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P全漢 靜化論 CST320 靜音機殼測試 - 3C

By Frederica
at 2019-10-26T23:51
at 2019-10-26T23:51
Table of Contents
blog ver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blog/?p=9798
--
推出已經有好一段時日,型號為 CST320 的靜化論,可以說是近來積極拓展機殼產線的全
漢旗下比較特別的產品,唯一一款沒有搭載透明側板或是發光風扇的機殼。會入手這款機
殼,就是看上了它備有靜音、無光害,並且是 M-ATX 格式這些所需的特點,相當適合用
於辦公室內的裝機。
本體第一眼看過去並沒有什麼透側、大量網孔的設計,正一如常見的靜音機殼般,孔洞基
本上都以蓋板遮住。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01.JPG
前IO 上置設計,這個排列方式也算是代工廠常用的款式,也因此可以看到有部分並沒有
配置的功能孔未出現在面板上。面板的 USB 配置寬度恰到好處,另外配件也有防塵塞可
以防止入塵與觸點氧化。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02.JPG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03.JPG
前面板部分也是簡潔風,可掀面板中間鑲有透明飾條搭配上會發光的 FSP 字樣。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04.JPG
掀開面板門後可以看到內側貼有減振墊與磁吸固定用的磁鐵與發光飾條的走線。前面板的
配置具有兩個 5.25” 的空間,剩下則是整塊的磁吸濾網面板。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05.JPG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06.JPG
整塊面板拆下後可見 5.25” 實際可用安裝槽位只有一個,另一個是供 IO 走線使用。同
時也可以看到配置兩顆前進氣風扇。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07.JPG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08.JPG
面板側邊開有輔助進風的孔位,此處面板一樣可以拆下清洗: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09.JPG
上蓋風扇處一樣採用磁吸蓋板,下方留有孔位可以安裝風扇或冷排,但以靜音用途來看這
部分區塊保留開孔的意義並不大。蓋板部分的靜音減振墊材質與前面板掀門、側板所使用
的材質都相同。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10.JPG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11.JPG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12.JPG
內裝架構一覽:不太意外的採用目前代工廠相當常用的包倉、開放式設計,5.25”也是迎
合時下改裝潮流直接把架構最簡化,主機板底板與其他裝置固定金屬件整合成單塊的設計
。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13.JPG
電源包倉接近風扇處還留有一些空間留供水冷排安裝使用: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14.JPG
MB Tray 的部分:背面大面積 cut-out 以利拆裝。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15.JPG
機殼背面:左側提供兩個 2.5” SSD 安裝螺絲孔位。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16.JPG
硬碟架位於電源包艙內部,可安裝兩顆 3.5” 硬碟:將手轉螺絲與位於底面的螺絲拆除
後,可將硬碟架稍微左移,可以挪出多一點空間給電源供應器。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17.JPG
2.5” SSD 安裝孔位:從火山口方向得知 SSD 應安裝於背面,至於中間兩個火山口應為
對應其它型號的選配電路板安裝使用。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18.JPG
PSU 下置濾網可拆,但較難抽取;圓形腳墊高度較高,配有吸震泡棉與塑膠電鍍表面處理
,增加一點視覺上的質感與減振性: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19.JPG
開關、IO 等接線,線組中的 Molex 大四 pin 提供掀門前面版發光 logo 電力: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20.JPG
零組件與防塵塞:橡皮墊圈用來安裝 3.5” 硬碟用。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21.JPG
3.5” 硬碟安裝例:橡皮墊圈用螺絲鎖上後,直接推入硬碟架內。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22.JPG
2.5” 硬碟則是可安裝於包倉與底版孔位上: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23.JPG
簡單裝機完成,內部空間也是相當足夠,稍微用心就可以整的相當乾淨: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24.JPG
背面的走線寬度也是相當充裕:不過對於線組比較多、非模組化的電源,如果沒有水冷的
需求,將硬碟架左移還是可以藏住更多的線,不至於像照片中那樣較為凌亂。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25.JPG
電源減振墊為泡棉材質: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26.JPG
包倉 SSD架開口的部分:可以看到並沒有辦法讓 USB 3.0 內接線材走背面後繞出,這樣
一來等於是間接的廢掉了 SSD 安裝的機能使得安裝位置受限,SSD 架位置微調加上開口
擴大的話,應該會能有更好的相容性。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27.JPG
電源與硬碟燈:硬碟燈的亮度較低較不明顯。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28.JPG
前面板發光 logo:手上這版為早期的綠色發光版本,現在市售品會是藍色的,但兩者的
亮度比較過於刺激,適當的畫龍點睛。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29.JPG
整體來說,靜化論可以說是相當符合自己對於機殼選擇喜好的,外型方正、靜音設計,並
沒有太多發光的部件,加上 mATX以及同級靜音機殼最便宜的選擇這些特質,我想近期內
可能都會是自己用於裝機的首選。
足夠厚實的靜音墊、磁吸門片配置、夠用的防塵設計,都足以覆蓋絕大部分的裝機需求;
若有較為熱情的配置,原先已經配置了前二後一的風扇,透過打開部分面版犧牲一些靜音
程度的話,也可能夠增加進氣量來冷卻系統,四平八穩、該有都有的表現可說是心頭好。
