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SSD 520 120G效能衰退 及Intel SSD - 儲存設備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2-05-15T22:51

Table of Contents

[測試] Intel SSD 520 120G效能衰退 及Intel SSD Toolbox優化效能

圖文並茂好讀版

http://www.xfastes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6518&extra=

目前提到固態硬碟,除了價錢和效能是大家主要最關心的部分外,壽命以及效能衰退也是
個一定會提及的部分。壽命部分的問題肇因於固態硬碟中儲存資料的部分是採用抹寫數次
有限的快閃記憶體所致;而在效能衰退的部分,則是因為當所有的儲存空間都已經被寫入
過後,要再進行新的寫入時,需要先把舊的資料先抹除,但資料的抹除不能單獨對一個最
小的儲存單位(page,通常是4KB)進行,而必須對含該最小儲存單位的較大區塊(block,
通常是512KB)來進行處理。所以在進行抹除時,必須先將該block上面其他的資料先轉移
到暫存記憶體(使用Marvell控制器者)或是快閃記憶體(使用SandForce控制器者)上,之後
再進行抹除與寫入,所以寫入效能會比最初使用時差。請參考以下示意圖:

-----示意圖分隔線-----
新的SSD進行寫入
直接對欲寫入的區塊進行“寫入”

所有的區塊都已經寫入過資料的SSD寫入
將欲寫入page的block上面其他資料進行“讀取”→將這些資料“寫入”至暫存或是快閃
記憶體→“抹除”欲寫入的block→將原本寫入至暫存或是快閃記憶體“讀出”→…→將
資料(包含新資料)“寫回”快閃記憶體上
-----示意圖分隔線-----

雖說對於所有的區塊都已經寫入過資料的SSD在寫入資料的中後段步驟不甚清楚,但已經
可以看到整體上比新的SSD進行寫入多了至少四個步驟以上,更別說讀取與寫入的大小絕
對是大於直接寫入的檔案大小。因此,隨著長時間的使用,固態硬碟內的資料的分布情形
愈加複雜,會使得寫入效能的衰退更加明顯。

這次測試的主題,主要是以Intel SSD 520 120GB搭配Intel原廠所提供的SSD工具軟體
-Intel® 固態硬碟機工具列(Intel SSD Toolbox),來觀察SSD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的效能
衰減,以及在使用工具軟體後,能將效能已經衰退的SSD回復到何種地步?

測試方法:
先將win7系統灌至此顆SSD上,並在安裝好相關測試軟體後跑測試,得到的為測試結果A;
接下來陸續安裝其他應用程式至該SSD上,再跑一次相同的測試軟體,得到測試結果B;過
了五天後,在跑同樣的測試一次,得到測試結果C;在得到C之後,安裝Intel® 固態硬碟
機工具列(Intel SSD Toolbox),並進行相關優化之後重新開機,執行測試,得到測試結
果D。

SSD資訊
SSD:Intel SSD 520 120GB
控制器:SF-2281
NAND Flash:25nm製程,同步MLC顆粒
介面:SATA 6Gb/s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5 2400
MB: ASROCK H61M/U3S3 (外掛SATA3控制器:asmedia ASM1061)
RAM: Kingstone DDR3-1333 4G*2
VGA: Galaxy 9800GT 512MB GDDR3 節能加強(第一次測試)→VGA: MSI N560GTX-Ti HAWK
1GB GDDR5(剩下三次測試)
SSD: Intel SSD 520 120GB(接於非原生SATA3介面上)
HDD: HITACHI 500G+1T
OS: WIN7 ENTERPRISE SP1
PSU: Toughpower XT 575W 80+ BRONZE
CASE : LIAN LI PC-A04N

測試軟體:
HD Tune Pro 4.50
CrystalDiskMark3_0_1c-en
ATTO Disk Benchmark v2.46(由“丹楓(虫二電氣診所)”大大繁體化)
AS SSD Benchmark v1.6.4237.30508(由“丹楓(虫二電氣診所)”大大繁體化)

