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SSD 320 80GB - 儲存設備

By Hedy
at 2011-12-29T21:26
at 2011-12-29T21:26
Table of Contents
我幾個禮拜前趁特價手滑了一臺 Intel SSD 320 80GB 來當我的「主系統碟」(儘管容量
不大,但單作為系統碟而言綽綽有餘),這是我買的第一臺 SSD,系統效能明顯比舊的機
械式硬碟還讚!
本來是沒有計畫買 SSD,但因為前陣子傳統機械式硬碟受到泰國水災的影響,價格一直到
現在還居高不下,價格直逼容量小但速度快的 SSD 硬碟,最後鐵了心買了這款 SSD,用
到現在,我覺得當初做了正確的決定 :D
在我想到要拍照片來寫開箱文前,包裝都已經拆完了,所以就單純描述 SSD 拿在手上的
感受就好──超輕又超薄!和原先的主系統碟 WD Caviar Black 1TB 相比(0.69kg),後者
足夠我買 7臺 Intel SSD 320 (88±2g) 還比它輕(如果我有錢的話XD)。
(要注意的是,WD Caviar Black 是屬於3.5吋桌上型硬碟,和 2.5 吋的 SSD 比起來不太
公平,若改用和同尺寸筆記型電腦硬碟 WD Scorpio Blue 來比較,後者硬是多出了 30%
的重量。)
接下來進入效能測試的正文XD
測試平台
* CPU:Intel Core i3-2100
* 主機板:ASRock H67M-GE/HT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DDR3-2133 4GB Kit
* 硬碟:Intel SSD 320 Series 80GB
* 作業系統:Windows 7 專業版
硬碟的基本資料是循序讀取 270 MB/s、循序寫入 90 MB/s、保固5年 (Fedex 到府收件)。
細節可以前往Intel官方的產品頁面: http://goo.gl/25MZd
以下是我用幾款測試軟體對這臺(已經拿來當系統碟的)SSD 所做的測試,
* CrystalDiskMark
http://goo.gl/ZTKGB
循序讀取達到每秒271.4 MB、而寫入則是每秒95.08MB,與Intel所提供的效能數值
相近 (270 MB/s / 90 MB/s)。
* AS SSD Benchmark
http://goo.gl/lqMEq
這款SSD320 80GB硬碟得到350分。
http://goo.gl/L7tJs
以IOPS為單位來檢視。官方資料表提供的隨機讀寫4KB數據為38K IOPS / 10K IOPS。
http://goo.gl/Cukj9
在複製各類型檔案方面(測試項目由上至下依序為:ISO光碟映像檔、程式、遊戲)。
* ATTO Disk Benchmark
http://goo.gl/H7jX3
4KB為讀取136.265MB/s、寫入82.468MB/s,512KB是讀取280.79MB/s、寫入94.52MB/s。
在裝上 SSD 後,開關機、執行應用程式的速度都比原先的系統碟有著天壤之別。我想這就
是為什麼,最近 Intel 主推的 Ultrabook 之所以能夠做到省電、輕薄、速度快的原因
吧。
至於在多數人最關心的價格,剛才找了一下,自動買又在特價 4,050元(欣亞和原價屋的
售價則是 4,750元): http://goo.gl/CsjjH,有需要的版友們可以衝了 :)
--
不大,但單作為系統碟而言綽綽有餘),這是我買的第一臺 SSD,系統效能明顯比舊的機
械式硬碟還讚!
本來是沒有計畫買 SSD,但因為前陣子傳統機械式硬碟受到泰國水災的影響,價格一直到
現在還居高不下,價格直逼容量小但速度快的 SSD 硬碟,最後鐵了心買了這款 SSD,用
到現在,我覺得當初做了正確的決定 :D
在我想到要拍照片來寫開箱文前,包裝都已經拆完了,所以就單純描述 SSD 拿在手上的
感受就好──超輕又超薄!和原先的主系統碟 WD Caviar Black 1TB 相比(0.69kg),後者
足夠我買 7臺 Intel SSD 320 (88±2g) 還比它輕(如果我有錢的話XD)。
(要注意的是,WD Caviar Black 是屬於3.5吋桌上型硬碟,和 2.5 吋的 SSD 比起來不太
公平,若改用和同尺寸筆記型電腦硬碟 WD Scorpio Blue 來比較,後者硬是多出了 30%
的重量。)
接下來進入效能測試的正文XD
測試平台
* CPU:Intel Core i3-2100
* 主機板:ASRock H67M-GE/HT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DDR3-2133 4GB Kit
* 硬碟:Intel SSD 320 Series 80GB
* 作業系統:Windows 7 專業版
硬碟的基本資料是循序讀取 270 MB/s、循序寫入 90 MB/s、保固5年 (Fedex 到府收件)。
細節可以前往Intel官方的產品頁面: http://goo.gl/25MZd
以下是我用幾款測試軟體對這臺(已經拿來當系統碟的)SSD 所做的測試,
* CrystalDiskMark
http://goo.gl/ZTKGB
循序讀取達到每秒271.4 MB、而寫入則是每秒95.08MB,與Intel所提供的效能數值
相近 (270 MB/s / 90 MB/s)。
* AS SSD Benchmark
http://goo.gl/lqMEq
這款SSD320 80GB硬碟得到350分。
http://goo.gl/L7tJs
以IOPS為單位來檢視。官方資料表提供的隨機讀寫4KB數據為38K IOPS / 10K IOPS。
http://goo.gl/Cukj9
在複製各類型檔案方面(測試項目由上至下依序為:ISO光碟映像檔、程式、遊戲)。
* ATTO Disk Benchmark
http://goo.gl/H7jX3
4KB為讀取136.265MB/s、寫入82.468MB/s,512KB是讀取280.79MB/s、寫入94.52MB/s。
在裝上 SSD 後,開關機、執行應用程式的速度都比原先的系統碟有著天壤之別。我想這就
是為什麼,最近 Intel 主推的 Ultrabook 之所以能夠做到省電、輕薄、速度快的原因
吧。
至於在多數人最關心的價格,剛才找了一下,自動買又在特價 4,050元(欣亞和原價屋的
售價則是 4,750元): http://goo.gl/CsjjH,有需要的版友們可以衝了 :)
--
→ a8922104 :請問買來有附轉接架嗎? 12/29 21:48
→ donging :盒子裡頭有附! 12/29 22:54
推 a83a83cjcj :推推 正在猶豫80跟120 ( ̄ー ̄;) 12/30 05:16
→ donging :120GB 的規格比 80GB 更好些,不過我的預算不夠 Q_Q 12/30 22:37
→ Adam253 :感謝樓主分享~最近想購入此顆SSD 受益良多! 12/31 13:46
※ 編輯: donging 來自: 140.123.224.129 (01/01 18:25) → maniaque :正常,SSD 到某個容量以上,速度不會再增加 01/01 19:54
→ maniaque :在同一系列上是這樣 01/01 19:54
→ maniaque :所以像M4 512GB 就沒比 256GB 快...這是主控的上限了 01/01 19:55
→ maniaque :所以要花錢的同時買到速度跟容量的提升感受 01/01 19:55
→ maniaque :通常在該產品系列的中階容量那邊.... 01/01 19:56
→ opteron165 :感謝樓主分享~辛苦了!自動買特價後cp值還不錯! 01/05 20:42
Tags:
儲存設備
All Comments

