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 Book Pro跟一般NB選擇 - MAC

By Belly
at 2011-03-27T05:48
at 2011-03-27T05:4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wanjane0319 (pRinCeSs wAwa)》之銘言:
: 想請各位版大們
: 給我一個 完美的理由 加入MAC行列~
:
: 前幾天生日 老爸提議要幫我換電腦
: 然後把我現在這台給他用
: 預算的部分 他說:沒有限制 適合你的就好!
:
: 由於上一台筆電
: 是我考上大學的禮物
: 一用就是五年~到現在 除了跑得有點慢 倒也健健康康
: 希望下一台NB 也可以陪我度過另一個五年~
: (不知道 MBP 是否有辦法做到呢?)
看大家那麼熱情的回文。我也想來回一下,賺點p幣。
我是非常想勸敗啦,不過爸媽賺錢辛苦,還是省著點花好。
大家都點火點得好棒喔XD
我簡單寫一下你發問時所在乎的理由。
看你用一台NB,也是用了五年,應該也是非常愛惜東西的孩子。
我第一台NB是IBM ThinkPad X20,2000年十月買到現在,他現在還活得好好的。
只是現在開一些現行軟體都慢到想哭了。我的耐性都他磨出來的;p
(目前是全年無休動物機。已經保持這種狀態三年了XD)
(我是不是走錯版了~~)
我當初買小白(2008.03底)的時候也是想盡辦法說服"自己"和"贊助者爹娘"
(其實2006年,我爸也問我說要不要買台新筆電。結果瞎忙一陣,都已經開網頁,
信用卡準備好,只差一步就快買下來時,被我超省的老媽打槍潑冷水XD)
(那個時候剛好是Intel處理器取代PowerPC處理器的時候,MacBook和MBP推出)
當初我也是跑來板上問了一堆問題(好像是很奇怪的問題XD),倒不是使用需求、
能不能跑啥軟體之類的,而是一些硬體相容性問題(比如說投影機轉接頭之類的)
以下是我當時說服自己嘗試新東西以及說服我爸的理由
(說服我媽則是以上次都已經說好了,事隔兩年妳還打我槍XD)
1. 長效續航力
蘋果的五個小時續航力相當威(其實在PowerPC時代的續航力也是遠高於
其他品牌筆電啊....)我慣用的ThinkPad系列那時候已經掛"聯想"牌了
而且另購大容量電池(也比較大)才有蘋果標準配備的續航力。
老實說我的X20,他真正像筆電的樣子,只有剛買的第一年,之後電池就
瘋狂地變弱。兩個半小時,兩個小時,一個半小時,之後就只有十分鐘。
淪為桌機XD
(我是不知道現在他牌筆電,電池有沒有那麼慘的啊,我只知道我在用了
兩年小白之後,在教室裡的同學接了長串延長線電源線,我可以完全不用)
(當然小白電池那個該死的膨脹,我是發生在兩年半以後的事了)
(電池續航力也沒有影響就是了)
2. 不用防毒軟體
我這輩子使用防毒軟體,只用了幾個月而已。因為擔心筆電效能低落,和
不定期的干擾、重灌,十年前我重灌了我的筆電,不裝防毒軟體,配套是
不使用Outlook,並另外加裝非常駐的掃蠕蟲、木馬、惡意軟體。這是2001-
2008年的使用習慣,我只因為測試軟體惡搞到死當重灌了五六次XD
整天有人告訴你你的電腦可能會生病是一件令人非常他X的厭煩的事情嗎?
(與其花那個心思抓毒掃毒,而且還不一定成功....ooxx
而且其實常駐耗佔系統資源的防毒軟體根本就像個拖慢電腦的病毒...)
蘋果,比較不用煩惱這些。(釣魚網站、木馬等請小心XD)
不過啊。隨身碟的使用還是注意一點,為了避免自己沒事別人幹醮你XD
3. 可以灌視窗
這個早就不是新聞了。不過這的確是我當初擔心的點。不過使用幾個月之
後我發現我沒打開過幾次窗戶系統(無論是虛擬或者是bootcamp),所以
我就把窗戶丟掉了XD
我有個好野朋友當年MBP和MBA出來時都有買,然後居然都純灌窗戶系統,