SSD優化軟體
Intel SSD Toolbox - v3.0.3

***文末附有部分由測試數據所製成的圖表
***以下截圖由左到右分別代表A至D的測試結果

SSD狀態
由上到下分別代表A至D的測試結果
http://tinyurl.com/76x9xkc

CrystalDiskMark3_0_1c-en
上下分別為以0x00(0Fill)、0xFF(1Fill)為測試資料。測試資料大小皆為1000MB
http://tinyurl.com/6lur7ha

以預設資料進行測試,資料大小為1000MB
http://tinyurl.com/7ohuxlj

ATTO Disk Benchmark v2.46
http://tinyurl.com/7epkjxy

AS SSD Benchmark
http://tinyurl.com/7dcmmcu

AS SSD複製效能測試
http://tinyurl.com/7xfgqca

Intel SSD Toolbox優化
安裝完後第一次進入該軟體,會顯示目前SSD的裝置資訊、健康狀況、壽命…等資訊
http://tinyurl.com/7h6mzoo

韌體的部分已經是最新的了,不用更新
http://tinyurl.com/6nccuel

看到System Tuner旁有橘色驚嘆號,原來是Superfetch被啟用了。這個技術主要是藉由將
系統中常用的程式從硬碟移至記憶體中,來提升效能,但是會造成硬碟一直在進行讀取
http://tinyurl.com/76yl52c

進行快速掃描。上面雖然標說要三分鐘,但我在執行的時候約十秒左右就結束
http://tinyurl.com/78nkcjt
http://tinyurl.com/7ufjyug

進行完整掃描。實際執行的時間大概比我刷牙的時間略長,約數分鐘就完成
http://tinyurl.com/89nlfvb
http://tinyurl.com/7gbv3d5

執行最佳化以及安排最佳化排程。順道一提,完成掃描或是優化之後左邊的選項會出現打
勾表示完成
http://tinyurl.com/79ltzfj
http://tinyurl.com/75wp4ve

這個項目,就是把SSD上的東西都砍光…據稱可以回到出廠狀態。因為這顆SSD是做為系統
碟使用,所以這部份就無法嘗試了
http://tinyurl.com/7t7q737

前述部分數據所製成的圖表區

在這個部分,除了A在循序寫入明顯偏低之外,其他項的測試結果可說是非常接近,優化
的效果非常不明顯(相對的其實也可以說是效能衰退的不甚明顯)
http://tinyurl.com/6vaeju8

這部分有些數據有相當大的差異,個人認為是效能不夠穩定,變異太大。去掉變異太大的
部分,優化的效果也是非常不明顯
http://tinyurl.com/7587fyb

各個數據像是獨立事件搬的隨機分布
http://tinyurl.com/7dpd3pw

優化效果不明顯,眾數據的差異相當細微
http://tinyurl.com/89qdlva

這部分經優化的數據和最差的相比大約多10%左右的效能。其他的部分的差異都在5%以下
http://tinyurl.com/7397sck

總結:
綜合以上,優化的效果幾乎可以忽略。不過我認為是因為SSD在使用上造成的效能衰退還
不夠,才會造成優化的效果不夠明顯。曾經在網路上看過其他大大對於效能衰退的部分是
採用特定軟體來持續寫入造成相當複雜的資料儲存型態,用以模擬相當極端的使用環境,
所以效能衰退的效果相當明顯。不過我個人是為了考量到未來實際使用,所以僅就日常使
用上的效能衰退來做測試。或許未來數個月之後,再測試得到與目前數據接近的結果才能
顯示出優化的效果吧?

