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Wi-Fi 6 GIG+ 無線 802.11ax 技術 - 3C

By Genevieve
at 2019-07-02T18:21
at 2019-07-02T18:21
Table of Contents
Intel Wi-Fi 6 GIG+ 無線 802.11ax 技術說明與效能展示
https://news.xfastest.com/interview/interview-02/66612/
intel-wi-fi-6-gig-802-11ax/
SINCHEN ·2019-07-02
https://i.imgur.com/R9nDCAk.jpg
Intel 已佈局下一代 Wi-Fi 6 客戶端與路由器無線網路晶片,
目前已有 9th Gen H 系列筆電已搭載,
以及即將推出的 10th Gen U 系列筆電和 X570 主機板,
都採用著 Intel 下一代 Wi-Fi 6 GIG+ 802.11ax 無線網路晶片。
無線網路的演進,在 2017 年推出 11n、2013 年 11ac 至今,
已普遍成為目前無線網路的標準規格,而 2019 年推出的 11ax,
預計在 2020 年達到 56% 的新裝置搭載。
而 Wi-Fi 6 同樣使用 2.4GHz 與 5GHz 雙頻率,
而讓 Wi-Fi 6 傳輸效能提升的關鍵
在於支援 1024-QAM 調變、上下行 OFDMA、上行 MU-MIMO;
而 5GHz 最大頻寬可支援到 160MHz。
至於 OFDMA,主要是一種多載波調變技術,
讓原本無線傳輸的單一通道切割成多個子通道,
並依據不同的資料分配,達到同時間傳輸更多資料的目的。
https://i.imgur.com/NQv7NB1.jpg
https://i.imgur.com/0vmYG6Y.jpg
Intel 所推出的客戶端 Wi-Fi 6 無線網路晶片,分別有著:
AX200 與 AX201 兩種規格,
兩者都提供 M.2 2230 與 M.2 1216 的尺寸與介面,
而實際連接則是 AX200 採用 PCIe、USB,
而 AX201 則是 CNVio2 的連接介面。
換句話說,AX200 可在所有 PC、NB 使用,
而 AX201 則需要搭配 Intel CPU 來使用。
這兩款都採用 2×2、2.4Ghz, 5Ghz (160Mhz) 的規格。
https://i.imgur.com/gcKHUvQ.jpg
https://i.imgur.com/vHxbsKA.jpg
現場 Intel 也分別以 Wi-Fi 6 與 Wi-Fi 5,來展示影像無線傳輸的差異;
若是檔案傳輸,Wi-Fi 6 可達到 145MB/s 的傳輸效能。
https://i.imgur.com/h1XxCbK.jpg
https://i.imgur.com/oSWuoqF.jpg
Intel Wi-Fi 6 AX200 無線網路晶片,其實在淘寶可找到單獨販售的網卡,
而 Intel 10 代筆電與 X570 高階主機板也都具備 Wi-Fi 6 無線網路晶片。
此外,無線路由器則有 TP-Link Archer AX50 與 Netgear AX4,
將採用 Intel 網路 SoC 與 Wi-Fi 6 晶片,
從客戶端到路由端 Intel 有著完整的 Wi-Fi 6 解決方案。
-----------------------------------------------------------------------------
心得:新技術還要配合新路由器,要普及要先等舊的硬體庫存清光,說不定要五年以上
--
Q 人類基本需求2.0 ◢◣ █ 自我實現 創意.問題解決.真偽.自發性
S ◢██◣ █ 尊重需求 自尊.自信.成就感
W ◢████◣ █ 社交需求
E ◢██████◣ █ 安全需求
E ◢████████◣ █ 生存需求 空氣.水.食物.住所
T ▄▄▄▄▄▄▄▄▄▄▄▄ █ WiFi█ 電池
--
https://news.xfastest.com/interview/interview-02/66612/
intel-wi-fi-6-gig-802-11ax/
SINCHEN ·2019-07-02
https://i.imgur.com/R9nDCAk.jpg
Intel 已佈局下一代 Wi-Fi 6 客戶端與路由器無線網路晶片,
目前已有 9th Gen H 系列筆電已搭載,
以及即將推出的 10th Gen U 系列筆電和 X570 主機板,
都採用著 Intel 下一代 Wi-Fi 6 GIG+ 802.11ax 無線網路晶片。
無線網路的演進,在 2017 年推出 11n、2013 年 11ac 至今,
已普遍成為目前無線網路的標準規格,而 2019 年推出的 11ax,
預計在 2020 年達到 56% 的新裝置搭載。
而 Wi-Fi 6 同樣使用 2.4GHz 與 5GHz 雙頻率,
而讓 Wi-Fi 6 傳輸效能提升的關鍵
在於支援 1024-QAM 調變、上下行 OFDMA、上行 MU-MIMO;
而 5GHz 最大頻寬可支援到 160MHz。
至於 OFDMA,主要是一種多載波調變技術,
讓原本無線傳輸的單一通道切割成多個子通道,
並依據不同的資料分配,達到同時間傳輸更多資料的目的。
https://i.imgur.com/NQv7NB1.jpg
https://i.imgur.com/0vmYG6Y.jpg
Intel 所推出的客戶端 Wi-Fi 6 無線網路晶片,分別有著:
AX200 與 AX201 兩種規格,
兩者都提供 M.2 2230 與 M.2 1216 的尺寸與介面,
而實際連接則是 AX200 採用 PCIe、USB,
而 AX201 則是 CNVio2 的連接介面。
換句話說,AX200 可在所有 PC、NB 使用,
而 AX201 則需要搭配 Intel CPU 來使用。
這兩款都採用 2×2、2.4Ghz, 5Ghz (160Mhz) 的規格。
https://i.imgur.com/gcKHUvQ.jpg
https://i.imgur.com/vHxbsKA.jpg
現場 Intel 也分別以 Wi-Fi 6 與 Wi-Fi 5,來展示影像無線傳輸的差異;
若是檔案傳輸,Wi-Fi 6 可達到 145MB/s 的傳輸效能。
https://i.imgur.com/h1XxCbK.jpg
https://i.imgur.com/oSWuoqF.jpg
Intel Wi-Fi 6 AX200 無線網路晶片,其實在淘寶可找到單獨販售的網卡,
而 Intel 10 代筆電與 X570 高階主機板也都具備 Wi-Fi 6 無線網路晶片。
此外,無線路由器則有 TP-Link Archer AX50 與 Netgear AX4,
將採用 Intel 網路 SoC 與 Wi-Fi 6 晶片,
從客戶端到路由端 Intel 有著完整的 Wi-Fi 6 解決方案。
-----------------------------------------------------------------------------
心得:新技術還要配合新路由器,要普及要先等舊的硬體庫存清光,說不定要五年以上
--
Q 人類基本需求2.0 ◢◣ █ 自我實現 創意.問題解決.真偽.自發性
S ◢██◣ █ 尊重需求 自尊.自信.成就感
W ◢████◣ █ 社交需求
E ◢██████◣ █ 安全需求
E ◢████████◣ █ 生存需求 空氣.水.食物.住所
T ▄▄▄▄▄▄▄▄▄▄▄▄ █ WiFi█ 電池
--
Tags:
3C
All Comments

