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年底推出首代 10 nm 製程產品,但 - 3C

By Brianna
at 2017-04-06T15:16
at 2017-04-06T15:16
Table of Contents
Intel 年底推出首代 10 nm 製程產品,但性能恐不如 14nm++ 製程
作者 Atkinson | 發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05 日 12:15 | 分類 平板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物聯網
面對競爭對手台積電、三星等陸續進入 10nm 製程的階段,日前半導體龍頭英特爾(Intel)也在 2017 技術與製造論壇上公佈旗下製程發展路線。其中,14nm 製程 2017 年已發展至 14nm++ 製程,而關鍵的 10nm 則會在 2017 年底開始出貨,並推出了 22nm FinFET 低功耗製程,用以與其他廠商競爭物聯網(IoT)等的市場。
因此,做為製程轉換關鍵的 2017 年,英特爾的 10nm 製程進展備受關注。不過,儘管日前媒體指稱 10nm 製程的性能將提升 40% 以上。但根據市場分析,實際上 2017 年的初代 10nm 製程的性能,可能還不如當前的主力 14nm++ 製程。這使得 10nm 製程的首款產品 Cannonlake 將優先會出行動版本,桌上版本的推出時程則還未公布。不過,相關業內人士指出,2017 年要看到桌上型版的可能性不大,至少要到 2018 年才會有 10nm 製程的桌上型版本處理器問世。
根據 Intel 所公布的 10nm 製程來觀察,這一代製程最大的亮點實際上是低功耗、高密度。Intel 強調,新一代的 10nm 製程達成 100Mtr/mm2 的目標。也就是 1 平方毫米內可以塞入 1 億個電晶體的規格,是其他競爭對手 10nm 製程密度的 2.7 倍。
至於在性能上,10nm 製程比 14nm 性能提升 25%,或者功耗降低 45%。而在終極改良版 10nm++ 製程上,性能還會進一步提升 15%,功耗降低 30%,加起來說的話就是 10nm++ 製程性能比 14nm 製程提升 43.7%,這也就是許多市場人士認為, 10nm 製程的性能將大幅提升的原因。不過,這對比的初代 14nm 製程,現在早就由 14nm++ 製程所取代。
事實上,Intel 也曾經公開承認初代 10nm 製程性能是不如當前的 14nm++ 製程。不過,現在的 10nm 製程的 Cannonlake 處理器以低功耗為主,主要針對平板、二合一筆記型等行動產品所設計,而未來 Intel 還是確認會推出桌上型版本的 Cannonlake 處理器。由於 Intel 之前所公布,2017 年下半年推出所第八代酷睿處理器,仍採用 14nm 製程,所以不會是 Cannonlake。因此,Cannonlake 的桌上型版本有可能做為第九代酷睿處理器問世。只是,要在 2017 年看到其問世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即便是行動版 Cannonlake,也要 2017 年底才有可能出貨。
換句話說,直到 2018 年 Intel 還會在繼續在 14nm 製程上。原因就是 Intel 的初代 10nm 製程性能仍不如當前的 14nm++ 製程,這對於要生產高性能處理器來說,還不如用舊的製程比較好。而未來真正想實現 40% 以上的性能提升,或許就得等到兩、三年後 intel 的 10nm++ 製程問世之後才能實現。
https://technews.tw/2017/04/05/intel-10-nm-14nm/
大家慢慢等吧,看來還要好久好久啊
--
為你而更美麗 Reflects U 全新3D水漾玻璃設計
讓手機了解你 Learns from U 搭配語音控制
再一次,創造 Puts U on Top 大/小雙螢幕,關注你的焦點
年度旗艦效能 The best-ever U 高通驍龍821 64 bit 四核心處理器
hTC U Ultra - 一切為你
--
作者 Atkinson | 發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05 日 12:15 | 分類 平板電腦 , 桌上型電腦 , 物聯網
面對競爭對手台積電、三星等陸續進入 10nm 製程的階段,日前半導體龍頭英特爾(Intel)也在 2017 技術與製造論壇上公佈旗下製程發展路線。其中,14nm 製程 2017 年已發展至 14nm++ 製程,而關鍵的 10nm 則會在 2017 年底開始出貨,並推出了 22nm FinFET 低功耗製程,用以與其他廠商競爭物聯網(IoT)等的市場。
因此,做為製程轉換關鍵的 2017 年,英特爾的 10nm 製程進展備受關注。不過,儘管日前媒體指稱 10nm 製程的性能將提升 40% 以上。但根據市場分析,實際上 2017 年的初代 10nm 製程的性能,可能還不如當前的主力 14nm++ 製程。這使得 10nm 製程的首款產品 Cannonlake 將優先會出行動版本,桌上版本的推出時程則還未公布。不過,相關業內人士指出,2017 年要看到桌上型版的可能性不大,至少要到 2018 年才會有 10nm 製程的桌上型版本處理器問世。
根據 Intel 所公布的 10nm 製程來觀察,這一代製程最大的亮點實際上是低功耗、高密度。Intel 強調,新一代的 10nm 製程達成 100Mtr/mm2 的目標。也就是 1 平方毫米內可以塞入 1 億個電晶體的規格,是其他競爭對手 10nm 製程密度的 2.7 倍。
至於在性能上,10nm 製程比 14nm 性能提升 25%,或者功耗降低 45%。而在終極改良版 10nm++ 製程上,性能還會進一步提升 15%,功耗降低 30%,加起來說的話就是 10nm++ 製程性能比 14nm 製程提升 43.7%,這也就是許多市場人士認為, 10nm 製程的性能將大幅提升的原因。不過,這對比的初代 14nm 製程,現在早就由 14nm++ 製程所取代。
事實上,Intel 也曾經公開承認初代 10nm 製程性能是不如當前的 14nm++ 製程。不過,現在的 10nm 製程的 Cannonlake 處理器以低功耗為主,主要針對平板、二合一筆記型等行動產品所設計,而未來 Intel 還是確認會推出桌上型版本的 Cannonlake 處理器。由於 Intel 之前所公布,2017 年下半年推出所第八代酷睿處理器,仍採用 14nm 製程,所以不會是 Cannonlake。因此,Cannonlake 的桌上型版本有可能做為第九代酷睿處理器問世。只是,要在 2017 年看到其問世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即便是行動版 Cannonlake,也要 2017 年底才有可能出貨。
換句話說,直到 2018 年 Intel 還會在繼續在 14nm 製程上。原因就是 Intel 的初代 10nm 製程性能仍不如當前的 14nm++ 製程,這對於要生產高性能處理器來說,還不如用舊的製程比較好。而未來真正想實現 40% 以上的性能提升,或許就得等到兩、三年後 intel 的 10nm++ 製程問世之後才能實現。
https://technews.tw/2017/04/05/intel-10-nm-14nm/
大家慢慢等吧,看來還要好久好久啊
--
為你而更美麗 Reflects U 全新3D水漾玻璃設計
讓手機了解你 Learns from U 搭配語音控制
再一次,創造 Puts U on Top 大/小雙螢幕,關注你的焦點
年度旗艦效能 The best-ever U 高通驍龍821 64 bit 四核心處理器
hTC U Ultra - 一切為你
--
Tags:
3C
All Comments