後記:
這次測試是剛好在重灌完電腦後才做的,期間還發現顯卡莫名高溫,拆下來才發現風扇壞
了,隔天馬上去某屋買了新的顯卡。幸好這段小插曲應該對SSD的測試影響微乎其微。另
外,這次為了前面關於SSD效能衰退的部分在網路上爬了不少文,算是上了一課。示意圖
那部分更是自己細細咀嚼吸收後的結果,如果有錯誤的部分,請大大們不吝提出,謝謝

--

All Comments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2-05-18T03:14
衰退幅度真大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2-05-22T02:21
拿來和之前的測試文相比,寫入挺悲劇的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2-05-23T02:56
完全看不懂的測試..只能反映說這台SSD很不穩?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2-05-25T00:38
一開始連續寫入很龜,4k寫入OK,操一操後到B狀態
變成4K狀態很龜,連續寫入又大幅提升,再操操變成C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2-05-29T13:53
這時候連續寫入跟4k寫入都吃了大補丸變成超厲害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2-05-31T08:13
最後用Intel Toolbox "優化"後結果完全劣化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2-06-01T00:30
連續寫入跟4k寫入都比C的時候大幅度衰退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2-06-05T05:56
結論是操最凶的C>A,B>用過優化程式後的D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12-06-07T22:49
對...和當初想像的D>=A>B>C差很多,優化都不優化了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2-06-11T03:19
整個測試做到後面越做越傻眼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2-06-15T04:56
如果這是真的 Intel一定很後悔這批用了Sandforce...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2-06-18T09:14
不會後悔吧...還是很多人很推啊..而且效能也不重要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2-06-20T19:24
看看悽慘的510還是很多人當寶說4k不重要啊
還有iops不重要啊(Intel以前最強調iops了)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2-06-22T20:37
事實上..要說一個測得很快跟測的很慢的SSD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2-06-26T03:54
說實話....我自己用的感受度還真的差異不大哩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12-06-28T15:43
使用上的確是無感...bootracer的秒數也沒有太大差異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2-06-30T06:06
感覺都還在變異區間內 沒有什麼顯著差異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2-07-02T22:44
不是用原生的SATA3可能也有關係吧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2-07-07T21:17
沒注意這是用非原生sata3...那影響可能很大囉
建議用原生sata3做測試比較有公信力

M4 開機要1分多??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2-05-15T20:37
最近剛入手了美光M4 128G 的SSD 但是看之前各位大大的測試文..好像提到 開機都很快? 但是小弟 開機卻要 1分多鐘..(從4顆球組成旗子到進入桌布) 有用as-ssd-bench、crystalDiskMark 來測試.. Read約253 MB/s, Write約168 MB/s 有明顯感覺到硬 ...

啟用磁碟壓縮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2-05-15T19:30
很久以前 Windows 就有所謂的and#34;磁碟壓縮and#34;功能 可以將整顆硬碟內資料壓縮或者個別選擇想壓縮的檔案 有些人說會讓檔案的處理速度變慢及較佔用記憶體 但使用之後,檔案真的會少些許的容量 全部資料累計起來也省下的空間是相當可觀的 畢竟現在的CPU及記憶體都比以前提高許多 這點資源的佔用 ...

2003 server組RAID1問題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2-05-15T18:09
最近拿到一台2003 SERVER ASUS BM6660 要組RAID 1 作業系統已經安裝好了 我是到 控制台 系統管理工具 電腦管理 硬碟管理 設定鏡像 已經都設定好了 但是不知道碰到什麼 出現複本建立失敗 就取消鏡像 然後再重新做一次 很怕之後還是會出現 複本建立失敗 想說要不要改用硬體的 去BIOS ...

硬碟這樣是壽命已盡了?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2-05-15T17:01
※ [本文轉錄自 ask 看板 #1FiXgOpf ] 作者: Shinn826 (ドゥッドゥルゥー!!) 看板: ask 標題: [請問] 硬碟這樣是壽命已盡了? 時間: Tue May 15 16:57:57 2012 今天重開機以後發現 機殼的紅燈一直在閃可是工作管理員那邊監測是沒有在程式處理 有 ...

Seagate單碟1T災情 ST2000DM001 2TB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2-05-15T15:36
※ 引述《EricTsai (dream of you...)》之銘言: : Newegg 1T: http://0rz.tw/tvdcQ : Newegg 2T: http://0rz.tw/F0Uj9 : Newegg 3T: http://0rz.tw/lhwWV : Amazon: http://0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