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Pro 13 M1 開箱+修圖使用心得 - MAC
By Margaret
at 2021-02-28T15:55
at 2021-02-28T15:5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Roa (鍵盤美食家)》之銘言:
: M1除了效能提升、省電以外還有另一大賣點功耗低和主動式散熱。即使在轉檔和使用大
量
: 遮色片、運算PS濾鏡等很吃CPU與記憶體的場合,機身只會到溫的程度,而且幾乎不會
有
: 風扇的聲音,甚至可以說他連風扇都不需要轉。和Intel系統多開幾個網頁就開始噴,
轉
: 檔修圖就可以聽到引擎要開飆起飛的體驗完全不同,真的爽
: 充電部分還是懷念以前的MagSafe。原廠的充電頭依舊是很大一顆,現在可以去買個啥G
aN
: 快充頭之類的方便很多,還可以充同樣Type-C接口的手機很實用
氮化鎵充電器近年來有著高關注亮點的原因是是相比原有矽基材料有著更小的體積,物理
壓力更佳,成本容易壓低的特性。
舉個例子,台達近期有出一款C6 Duo 63W充電器。最高可以單台設備吃到60W
但是如果你要裝上兩台設備,那他有兩種模式自動切換。
45W+18W=63W
30W+30W=60W
這兩種模式,不一定要台達啦,其他品牌也做得到,就看哪個廠家用料更實在體積做得更
精小。
https://i.imgur.com/MZt4Ra3.jpg
(這是我的辦公桌,小米延長線第一個白色充電器是他牌的雙口輸出)
你可以看到左邊我黏了一個MagSafe充電器去充我的iPhone 12。
理論上他是要吃20W的(官方說明)已達到15W的充電速度。
當我同時接上MBA和iPhone 12充電時,他是優先選擇跑30W+30W的。
這對MBA還好,因為他理想就是吃30W。
但是對61W的MBP可能要往上選擇90W的,但是也存在於他會對雙孔輸出會自動配額。
一般市售的應該都是45W+45W或者是60W+30W這兩種。
相較於前代JHL7x40晶片主控,我們不知道M1是使用哪一個Thunderbolt輸出主控,但就延
伸端來看,在DP1.4輸出通道縮減為Single,所以只能做單一輸出。
而更新的Thunderbolt4 JHL8440是Q3’20的產品,理論上應該是趕不上M1產品線。
基於沒人拆M1怎麼設計的,大致上只能推論這樣。
如果國內外有相關文章,可以分享給大家知道,我自己蠻想知道的。
下面是我的見解:
以入門級產品自然而然是不需要使用超多螢幕外接需求,阿婆的定義應該就是『輕薄文書
機』,可以隨手帶著走,帶著辦公(開會投影用)的這類需求。
自然能降成本的地方可以降。
那你說Mac mini M1為啥也只能輸出2個,他定位不是桌機嗎?
以現在拆解來看,這主板小到甚至可以完全開一個新的模具去設計新的『小便當盒』,不
這麼做的原因就是『可能會比照入門、進階的等級去塞高階晶片』。
當然有可能是我瞎逼逼亂講的,別當真。
以現在阿婆內部想要區分的應該是融合平板和筆記型電腦這樣的分級。
無印、Air面向一般大眾使用者。
Pro入門面向低需求專業使用者。
Pro高階面向中重度專業使用者。
Mini如果真如我所說,應該也是分成入門、進階兩個階級。
--
: M1除了效能提升、省電以外還有另一大賣點功耗低和主動式散熱。即使在轉檔和使用大
量
: 遮色片、運算PS濾鏡等很吃CPU與記憶體的場合,機身只會到溫的程度,而且幾乎不會
有
: 風扇的聲音,甚至可以說他連風扇都不需要轉。和Intel系統多開幾個網頁就開始噴,
轉
: 檔修圖就可以聽到引擎要開飆起飛的體驗完全不同,真的爽
: 充電部分還是懷念以前的MagSafe。原廠的充電頭依舊是很大一顆,現在可以去買個啥G
aN
: 快充頭之類的方便很多,還可以充同樣Type-C接口的手機很實用
氮化鎵充電器近年來有著高關注亮點的原因是是相比原有矽基材料有著更小的體積,物理
壓力更佳,成本容易壓低的特性。
舉個例子,台達近期有出一款C6 Duo 63W充電器。最高可以單台設備吃到60W
但是如果你要裝上兩台設備,那他有兩種模式自動切換。
45W+18W=63W
30W+30W=60W
這兩種模式,不一定要台達啦,其他品牌也做得到,就看哪個廠家用料更實在體積做得更
精小。
https://i.imgur.com/MZt4Ra3.jpg
(這是我的辦公桌,小米延長線第一個白色充電器是他牌的雙口輸出)
你可以看到左邊我黏了一個MagSafe充電器去充我的iPhone 12。
理論上他是要吃20W的(官方說明)已達到15W的充電速度。
當我同時接上MBA和iPhone 12充電時,他是優先選擇跑30W+30W的。
這對MBA還好,因為他理想就是吃30W。
但是對61W的MBP可能要往上選擇90W的,但是也存在於他會對雙孔輸出會自動配額。
一般市售的應該都是45W+45W或者是60W+30W這兩種。