By Delia
at 2017-04-09T03:41
at 2017-04-09T03:41

By Rachel
at 2017-04-11T02:02
at 2017-04-11T02:02

By Sierra Rose
at 2017-04-14T06:29
at 2017-04-14T06:29

By Irma
at 2017-04-18T09:07
at 2017-04-18T09:07

By Joe
at 2017-04-22T06:33
at 2017-04-22T06:33

By Barb Cronin
at 2017-04-24T13:39
at 2017-04-24T13:39

By Hedda
at 2017-04-27T12:48
at 2017-04-27T12:48

By Blanche
at 2017-05-01T11:09
at 2017-05-01T11:09

By Frederic
at 2017-05-04T10:24
at 2017-05-04T10:24

By Brianna
at 2017-05-04T16:06
at 2017-05-04T16:06

By Gilbert
at 2017-05-07T10:10
at 2017-05-07T10:10

By Robert
at 2017-05-08T09:15
at 2017-05-08T09:15

By Dinah
at 2017-05-13T03:05
at 2017-05-13T03:05

By Elvira
at 2017-05-17T05:30
at 2017-05-17T05:30

By Adele
at 2017-05-19T15:17
at 2017-05-19T15:17

By Poppy
at 2017-05-20T22:32
at 2017-05-20T22:32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05-22T04:52
at 2017-05-22T04:52

