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iGoogle的成敗與陰謀研究! - Google

By Sierra Rose
at 2007-07-06T00:20
at 2007-07-06T00:20
Table of Contents
本來我對 iGoogle 沒什麼感覺,看大家突然討論這麼認真也來參一腳好了 :P
說真的,我的電腦使用習性也可以算是 Google 的小 fans
Firefox 的首頁是 google,右上角搜尋列用 google,右邊還裝上 google Desktop
在 blogger 刻影評,順便去 Analytics 分析一下哪些人士前來參觀過
然後看看 Google Reader 上有沒有新的文章
電話中約事情的時候會叫對方等我把 Google Calendar 開出來備忘
但是有些 google 的服務用不慣就是用不慣,就算是 fans 也強求不來。
就像 google toolbar for firefox,裝了一下覺得太花俏又佔住瀏覽器的空間,
一堆有的沒的功能也是火狐的延伸套件就可以做到的(畫面還乾淨點)。
言歸正傳,這次 iGoogle 對我來說也沒有任何吸引力
甚至覺得這跟 Google 一貫的作風(也是吸引我的那一面)大相逕庭
假如我有那麼一點點自大狂的傾向,也許我也該來一篇注定失敗的評論 :P
讓我覺得不好用的地方是:
1.慢。
其實用 blogger 的人就知道為了這個跟陽春麵差不多了 BSP,
人人都在用 AJAX 硬幹出功能,加多了就是每次看網誌都會有點 lag
iGoogle 更帥,整個網頁放眼望去都是 javascript,每次載入都要等半天
當然可以選擇 widget 少裝一點沒錯啦,可是不裝小工具的話,
跟原本的 google 有差別嗎? XD
2.亂。
版面安排上,iGoogle 雖然可以用拖曳的方式自由的安排 widget 的位置
但是沒辦法動 widget 外框的大小啊!
為了版面整齊點,不要有高有低,我只好每次換 widget 之後就開始玩俄羅斯方塊
拖來拖去結果排序就沒有邏輯意義了
(比方說為了遷就大小,我不能把天氣、時間這種生活資訊排一欄,
然後G-mail、Google reader 這些網路資訊排一欄)
這跟 Google Desktop 的側欄使用習慣比起來,小範圍的 Desktop 還比較好排列
以往 Google 首頁給人的感覺多爽快,一條 bar 可以通到全世界
讀取速度跟版面的乾淨度,讓我養成壞習慣,去看 Yahoo 時超沒耐心等載入,
還要用 Adblock 擋東擋西的
所以我的 iGoogle 體驗感覺這東西根本是 I'm NOT Google! 啊啊啊...
不過後來想想這東西為什麼我不愛,原因是我的生活單純 (對,就是"x"男)
我會用到的電腦就是兩台,只要 Desktop 設好就可以享用到足夠的服務了
如果我今天接觸的機器不固定,網頁式的 iGoogle 可攜性絕對壓倒性勝利
這年頭每台個人用的電腦幾乎都有瀏覽器,都可以看到我熟悉的介面,
但可不是每台都有一樣 Google Desktop,就算有了也不一定有同樣的 widget...
Google 的服務領域真的很大,每種服務其實都鎖定了部分的客層
iGoogle 對我來說沒用就沒用了,網路的世界本來就該自由自在的。
拿 iGoogle vs Yahoo 我覺得還不如跟 Desktop 去比較
畢竟都是設定比較個人化,強調小工具的東西
(話說 Desktop 本來好像不是用在這裡,但小工具卻越出越多了..)
這種比較方式只會得到一個結論:就是 iGoogle 注定成功
因為重度依賴 Google 大量服務而且沒有固定電腦的人絕對會愛它
真要給什麼建議的話,我希望 iGoogle 的搜尋 bar 低一點,
不然被原來的 Google 訓練的視覺焦點都對不到
還有希望未來 Google Desktop 所有的 widget 都能在 iGoogle 上找到對應的
最好可以有程式相互匯入匯出,這樣我換電腦時比較方便 XD
--
影像、聲音、文字間的操弄
癮‧部落格 http://rekegiga.blogspot.com
--
說真的,我的電腦使用習性也可以算是 Google 的小 fans
Firefox 的首頁是 google,右上角搜尋列用 google,右邊還裝上 google Desktop
在 blogger 刻影評,順便去 Analytics 分析一下哪些人士前來參觀過
然後看看 Google Reader 上有沒有新的文章
電話中約事情的時候會叫對方等我把 Google Calendar 開出來備忘
但是有些 google 的服務用不慣就是用不慣,就算是 fans 也強求不來。
