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7 - 蘋果不想告訴你的秘密 - 手機討論

By Agnes
at 2016-10-25T13:31
at 2016-10-25T13:31
Table of Contents
http://tinyurl.com/zvejhh7
根據這個網站的說法
SSD的讀取速度跟有幾個access channel有關
如果32GB採用16×2GB的配置
而256GB採用的是16×16GB的配置
那32GB的讀取速度就跟256GB一樣
可是蘋果顯然在32GB採用2×16GB的配置
這樣的配置想當然是省成本
畢竟沒有為32GB多花錢多買一種配置的必要
反正做出差異化
讓低容量版本的手機表現比高容量差
逼著消費者往大容量的手機去購買
這才是蘋果想要的
※ 引述《mainline (OCISLY)》之銘言:
: ※ 引述《hs417 (hs)》之銘言:
: : iPhone 7 - 蘋果不想告訴你的秘密
: : 先上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xphXeu6DeI
: : 內容大意就是32G的iPhone 7跟256G的iPhone 7有什麼不一樣
: : 事實上在我看影片之前我的認知就僅儲存空間不同而已
: : 但沒想到看完影片之後,信仰果然無極限
: : 這發生在安卓上被抓包應該被電翻了
: : 不過也許安卓也有這樣的事情,只是目前我還不知道而已XD
: : 純討論,勿戰
: : 不過即使用更誇張的偷料,iPhone還是會賣翻
: : iPhone還是當今無可撼動的霸主
: 趁鮮趕緊回 免得搞到有些人愛酸酸錯
: 這是小魯第一篇愛瘋文呢
: 首先見到有人說costdown 實際上比較像是倒過來
: 蘋果15年內部自己設計了使用PCIe界面的SSD控制器給Mac
: 去年升A9和A9X時候 順道把控制器移植給行動裝置 愛瘋的儲存界面就換成PCIe線路搭NVMe協議 PCIe需要更多的並行線路佔去主機板更大空間 自己開發製造SSD控制器也說不上是降低成本 還得折騰把SOC和NAND擺更近
: 相較下同一時期安卓旗艦開始也從eMMC轉移UFS界面 結果速度是被蘋果大殺四方 因為蘋果用的是桌機的規格
: 這回蘋果沒在A10的儲存速度上宣傳 anandtech測試結果是和A9差不多 在行動平台上 愛瘋儲存界面依然是最快的
: 說說儲存速度是怎麼回事吧 首先手機只有一定的空間 一般只會塞一顆NAND儲存晶體 手機搭在64/128/256GB的NAND 佔去的空間是沒啥差異的
: 除了半導體製程持續演進外 儲存廠商也演化出能在同樣面積同樣製程NAND晶體內盡其量擴大能儲存位元的方式 傳統的稱為Single Layer Cell, 新方案有Multilayer Layer Cell, Triple Layer Cell
: SLC就是在一個儲存細胞內儲入高電或低電壓 讀出來就成了0/1
: MLC就是分辨四種電壓 等於塞入SLC雙倍位元
: TLC能分辨八種電壓 等於SLC的三倍位元
: 最快最穩定最抗衰退的自然是SLC 只需能達成分辨/打入高低電壓兩個狀態就好 控制器作業也相較最簡單
: SLC MLC TLC
: 16GB 32GB 48GB 容量
: 3.00 0.90 0.60 1GB批發價
: 最快 中等 最慢 速度
: 這時會想說 怎麼在iPhone 6S & 7 理論上最慢的256GB [說相較下比較'爛'也行] 測試結果反而最佳
: 大家推斷是蘋果額外用小容量的SLC當緩存 搭配較慢的大容量TLC 每次寫入的時候都先入SLC緩存再轉入TLC 只要SLC緩存夠大還沒用完 TLC還來得及寫入 寫入需求不持久 測試到的都是優秀的SLC性能
: 尚不清楚的是 蘋果在較低容量的64GB手機上有沒有做出SLC cache來搭配SLC/MLC/TLC呢 (應該沒有) 若有 其SLC緩存大小應當是比較少 所以一般測試就給出'大容量蘋果手機比較快'的結論
: 多舉一個例子 剛上市的#phonebygoogle 使用UFS2.0界面的Pixel也出現了類似情況 某項寫入數據飆破表 是同為UFS前輩6P的10倍有餘 只是還不曉得谷歌使用的方案是硬體或軟體cache
: 那影片抱怨說蘋果店員沒跟你說大容量比較快 額, 說了算詐欺嗎 還是要話花十分鐘向顧客說明 說了九成顧客也聽不懂的NAND原理 不是蘋果不告訴你 而是告訴了有多少人懂 多少人在意
--
根據這個網站的說法
SSD的讀取速度跟有幾個access channel有關
如果32GB採用16×2GB的配置
而256GB採用的是16×16GB的配置
那32GB的讀取速度就跟256GB一樣
可是蘋果顯然在32GB採用2×16GB的配置
這樣的配置想當然是省成本
畢竟沒有為32GB多花錢多買一種配置的必要
反正做出差異化
讓低容量版本的手機表現比高容量差
逼著消費者往大容量的手機去購買
這才是蘋果想要的
※ 引述《mainline (OCISLY)》之銘言:
: ※ 引述《hs417 (hs)》之銘言:
: : iPhone 7 - 蘋果不想告訴你的秘密
: : 先上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xphXeu6DeI
: : 事實上在我看影片之前我的認知就僅儲存空間不同而已
: : 但沒想到看完影片之後,信仰果然無極限
: : 這發生在安卓上被抓包應該被電翻了
: : 不過也許安卓也有這樣的事情,只是目前我還不知道而已XD
: : 純討論,勿戰
: : 不過即使用更誇張的偷料,iPhone還是會賣翻
: : iPhone還是當今無可撼動的霸主
: 趁鮮趕緊回 免得搞到有些人愛酸酸錯
: 這是小魯第一篇愛瘋文呢
: 首先見到有人說costdown 實際上比較像是倒過來
: 蘋果15年內部自己設計了使用PCIe界面的SSD控制器給Mac
: 去年升A9和A9X時候 順道把控制器移植給行動裝置 愛瘋的儲存界面就換成PCIe線路搭NVMe協議 PCIe需要更多的並行線路佔去主機板更大空間 自己開發製造SSD控制器也說不上是降低成本 還得折騰把SOC和NAND擺更近
: 相較下同一時期安卓旗艦開始也從eMMC轉移UFS界面 結果速度是被蘋果大殺四方 因為蘋果用的是桌機的規格
: 這回蘋果沒在A10的儲存速度上宣傳 anandtech測試結果是和A9差不多 在行動平台上 愛瘋儲存界面依然是最快的
: 說說儲存速度是怎麼回事吧 首先手機只有一定的空間 一般只會塞一顆NAND儲存晶體 手機搭在64/128/256GB的NAND 佔去的空間是沒啥差異的
: 除了半導體製程持續演進外 儲存廠商也演化出能在同樣面積同樣製程NAND晶體內盡其量擴大能儲存位元的方式 傳統的稱為Single Layer Cell, 新方案有Multilayer Layer Cell, Triple Layer Cell
: SLC就是在一個儲存細胞內儲入高電或低電壓 讀出來就成了0/1
: MLC就是分辨四種電壓 等於塞入SLC雙倍位元
: TLC能分辨八種電壓 等於SLC的三倍位元
: 最快最穩定最抗衰退的自然是SLC 只需能達成分辨/打入高低電壓兩個狀態就好 控制器作業也相較最簡單
: SLC MLC TLC
: 16GB 32GB 48GB 容量
: 3.00 0.90 0.60 1GB批發價
: 最快 中等 最慢 速度
: 這時會想說 怎麼在iPhone 6S & 7 理論上最慢的256GB [說相較下比較'爛'也行] 測試結果反而最佳
: 大家推斷是蘋果額外用小容量的SLC當緩存 搭配較慢的大容量TLC 每次寫入的時候都先入SLC緩存再轉入TLC 只要SLC緩存夠大還沒用完 TLC還來得及寫入 寫入需求不持久 測試到的都是優秀的SLC性能
: 尚不清楚的是 蘋果在較低容量的64GB手機上有沒有做出SLC cache來搭配SLC/MLC/TLC呢 (應該沒有) 若有 其SLC緩存大小應當是比較少 所以一般測試就給出'大容量蘋果手機比較快'的結論
: 多舉一個例子 剛上市的#phonebygoogle 使用UFS2.0界面的Pixel也出現了類似情況 某項寫入數據飆破表 是同為UFS前輩6P的10倍有餘 只是還不曉得谷歌使用的方案是硬體或軟體cache
: 那影片抱怨說蘋果店員沒跟你說大容量比較快 額, 說了算詐欺嗎 還是要話花十分鐘向顧客說明 說了九成顧客也聽不懂的NAND原理 不是蘋果不告訴你 而是告訴了有多少人懂 多少人在意
--
Tags:
手機
All Comments

