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Xperia ZL 入手七天感想 - 手機討論

By Edith
at 2013-05-31T20:07
at 2013-05-31T20:07
Table of Contents
我的第一任,也是上一任的老婆,是 SE Arc ,當時正好是S2 橫掃全球的時代,憑藉著過去莫名奇妙就有的愛,我跟錢尼結下一段長達兩年又愛又恨的孽緣。
所以當上個禮拜我的老婆換成ZL這個歐巴桑後,我頓時感覺整個人和生活都改變了!
最主要的原因可能還是因為 2G RAM ,所以我相信就算大家的老婆身份不同,但只要三圍差不多,體驗的感覺應該也半斤八兩。
(我不玩遊戲,主要是在外有查網頁的需求,還有多工整理雲端資料。偶爾用網頁看日劇。)
(平時ZL的 RAM 大概頂多只會被我操到剩500~600MB,但如果是1G RAM或也許就無法像這樣保證綽綽有餘了。)
CPU 部份雖然多少會有點不甘心但看在價差約三千元的份上,我就還是先用S4 四核吧!雖然依舊會羨慕新型號的效能提升,但目前夠用就好。
和Z﹑V比較,前者是因為我握感不好,後者則是因為..........RAM, 雖然我也很想要防水,但當時終究放棄了它。
如今雖然想要ZR(因為解析度應該影響多少會影響效能吧?且尺寸更符合我在外可單手完整操控,2G RAM 和防水也都有,前鏡頭則算是奇摩子,畢竟我真的很少用到ZL的200萬,單純爽度。)
但也許我會因為很喜歡ZL的紅色塗裝與大螢幕,選擇從一而終。
至於它獨特的附加價值,紅外線,這東西我目前還沒有真正受惠,至於未來會不會,我也不知道。
但如果能像日本一樣開放紅外線傳檔的話,那應該對我來講會很有吸引力。
而目前ZL讓我比較操心的有以下幾點。
一﹑國外某網站的評測提到正面螢幕貼上保護貼後,很容易卡灰塵,側邊壓克力的接縫也是;原本我不太能理解,但拿到機子後,就大概可以瞭解了xD........
但這些不是大問題,手指頭抹一抹就好。
雖然一開始會有點偏執地在意,但就像自從我 Arc 摔下去撞出痕跡後,我便也不再.........特別呵護它-.-
二﹑ 火山口的後鏡頭,我不討厭ZL突出的後鏡頭,因為它滿有質感的,且也讓喇叭不會因為桌面上而減少音量;雖然當我從桌面上方戳螢幕時,會因為傾斜度而有點不適應。
但主要還是因為我擔心火山口的邊框被磨傷了QwQ..........
三﹑相機鍵的位置。
說來慚愧,這其實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因為畢竟ZL無法真的很輕鬆地單手操控,多少偶爾會把它斜著靠大拇指手掌肉支撐,這時還滿容易會碰觸到相機鍵,不過因為它屬於二段式確認,所以基本上出現誤開快捷相機的情況很少,單純是觸感問題。
總而言之,目前暫時感覺已經沒有什麼是特別要講的,也許晚點會再做少許的補充。
題外話是,其實我也不怎麼後悔(大概 50% ?)兩年前選 Arc ,雖然落後別人的效能體驗讓我後悔,但我個人很主觀地喜歡它的外型,客觀上它也有一定的獨特識別性。儘管這多少有點自作多情,但果然這種自我的品牌認同感,還是能讓我心靈上得到一點補償,或者說是滿足。
兩年後選擇 ZL,同樣的,目前還沒有很後悔。
雖然新機消息開始不斷出來,且同時期的別家機子都有其更為亮眼的效能或主打的特色和噱頭。
加上我大約在半年前才認定自己絕對只會鍾情於 寬度 65mm 左右的機型,結果半年後卻依然敗給了潮流。當然這部份也是因為當時 TX的握感不好,且只有1G RAM ,而 V 則是沒上,電信約也還沒到期。
反觀現在,ZL 良好的握感讓我勉強可以一手掌握,偶爾極限操控,在捷運上很難裝機,相較其他廠牌(包括水果,對岸和別國)務實的價錢和感覺,應該是夠我撐到索尼未來更新﹑更好的防水機種(尺寸更緊致,有不算差的前鏡頭和打動我的外型)。
大概就這樣,感覺這篇文章好像沒有很多重點,但希望能幫助喜歡索尼的飯或是正在觀望的版友。
