工作天!跟銀行申請貸款也是數天才撥款?就連銀行定存、換
匯都還規定要在上班時間內才能操作?當然有的銀行開始改善,但這不應該是網路時代的效
率。(歡迎補充更多人工效率問題)
以上貨幣問題在沒有區塊鏈技術時,人類可以解決嗎?
可以!只要全世界政府團結合作:
1.發行通用全地球的貨幣
2.互相制約各國政府的干預
3.重新掛鉤黃金(金本位,保證購買力)
4.限制貨幣發行上限或數量(理論上掛鉤黃金就要有上限)
5.共同開發24hour線上銀行
但這有可能發生嗎?我認為可能性接近零
那還有其他方式嗎?(歡迎討論)
區塊鏈技術 是‘有機會’解決上述問題的,所以有的人ㄧ看到區塊鏈 就知道加密貨幣未來
發展的潛力,認為在未來,人類會使用完全去中心化的貨幣進行交易。
為何加密貨幣可以做到這些事情,就需要去了解區塊鏈的原理,越了解技術細節,就越清楚
加密貨幣的特性。(註:並不是所有加密貨幣幣種都有這些特性)
想像一個N年後的未來,存在一個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加密貨幣,安全性極高(節點多、算力高
、世界沒有第二個人能影響你冷錢包中的幣)、沒有人為因素(去中心化)、保證購買力(
貨幣數量上限固定,不會無限量印錢)、處理速度快效率高(無需人工作業)、再也不用擔
心自己辛苦工作賺的錢會縮水,到時人人都相信這個貨幣,自然就會用這貨幣進行交易,供
需原理下就會有這貨幣等價的購買力。
這N年要等多久?我不知道,我不是未來人,我甚至認為我們這世代都看不到這未來,原因太
多、難度太高,不在這贅述。
這裡提出幾個圈外人常問我的問題,也歡迎大家討論這幾個問題,我的回答也是給圈外人看
的。
1. 加密貨幣到底是算貨幣還是算資產?
我個人認為 ‘都是’,加密貨幣的設計是可以拿來交易的,可能目前有很多令人詬病的缺點
:波動率過大、使用範圍太少、交易時間過長(有的幣種已改善)等等…都讓人不把它當貨
幣而當成投資工具。
這就看未來發展趨勢吧,當未來能找到更多買家、賣家承認同一種加密貨幣就能進行更多交
易。
舉個例子:南非幣是法定貨幣,大多台灣人買南非幣是把它當貨幣還是當投資資產?又有多
少人買南非幣是真的為了飛去南非觀光、進行交易? 但南非幣未來不太可能成為全球通用貨
幣, 加密貨幣則是有機會
2. 加密貨幣真的安全嗎?
越了解區塊鏈技術會越清楚這個答案,簡單的兩個概念:(有的幣種安全概念不一樣)
a. 這個幣有越多人用電腦挖礦越安全:
因為礦工電腦就是一個節點,它會存著這個幣所有的歷史資料(所有區塊),可以想成世界
上越多礦工,這個幣就越多備份資料,之後如果發生世界大戰三或大地震,只要有存活的礦
工,就不怕資料不見。現代銀行的金流資料也幾乎都數位化了,但銀行的數位備份資料會有
幾份?會分散在世界各地備份嗎?如果都不怕銀行數位資料會消失,那世界各地有數萬台礦
機的加密貨幣應該就更不怕。(不是所有幣都有那麽多礦工)
b. 加密貨幣的歷史資料都無法竄改:
使用加密法的區塊鏈是無法竄改的,即使在ㄧ台電腦上竄改成功也無法接上原本的區塊鏈,
而區塊鏈是分分秒秒在生成的,所以有心人想對區塊鏈做手腳,就等於要跟所有礦工對抗,
沒有等量的power是打不過的。所以全世界的礦工數量越多,安全性應該是越高。
3. 之前新聞常看到的 駭客攻擊、捲款跑路、詐騙集團 還敢說是安全?
