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選擇 - iOS
![Barb Cronin avatar](/img/dog2.jpg)
By Barb Cronin
at 2017-05-18T15:10
at 2017-05-18T15:10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MobileComm 看板 #1P7KSgd9 ]
作者: kingsinger (派大星) 看板: MobileComm
標題: Re: [閒聊] ipad選擇
時間: Thu May 18 15:03:04 2017
看到推文有一些詢問非全貼合螢幕的問題,
想說回個文互相討論一下,
若有誤失還請見諒。
: 主要用來看漫畫&twitch直播,幾乎不玩遊戲
: 1.ipad mini4 128g $12900 價格OK但A8太舊了,不過容量很夠(128G)
: 2.ipad 2017 32g $10900 價格漂亮,但我不喜歡非貼合螢幕且沒有抗反射
: 3.ipad pro 9.7 32g $19900 價格太高要捏很多下,且用不到筆&鍵盤
: 4.聽說下個月可能出10.5吋的..猶豫要不要等
文有點長先講結論,你應該等六月可能會出的 10.5吋 iPad,
這台應該會是 iPad Air系列的下一代機種,也就是 iPad Air3。
iPad比較: https://www.apple.com/tw/ipad/compare/
1.因為原PO沒有提到「攜帶」的問題,也覺得規格太舊,
先假設你不常攜帶好了,那麼 mini4 先刪除。
2.再來是 iPad pro 9.7,由於你不需要用到筆,且沒有提到音效及喇叭的進一步需求,
那麼這台的價格對你而言就確實太高,況且一堆東西你用不到。
於是也刪除。
(備註:但如果看TWITCH直播會很在意實況時的畫面跟音效,Pro絕對是首選。)
3.最後是 iPad5,價格最親民,但是沒有「全貼合螢幕」及「抗反光塗層」,
由於你的需求是看漫畫跟看直播,這兩個需求都會用到長時間的螢幕,
因此需要分析「全貼合螢幕」及「抗反光塗層」對長時間使用螢幕有什麼幫助。
簡單說,全貼合螢幕的優點就是色彩還原度高且顯色正確度高,
尤其是「黑色」這個最重要的指標。
全貼合螢幕可以相對精準顯色出黑色,深邃且正確的黑色,而不是灰濛濛的黑色。
至於為什麼黑色對螢幕顯色這麼重要,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總而言之,在顯色這個部分,全貼合螢幕的表現會遠遠勝過非全貼合螢幕。
再來是「抗反光塗層」,如果有這層塗層,螢幕亮度可以降低(省電護眼),
減少反射並且增加透光率及增加對比度,
這層塗層可以想像成螢幕(賭神)戴了新一代的德國液晶體隱形眼鏡,
反正偷看別人的牌一定可以偷看得更清楚之類的~XD
回到你的需求,「看漫畫」+「看直播」,因你沒有提到使用的地點,
假設你會在光源充足的地方看,那麼這兩項的需求度會稍微降低,
不過你若是長時間使用,那麼這兩項功能就又會隨著時間變長,重要度越來越高。
若你不是在光源充足的地方看,或者需要更換地點使用,
那麼你就很需要這兩樣技術長期照顧你的眼睛。
因此以你列出的所有需求跟提到的東西,最佳解會是即將要來的10.5吋iPad。
=====
最後提幾點我自己在意的地方。
也是先說結論,非全貼合螢幕容易入塵。
iPad 在 Air2之前都是使用「非全貼合螢幕」,
我陸續買過iPad2,4,air等三款(不一定都自用),
以前覺得螢幕看起來就是那個樣子,也沒聽過什麼全貼合螢幕。
當時我只在意的是iPad好容易「入塵」。
有次從官網買到送來之後,仔細檢查過機器沒有問題,一切都正常,
準備貼好保護貼再開始使用。
拿到台北後車站貼膜名店,店員細心的擦拭後,跟我說:
『這邊有一個塵點,這邊也有一個,但都不是很明顯,你看一下。』
當時我還蠻驚訝的,這剛拿到手不到幾小時的新機器,怎麼會有入塵?!
當下決定先退掉再重新購買,跟店員表示歉意後說明我暫時先不要貼,之後再來。
店員好心告知我說:
『其實拿來貼膜的iPad,幾乎都有入塵,只是明顯不明顯而已。』
『而且使用越久,入塵的狀況會更多。』
我有點半信半疑,想說還是先換一台檢查再來貼吧。
拿到第二台iPad後,我仔細檢查了很久,自己感覺是沒有入塵,
於是又拿去貼,這次是另一個店員服務,他在某個超不明顯的角落邊邊看到了一顆入塵。
第二位店員說,iPad的入塵真的蠻常見的,來貼的客人大多數都有,
但你這台真的很不明顯,你可以考慮看看要不要貼。
(題外話,當時這台其實是要送給一個生病住院的親人,關在醫院沒有娛樂)
於是我後來還是貼了,後續使用其實也沒有受到那個入塵的影響。
但隨著時間越長,入塵的數量有變多(1變成3之類的,但還有變少過),
以前曾經估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
有一些說法是耳機孔跑進來的,靜音鍵跑進來的,或者充電孔跑進來的,
位置還會變動,在螢幕裡面滾動之類的...
