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Fi 申請、設定分享 - 手機討論

By Robert
at 2019-07-06T00:33
at 2019-07-06T00:33
Table of Contents
此為小弟個人使用 Google Fi (原 Project Fi)的分享
有別於前輩著重於測速分享,個人會著重在申請與設定分享
希望能幫助對 Google Fi 有興趣的版友
如果內文有錯還請多多指教
不免俗的先上可能比較好讀網誌連結
https://gamegener.blogspot.com/2019/07/google-fi.html
Google Fi 是由 Google 所設置之單一方案跨國第二類電信服務
除了一組尊絕不凡的美國門號
其最大的特色在於可在超過 200 個國家免切換用相同費率使用高速網路服務
並享有家庭共享、費用上限保護、透過國際電話、免費 Wi-Fi 熱點、暫停使用等功能
功能包含:
‧美國國內不限時通話、不限量簡訊(限定手機機種)
‧美國國內超過一萬個免費 Wi-Fi 熱點自動連結(限定手機機種)
‧在超過 200 國家免切換以相同費率( 10 美金/GB)使用高速網路服務
‧以透明化的費率撥打美國以外的國際電話
‧可設定網路額度警告,並於使用 6GB 之後不再收取額外費用(但超過 15GB 後限速)
‧可在同一門號帳單下申請最多 9 個無門號僅網路服務(Data-only)的 SIM 卡
‧可隨時暫停服務,固定費用依使用日數依比例收取(最常暫停 3 個月,可立即再暫停
)
‧可邀請其他人加入家庭計劃申請額外門號,以更划算費率使用服務
‧使用網頁或 App 管理並聯繫客服管理方案內容
‧攜碼服務(美國門號限定)
但由於 Google Fi 仍是針對美國使用者所設
欲申請的台灣使用者必須滿足下列條件:
‧需有可以接收 SIM 卡的美國國內地址(稅率會依此而定)
‧需有美國的 Google Play 或 iOS 帳號以下載 Google Fi App(Android、iOS)
‧需使用支援的手機機型,可在官網檢查
https://imgur.com/fxqJkRt
https://imgur.com/i27YyM2
申請流程如下:
1. 點選官網右上方 Join Fi 並登入預註冊的 Google Fi 帳號(註冊過程不限定使用美
國帳號)
2. 選擇「使用既有手機」(除非你住在美國欲以手機換購或新購手機),並按步驟選擇
自身手機型號,在手機業者頁面則選擇 unlock
3. 以 iPhone 為例,會告訴你 Google Fi 目前在 iPhone 的功能限制,閱讀後拉至底部
點選 Continue with this phone (記得取消選取 I already have a Google Fi SIM)
4. 在費率說明頁閱讀候點選 Next
5. 輸入接收 Google Fi SIM 卡的美國地址(相關稅率會依此而定)
6. 拉至下方後選取 Get a new number 並選擇欲使用的美國門號區碼(不同區碼代表不
同州),除非要另一美國門號攜碼否則不要選取 Use current number
7. 確認地址與門號的區碼後點選 Next
8. 最後選擇付款方式(Google Pay 或信用卡)以及填寫帳單地址
之後就等 SIM 卡寄來
據說 Google Pixel 可以直接以 eSIM 方式啟用不需讀取實體 SIM 卡(有待商榷)
但小弟使用的是 iPhone 目前還不支援 Google Fi 的 eSIM 服務,因此仍須以實體 SIM
卡開通
開通方式基本上就是依照 Google Fi App 的指示輸入 SIM 卡上的開通碼(secret code
)
iPhone 仍須額外依照 SIM 卡包裝內的小卡設定行動數據才能正常使用
https://imgur.com/DBI005z
如果有一併申請 Data-only 服務的
只要在關聯門號開通後到 fi.google.com/data 登入當初註冊服務的帳號
並輸入 Data-only SIM 卡在包裝內的開通碼即可
但如果使用此 SIM 卡的是 iPhone 也記得要照上方設定行動數據頁面
小弟自己曾在西班牙旅遊時使用
費用競爭力上當然比不上市售的定量流量 SIM 卡