不過畢竟是中低價設計,在配置上也還是有需要妥協的地方,比如說 PSU、腳座減振用的
軟墊,使用了長期使用可能會塌陷的泡棉,而非較耐久的橡皮墊。另外電源包倉上的 2.5
” drive bay 位置、開口上,都還有可以與代工廠溝通改善的空間,下置電源濾網不好
拆裝也是有點可惜。
綜觀下來,靜化論在整體的樣式、機能性都有做到位,價格也相當有競爭力;但也受限於
價格限制,而在用料、方便程度這些細節的地方做出一些妥協。
--
簡單乾淨最爽惹
--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blog/?p=9798
--
推出已經有好一段時日,型號為 CST320 的靜化論,可以說是近來積極拓展機殼產線的全
漢旗下比較特別的產品,唯一一款沒有搭載透明側板或是發光風扇的機殼。會入手這款機
殼,就是看上了它備有靜音、無光害,並且是 M-ATX 格式這些所需的特點,相當適合用
於辦公室內的裝機。
本體第一眼看過去並沒有什麼透側、大量網孔的設計,正一如常見的靜音機殼般,孔洞基
本上都以蓋板遮住。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01.JPG
前IO 上置設計,這個排列方式也算是代工廠常用的款式,也因此可以看到有部分並沒有
配置的功能孔未出現在面板上。面板的 USB 配置寬度恰到好處,另外配件也有防塵塞可
以防止入塵與觸點氧化。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02.JPG
前面板部分也是簡潔風,可掀面板中間鑲有透明飾條搭配上會發光的 FSP 字樣。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04.JPG
掀開面板門後可以看到內側貼有減振墊與磁吸固定用的磁鐵與發光飾條的走線。前面板的
配置具有兩個 5.25” 的空間,剩下則是整塊的磁吸濾網面板。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05.JPG
整塊面板拆下後可見 5.25” 實際可用安裝槽位只有一個,另一個是供 IO 走線使用。同
時也可以看到配置兩顆前進氣風扇。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07.JPG
面板側邊開有輔助進風的孔位,此處面板一樣可以拆下清洗: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09.JPG
上蓋風扇處一樣採用磁吸蓋板,下方留有孔位可以安裝風扇或冷排,但以靜音用途來看這
部分區塊保留開孔的意義並不大。蓋板部分的靜音減振墊材質與前面板掀門、側板所使用
的材質都相同。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10.JPG
內裝架構一覽:不太意外的採用目前代工廠相當常用的包倉、開放式設計,5.25”也是迎
合時下改裝潮流直接把架構最簡化,主機板底板與其他裝置固定金屬件整合成單塊的設計
。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13.JPG
電源包倉接近風扇處還留有一些空間留供水冷排安裝使用: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14.JPG
MB Tray 的部分:背面大面積 cut-out 以利拆裝。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15.JPG
機殼背面:左側提供兩個 2.5” SSD 安裝螺絲孔位。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16.JPG
硬碟架位於電源包艙內部,可安裝兩顆 3.5” 硬碟:將手轉螺絲與位於底面的螺絲拆除
後,可將硬碟架稍微左移,可以挪出多一點空間給電源供應器。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17.JPG
2.5” SSD 安裝孔位:從火山口方向得知 SSD 應安裝於背面,至於中間兩個火山口應為
對應其它型號的選配電路板安裝使用。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18.JPG
PSU 下置濾網可拆,但較難抽取;圓形腳墊高度較高,配有吸震泡棉與塑膠電鍍表面處理
,增加一點視覺上的質感與減振性: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19.JPG
開關、IO 等接線,線組中的 Molex 大四 pin 提供掀門前面版發光 logo 電力: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20.JPG
零組件與防塵塞:橡皮墊圈用來安裝 3.5” 硬碟用。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21.JPG
3.5” 硬碟安裝例:橡皮墊圈用螺絲鎖上後,直接推入硬碟架內。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22.JPG
2.5” 硬碟則是可安裝於包倉與底版孔位上: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23.JPG
簡單裝機完成,內部空間也是相當足夠,稍微用心就可以整的相當乾淨: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24.JPG
背面的走線寬度也是相當充裕:不過對於線組比較多、非模組化的電源,如果沒有水冷的
需求,將硬碟架左移還是可以藏住更多的線,不至於像照片中那樣較為凌亂。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25.JPG
電源減振墊為泡棉材質: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26.JPG
包倉 SSD架開口的部分:可以看到並沒有辦法讓 USB 3.0 內接線材走背面後繞出,這樣
一來等於是間接的廢掉了 SSD 安裝的機能使得安裝位置受限,SSD 架位置微調加上開口
擴大的話,應該會能有更好的相容性。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27.JPG
電源與硬碟燈:硬碟燈的亮度較低較不明顯。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28.JPG
前面板發光 logo:手上這版為早期的綠色發光版本,現在市售品會是藍色的,但兩者的
亮度比較過於刺激,適當的畫龍點睛。
http://shadowsfalltw.gjisland.net/pic/FSPCST320/cst320_29.JPG
整體來說,靜化論可以說是相當符合自己對於機殼選擇喜好的,外型方正、靜音設計,並
沒有太多發光的部件,加上 mATX以及同級靜音機殼最便宜的選擇這些特質,我想近期內
可能都會是自己用於裝機的首選。
足夠厚實的靜音墊、磁吸門片配置、夠用的防塵設計,都足以覆蓋絕大部分的裝機需求;
若有較為熱情的配置,原先已經配置了前二後一的風扇,透過打開部分面版犧牲一些靜音
程度的話,也可能夠增加進氣量來冷卻系統,四平八穩、該有都有的表現可說是心頭好。
不過畢竟是中低價設計,在配置上也還是有需要妥協的地方,比如說 PSU、腳座減振用的
軟墊,使用了長期使用可能會塌陷的泡棉,而非較耐久的橡皮墊。另外電源包倉上的 2.5
” drive bay 位置、開口上,都還有可以與代工廠溝通改善的空間,下置電源濾網不好
拆裝也是有點可惜。
綜觀下來,靜化論在整體的樣式、機能性都有做到位,價格也相當有競爭力;但也受限於
價格限制,而在用料、方便程度這些細節的地方做出一些妥協。
--
簡單乾淨最爽惹
--
Tags:
3C
All Comments

