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成社交老二:純社交進入技術博弈 - Google

By Iris
at 2013-05-07T00:13
at 2013-05-07T00:13
Table of Contents
1. 情報or新聞 連結:
http://web2.iresearch.cn/sns/20130506/198912.shtml
2. 內文:
Google+成社交老二:純社交進入技術博弈
雷鋒網
今天最新報告顯示Google +活躍用戶數量為3.43億,成為僅次於Facebook的全球第二
大社交網絡,高於Twitter的2.88億,低於Facebook的7億活躍用戶。這個消息不僅僅對社
交老大Facebook是個重大的威脅,對全球社交網絡也是個很好的啟示,告訴我們社交網絡
正由依托社會科學向技術過渡,難度越來越高的趨勢。
Facebook藉著社交網絡橫空出世後,Google以搜索為核心的業務彷彿一夜之間過時,雖然
很晚,Google還是堅持做了Google+。
Google做的第一步是使用基本技術整合了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的各種被認
可的功能,比如+1功能和Facebook的Like類似, Steam和最近更新類似。
第二步是避開了現成社交產品的隱私問題:通過Circles將朋友區分為各小圈子,把
不同事物分享給不同對象,相較Facebook的群組功能,Circles設定更具彈性,可用拖拉
形式就可完成小圈子的創建,解決了Facebook被人詬病的隱私問題。這時Google的後台已
經在發揮作用,比如穀歌的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已經很聰明地建議了很多朋友給用戶,比
Facebook、新浪當時要做的現金。
第三步是不斷加入基於技術的殺手鐧產品:
Hangouts:可同時支持最多10人進行視像聊天。
Sparks:只要留下感興趣的話題或者Tag,Google + 會自動追踪並推送相關影片或文
章給您觀賞、閱讀和分享,這裡Google又在發揮它的搜索底蘊了。
從手機上傳相片到私人的雲端相簿儲存,而每張相片或每個相簿都要事先經使用者的
同意,才分享到Stream(最新動態),也是隱私上的技術伎倆。
第四步直接拉入引領業界的產品,包括Gmail、搜索、地圖、Picasa、Doc、Youtube
等。而且恐怖地是谷歌還針對Gmail、Map以及YouTube用戶大力促銷Google+,並且植入到
數百萬安卓系統的手機裡,在這樣的情況下用戶量猛增。而這些產品中又繼續炮製更好的
搜索,更好的內容推薦和發現、更多需要巨大後台的技術,都用上谷歌的優勢。
然後我們看到的直接結果是
Google+在推出前10天達到接近1000萬用戶、在四個月內就有4000萬用戶註冊、到
2012年6月底有2.69億、再到今天5億用戶創建了賬號,活躍用戶數量3.43億。因為每天有
數百萬人訪問Google+,讓谷歌的訪問量瞬間飆升。
在這裡,各種社交活動因為通過搜索,避免了Facebook中被網民邊緣化的現象;通過
經驗,讓Google+避免了以前社交網絡的隱私問題;通過技術,深度整合了各種優秀產品
,讓Google+正朝著一個生態系統的方向發展。
回過頭來看國內,看新浪,最近它也添加了好友推薦、視頻支持功能,它的後台技術
怎麼樣、它的搜索技術怎麼樣?這個正是相比Google+欠缺的
--
http://web2.iresearch.cn/sns/20130506/198912.shtml
2. 內文:
Google+成社交老二:純社交進入技術博弈
雷鋒網
今天最新報告顯示Google +活躍用戶數量為3.43億,成為僅次於Facebook的全球第二
大社交網絡,高於Twitter的2.88億,低於Facebook的7億活躍用戶。這個消息不僅僅對社
交老大Facebook是個重大的威脅,對全球社交網絡也是個很好的啟示,告訴我們社交網絡
正由依托社會科學向技術過渡,難度越來越高的趨勢。
Facebook藉著社交網絡橫空出世後,Google以搜索為核心的業務彷彿一夜之間過時,雖然
很晚,Google還是堅持做了Google+。
Google做的第一步是使用基本技術整合了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的各種被認
可的功能,比如+1功能和Facebook的Like類似, Steam和最近更新類似。
第二步是避開了現成社交產品的隱私問題:通過Circles將朋友區分為各小圈子,把
不同事物分享給不同對象,相較Facebook的群組功能,Circles設定更具彈性,可用拖拉
形式就可完成小圈子的創建,解決了Facebook被人詬病的隱私問題。這時Google的後台已
經在發揮作用,比如穀歌的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已經很聰明地建議了很多朋友給用戶,比
Facebook、新浪當時要做的現金。
第三步是不斷加入基於技術的殺手鐧產品:
Hangouts:可同時支持最多10人進行視像聊天。
Sparks:只要留下感興趣的話題或者Tag,Google + 會自動追踪並推送相關影片或文
章給您觀賞、閱讀和分享,這裡Google又在發揮它的搜索底蘊了。
從手機上傳相片到私人的雲端相簿儲存,而每張相片或每個相簿都要事先經使用者的
同意,才分享到Stream(最新動態),也是隱私上的技術伎倆。
第四步直接拉入引領業界的產品,包括Gmail、搜索、地圖、Picasa、Doc、Youtube
等。而且恐怖地是谷歌還針對Gmail、Map以及YouTube用戶大力促銷Google+,並且植入到
數百萬安卓系統的手機裡,在這樣的情況下用戶量猛增。而這些產品中又繼續炮製更好的
搜索,更好的內容推薦和發現、更多需要巨大後台的技術,都用上谷歌的優勢。
然後我們看到的直接結果是
Google+在推出前10天達到接近1000萬用戶、在四個月內就有4000萬用戶註冊、到
2012年6月底有2.69億、再到今天5億用戶創建了賬號,活躍用戶數量3.43億。因為每天有
數百萬人訪問Google+,讓谷歌的訪問量瞬間飆升。
在這裡,各種社交活動因為通過搜索,避免了Facebook中被網民邊緣化的現象;通過
經驗,讓Google+避免了以前社交網絡的隱私問題;通過技術,深度整合了各種優秀產品
,讓Google+正朝著一個生態系統的方向發展。
回過頭來看國內,看新浪,最近它也添加了好友推薦、視頻支持功能,它的後台技術
怎麼樣、它的搜索技術怎麼樣?這個正是相比Google+欠缺的
--
Tags:
Google
All Comments