但後來在Air2引進全貼合營幕後,使用全螢幕貼合技術時完全閉合了螢幕跟玻璃,
iPad螢幕入塵的狀況就很少聽到了,也可以說被完全解決了。
===
買蘋果的東西,有個不敗的金律是「買新不買舊」。
反正產品一整年都不會降價,規格也都是最新最好的,
所以這條金律我也非常認同。
直到這兩年舊規格的零件開始組裝成新上市的產品,
事異時移,以前的蘋果產品線單純,現在為了因應不同需求,做了很多產品。
這條金律也許該稍稍改成「買新規格不要買舊規格」。
iPad 系列從 Pro 問世之後,產品線的區隔有做出來,
但價格的區隔卻沒有做好,
從iPad5開始,價格降到非常親民的數字後,
接下來即將推出的其他各款新一代iPad,估計各自會有區隔明顯的定價策略,
讓消費者的選擇意向更容易更清楚。(最終廠商的差別取價能更成功。)
--
作者: kingsinger (派大星) 看板: MobileComm
標題: Re: [閒聊] ipad選擇
時間: Thu May 18 15:03:04 2017
看到推文有一些詢問非全貼合螢幕的問題,
想說回個文互相討論一下,
若有誤失還請見諒。
: 主要用來看漫畫&twitch直播,幾乎不玩遊戲
: 1.ipad mini4 128g $12900 價格OK但A8太舊了,不過容量很夠(128G)
: 2.ipad 2017 32g $10900 價格漂亮,但我不喜歡非貼合螢幕且沒有抗反射
: 3.ipad pro 9.7 32g $19900 價格太高要捏很多下,且用不到筆&鍵盤
: 4.聽說下個月可能出10.5吋的..猶豫要不要等
文有點長先講結論,你應該等六月可能會出的 10.5吋 iPad,
這台應該會是 iPad Air系列的下一代機種,也就是 iPad Air3。
iPad比較: https://www.apple.com/tw/ipad/compare/
1.因為原PO沒有提到「攜帶」的問題,也覺得規格太舊,
先假設你不常攜帶好了,那麼 mini4 先刪除。
2.再來是 iPad pro 9.7,由於你不需要用到筆,且沒有提到音效及喇叭的進一步需求,
那麼這台的價格對你而言就確實太高,況且一堆東西你用不到。
於是也刪除。
(備註:但如果看TWITCH直播會很在意實況時的畫面跟音效,Pro絕對是首選。)
3.最後是 iPad5,價格最親民,但是沒有「全貼合螢幕」及「抗反光塗層」,
由於你的需求是看漫畫跟看直播,這兩個需求都會用到長時間的螢幕,
因此需要分析「全貼合螢幕」及「抗反光塗層」對長時間使用螢幕有什麼幫助。
簡單說,全貼合螢幕的優點就是色彩還原度高且顯色正確度高,
尤其是「黑色」這個最重要的指標。
全貼合螢幕可以相對精準顯色出黑色,深邃且正確的黑色,而不是灰濛濛的黑色。
至於為什麼黑色對螢幕顯色這麼重要,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總而言之,在顯色這個部分,全貼合螢幕的表現會遠遠勝過非全貼合螢幕。
再來是「抗反光塗層」,如果有這層塗層,螢幕亮度可以降低(省電護眼),
減少反射並且增加透光率及增加對比度,
這層塗層可以想像成螢幕(賭神)戴了新一代的德國液晶體隱形眼鏡,
反正偷看別人的牌一定可以偷看得更清楚之類的~XD
回到你的需求,「看漫畫」+「看直播」,因你沒有提到使用的地點,
假設你會在光源充足的地方看,那麼這兩項的需求度會稍微降低,
不過你若是長時間使用,那麼這兩項功能就又會隨著時間變長,重要度越來越高。
若你不是在光源充足的地方看,或者需要更換地點使用,
那麼你就很需要這兩樣技術長期照顧你的眼睛。
因此以你列出的所有需求跟提到的東西,最佳解會是即將要來的10.5吋iPad。
=====
最後提幾點我自己在意的地方。
也是先說結論,非全貼合螢幕容易入塵。
iPad 在 Air2之前都是使用「非全貼合螢幕」,
我陸續買過iPad2,4,air等三款(不一定都自用),
以前覺得螢幕看起來就是那個樣子,也沒聽過什麼全貼合螢幕。
當時我只在意的是iPad好容易「入塵」。
有次從官網買到送來之後,仔細檢查過機器沒有問題,一切都正常,
準備貼好保護貼再開始使用。
拿到台北後車站貼膜名店,店員細心的擦拭後,跟我說:
『這邊有一個塵點,這邊也有一個,但都不是很明顯,你看一下。』
當時我還蠻驚訝的,這剛拿到手不到幾小時的新機器,怎麼會有入塵?!
