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ST 10TB 硬碟使用氦充填與 SMR 技術 - 3C

By William
at 2015-03-15T19:55
at 2015-03-15T19:55
Table of Contents
高密度載體的進展似乎比想像的更快。
在一場由 Linux 基金會所舉辦的活動中
HGST 展示出了至今容量密度最高
同時也是單一顆硬碟容量最高的產品,來到了 10TB
這顆原型所採用的技術,主要就是 HGST 的氦氣填充 HelioSeal 技術
與疊瓦式磁紀錄(Shingled Magnetic Recording, SMR)
當然如此高密度的儲存主要的目標還是在於備援相對完善的資料中心等企業級應用。
SMR 所採用的技術,就是讓磁軌交疊在一起來提升密度
正如同我們早先報導的內容所提。當然 SMR 磁紀錄
也肯定會面對到特定區塊寫入時,需要向下移動資料的問題
因此 HGST 同樣設計了 Band 寫入區段在內,Band 的大小為 256MB
這樣的技術要怎麼不讓讀寫性能下滑的太嚴重
就有待 HGST 公開更多控制器的演算機制了。
在 Linux 環境下,將開始支援 SMR 紀錄的硬碟機
只要加入 libzbc 這個 libary 就能夠順利存取
會提供 Zoned Block Commands(ZBC)、
Zoned-device ATA command set(ZAC)
這兩種必要的指令的存取能力
在 HGST 10TB HelioSeal 中就使用了這兩種指令集。
另外 Linux kernel 也在 3.17 版開始加入了 ZBC 支援
並會在 3.19 版開始支援 ZAC,因此完整的支援還需要一點時間。
http://chinese.vr-zone.com/146000/h
10 踢逼
無法想像
--
在一場由 Linux 基金會所舉辦的活動中
HGST 展示出了至今容量密度最高
同時也是單一顆硬碟容量最高的產品,來到了 10TB
這顆原型所採用的技術,主要就是 HGST 的氦氣填充 HelioSeal 技術
與疊瓦式磁紀錄(Shingled Magnetic Recording, SMR)
當然如此高密度的儲存主要的目標還是在於備援相對完善的資料中心等企業級應用。
SMR 所採用的技術,就是讓磁軌交疊在一起來提升密度
正如同我們早先報導的內容所提。當然 SMR 磁紀錄
也肯定會面對到特定區塊寫入時,需要向下移動資料的問題
因此 HGST 同樣設計了 Band 寫入區段在內,Band 的大小為 256MB
這樣的技術要怎麼不讓讀寫性能下滑的太嚴重
就有待 HGST 公開更多控制器的演算機制了。
在 Linux 環境下,將開始支援 SMR 紀錄的硬碟機
只要加入 libzbc 這個 libary 就能夠順利存取
會提供 Zoned Block Commands(ZBC)、
Zoned-device ATA command set(ZAC)
這兩種必要的指令的存取能力
在 HGST 10TB HelioSeal 中就使用了這兩種指令集。
另外 Linux kernel 也在 3.17 版開始加入了 ZBC 支援
並會在 3.19 版開始支援 ZAC,因此完整的支援還需要一點時間。
http://chinese.vr-zone.com/146000/h
10 踢逼
無法想像
--
Tags:
3C
All Comments

By Daph Bay
at 2015-03-18T11:02
at 2015-03-18T11:02

By Anonymous
at 2015-03-21T02:20
at 2015-03-21T02:20

By Ida
at 2015-03-25T16:08
at 2015-03-25T16:08

By Thomas
at 2015-03-26T17:07
at 2015-03-26T17:07

By David
at 2015-03-30T21:22
at 2015-03-30T21:22
Related Posts
幫忙主機升級~

By Connor
at 2015-03-15T17:21
at 2015-03-15T17:21
M-ATX主機 開VM看影片多開網頁

By Mary
at 2015-03-15T17:21
at 2015-03-15T17:21
下置電源旁邊有下吸風扇孔可以安裝12CM

By Skylar Davis
at 2015-03-15T17:21
at 2015-03-15T17:21
22k左右Cities:Skyline遊戲機(含螢幕)

By Eartha
at 2015-03-15T16:13
at 2015-03-15T16:13
關於Z97-Machine

By Eden
at 2015-03-15T16:03
at 2015-03-15T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