這些損失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風險,跟 ‘區塊鏈技術不安全’是兩回事
理論上 你買加密貨幣放在你自己的(冷)錢包,全世界只有你有密碼(私鑰 或 助記詞),
就沒有第二個人能影響你的幣,不可能會消失、不可能被偷走、不可能被凍結,但如果你的
密碼被其他人知道,就可能被轉走,因為有密碼(私鑰)就有控制權,同理,你遺失密碼,
這筆錢就算永遠遺失了,沒有人能有控制權去挽救。
駭客會想盜取你的密碼(私鑰),所以不要把密碼存放在電腦、雲端硬碟、email裡,這些都
是被盜取的風險。
把加密貨幣放在交易所 也等於把密碼跟控制權都交給交易所,幣圈歷史上發生過最大交易所
倒閉導致損失,所以有的幣圈前輩會把加密貨幣放在自己的冷錢包裡 才有私鑰、控制權跟安
全性
區塊鏈是真的,詐騙集團也是真的,有錢的地方就有詐騙,手法也防不勝防,在幣圈不要輕
易相信別人推薦的賺錢手法,多查證,多發問,都能避免被詐騙也不錯過賺錢的機會。
4. 加密貨幣是無中生有的,你真的覺得它有價值?
一個新科技本來就可能會賦予一個原本沒價值的東西 變成超級有價值 以下舉幾個例子:
愛迪生發明電燈泡前,鎢這種金屬有價值嗎?(我真不知道)
X光/核分裂技術發明前,具有危險放射性的鈾礦有價值嗎?
有應用就有價值,加密貨幣如果應用在未來交易上,它就一定有價值。
5.如果有某個幣沒有人想當礦工,不就消失了?
沒錯,上面有提到礦工越多越安全,幣圈十幾年歷史,的確有不少幣種的幣價幾乎歸零甚至
消失了,所以如何吸引人來挖礦當礦工,對加密貨幣發展很重要。(有的幣已經放棄找人挖
礦,自己架機房維持幣的運作,特性就不同)
但人們不會白白浪費電開著電腦去當礦工,必須要有誘因,就是 挖礦獎勵,同樣是挖到0.0
1顆幣,幣價從1000鎂上升到10000鎂,就是能吸引到更多人進場挖礦。
所以其實目前加密貨幣的幣價被短期投機者炒作越高,是有利區塊鏈規模的發展:
幣價漲->吸引更多礦工->安全性更高->讓人越敢放資金進場->幣價更高->吸引更多礦工…
如此正向循環著
但也同理,反向也成立
幣價跌->礦工沒賺錢,就會換幣挖,或是收工不挖->安全性降低->讓人擔心,不敢持幣,賣
掉出場->幣價更低->礦工更窮…
所以加密貨幣發展會兩極化也很合理,規模更大的區塊鏈會大者恆大,規模小、吸引不到人
的就會慢慢消失。
6.就算‘加密貨幣’很好,但現在生活沒有‘加密貨幣’也ok呀?何必改變?
這問題我被問時還真傻住,只能照樣造句了
就算‘電力’很好,但500年前生活沒有‘電力’也ok呀?
就算‘電腦’很好,但100年前生活沒有‘電腦’也ok呀?
就算‘智慧手機’很好,但20年前生活沒有‘智慧手機’也ok呀?
科技的潮流是擋不住的,要現代人丟掉手機、電腦回去過從前的生活,可能等於要了他的命
。習慣了手機通訊app的方便就能難回去從前 寫國際郵件 的時代,同理,未來習慣加密貨幣
的快捷,‘現在的國際匯款方式’ 就會被漸漸遺忘了。科技的發展方向是沒有回頭路的,不
論是加密貨幣、電動車、AI還是基因工程。
最後,目前加密貨幣幣種太多了,並不一定所有幣種都是安全的, 前面敘述的特性也越來越
不同,功能跟應用也越來越多樣化。
但看好加密貨幣是一回事,怎麼投資加密貨幣又是另一回事。這篇文只是希望能改變圈外人
對加密貨幣的評價,並不建議一定要投資加密貨幣,畢竟現在牛市(可能快結束了),幣圈
氛圍比較像在追求短期獲利,比較少長期投資的討論。
如果真的要投資加密貨幣,第一重點應該是 小心詐騙,小心詐騙,小心詐騙!