By Dorothy
at 2012-01-01T16:09
at 2012-01-01T16:09

By Puput
at 2012-01-03T22:55
at 2012-01-03T22:55

By Rachel
at 2012-01-08T05:58
at 2012-01-08T05:58

By Leila
at 2012-01-12T16:53
at 2012-01-12T16:53

By Kristin
at 2012-01-14T03:48
at 2012-01-14T03:48

By Kelly
at 2012-01-15T19:17
at 2012-01-15T19:17

By Olga
at 2012-01-20T04:01
at 2012-01-20T04:01

By Frederic
at 2012-01-23T22:11
at 2012-01-23T22:11

By Vanessa
at 2012-01-27T14:22
at 2012-01-27T14:22
Related Posts
硬碟無法存取

By Ida
at 2011-12-29T17:39
at 2011-12-29T17:39
硬碟讀取檔案變慢?

By Ivy
at 2011-12-29T12:29
at 2011-12-29T12:29
SSD組RAID 0 開機速度卻很慢?

By Hazel
at 2011-12-29T12:28
at 2011-12-29T12:28
現在買320 40g的ssd划算嗎?

By Candice
at 2011-12-29T11:12
at 2011-12-29T11:12
Intel 320 160GB SSD - $7888

By Leila
at 2011-12-29T10:18
at 2011-12-29T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