我看到快昏倒了。不過三年過去,我又去他家拜訪,全家都用MAC(人手
不只一支哀奉)。他2006年買的15"MBP現在還是好的很,而且也很順暢,
他還在想買新一代的MBP,可是覺得他的老MBP還活得好好的,沒必要換~
4. 使用年限久
雖然我身邊不乏有那種敗家宅(我就是在指你hs----徐胖胖XD)老是想換
新機器的。不過我是秉持著這種高價物品就是要用到他死透的理念的人(
奇怪我的X20怎麼就是不會死啊XD),加上我非常愛惜物品,所以我選擇
負擔得起最高階的選擇(X20可是比我的小白貴上一倍耶orz|||),一方面
是高階的品管似乎有比較好(真的嗎?),另一方面高階的規格,可以撐
比較久(OS支援度、軟體支援度、周邊硬體汰換及入手難易度)。
我預估我這台小白沒有意外的話,還可以「像筆電樣的」再活至少四年。
(當然依照軟硬體的技術發展速度,蘋果OS應該無法支援到七年前的機種
但至少10.7還可以跑吧?!)(然後我的X20可能還活著?真的嗎?)
(怎麼辦新機器我也好心動喔XD)
就我使用朋友的初代ibook G4搭載10.4.?的經驗是,順!
以沒有新軟體使用需求的情況下,用到機器硬體壽終正寢是沒啥問題的。
當然,板上所呈現出來的「硬體」災情(偶而有軟體災情),一定要注意
一下。至於運氣比較不好的人(那就祈禱自己,不是吧),壞東壞西的,可
能是個案。(至於一整批硬體都有問題的,那就是命了)XD
比如說上一代該死的塑膠垃圾殼(現在的小白也會有啦,雖然很可愛,但
為了真的經濟效益,不用想了。加上好像那個底座也會凸起啥鬼的)
套句保羅大叔(這個是蘋果論壇裡的毒嘴名人)說的那是White Plastic
Junk!
簡單來說,就是續航力強,不用擔心病毒,細心照顧的話撐得久,還有喜歡開窗子
的還有一扇窗可以開。
以上四點是我在買蘋果之前說服我自己、我爸媽的理由,混雜一些我發現的優點。
接下來是講我使用心得。
A. 穩。相較於你只是修修圖的需求,我的需求非常單純(就是文書、上網
、查資料、看看及下載Youtube,聽聽音樂,同步我的哀奉,如此
而已)所以我不大會有操爆電腦的問題(之前的回文/推文已經寫
很多了)。我在三年的使用時間裡,那多國語言畫面只見過兩三次
(上次見到他是我的USB碟不知道是硬衝還軟衝,我不懂。怪怪的
SanDisk Cruzer Contour)
(另外一次好像是因為我亂用啥軟體的關係,因為太久以前了,我
實在沒印象)
B. 不用關機。其實很多人使用蘋果筆電是不關機的。比較開機多快,其實
在很多蘋果使用者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用得順不順比較實際(看
需求啦。又牽涉到硬體,小弟沒有深入的研究)。打開電腦就是立
刻可以使用,不用等待那發呆的時光。
C. 使用順暢。這其實要看個人使用習慣和設定調整。也有人就是喜歡慢慢來
像我都會同時開幾個軟體在跑,Expose和cmd+tab 使用率極高。
Space我只是拿來作軟體區隔,避免畫面混亂而已。還有很多指令以
及軟體可以讓你使用電腦更快速更有效率。
因為我是用舊小白沒有支援許多觸控手勢,所以就無法分享了~
[媽媽樂咧,打了那麼多,忘記批踢踢五點重開機= =" 批弊賺取失敗]
D. 軟體直觀。很多其實不用看說明書(找個人簡單教一下最快了XD),再有
長年使用窗戶系統的經驗下,其實蘋果的一般使用相對來說非常簡單
。至於有人說軟體多樣性問題。還是老話一句,看個人需求。
我的想法是,你真的有時間和有必要用多種不同的軟體作一樣的事?
如果真的很閒可以常常看網路上的論壇和教學網站,看有什麼新軟體
還有別人是如何使用蘋果的分享文章。我覺得還算蠻有趣的。
E. 入手後可以參考這兩篇文章
647 m 5 7/08 LuciferXI R: [自介] 賣書報到
648 m 1 7/10 Ice9 R: [自介] 賣書報到