台灣幣圈發展 感覺詐騙集團比正規公司還盛行啊
----
Sent from BePTT on my iPhone 12 Pro
--
資、龐式騙局等等負面看法
叫他們來ptt這個版認識加密貨幣,不是看不懂就是根本沒看到什麼真正價值,所以我才希望
寫篇文章給幣圈外的人看,希望看完這篇能產生ㄧ點加密貨幣正面的評價,也能認為這是未
來的趨勢。
這篇文章不討論特定的幣種,單純討論使用‘區塊鏈’跟‘加密法’的加密貨幣有什麼特性
?跟現行的法定貨幣比較優缺點,未來為何會有發展潛力。(註:加密貨幣目前已有上千種
幣種,不一定都有一樣的特性)
首先要知道加密貨幣的價值,就要先知道現行的法定貨幣有什麼不好,討論之前,先說明貨
幣(currency)跟資產(asset)是不同的
貨幣通常要有以下兩個功能:
1. 交易的媒介:人類不用再以物易物
2. 能代表某個價值:有的貨幣本身就有價值,例如黃金、羅馬帝國的食鹽,而現代貨幣不會
因為紙鈔本身是低成本的纖維跟墨汁而沒價值(但同樣的材料做成美元跟辛巴威元,價值天
差地遠)
目前最能代表價值共識的黃金已經不被當成貨幣使用了,原因很多:不方便攜帶、磨損問題
、沒有防偽(金塊純度)等等,已經不被當成日常交易的貨幣。
現行法定貨幣的優點很多,也有加密貨幣不可取代的特性,例如:看得到實體貨幣、使用不
需電力、使用門檻低(五歲小孩也能輕鬆上手)等等…(歡迎討論補充)
這邊點出幾個目前法定貨幣的缺點:
1. 無法避免人為因素:
各個政府自行發行的法定貨幣會因為不同的經濟政策、政治、戰爭而被劇烈影響,例如辛巴
威幣、最近的土耳其幣、阿根廷幣等等…這些因素導致持有者利益跟著受損,持有的富人跟
聰明人會立刻換成其他貨幣或資產去避免損失,但一般老百姓…
2. 無法保證購買力:也就是通膨。
以前,金本位的美國政府保證35美元可以兌換ㄧ盎司黃金,可以保證美元的購買力,但1971
年美國不給美元兌換黃金後,全世界的法定貨幣就都跟黃金脫鉤,全都無法保證購買力。
詳細可自行google 布列敦森林協定(Bretton Woods Agreements),或者版的精華區也有貨
幣的歷史故事可以看。
最近10月美國公佈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高達6.2%更是破了30年紀錄,物價上升等同美元
購買力下降,所以財富都放在單一貨幣是可能縮水的。當然了解金融遊戲的人是會利用買各
種抗通膨資產、避險貨幣、投資來讓財富保值甚至增值,但大多數人做不到,而成功的人通
常財富會劇烈增長,且這些人偏向維持現有的金融遊戲,繼續賺他擅長的錢,反而不喜歡後
來新創的金融世界,所以很多有錢人並不喜歡加密貨幣。
3. 處理效率過低、速度慢、手續費高:
現在已經是網路時代,跟位在美國的朋友傳訊息、聲音、檔案都是幾秒鐘內完成,國際匯款
居然還要半天到數天?還要是工作天!跟銀行申請貸款也是數天才撥款?就連銀行定存、換
匯都還規定要在上班時間內才能操作?當然有的銀行開始改善,但這不應該是網路時代的效
率。(歡迎補充更多人工效率問題)
以上貨幣問題在沒有區塊鏈技術時,人類可以解決嗎?
可以!只要全世界政府團結合作:
1.發行通用全地球的貨幣
2.互相制約各國政府的干預
3.重新掛鉤黃金(金本位,保證購買力)
4.限制貨幣發行上限或數量(理論上掛鉤黃金就要有上限)
5.共同開發24hour線上銀行
但這有可能發生嗎?我認為可能性接近零
那還有其他方式嗎?(歡迎討論)
區塊鏈技術 是‘有機會’解決上述問題的,所以有的人ㄧ看到區塊鏈 就知道加密貨幣未來
發展的潛力,認為在未來,人類會使用完全去中心化的貨幣進行交易。
為何加密貨幣可以做到這些事情,就需要去了解區塊鏈的原理,越了解技術細節,就越清楚
加密貨幣的特性。(註:並不是所有加密貨幣幣種都有這些特性)
想像一個N年後的未來,存在一個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加密貨幣,安全性極高(節點多、算力高
、世界沒有第二個人能影響你冷錢包中的幣)、沒有人為因素(去中心化)、保證購買力(
貨幣數量上限固定,不會無限量印錢)、處理速度快效率高(無需人工作業)、再也不用擔
心自己辛苦工作賺的錢會縮水,到時人人都相信這個貨幣,自然就會用這貨幣進行交易,供
需原理下就會有這貨幣等價的購買力。
這N年要等多久?我不知道,我不是未來人,我甚至認為我們這世代都看不到這未來,原因太
多、難度太高,不在這贅述。
這裡提出幾個圈外人常問我的問題,也歡迎大家討論這幾個問題,我的回答也是給圈外人看
的。
1. 加密貨幣到底是算貨幣還是算資產?
