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y Bridge i5 3570K - 3C

By Genevieve
at 2012-06-26T23:26
at 2012-06-26T23:26
Table of Contents
在因緣際會下,有機會玩到一個多月前才在台灣上架的處理器Intel Core i5 3570K,
和第二代的Sandy Bridge平台相較,新一代的Ivy Bridge架構採用22奈米的製程,
並應用3D電晶體技術,據說可以減少能量消耗、還能增加效能,聽起來非常厲害。
這款3570K屬於Ivy Bridge平台中高階的處理器,由於不鎖倍頻,所以可以用來超頻,
壓榨出更多效能。以下簡要介紹它的規格:
處理器編號 i5-3570K
插槽 LGA 1155
核心/執行緒數量 4/4
時脈 3.4 GHz (Trubo 可達3.8 GHz)
散熱設計功耗(TDP) 77 W
顯示晶片 Intel HD Graphics 4000
快取 6MB
備註 支援最高DDR3-1600雙通道、PCI-E 3.0
當前市場價格 $7,150 (原價屋 & 欣亞)
由於插槽是和Sandy Bridge架構相同的1155腳位,
所以6系列晶片組的主機板只要更新廠商提供的BIOS,
自然就可以使用第三代的Core i處理器。
儘管根據PassMark的CPU測試 (http://www.cpubenchmark.net/cpu_list.php),
Intel Core i5 3570K的四核心效能表現排名(60th) 贏過對手AMD的八核心的處理器
FX-8120 (70th),但我們還是實際用行動證明i5 3570K的能耐吧!
測試平台一覽
處理器 Intel Core i5 3570K
主機板 Intel DZ77BH
記憶體 8GB
顯示卡 NVIDIA GeForce GTX 560 Ti
作業系統 Windows 7 Enterprise SP1 (64位元)
http://i.imgur.com/y4M6b.png
http://i.imgur.com/mIAdZ.png
先從Windows內建的體驗指數開始,處理器子項目可以拿到7.6分,
整個系統的分數為5.9分,主要受限於傳統機械硬碟,
若換成SSD,整個系統的效能都會有明顯提昇。
http://i.imgur.com/imtyM.png
我們用AIDA64對CPU和記憶體進行測試,
http://i.imgur.com/fGNL7.png
Cinebench R11.5在CPU項目的表現是5.94pts,
http://i.imgur.com/Qopvs.png
wPrime是以數學運算測試CPU多執行緒的效能,在此採用的是4月發佈的版本2.0.9。
在32M和1024M計算長度的表現上,分別是10.279秒和327.866秒(越低越好)。
http://i.imgur.com/91tUB.png
使用WinRAR 4.20 (64位元) 內建的「基準測試」,
資料處理及壓縮速度是每秒 4,761 KB (約4.65MB)。
http://i.imgur.com/pH3Xv.png
接著看看 i5-3570K 在 3DMark Vantage (build 1.1.0)的表現如何,
P模式和X模式下的CPU得分是19,523和19,917。
整體分數則受到GPU影響,為P模式30594、X模式11144。
http://i.imgur.com/4LKG7.png
http://i.imgur.com/yoeuT.png
最後,來試試3570K在影像轉檔的表現,採用的是CyberLink MediaEspresso 6.5。
由於這款 CPU 具備可以在 MediaEspresso 上使用的「Intel Quick Sync」
(高速影像同步轉檔技術),所以可以加快影像轉檔的速度、縮短時間。
http://i.imgur.com/9ABE4.png
影像來源是使用1080p畫質、使用H.264編碼、mp4格式的兩個影片,
時間長度分別為6和9分鐘。
我想轉成能在「全新iPad」上觀賞的影片,全部的時間只花了58秒。
http://i.imgur.com/I6tQ2.png
http://i.imgur.com/1iYcX.png
至於在不同格式間轉檔的部份,使用的來源是720p、43分鐘、mkv的影片檔案,
同樣是轉成適合「全新iPad」觀賞的影片,所耗的時間是2分2秒。
http://i.imgur.com/DxrKH.png
相較手邊的E8400主機,這台主機用起來真的很快,
尤其在壓縮和影像轉檔的工作上都有明顯感受,再搭配上超頻,
有算圖需求、卻仍用前幾代CPU產品的使用者(像我),
一定巴不得趕快把這台主機搬回家!
--
和第二代的Sandy Bridge平台相較,新一代的Ivy Bridge架構採用22奈米的製程,
並應用3D電晶體技術,據說可以減少能量消耗、還能增加效能,聽起來非常厲害。
這款3570K屬於Ivy Bridge平台中高階的處理器,由於不鎖倍頻,所以可以用來超頻,
壓榨出更多效能。以下簡要介紹它的規格:
處理器編號 i5-3570K
插槽 LGA 1155
核心/執行緒數量 4/4
時脈 3.4 GHz (Trubo 可達3.8 GHz)
散熱設計功耗(TDP) 77 W
顯示晶片 Intel HD Graphics 4000
快取 6MB
備註 支援最高DDR3-1600雙通道、PCI-E 3.0