文章代碼(AID): #18Su3-mw
文章代碼(AID): #18TYUiHF
最後,重複再提一下,爸媽賺錢辛苦,省著點用也要愛惜物品XD
--
所謂時間的壓迫感,是我們太多的愛。
--
: 想請各位版大們
: 給我一個 完美的理由 加入MAC行列~
:
: 前幾天生日 老爸提議要幫我換電腦
: 然後把我現在這台給他用
: 預算的部分 他說:沒有限制 適合你的就好!
:
: 由於上一台筆電
: 是我考上大學的禮物
: 一用就是五年~到現在 除了跑得有點慢 倒也健健康康
: 希望下一台NB 也可以陪我度過另一個五年~
: (不知道 MBP 是否有辦法做到呢?)
看大家那麼熱情的回文。我也想來回一下,賺點p幣。
我是非常想勸敗啦,不過爸媽賺錢辛苦,還是省著點花好。
大家都點火點得好棒喔XD
我簡單寫一下你發問時所在乎的理由。
看你用一台NB,也是用了五年,應該也是非常愛惜東西的孩子。
我第一台NB是IBM ThinkPad X20,2000年十月買到現在,他現在還活得好好的。
只是現在開一些現行軟體都慢到想哭了。我的耐性都他磨出來的;p
(目前是全年無休動物機。已經保持這種狀態三年了XD)
(我是不是走錯版了~~)
我當初買小白(2008.03底)的時候也是想盡辦法說服"自己"和"贊助者爹娘"
(其實2006年,我爸也問我說要不要買台新筆電。結果瞎忙一陣,都已經開網頁,
信用卡準備好,只差一步就快買下來時,被我超省的老媽打槍潑冷水XD)
(那個時候剛好是Intel處理器取代PowerPC處理器的時候,MacBook和MBP推出)
當初我也是跑來板上問了一堆問題(好像是很奇怪的問題XD),倒不是使用需求、
能不能跑啥軟體之類的,而是一些硬體相容性問題(比如說投影機轉接頭之類的)
以下是我當時說服自己嘗試新東西以及說服我爸的理由
(說服我媽則是以上次都已經說好了,事隔兩年妳還打我槍XD)
1. 長效續航力
蘋果的五個小時續航力相當威(其實在PowerPC時代的續航力也是遠高於
其他品牌筆電啊....)我慣用的ThinkPad系列那時候已經掛"聯想"牌了
而且另購大容量電池(也比較大)才有蘋果標準配備的續航力。
老實說我的X20,他真正像筆電的樣子,只有剛買的第一年,之後電池就
瘋狂地變弱。兩個半小時,兩個小時,一個半小時,之後就只有十分鐘。
淪為桌機XD
(我是不知道現在他牌筆電,電池有沒有那麼慘的啊,我只知道我在用了
兩年小白之後,在教室裡的同學接了長串延長線電源線,我可以完全不用)
(當然小白電池那個該死的膨脹,我是發生在兩年半以後的事了)
(電池續航力也沒有影響就是了)
2. 不用防毒軟體
我這輩子使用防毒軟體,只用了幾個月而已。因為擔心筆電效能低落,和
不定期的干擾、重灌,十年前我重灌了我的筆電,不裝防毒軟體,配套是
不使用Outlook,並另外加裝非常駐的掃蠕蟲、木馬、惡意軟體。這是2001-
2008年的使用習慣,我只因為測試軟體惡搞到死當重灌了五六次XD
整天有人告訴你你的電腦可能會生病是一件令人非常他X的厭煩的事情嗎?
(與其花那個心思抓毒掃毒,而且還不一定成功....ooxx
而且其實常駐耗佔系統資源的防毒軟體根本就像個拖慢電腦的病毒...)
蘋果,比較不用煩惱這些。(釣魚網站、木馬等請小心XD)
不過啊。隨身碟的使用還是注意一點,為了避免自己沒事別人幹醮你XD
3. 可以灌視窗
這個早就不是新聞了。不過這的確是我當初擔心的點。不過使用幾個月之
後我發現我沒打開過幾次窗戶系統(無論是虛擬或者是bootcamp),所以
我就把窗戶丟掉了XD
我有個好野朋友當年MBP和MBA出來時都有買,然後居然都純灌窗戶系統,
我看到快昏倒了。不過三年過去,我又去他家拜訪,全家都用MAC(人手
不只一支哀奉)。他2006年買的15"MBP現在還是好的很,而且也很順暢,
他還在想買新一代的MBP,可是覺得他的老MBP還活得好好的,沒必要換~
4. 使用年限久