但速度、穩定性和尊爵不凡的感受絕對是一等一的xD
如果各位對於 Google Fi 有其他想要知道的
小弟會在自己知道的範圍盡量回答
--
有別於前輩著重於測速分享,個人會著重在申請與設定分享
希望能幫助對 Google Fi 有興趣的版友
如果內文有錯還請多多指教
不免俗的先上可能比較好讀網誌連結
https://gamegener.blogspot.com/2019/07/google-fi.html
Google Fi 是由 Google 所設置之單一方案跨國第二類電信服務
除了一組尊絕不凡的美國門號
其最大的特色在於可在超過 200 個國家免切換用相同費率使用高速網路服務
並享有家庭共享、費用上限保護、透過國際電話、免費 Wi-Fi 熱點、暫停使用等功能
功能包含:
‧美國國內不限時通話、不限量簡訊(限定手機機種)
‧美國國內超過一萬個免費 Wi-Fi 熱點自動連結(限定手機機種)
‧在超過 200 國家免切換以相同費率( 10 美金/GB)使用高速網路服務
‧以透明化的費率撥打美國以外的國際電話
‧可設定網路額度警告,並於使用 6GB 之後不再收取額外費用(但超過 15GB 後限速)
‧可在同一門號帳單下申請最多 9 個無門號僅網路服務(Data-only)的 SIM 卡
‧可隨時暫停服務,固定費用依使用日數依比例收取(最常暫停 3 個月,可立即再暫停
)
‧可邀請其他人加入家庭計劃申請額外門號,以更划算費率使用服務
‧使用網頁或 App 管理並聯繫客服管理方案內容
‧攜碼服務(美國門號限定)
但由於 Google Fi 仍是針對美國使用者所設
欲申請的台灣使用者必須滿足下列條件:
‧需有可以接收 SIM 卡的美國國內地址(稅率會依此而定)
‧需有美國的 Google Play 或 iOS 帳號以下載 Google Fi App(Android、iOS)
‧需使用支援的手機機型,可在官網檢查
https://imgur.com/fxqJkRt
https://imgur.com/i27YyM2
申請流程如下:
1. 點選官網右上方 Join Fi 並登入預註冊的 Google Fi 帳號(註冊過程不限定使用美
國帳號)
2. 選擇「使用既有手機」(除非你住在美國欲以手機換購或新購手機),並按步驟選擇
自身手機型號,在手機業者頁面則選擇 unlock
3. 以 iPhone 為例,會告訴你 Google Fi 目前在 iPhone 的功能限制,閱讀後拉至底部
點選 Continue with this phone (記得取消選取 I already have a Google Fi SIM)
4. 在費率說明頁閱讀候點選 Next
5. 輸入接收 Google Fi SIM 卡的美國地址(相關稅率會依此而定)
6. 拉至下方後選取 Get a new number 並選擇欲使用的美國門號區碼(不同區碼代表不
同州),除非要另一美國門號攜碼否則不要選取 Use current number
7. 確認地址與門號的區碼後點選 Next
8. 最後選擇付款方式(Google Pay 或信用卡)以及填寫帳單地址
之後就等 SIM 卡寄來
據說 Google Pixel 可以直接以 eSIM 方式啟用不需讀取實體 SIM 卡(有待商榷)
但小弟使用的是 iPhone 目前還不支援 Google Fi 的 eSIM 服務,因此仍須以實體 SIM
卡開通
開通方式基本上就是依照 Google Fi App 的指示輸入 SIM 卡上的開通碼(secret code
)
iPhone 仍須額外依照 SIM 卡包裝內的小卡設定行動數據才能正常使用
https://imgur.com/DBI005z
如果有一併申請 Data-only 服務的
只要在關聯門號開通後到 fi.google.com/data 登入當初註冊服務的帳號
並輸入 Data-only SIM 卡在包裝內的開通碼即可
但如果使用此 SIM 卡的是 iPhone 也記得要照上方設定行動數據頁面
小弟自己曾在西班牙旅遊時使用
費用競爭力上當然比不上市售的定量流量 SIM 卡
但速度、穩定性和尊爵不凡的感受絕對是一等一的xD
如果各位對於 Google Fi 有其他想要知道的
小弟會在自己知道的範圍盡量回答
--
Tags:
手機
All Comments