推 mtcoat: TB接口在低階版本來就只有兩個 沒有所謂coat down的問題02/27 23:44
→ mtcoat: ...02/27 23:44
→ mtcoat: cost02/27 23:45
推 milkBK: Thunderbolt我懷疑是真的被降級成兩個 不然怎麼只能連接02/28 12:47
→ milkBK: 一個外接螢幕02/28 12:47
不免俗的要講一下intel JHL8040r這個訊號延伸晶片。 相較於前代JHL7x40晶片主控,我們不知道M1是使用哪一個Thunderbolt輸出主控,但就延
伸端來看,在DP1.4輸出通道縮減為Single,所以只能做單一輸出。
而更新的Thunderbolt4 JHL8440是Q3’20的產品,理論上應該是趕不上M1產品線。
基於沒人拆M1怎麼設計的,大致上只能推論這樣。
如果國內外有相關文章,可以分享給大家知道,我自己蠻想知道的。
下面是我的見解:
以入門級產品自然而然是不需要使用超多螢幕外接需求,阿婆的定義應該就是『輕薄文書
機』,可以隨手帶著走,帶著辦公(開會投影用)的這類需求。
自然能降成本的地方可以降。
那你說Mac mini M1為啥也只能輸出2個,他定位不是桌機嗎?
以現在拆解來看,這主板小到甚至可以完全開一個新的模具去設計新的『小便當盒』,不
這麼做的原因就是『可能會比照入門、進階的等級去塞高階晶片』。
當然有可能是我瞎逼逼亂講的,別當真。
以現在阿婆內部想要區分的應該是融合平板和筆記型電腦這樣的分級。
無印、Air面向一般大眾使用者。
Pro入門面向低需求專業使用者。
Pro高階面向中重度專業使用者。
Mini如果真如我所說,應該也是分成入門、進階兩個階級。
--
Tags:
MAC
All Comments
By Gilbert
at 2021-03-05T12:30
at 2021-03-05T12:30
By Lauren
at 2021-03-07T21:53
at 2021-03-07T21:53
By Annie
at 2021-03-09T05:04
at 2021-03-09T05:04
By Edith
at 2021-03-13T23:05
at 2021-03-13T23:05
By Gilbert
at 2021-03-17T04:37
at 2021-03-17T04:37
By Valerie
at 2021-03-18T13:56
at 2021-03-18T13:56
By Yuri
at 2021-03-18T21:11
at 2021-03-18T21:11
By Anonymous
at 2021-03-21T06:05
at 2021-03-21T06:05
By Hardy
at 2021-03-25T06:44
at 2021-03-25T06:44
By Ethan
at 2021-03-28T07:33
at 2021-03-28T07:33
By Ophelia
at 2021-04-01T04:00
at 2021-04-01T04:00
By Hedy
at 2021-04-02T06:18
at 2021-04-02T06:18
By Olivia
at 2021-04-06T09:28
at 2021-04-06T09:28
By Todd Johnson
at 2021-04-10T06:13
at 2021-04-10T06:13
By Rosalind
at 2021-04-13T03:08
at 2021-04-13T03:08
By Selena
at 2021-04-17T01:23
at 2021-04-17T01:23
By Agatha
at 2021-04-20T17:55
at 2021-04-20T17:55
By Zenobia
at 2021-04-20T20:10
at 2021-04-20T20:10
By James
at 2021-04-22T05:58
at 2021-04-22T05:58
Related Posts
MacBook Air 玩遊戲空間不足
By Dora
at 2021-02-28T14:30
at 2021-02-28T14:30
MacBook Pro 13 M1 開箱+修圖使用心得
By David
at 2021-02-27T18:30
at 2021-02-27T18:30
M1 MBP 爆音
By Ivy
at 2021-02-27T10:33
at 2021-02-27T10:33
Macbook Pro 2015連結VGA
By Adele
at 2021-02-26T23:53
at 2021-02-26T23:53
磁吸式防窺片有推薦的嗎
By Ophelia
at 2021-02-26T17:51
at 2021-02-26T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