我個人認為 ‘都是’,加密貨幣的設計是可以拿來交易的,可能目前有很多令人詬病的缺點
:波動率過大、使用範圍太少、交易時間過長(有的幣種已改善)等等…都讓人不把它當貨
幣而當成投資工具。
這就看未來發展趨勢吧,當未來能找到更多買家、賣家承認同一種加密貨幣就能進行更多交
易。
舉個例子:南非幣是法定貨幣,大多台灣人買南非幣是把它當貨幣還是當投資資產?又有多
少人買南非幣是真的為了飛去南非觀光、進行交易? 但南非幣未來不太可能成為全球通用貨
幣, 加密貨幣則是有機會
2. 加密貨幣真的安全嗎?
越了解區塊鏈技術會越清楚這個答案,簡單的兩個概念:(有的幣種安全概念不一樣)
a. 這個幣有越多人用電腦挖礦越安全:
因為礦工電腦就是一個節點,它會存著這個幣所有的歷史資料(所有區塊),可以想成世界
上越多礦工,這個幣就越多備份資料,之後如果發生世界大戰三或大地震,只要有存活的礦
工,就不怕資料不見。現代銀行的金流資料也幾乎都數位化了,但銀行的數位備份資料會有
幾份?會分散在世界各地備份嗎?如果都不怕銀行數位資料會消失,那世界各地有數萬台礦
機的加密貨幣應該就更不怕。(不是所有幣都有那麽多礦工)
b. 加密貨幣的歷史資料都無法竄改:
使用加密法的區塊鏈是無法竄改的,即使在ㄧ台電腦上竄改成功也無法接上原本的區塊鏈,
而區塊鏈是分分秒秒在生成的,所以有心人想對區塊鏈做手腳,就等於要跟所有礦工對抗,
沒有等量的power是打不過的。所以全世界的礦工數量越多,安全性應該是越高。
3. 之前新聞常看到的 駭客攻擊、捲款跑路、詐騙集團 還敢說是安全?
這些損失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風險,跟 ‘區塊鏈技術不安全’是兩回事
理論上 你買加密貨幣放在你自己的(冷)錢包,全世界只有你有密碼(私鑰 或 助記詞),
就沒有第二個人能影響你的幣,不可能會消失、不可能被偷走、不可能被凍結,但如果你的
密碼被其他人知道,就可能被轉走,因為有密碼(私鑰)就有控制權,同理,你遺失密碼,
這筆錢就算永遠遺失了,沒有人能有控制權去挽救。
駭客會想盜取你的密碼(私鑰),所以不要把密碼存放在電腦、雲端硬碟、email裡,這些都
是被盜取的風險。
把加密貨幣放在交易所 也等於把密碼跟控制權都交給交易所,幣圈歷史上發生過最大交易所
倒閉導致損失,所以有的幣圈前輩會把加密貨幣放在自己的冷錢包裡 才有私鑰、控制權跟安
全性
區塊鏈是真的,詐騙集團也是真的,有錢的地方就有詐騙,手法也防不勝防,在幣圈不要輕
易相信別人推薦的賺錢手法,多查證,多發問,都能避免被詐騙也不錯過賺錢的機會。
4. 加密貨幣是無中生有的,你真的覺得它有價值?
一個新科技本來就可能會賦予一個原本沒價值的東西 變成超級有價值 以下舉幾個例子:
愛迪生發明電燈泡前,鎢這種金屬有價值嗎?(我真不知道)
X光/核分裂技術發明前,具有危險放射性的鈾礦有價值嗎?
有應用就有價值,加密貨幣如果應用在未來交易上,它就一定有價值。
5.如果有某個幣沒有人想當礦工,不就消失了?