By Mary
at 2013-05-09T10:29
at 2013-05-09T10:29

By Heather
at 2013-05-11T06:02
at 2013-05-11T06:02

By Charlie
at 2013-05-15T20:46
at 2013-05-15T20:46

By Lauren
at 2013-05-16T18:22
at 2013-05-16T18:22

By Robert
at 2013-05-16T23:13
at 2013-05-16T23:13

By Eden
at 2013-05-21T09:18
at 2013-05-21T09:18

By Zenobia
at 2013-05-24T06:34
at 2013-05-24T06:34

By Barb Cronin
at 2013-05-24T23:21
at 2013-05-24T23:21

By Odelette
at 2013-05-25T23:54
at 2013-05-25T23:54

By Susan
at 2013-05-29T13:38
at 2013-05-29T13:38

By Andrew
at 2013-05-30T17:55
at 2013-05-30T17:55

By Rosalind
at 2013-06-02T00:05
at 2013-06-02T00:05

By Suhail Hany
at 2013-06-06T22:33
at 2013-06-06T22:33

By Harry
at 2013-06-09T04:51
at 2013-06-09T04:51

By Franklin
at 2013-06-12T05:09
at 2013-06-12T05:09

By Jack
at 2013-06-16T15:21
at 2013-06-16T15:21

By Christine
at 2013-06-20T08:18
at 2013-06-20T08:18

By Xanthe
at 2013-06-22T18:39
at 2013-06-22T18:39

By Victoria
at 2013-06-24T22:25
at 2013-06-24T22:25
Related Posts
Youtube Options失效?

By Kelly
at 2013-05-06T22:14
at 2013-05-06T22:14
Google Music 刪除曲目後 無法重新上傳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3-05-06T16:03
at 2013-05-06T16:03
如何將Google通訊錄裡的聯絡人地址一次匯入到Google地圖

By Christine
at 2013-05-06T12:45
at 2013-05-06T12:45
如何查詢picasa容量用在哪裡

By Michael
at 2013-05-06T11:02
at 2013-05-06T11:02
擴充套件 auto-translate

By Rachel
at 2013-05-05T23:07
at 2013-05-05T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