By Aaliyah
at 2019-07-06T15:24
at 2019-07-06T15:24

By Annie
at 2019-07-09T15:30
at 2019-07-09T15:30

By Lauren
at 2019-07-14T05:57
at 2019-07-14T05:57

By Hedda
at 2019-07-16T00:10
at 2019-07-16T00:10

By Brianna
at 2019-07-19T05:03
at 2019-07-19T05:03

By Harry
at 2019-07-23T10:42
at 2019-07-23T10:42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07-26T21:28
at 2019-07-26T21:28

By Puput
at 2019-07-30T13:23
at 2019-07-30T13:23

By Ursula
at 2019-08-03T18:00
at 2019-08-03T18:00

By Agnes
at 2019-08-04T20:55
at 2019-08-04T20:55

By Jacob
at 2019-08-07T10:47
at 2019-08-07T10:47

By Daniel
at 2019-08-09T10:54
at 2019-08-09T10:54

By Eartha
at 2019-08-13T09:25
at 2019-08-13T09:25

By Elizabeth
at 2019-08-13T11:43
at 2019-08-13T11:43

By Jacky
at 2019-08-15T00:09
at 2019-08-15T00:09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08-19T10:06
at 2019-08-19T10:06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8-20T07:51
at 2019-08-20T07:51

By Hedwig
at 2019-08-24T04:13
at 2019-08-24T04:13

By Donna
at 2019-08-24T18:06
at 2019-08-24T18:06

By William
at 2019-08-29T08:33
at 2019-08-29T08:33

By Noah
at 2019-09-01T09:52
at 2019-09-01T09:52

By Irma
at 2019-09-03T02:08
at 2019-09-03T02:08

By Elma
at 2019-09-03T21:21
at 2019-09-03T21:21

By Carol
at 2019-09-07T20:47
at 2019-09-07T20:47

By Callum
at 2019-09-10T22:13
at 2019-09-10T22:13

By Audriana
at 2019-09-14T17:19
at 2019-09-14T17:19

By Frederic
at 2019-09-17T00:16
at 2019-09-17T00:16

By Frederica
at 2019-09-20T00:52
at 2019-09-20T00:52

By Ethan
at 2019-09-21T21:51
at 2019-09-21T21:51

By Charlie
at 2019-09-22T05:26
at 2019-09-22T05:26
Related Posts
台灣的Ryzen 3到底是在藏什麼?

By Hedy
at 2019-07-02T18:11
at 2019-07-02T18:11
ASUS 公布 X570 主機板 PCB 版層與供電

By Quanna
at 2019-07-02T18:02
at 2019-07-02T18:02
7nm EUV工藝NVIDIA證實三星代工下一代“

By Zora
at 2019-07-02T17:18
at 2019-07-02T17:18
藝人店DDR4-2666 8G 799元

By Kyle
at 2019-07-02T16:40
at 2019-07-02T16:40
德國亞馬遜3700X預購

By Eden
at 2019-07-02T16:16
at 2019-07-02T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