沒錯,上面有提到礦工越多越安全,幣圈十幾年歷史,的確有不少幣種的幣價幾乎歸零甚至
消失了,所以如何吸引人來挖礦當礦工,對加密貨幣發展很重要。(有的幣已經放棄找人挖
礦,自己架機房維持幣的運作,特性就不同)
但人們不會白白浪費電開著電腦去當礦工,必須要有誘因,就是 挖礦獎勵,同樣是挖到0.0
1顆幣,幣價從1000鎂上升到10000鎂,就是能吸引到更多人進場挖礦。
所以其實目前加密貨幣的幣價被短期投機者炒作越高,是有利區塊鏈規模的發展:
幣價漲->吸引更多礦工->安全性更高->讓人越敢放資金進場->幣價更高->吸引更多礦工…
如此正向循環著
但也同理,反向也成立
幣價跌->礦工沒賺錢,就會換幣挖,或是收工不挖->安全性降低->讓人擔心,不敢持幣,賣
掉出場->幣價更低->礦工更窮…
所以加密貨幣發展會兩極化也很合理,規模更大的區塊鏈會大者恆大,規模小、吸引不到人
的就會慢慢消失。
6.就算‘加密貨幣’很好,但現在生活沒有‘加密貨幣’也ok呀?何必改變?
這問題我被問時還真傻住,只能照樣造句了
就算‘電力’很好,但500年前生活沒有‘電力’也ok呀?
就算‘電腦’很好,但100年前生活沒有‘電腦’也ok呀?
就算‘智慧手機’很好,但20年前生活沒有‘智慧手機’也ok呀?
科技的潮流是擋不住的,要現代人丟掉手機、電腦回去過從前的生活,可能等於要了他的命
。習慣了手機通訊app的方便就能難回去從前 寫國際郵件 的時代,同理,未來習慣加密貨幣
的快捷,‘現在的國際匯款方式’ 就會被漸漸遺忘了。科技的發展方向是沒有回頭路的,不
論是加密貨幣、電動車、AI還是基因工程。
最後,目前加密貨幣幣種太多了,並不一定所有幣種都是安全的, 前面敘述的特性也越來越
不同,功能跟應用也越來越多樣化。
但看好加密貨幣是一回事,怎麼投資加密貨幣又是另一回事。這篇文只是希望能改變圈外人
對加密貨幣的評價,並不建議一定要投資加密貨幣,畢竟現在牛市(可能快結束了),幣圈
氛圍比較像在追求短期獲利,比較少長期投資的討論。
如果真的要投資加密貨幣,第一重點應該是 小心詐騙,小心詐騙,小心詐騙!
台灣幣圈發展 感覺詐騙集團比正規公司還盛行啊
----
Sent from BePTT on my iPhone 12 Pro
--
Tags:
數位貨幣
All Comments
By Jacob
at 2021-11-27T00:53
at 2021-11-27T00:53
By Yedda
at 2021-11-27T06:54
at 2021-11-27T06:54
By Daph Bay
at 2021-11-27T12:55
at 2021-11-27T12:55
By Suhail Hany
at 2021-11-27T18:56
at 2021-11-27T18:56
By Susan
at 2021-11-28T00:57
at 2021-11-28T00:57
By Victoria
at 2021-11-28T06:59
at 2021-11-28T06:59
By Lucy
at 2021-11-28T13:00
at 2021-11-28T13:00
By Victoria
at 2021-11-28T19:01
at 2021-11-28T19:01
By Ursula
at 2021-11-29T01:02
at 2021-11-29T01:02
By Bennie
at 2021-11-29T07:03
at 2021-11-29T07:03
By Una
at 2021-11-29T13:04
at 2021-11-29T13:04
By Madame
at 2021-11-29T19:05
at 2021-11-29T19:05
By Zora
at 2021-11-30T01:06
at 2021-11-30T01:06
By Zenobia
at 2021-11-30T07:07
at 2021-11-30T07:07
By Regina
at 2021-11-30T13:08
at 2021-11-30T13:08
By Elvira
at 2021-11-30T19:09
at 2021-11-30T19:09
By Faithe
at 2021-12-01T01:10
at 2021-12-01T01:10
By Rachel
at 2021-12-01T07:11
at 2021-12-01T07:11
By Emma
at 2021-12-01T13:12
at 2021-12-01T13:12
By Anonymous
at 2021-12-01T19:13
at 2021-12-01T19:13
By Catherine
at 2021-12-02T01:14
at 2021-12-02T01:14
By Megan
at 2021-12-02T07:15
at 2021-12-02T07:15
By Hedda
at 2021-12-02T13:16
at 2021-12-02T13:16
By Linda
at 2021-12-02T19:17
at 2021-12-02T19:17
By Necoo
at 2021-12-03T01:18
at 2021-12-03T01:18
By Belly
at 2021-12-03T07:19
at 2021-12-03T07:19
By Andrew
at 2021-12-03T13:20
at 2021-12-03T13:20
By Frederica
at 2021-12-03T19:21
at 2021-12-03T19:21
By Sandy
at 2021-12-04T01:22
at 2021-12-04T01:22
By Hedy
at 2021-12-04T07:23
at 2021-12-04T07:23
By Charlotte
at 2021-12-04T13:24
at 2021-12-04T13:24
By Thomas