另外,其實我之所以最後會決定選擇ZL,除了因為我本身暫時還沒有被HTC打動,對其他國家又有點心理問題,主要還是因為版主偶爾在推文裡的勸敗XD
(希望版主不要覺得驚訝,我真的是在陳述一件事實Orz........)
--
Sent from my Android
--
所以當上個禮拜我的老婆換成ZL這個歐巴桑後,我頓時感覺整個人和生活都改變了!
最主要的原因可能還是因為 2G RAM ,所以我相信就算大家的老婆身份不同,但只要三圍差不多,體驗的感覺應該也半斤八兩。
(我不玩遊戲,主要是在外有查網頁的需求,還有多工整理雲端資料。偶爾用網頁看日劇。)
(平時ZL的 RAM 大概頂多只會被我操到剩500~600MB,但如果是1G RAM或也許就無法像這樣保證綽綽有餘了。)
CPU 部份雖然多少會有點不甘心但看在價差約三千元的份上,我就還是先用S4 四核吧!雖然依舊會羨慕新型號的效能提升,但目前夠用就好。
和Z﹑V比較,前者是因為我握感不好,後者則是因為..........RAM, 雖然我也很想要防水,但當時終究放棄了它。
如今雖然想要ZR(因為解析度應該影響多少會影響效能吧?且尺寸更符合我在外可單手完整操控,2G RAM 和防水也都有,前鏡頭則算是奇摩子,畢竟我真的很少用到ZL的200萬,單純爽度。)
但也許我會因為很喜歡ZL的紅色塗裝與大螢幕,選擇從一而終。
至於它獨特的附加價值,紅外線,這東西我目前還沒有真正受惠,至於未來會不會,我也不知道。
但如果能像日本一樣開放紅外線傳檔的話,那應該對我來講會很有吸引力。
而目前ZL讓我比較操心的有以下幾點。
一﹑國外某網站的評測提到正面螢幕貼上保護貼後,很容易卡灰塵,側邊壓克力的接縫也是;原本我不太能理解,但拿到機子後,就大概可以瞭解了xD........
但這些不是大問題,手指頭抹一抹就好。
雖然一開始會有點偏執地在意,但就像自從我 Arc 摔下去撞出痕跡後,我便也不再.........特別呵護它-.-
二﹑ 火山口的後鏡頭,我不討厭ZL突出的後鏡頭,因為它滿有質感的,且也讓喇叭不會因為桌面上而減少音量;雖然當我從桌面上方戳螢幕時,會因為傾斜度而有點不適應。
但主要還是因為我擔心火山口的邊框被磨傷了QwQ..........
三﹑相機鍵的位置。
說來慚愧,這其實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因為畢竟ZL無法真的很輕鬆地單手操控,多少偶爾會把它斜著靠大拇指手掌肉支撐,這時還滿容易會碰觸到相機鍵,不過因為它屬於二段式確認,所以基本上出現誤開快捷相機的情況很少,單純是觸感問題。
總而言之,目前暫時感覺已經沒有什麼是特別要講的,也許晚點會再做少許的補充。
題外話是,其實我也不怎麼後悔(大概 50% ?)兩年前選 Arc ,雖然落後別人的效能體驗讓我後悔,但我個人很主觀地喜歡它的外型,客觀上它也有一定的獨特識別性。儘管這多少有點自作多情,但果然這種自我的品牌認同感,還是能讓我心靈上得到一點補償,或者說是滿足。
兩年後選擇 ZL,同樣的,目前還沒有很後悔。
雖然新機消息開始不斷出來,且同時期的別家機子都有其更為亮眼的效能或主打的特色和噱頭。
加上我大約在半年前才認定自己絕對只會鍾情於 寬度 65mm 左右的機型,結果半年後卻依然敗給了潮流。當然這部份也是因為當時 TX的握感不好,且只有1G RAM ,而 V 則是沒上,電信約也還沒到期。
反觀現在,ZL 良好的握感讓我勉強可以一手掌握,偶爾極限操控,在捷運上很難裝機,相較其他廠牌(包括水果,對岸和別國)務實的價錢和感覺,應該是夠我撐到索尼未來更新﹑更好的防水機種(尺寸更緊致,有不算差的前鏡頭和打動我的外型)。
大概就這樣,感覺這篇文章好像沒有很多重點,但希望能幫助喜歡索尼的飯或是正在觀望的版友。
另外,其實我之所以最後會決定選擇ZL,除了因為我本身暫時還沒有被HTC打動,對其他國家又有點心理問題,主要還是因為版主偶爾在推文裡的勸敗XD
(希望版主不要覺得驚訝,我真的是在陳述一件事實Orz........)
--
Sent from my Android
--
Tags:
手機
All Comments