雖然我身邊不乏有那種敗家宅(我就是在指你hs----徐胖胖XD)老是想換
新機器的。不過我是秉持著這種高價物品就是要用到他死透的理念的人(
奇怪我的X20怎麼就是不會死啊XD),加上我非常愛惜物品,所以我選擇
負擔得起最高階的選擇(X20可是比我的小白貴上一倍耶orz|||),一方面
是高階的品管似乎有比較好(真的嗎?),另一方面高階的規格,可以撐
比較久(OS支援度、軟體支援度、周邊硬體汰換及入手難易度)。
我預估我這台小白沒有意外的話,還可以「像筆電樣的」再活至少四年。
(當然依照軟硬體的技術發展速度,蘋果OS應該無法支援到七年前的機種
但至少10.7還可以跑吧?!)(然後我的X20可能還活著?真的嗎?)
(怎麼辦新機器我也好心動喔XD)
就我使用朋友的初代ibook G4搭載10.4.?的經驗是,順!
以沒有新軟體使用需求的情況下,用到機器硬體壽終正寢是沒啥問題的。
當然,板上所呈現出來的「硬體」災情(偶而有軟體災情),一定要注意
一下。至於運氣比較不好的人(那就祈禱自己,不是吧),壞東壞西的,可
能是個案。(至於一整批硬體都有問題的,那就是命了)XD
比如說上一代該死的塑膠垃圾殼(現在的小白也會有啦,雖然很可愛,但
為了真的經濟效益,不用想了。加上好像那個底座也會凸起啥鬼的)
套句保羅大叔(這個是蘋果論壇裡的毒嘴名人)說的那是White Plastic
Junk!
簡單來說,就是續航力強,不用擔心病毒,細心照顧的話撐得久,還有喜歡開窗子
的還有一扇窗可以開。
以上四點是我在買蘋果之前說服我自己、我爸媽的理由,混雜一些我發現的優點。
接下來是講我使用心得。
A. 穩。相較於你只是修修圖的需求,我的需求非常單純(就是文書、上網
、查資料、看看及下載Youtube,聽聽音樂,同步我的哀奉,如此
而已)所以我不大會有操爆電腦的問題(之前的回文/推文已經寫
很多了)。我在三年的使用時間裡,那多國語言畫面只見過兩三次
(上次見到他是我的USB碟不知道是硬衝還軟衝,我不懂。怪怪的
SanDisk Cruzer Contour)
(另外一次好像是因為我亂用啥軟體的關係,因為太久以前了,我
實在沒印象)
B. 不用關機。其實很多人使用蘋果筆電是不關機的。比較開機多快,其實
在很多蘋果使用者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用得順不順比較實際(看
需求啦。又牽涉到硬體,小弟沒有深入的研究)。打開電腦就是立
刻可以使用,不用等待那發呆的時光。
C. 使用順暢。這其實要看個人使用習慣和設定調整。也有人就是喜歡慢慢來
像我都會同時開幾個軟體在跑,Expose和cmd+tab 使用率極高。
Space我只是拿來作軟體區隔,避免畫面混亂而已。還有很多指令以
及軟體可以讓你使用電腦更快速更有效率。
因為我是用舊小白沒有支援許多觸控手勢,所以就無法分享了~
[媽媽樂咧,打了那麼多,忘記批踢踢五點重開機= =" 批弊賺取失敗]
D. 軟體直觀。很多其實不用看說明書(找個人簡單教一下最快了XD),再有
長年使用窗戶系統的經驗下,其實蘋果的一般使用相對來說非常簡單
。至於有人說軟體多樣性問題。還是老話一句,看個人需求。
我的想法是,你真的有時間和有必要用多種不同的軟體作一樣的事?
如果真的很閒可以常常看網路上的論壇和教學網站,看有什麼新軟體
還有別人是如何使用蘋果的分享文章。我覺得還算蠻有趣的。
E. 入手後可以參考這兩篇文章
647 m 5 7/08 LuciferXI R: [自介] 賣書報到
648 m 1 7/10 Ice9 R: [自介] 賣書報到
文章代碼(AID): #18Su3-mw
文章代碼(AID): #18TYUiHF
最後,重複再提一下,爸媽賺錢辛苦,省著點用也要愛惜物品XD
--
所謂時間的壓迫感,是我們太多的愛。
--
Tags:
MAC
All Comments