By Dora
at 2019-07-08T20:49
at 2019-07-08T20:49

By Bennie
at 2019-07-11T17:04
at 2019-07-11T17:04

By Sierra Rose
at 2019-07-14T13:20
at 2019-07-14T13:20

By William
at 2019-07-17T09:35
at 2019-07-17T09:35

By Mia
at 2019-07-20T05:51
at 2019-07-20T05:51

By Oliver
at 2019-07-23T02:06
at 2019-07-23T02:06

By Noah
at 2019-07-25T22:22
at 2019-07-25T22:22

By Ina
at 2019-07-28T18:37
at 2019-07-28T18:37

By William
at 2019-07-31T14:52
at 2019-07-31T14:52

By Erin
at 2019-08-03T11:08
at 2019-08-03T11:08

By Yuri
at 2019-08-06T07:23
at 2019-08-06T07:23

By Necoo
at 2019-08-09T03:39
at 2019-08-09T03:39

By Eden
at 2019-08-11T23:54
at 2019-08-11T23:54

By Delia
at 2019-08-14T20:10
at 2019-08-14T20:10

By Ursula
at 2019-08-17T16:25
at 2019-08-17T16:25

By Joseph
at 2019-08-20T12:41
at 2019-08-20T12:41

By Heather
at 2019-08-23T08:56
at 2019-08-23T08:56

By David
at 2019-08-26T05:11
at 2019-08-26T05:11

By Delia
at 2019-08-29T01:27
at 2019-08-29T01:27

By Queena
at 2019-08-31T21:42
at 2019-08-31T21:42

By Hedy
at 2019-09-03T17:58
at 2019-09-03T17:58

By Yuri
at 2019-09-06T14:13
at 2019-09-06T14:13

By Charlotte
at 2019-09-09T10:29
at 2019-09-09T10:29

By Charlotte
at 2019-09-12T06:44
at 2019-09-12T06:44

By Edwina
at 2019-09-15T03:00
at 2019-09-15T03:00

By Megan
at 2019-09-17T23:15
at 2019-09-17T23:15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9-20T19:31
at 2019-09-20T19:31

By Faithe
at 2019-09-23T15:46
at 2019-09-23T15:46

By Olga
at 2019-09-26T12:01
at 2019-09-26T12:01

By Queena
at 2019-09-29T08:17
at 2019-09-29T08:17

By Mason
at 2019-10-02T04:32
at 2019-10-02T04:32

By Audriana
at 2019-10-05T00:48
at 2019-10-05T00:48

By Olga
at 2019-10-07T21:03
at 2019-10-07T21:03

By Steve
at 2019-10-10T17:19
at 2019-10-10T17:19

By Freda
at 2019-10-13T13:34
at 2019-10-13T13:34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10-16T09:50
at 2019-10-16T09:50

By Steve
at 2019-10-19T06:05
at 2019-10-19T06:05

By Isabella
at 2019-10-22T02:20
at 2019-10-22T02:20

By Quintina
at 2019-10-24T22:36
at 2019-10-24T22:36

By Oliver
at 2019-10-27T18:51
at 2019-10-27T18:51

By Lydia
at 2019-10-30T15:07
at 2019-10-30T15:07

By Harry
at 2019-11-02T11:22
at 2019-11-02T11:22

By Barb Cronin
at 2019-11-05T07:38
at 2019-11-05T07:38

By Caroline
at 2019-11-08T03:53
at 2019-11-08T03:53

By Thomas
at 2019-11-11T00:09
at 2019-11-11T00:09

By Rachel
at 2019-11-13T20:24
at 2019-11-13T20:24

By Isla
at 2019-11-16T16:40
at 2019-11-16T16:40

By Una
at 2019-11-19T12:55
at 2019-11-19T12:55

By Hedwig
at 2019-11-22T09:10
at 2019-11-22T09:10

By Caroline
at 2019-11-25T05:26
at 2019-11-25T05:26
Related Posts
中華如意卡轉別家? (台星收訊也差)

By Audriana
at 2019-07-06T00:23
at 2019-07-06T00:23
HTC U12+吃Pie後畫面問題

By Tom
at 2019-07-05T23:30
at 2019-07-05T23:30
HTC傳輸工具無法連線

By Irma
at 2019-07-05T23:25
at 2019-07-05T23:25
去門市摸realme 3 pro心得

By Kumar
at 2019-07-05T23:22
at 2019-07-05T23:22
怎麼辦 華碩好像很想要我的ZF6

By Bennie
at 2019-07-05T22:35
at 2019-07-05T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