By Daniel
at 2013-06-05T04:00
at 2013-06-05T04:00

By Isla
at 2013-06-09T11:54
at 2013-06-09T11:54

By Dorothy
at 2013-06-13T19:47
at 2013-06-13T19:47

By Emma
at 2013-06-18T03:40
at 2013-06-18T03:40

By Charlotte
at 2013-06-22T11:33
at 2013-06-22T11:33

By Odelette
at 2013-06-26T19:26
at 2013-06-26T19:26

By Bethany
at 2013-07-01T03:19
at 2013-07-01T03:19

By Harry
at 2013-07-05T11:13
at 2013-07-05T11:13

By Donna
at 2013-07-09T19:06
at 2013-07-09T19:06

By Adele
at 2013-07-14T02:59
at 2013-07-14T02:59

By Frederica
at 2013-07-18T10:52
at 2013-07-18T10:52

By Mason
at 2013-07-22T18:45
at 2013-07-22T18:45

By Andrew
at 2013-07-27T02:38
at 2013-07-27T02:38

By Aaliyah
at 2013-07-31T10:31
at 2013-07-31T10:31

By Sarah
at 2013-08-04T18:25
at 2013-08-04T18:25

By Edith
at 2013-08-09T02:18
at 2013-08-09T02:18

By Kristin
at 2013-08-13T10:11
at 2013-08-13T10:11

By Caitlin
at 2013-08-17T18:04
at 2013-08-17T18:04

By Olivia
at 2013-08-22T01:57
at 2013-08-22T01:57

By Rae
at 2013-08-26T09:50
at 2013-08-26T09:50

By Thomas
at 2013-08-30T17:43
at 2013-08-30T17:43

By Charlotte
at 2013-09-04T01:37
at 2013-09-04T01:37

By Doris
at 2013-09-08T09:30
at 2013-09-08T09:30

By Kristin
at 2013-09-12T17:23
at 2013-09-12T17:23

By Hardy
at 2013-09-17T01:16
at 2013-09-17T01:16

By Hardy
at 2013-09-21T09:09
at 2013-09-21T09:09

By Susan
at 2013-09-25T17:02
at 2013-09-25T17:02

By Emma
at 2013-09-30T00:56
at 2013-09-30T00:56

By Mary
at 2013-10-04T08:49
at 2013-10-04T08:49
Related Posts
N4維修小小心得

By Donna
at 2013-05-30T22:59
at 2013-05-30T22:59
Tablet Z 32G wifi白 開箱

By Blanche
at 2013-05-29T20:23
at 2013-05-29T20:23
實機比到爛之 new one ZL 大PK

By Connor
at 2013-05-23T00:20
at 2013-05-23T00:20
Xperia Z開發團隊專訪文翻譯Part 2

By Oscar
at 2013-05-16T00:22
at 2013-05-16T00:22
關於HTC提供的備用機服務小感想

By James
at 2013-05-15T22:50
at 2013-05-15T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