By Caroline
at 2011-03-28T02:46
at 2011-03-28T02:46

By Necoo
at 2011-03-29T17:46
at 2011-03-29T17:46

By Yuri
at 2011-04-01T19:12
at 2011-04-01T19:12

By Hedda
at 2011-04-03T22:07
at 2011-04-03T22:07

By Elma
at 2011-04-07T02:36
at 2011-04-07T02:36

By Dora
at 2011-04-11T00:59
at 2011-04-11T00:59

By Ula
at 2011-04-11T06:21
at 2011-04-11T06:21

By Ula
at 2011-04-13T03:22
at 2011-04-13T03:22

By Brianna
at 2011-04-16T12:27
at 2011-04-16T12:27

By Liam
at 2011-04-17T14:44
at 2011-04-17T14:44

By Daph Bay
at 2011-04-22T00:51
at 2011-04-22T00:51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1-04-22T06:47
at 2011-04-22T06:47

By Dorothy
at 2011-04-26T22:25
at 2011-04-26T22:25

By Ida
at 2011-04-28T13:58
at 2011-04-28T13:58

By Kyle
at 2011-04-30T04:48
at 2011-04-30T04:48

By Oscar
at 2011-05-02T06:33
at 2011-05-02T06:33

By Dora
at 2011-05-06T07:24
at 2011-05-06T07:24

By Hardy
at 2011-05-08T18:07
at 2011-05-08T18:07

By Belly
at 2011-05-10T23:32
at 2011-05-10T23:32

By Andy
at 2011-05-14T11:54
at 2011-05-14T11:54

By Jacky
at 2011-05-15T17:15
at 2011-05-15T17:15

By Enid
at 2011-05-20T01:30
at 2011-05-20T01:30

By Frederica
at 2011-05-22T01:56
at 2011-05-22T01:56

By Wallis
at 2011-05-26T22:45
at 2011-05-26T22:45

By Olivia
at 2011-05-28T00:31
at 2011-05-28T00:31

By Frederica
at 2011-05-30T01:02
at 2011-05-30T01:02

By Blanche
at 2011-05-30T07:30
at 2011-05-30T07:30

By Ida
at 2011-06-01T17:17
at 2011-06-01T17:17
Related Posts
Mac Book Pro跟一般NB選擇

By Steve
at 2011-03-27T03:45
at 2011-03-27T03:45
關於Amsn

By Sandy
at 2011-03-27T03:15
at 2011-03-27T03:15
外接硬碟與隨身碟 ??

By Andy
at 2011-03-27T02:58
at 2011-03-27T02:58
請問使用影像影片編輯軟體 該升級哪些比較好

By Franklin
at 2011-03-27T01:55
at 2011-03-27T01:55
Mac Book Pro跟一般NB選擇

By Eartha
at 2011-03-27T01:31
at 2011-03-27T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