當下決定先退掉再重新購買,跟店員表示歉意後說明我暫時先不要貼,之後再來。
店員好心告知我說:
『其實拿來貼膜的iPad,幾乎都有入塵,只是明顯不明顯而已。』
『而且使用越久,入塵的狀況會更多。』
我有點半信半疑,想說還是先換一台檢查再來貼吧。
拿到第二台iPad後,我仔細檢查了很久,自己感覺是沒有入塵,
於是又拿去貼,這次是另一個店員服務,他在某個超不明顯的角落邊邊看到了一顆入塵。
第二位店員說,iPad的入塵真的蠻常見的,來貼的客人大多數都有,
但你這台真的很不明顯,你可以考慮看看要不要貼。
(題外話,當時這台其實是要送給一個生病住院的親人,關在醫院沒有娛樂)
於是我後來還是貼了,後續使用其實也沒有受到那個入塵的影響。
但隨著時間越長,入塵的數量有變多(1變成3之類的,但還有變少過),
以前曾經估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
有一些說法是耳機孔跑進來的,靜音鍵跑進來的,或者充電孔跑進來的,
位置還會變動,在螢幕裡面滾動之類的...
但後來在Air2引進全貼合營幕後,使用全螢幕貼合技術時完全閉合了螢幕跟玻璃,
iPad螢幕入塵的狀況就很少聽到了,也可以說被完全解決了。
===
買蘋果的東西,有個不敗的金律是「買新不買舊」。
反正產品一整年都不會降價,規格也都是最新最好的,
所以這條金律我也非常認同。
直到這兩年舊規格的零件開始組裝成新上市的產品,
事異時移,以前的蘋果產品線單純,現在為了因應不同需求,做了很多產品。
這條金律也許該稍稍改成「買新規格不要買舊規格」。
iPad 系列從 Pro 問世之後,產品線的區隔有做出來,
但價格的區隔卻沒有做好,
從iPad5開始,價格降到非常親民的數字後,
接下來即將推出的其他各款新一代iPad,估計各自會有區隔明顯的定價策略,
讓消費者的選擇意向更容易更清楚。(最終廠商的差別取價能更成功。)
--
Tags:
iOS
All Comments
![Audriana avatar](/img/cat2.jpg)
By Audriana
at 2017-05-18T21:27
at 2017-05-18T21:27
![Regina avatar](/img/cat3.jpg)
By Regina
at 2017-05-21T16:23
at 2017-05-21T16:23
![Agatha avatar](/img/cat4.jpg)
By Agatha
at 2017-05-24T20:27
at 2017-05-24T20:27
![Daniel avatar](/img/elephant.jpg)
By Daniel
at 2017-05-26T16:35
at 2017-05-26T16:35
![Andy avatar](/img/beaver.jpg)
By Andy
at 2017-05-27T08:10
at 2017-05-27T08:10
![Kyle avatar](/img/cat5.jpg)
By Kyle
at 2017-05-31T23:22
at 2017-05-31T23:22
![Aaliyah avatar](/img/girl.jpg)
By Aaliyah
at 2017-06-01T07:27
at 2017-06-01T07:27
![Gilbert avatar](/img/bee.jpg)
By Gilbert
at 2017-06-03T17:59
at 2017-06-03T17:59
![Quintina avatar](/img/girl1.jpg)
By Quintina
at 2017-06-05T07:30
at 2017-06-05T07:30
![Noah avatar](/img/girl2.jpg)
By Noah
at 2017-06-10T02:38
at 2017-06-10T02:38
![Caitlin avatar](/img/girl3.jpg)
By Caitlin
at 2017-06-13T15:30
at 2017-06-13T15:30
![Elma avatar](/img/girl4.jpg)
By Elma
at 2017-06-13T18:21
at 2017-06-13T18:21
Related Posts
Wallet圖示不在桌面上
![Bennie avatar](/img/woman-ring.jpg)
By Bennie
at 2017-05-18T14:58
at 2017-05-18T14:58
Facebook App 不會顯示留言數的問題
![Ina avatar](/img/woman-biz.jpg)
By Ina
at 2017-05-18T14:00
at 2017-05-18T14:00
ios 9.3.3 盤古越獄 無法再使用 已經使用一年
![Delia avatar](/img/girl1.jpg)
By Delia
at 2017-05-18T13:51
at 2017-05-18T13:51
fgo error code 103
![David avatar](/img/dog2.jpg)
By David
at 2017-05-18T13:37
at 2017-05-18T13:37
iPhone6螢幕破裂和鏡頭DIY維修
![George avatar](/img/beret.jpg)
By George
at 2017-05-18T13:07
at 2017-05-18T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