By Ursula
at 2016-10-29T15:48
at 2016-10-29T15:48

By Brianna
at 2016-11-02T18:04
at 2016-11-02T18:04

By Odelette
at 2016-11-06T20:20
at 2016-11-06T20:20

By Mia
at 2016-11-10T22:37
at 2016-11-10T22:37

By Iris
at 2016-11-15T00:53
at 2016-11-15T00:53

By Eartha
at 2016-11-19T03:09
at 2016-11-19T03:09

By Yedda
at 2016-11-23T05:26
at 2016-11-23T05:26

By Mary
at 2016-11-27T07:42
at 2016-11-27T07:42

By Jack
at 2016-12-01T09:58
at 2016-12-01T09:58

By William
at 2016-12-05T12:15
at 2016-12-05T12:15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6-12-09T14:31
at 2016-12-09T14:31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6-12-13T16:47
at 2016-12-13T16:47

By Candice
at 2016-12-17T19:04
at 2016-12-17T19:04

By Andy
at 2016-12-21T21:20
at 2016-12-21T21:20

By John
at 2016-12-25T23:37
at 2016-12-25T23:37

By Iris
at 2016-12-30T01:53
at 2016-12-30T01:53

By Donna
at 2017-01-03T04:09
at 2017-01-03T04:09

By Adele
at 2017-01-07T06:26
at 2017-01-07T06:26

By Carol
at 2017-01-11T08:42
at 2017-01-11T08:42

By Susan
at 2017-01-15T10:58
at 2017-01-15T10:58

By Vanessa
at 2017-01-19T13:15
at 2017-01-19T13:15

By Ivy
at 2017-01-23T15:31
at 2017-01-23T15:31
Related Posts
手機無線網路分享給桌電的方式?

By Una
at 2016-10-25T13:26
at 2016-10-25T13:26
長輩機(非新機、5000以下、FB LINE)

By Doris
at 2016-10-25T13:14
at 2016-10-25T13:14
三星s7充電充不進去

By Quanna
at 2016-10-25T12:45
at 2016-10-25T12:45
有人S7更新後沒事會抖一下嗎

By Olga
at 2016-10-25T12:12
at 2016-10-25T12:12
導航列失效

By Liam
at 2016-10-25T12:08
at 2016-10-25T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