By Ophelia
at 2017-05-23T12:47
at 2017-05-23T12:47

By Emily
at 2017-05-26T01:17
at 2017-05-26T01:17

By Andy
at 2017-05-26T16:08
at 2017-05-26T16:08

By Dinah
at 2017-05-29T23:01
at 2017-05-29T23:01

By Carol
at 2017-05-30T07:40
at 2017-05-30T07:40

By Olivia
at 2017-05-30T20:21
at 2017-05-30T20:21

By Daph Bay
at 2017-06-03T03:37
at 2017-06-03T03:37

By Mary
at 2017-06-07T10:26
at 2017-06-07T10:26

By Heather
at 2017-06-10T02:19
at 2017-06-10T02:19

By Susan
at 2017-06-10T22:30
at 2017-06-10T22:30

By Harry
at 2017-06-13T20:07
at 2017-06-13T20:07

By Freda
at 2017-06-15T00:16
at 2017-06-15T00:16

By Dinah
at 2017-06-17T18:55
at 2017-06-17T18:55

By Belly
at 2017-06-19T05:39
at 2017-06-19T05:39

By Edith
at 2017-06-22T19:01
at 2017-06-22T19:01

By Callum
at 2017-06-24T10:24
at 2017-06-24T10:24

By Zenobia
at 2017-06-24T22:47
at 2017-06-24T22:47

By Vanessa
at 2017-06-28T06:12
at 2017-06-28T06:12

By Rebecca
at 2017-06-29T01:35
at 2017-06-29T01:35

By Noah
at 2017-06-30T21:30
at 2017-06-30T21:30

By Emma
at 2017-07-01T13:19
at 2017-07-01T13:19

By Olive
at 2017-07-04T18:12
at 2017-07-04T18:12

By Isabella
at 2017-07-05T20:14
at 2017-07-05T20:14

By Mason
at 2017-07-08T20:14
at 2017-07-08T20:14

By Ingrid
at 2017-07-09T12:33
at 2017-07-09T12:33

By Sarah
at 2017-07-12T20:00
at 2017-07-12T20:00

By Franklin
at 2017-07-14T12:29
at 2017-07-14T12:29

By Lauren
at 2017-07-18T00:42
at 2017-07-18T00:42

By Dorothy
at 2017-07-20T12:14
at 2017-07-20T12:14

By Iris
at 2017-07-20T19:03
at 2017-07-20T19:03

By Hardy
at 2017-07-25T02:18
at 2017-07-25T02:18

By Robert
at 2017-07-28T10:18
at 2017-07-28T10:18

By Kyle
at 2017-07-28T17:30
at 2017-07-28T17:30

By Margaret
at 2017-07-30T23:24
at 2017-07-30T23:24

By Iris
at 2017-08-03T01:11
at 2017-08-03T01:11

By Elizabeth
at 2017-08-07T09:21
at 2017-08-07T09:21

By Delia
at 2017-08-10T17:44
at 2017-08-10T17:44

By Edwina
at 2017-08-10T20:27
at 2017-08-10T20:27

By Ina
at 2017-08-14T10:21
at 2017-08-14T10:21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08-17T07:32
at 2017-08-17T07:32
Related Posts
25k 雙A 遊戲影音文書機

By George
at 2017-04-06T14:13
at 2017-04-06T14:13
塔散用8CM風扇

By Margaret
at 2017-04-06T13:53
at 2017-04-06T13:53
25K 打lol、2k17、電影、剪接影片機

By Agnes
at 2017-04-06T13:04
at 2017-04-06T13:04
AMD RADEON RX500系列3DMark效能曝光

By George
at 2017-04-06T10:39
at 2017-04-06T10:39
技嘉發布GTX1080 11Gbps與1060 9Gbps

By Quintina
at 2017-04-06T10:38
at 2017-04-06T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