當前市場價格 $7,150 (原價屋 & 欣亞)
由於插槽是和Sandy Bridge架構相同的1155腳位,
所以6系列晶片組的主機板只要更新廠商提供的BIOS,
自然就可以使用第三代的Core i處理器。
儘管根據PassMark的CPU測試 (http://www.cpubenchmark.net/cpu_list.php),
Intel Core i5 3570K的四核心效能表現排名(60th) 贏過對手AMD的八核心的處理器
FX-8120 (70th),但我們還是實際用行動證明i5 3570K的能耐吧!
測試平台一覽
處理器 Intel Core i5 3570K
主機板 Intel DZ77BH
記憶體 8GB
顯示卡 NVIDIA GeForce GTX 560 Ti
作業系統 Windows 7 Enterprise SP1 (64位元)
http://i.imgur.com/y4M6b.png
http://i.imgur.com/mIAdZ.png
先從Windows內建的體驗指數開始,處理器子項目可以拿到7.6分,
整個系統的分數為5.9分,主要受限於傳統機械硬碟,
若換成SSD,整個系統的效能都會有明顯提昇。
http://i.imgur.com/imtyM.png
我們用AIDA64對CPU和記憶體進行測試,
http://i.imgur.com/fGNL7.png
Cinebench R11.5在CPU項目的表現是5.94pts,
http://i.imgur.com/Qopvs.png
wPrime是以數學運算測試CPU多執行緒的效能,在此採用的是4月發佈的版本2.0.9。
在32M和1024M計算長度的表現上,分別是10.279秒和327.866秒(越低越好)。
http://i.imgur.com/91tUB.png
使用WinRAR 4.20 (64位元) 內建的「基準測試」,
資料處理及壓縮速度是每秒 4,761 KB (約4.65MB)。
http://i.imgur.com/pH3Xv.png
接著看看 i5-3570K 在 3DMark Vantage (build 1.1.0)的表現如何,
P模式和X模式下的CPU得分是19,523和19,917。
整體分數則受到GPU影響,為P模式30594、X模式11144。
http://i.imgur.com/4LKG7.png
http://i.imgur.com/yoeuT.png
最後,來試試3570K在影像轉檔的表現,採用的是CyberLink MediaEspresso 6.5。
由於這款 CPU 具備可以在 MediaEspresso 上使用的「Intel Quick Sync」
(高速影像同步轉檔技術),所以可以加快影像轉檔的速度、縮短時間。
http://i.imgur.com/9ABE4.png
影像來源是使用1080p畫質、使用H.264編碼、mp4格式的兩個影片,
時間長度分別為6和9分鐘。
我想轉成能在「全新iPad」上觀賞的影片,全部的時間只花了58秒。
http://i.imgur.com/I6tQ2.png
http://i.imgur.com/1iYcX.png
至於在不同格式間轉檔的部份,使用的來源是720p、43分鐘、mkv的影片檔案,
同樣是轉成適合「全新iPad」觀賞的影片,所耗的時間是2分2秒。
http://i.imgur.com/DxrKH.png
相較手邊的E8400主機,這台主機用起來真的很快,
尤其在壓縮和影像轉檔的工作上都有明顯感受,再搭配上超頻,
有算圖需求、卻仍用前幾代CPU產品的使用者(像我),
一定巴不得趕快把這台主機搬回家!
--
Tags:
3C
All Comments

By Vanessa
at 2012-06-28T07:10
at 2012-06-28T07:10

By Catherine
at 2012-07-01T12:23
at 2012-07-01T12:23

By Hedda
at 2012-07-01T14:45
at 2012-07-01T14:45

By Carol
at 2012-07-03T02:09
at 2012-07-03T02:09

By Franklin
at 2012-07-06T04:07
at 2012-07-06T04:07

By Barb Cronin
at 2012-07-09T10:19
at 2012-07-09T10:19

By Tom
at 2012-07-10T22:26
at 2012-07-10T22:26

By James
at 2012-07-15T20:09
at 2012-07-15T20:09
Related Posts
15K上下D3機

By Wallis
at 2012-06-26T23:16
at 2012-06-26T23:16
兩組的比較

By David
at 2012-06-26T23:02
at 2012-06-26T23:02
顯卡升級請益

By Zora
at 2012-06-26T22:45
at 2012-06-26T22:45
防毒

By Kama
at 2012-06-26T22:38
at 2012-06-26T22:38
MSI 6870 HAWK

By David
at 2012-06-26T22:26
at 2012-06-26T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