By Daph Bay
at 2019-10-31T16:48
at 2019-10-31T16:48

By Emma
at 2019-11-04T15:07
at 2019-11-04T15:07

By Joe
at 2019-11-04T18:05
at 2019-11-04T18:05

By Ursula
at 2019-11-09T16:24
at 2019-11-09T16:24

By Edwina
at 2019-11-12T23:31
at 2019-11-12T23:31

By Suhail Hany
at 2019-11-13T21:26
at 2019-11-13T21:26

By Iris
at 2019-11-18T21:02
at 2019-11-18T21:02

By Freda
at 2019-11-19T02:59
at 2019-11-19T02:59

By Eden
at 2019-11-22T04:20
at 2019-11-22T04:20

By Puput
at 2019-11-26T06:06
at 2019-11-26T06:06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11-29T11:20
at 2019-11-29T11:20

By Dora
at 2019-12-04T09:22
at 2019-12-04T09:22

By Faithe
at 2019-12-09T08:22
at 2019-12-09T08:22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12-14T00:27
at 2019-12-14T00:27

By Rosalind
at 2019-12-15T07:49
at 2019-12-15T07:49

By Una
at 2019-12-17T00:52
at 2019-12-17T00:52

By Kelly
at 2019-12-21T09:39
at 2019-12-21T09:39

By Skylar Davis
at 2019-12-23T19:10
at 2019-12-23T19:10

By Rosalind
at 2019-12-23T20:41
at 2019-12-23T20:41

By Emily
at 2019-12-25T09:47
at 2019-12-25T09:47

By Regina
at 2019-12-29T02:39
at 2019-12-29T02:39

By Doris
at 2019-12-31T20:34
at 2019-12-31T20:34

By Robert
at 2020-01-03T21:25
at 2020-01-03T21:25

By Dinah
at 2020-01-05T17:21
at 2020-01-05T17:21

By Eden
at 2020-01-08T14:14
at 2020-01-08T14:14

By Audriana
at 2020-01-09T13:32
at 2020-01-09T13:32

By Valerie
at 2020-01-12T00:36
at 2020-01-12T00:36

By Anthony
at 2020-01-12T07:04
at 2020-01-12T07:04

By Candice
at 2020-01-15T08:36
at 2020-01-15T08:36

By Jessica
at 2020-01-15T21:37
at 2020-01-15T21:37

By Elizabeth
at 2020-01-18T11:02
at 2020-01-18T11:02

By Rachel
at 2020-01-19T07:55
at 2020-01-19T07:55

By Emma
at 2020-01-23T01:05
at 2020-01-23T01:05

By Caroline
at 2020-01-27T04:29
at 2020-01-27T04:29

By Michael
at 2020-01-30T22:25
at 2020-01-30T22:25

By Franklin
at 2020-01-31T13:51
at 2020-01-31T13:51

By Anonymous
at 2020-02-02T14:13
at 2020-02-02T14:13
Related Posts
升級或新購

By Daniel
at 2019-10-26T22:32
at 2019-10-26T22:32
55~60k 遊戲實況機(含OS)

By James
at 2019-10-26T21:15
at 2019-10-26T21:15
MSI X470 GAMING PLUS $2990

By Thomas
at 2019-10-26T20:21
at 2019-10-26T20:21
9K文書機

By Quintina
at 2019-10-26T15:42
at 2019-10-26T15:42
13K升級

By James
at 2019-10-26T15:00
at 2019-10-26T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