at 2021-12-04T19:25
at 2021-12-04T19:25
By Megan
at 2021-12-05T01:26
at 2021-12-05T01:26
By Susan
at 2021-12-05T07:27
at 2021-12-05T07:27
By Ingrid
at 2021-12-05T13:28
at 2021-12-05T13:28
By Puput
at 2021-12-05T19:29
at 2021-12-05T19:29
By Sierra Rose
at 2021-12-06T01:30
at 2021-12-06T01:30
By Lucy
at 2021-12-05T23:58
at 2021-12-05T23:58
By Cara
at 2021-12-06T05:59
at 2021-12-06T05:59
By Frederica
at 2021-12-05T23:58
at 2021-12-05T23:58
By Donna
at 2021-12-06T05:59
at 2021-12-06T05:59
By Edwina
at 2021-12-05T23:58
at 2021-12-05T23:58
By Jessica
at 2021-12-06T05:59
at 2021-12-06T05:59
By Eartha
at 2021-12-05T23:58
at 2021-12-05T23:58
By Valerie
at 2021-12-06T05:59
at 2021-12-06T05:59
By Edith
at 2021-12-05T23:58
at 2021-12-05T23:58
By Quintina
at 2021-12-06T05:59
at 2021-12-06T05:59
By Liam
at 2021-12-05T23:58
at 2021-12-05T23:58
By Candice
at 2021-12-06T05:59
at 2021-12-06T05:59
By Mia
at 2021-12-05T23:58
at 2021-12-05T23:58
By Genevieve
at 2021-12-06T05:59
at 2021-12-06T05:59
By George
at 2021-12-05T23:58
at 2021-12-05T23:58
By Skylar Davis
at 2021-12-06T05:59
at 2021-12-06T05:59
By Irma
at 2021-12-05T23:58
at 2021-12-05T23:58
By Rachel
at 2021-12-06T05:59
at 2021-12-06T05:59
By Zora
at 2021-12-05T23:58
at 2021-12-05T23:58
By Necoo
at 2021-12-06T05:59
at 2021-12-06T05:59
By Frederica
at 2021-12-05T23:58
at 2021-12-05T23:58
By Hedda
at 2021-12-06T05:59
at 2021-12-06T05:59
By Edward Lewis
at 2021-12-05T23:58
at 2021-12-05T23:58
By Necoo
at 2021-12-06T05:59
at 2021-12-06T05:59
By Annie
at 2021-12-05T23:58
at 2021-12-05T23:58
By Margaret
at 2021-12-06T05:59
at 2021-12-06T05:59
By Ida
at 2021-12-05T23:58
at 2021-12-05T23:58
By Liam
at 2021-12-06T05:59
at 2021-12-06T05:59
By Yuri
at 2021-12-05T23:58
at 2021-12-05T23:58
By Eden
at 2021-12-06T05:59
at 2021-12-06T05:59
By Delia
at 2021-12-05T23:58
at 2021-12-05T23:58
By Kama
at 2021-12-06T05:59
at 2021-12-06T05:59
By Caitlin
at 2021-12-05T23:58
at 2021-12-05T23:58
By Ingrid
at 2021-12-06T05:59
at 2021-12-06T05:59
By Una
at 2021-12-05T23:58
at 2021-12-05T23:58
By Donna
at 2021-12-06T05:59
at 2021-12-06T05:59
By Margaret
at 2021-12-05T23:58
at 2021-12-05T23:58
Related Posts
南方四賤客:比特幣將成主流支付、「銀
By Kelly
at 2021-11-26T16:30
at 2021-11-26T16:30
Max搬磚套利的可行性
By Vanessa
at 2021-11-26T14:13
at 2021-11-26T14:13
Max搬磚套利的可行性
By Connor
at 2021-11-26T12:04
at 2021-11-26T12:04
XCH新版plot 山寨讀不到圖
By Charlotte
at 2021-11-26T11:56
at 2021-11-26T11:56
CDC Crypto.com 卡護照到期後的處置
By Suhail Hany
at 2021-11-26T11:49
at 2021-11-26T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