就像 google toolbar for firefox,裝了一下覺得太花俏又佔住瀏覽器的空間,
一堆有的沒的功能也是火狐的延伸套件就可以做到的(畫面還乾淨點)。
言歸正傳,這次 iGoogle 對我來說也沒有任何吸引力
甚至覺得這跟 Google 一貫的作風(也是吸引我的那一面)大相逕庭
假如我有那麼一點點自大狂的傾向,也許我也該來一篇注定失敗的評論 :P
讓我覺得不好用的地方是:
1.慢。
其實用 blogger 的人就知道為了這個跟陽春麵差不多了 BSP,
人人都在用 AJAX 硬幹出功能,加多了就是每次看網誌都會有點 lag
iGoogle 更帥,整個網頁放眼望去都是 javascript,每次載入都要等半天
當然可以選擇 widget 少裝一點沒錯啦,可是不裝小工具的話,
跟原本的 google 有差別嗎? XD
2.亂。
版面安排上,iGoogle 雖然可以用拖曳的方式自由的安排 widget 的位置
但是沒辦法動 widget 外框的大小啊!
為了版面整齊點,不要有高有低,我只好每次換 widget 之後就開始玩俄羅斯方塊
拖來拖去結果排序就沒有邏輯意義了
(比方說為了遷就大小,我不能把天氣、時間這種生活資訊排一欄,
然後G-mail、Google reader 這些網路資訊排一欄)
這跟 Google Desktop 的側欄使用習慣比起來,小範圍的 Desktop 還比較好排列
以往 Google 首頁給人的感覺多爽快,一條 bar 可以通到全世界
讀取速度跟版面的乾淨度,讓我養成壞習慣,去看 Yahoo 時超沒耐心等載入,
還要用 Adblock 擋東擋西的
所以我的 iGoogle 體驗感覺這東西根本是 I'm NOT Google! 啊啊啊...
不過後來想想這東西為什麼我不愛,原因是我的生活單純 (對,就是"x"男)
我會用到的電腦就是兩台,只要 Desktop 設好就可以享用到足夠的服務了
如果我今天接觸的機器不固定,網頁式的 iGoogle 可攜性絕對壓倒性勝利
這年頭每台個人用的電腦幾乎都有瀏覽器,都可以看到我熟悉的介面,
但可不是每台都有一樣 Google Desktop,就算有了也不一定有同樣的 widget...
Google 的服務領域真的很大,每種服務其實都鎖定了部分的客層
iGoogle 對我來說沒用就沒用了,網路的世界本來就該自由自在的。
拿 iGoogle vs Yahoo 我覺得還不如跟 Desktop 去比較
畢竟都是設定比較個人化,強調小工具的東西
(話說 Desktop 本來好像不是用在這裡,但小工具卻越出越多了..)
這種比較方式只會得到一個結論:就是 iGoogle 注定成功
因為重度依賴 Google 大量服務而且沒有固定電腦的人絕對會愛它
真要給什麼建議的話,我希望 iGoogle 的搜尋 bar 低一點,
不然被原來的 Google 訓練的視覺焦點都對不到
還有希望未來 Google Desktop 所有的 widget 都能在 iGoogle 上找到對應的
最好可以有程式相互匯入匯出,這樣我換電腦時比較方便 XD
--
影像、聲音、文字間的操弄
癮‧部落格 http://rekegiga.blogspot.com
--
Tags:
Google
All Comments

By Liam
at 2007-07-10T00:13
at 2007-07-10T00:13

By Tristan Cohan
at 2007-07-12T22:08
at 2007-07-12T22:08

By Liam
at 2007-07-16T04:25
at 2007-07-16T04:25

By Olga
at 2007-07-17T07:40
at 2007-07-17T07:40

By Emily
at 2007-07-20T19:46
at 2007-07-20T19:46
Related Posts
桌面上的google搜尋與gmail通知…

By Anthony
at 2007-07-05T23:29
at 2007-07-05T23:29
iG的這個修改頁面怎麼才能出現?

By Oscar
at 2007-07-05T22:43
at 2007-07-05T22:43
Re: iGoogle的成敗與陰謀研究!

By Tristan Cohan
at 2007-07-05T22:38
at 2007-07-05T22:38
有沒有人能說一下google apps能做啥?

By Andrew
at 2007-07-05T22:15
at 2007-07-05T22:15
有沒有人能說一下google apps能做啥?

By Andrew
at 2007-07-05T21:37
at 2007-07-05T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