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被誤解的"寫入放大" - 儲存設備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6-08-28T13:45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PC_Shopping 看板 #1NmdY8RP ]

作者: Cubelia (大胸智乃) 看板: PC_Shopping
標題: [閒聊] SSD-被誤解的"寫入放大"
時間: Sun Aug 28 13:37:04 2016

網頁好讀版: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72362632.A.6D9.html

SSD-被誤解的"寫入放大"

最近大濕看到某些人濫用"寫入放大"這詞
為了釐清到底為什麼SSD會有寫入放大,那用戶該不該擔心這點
所以花了一點時間寫了這篇文

先說結論:
1.SSD一定會有寫入放大(WA),這是SSD必定會遭遇到的本質
(除了可壓縮數據的主控方案,哪顆SSD沒有大於1x的WA?)

2.不可能只要有寫入放大就是有問題,更要小心別誤用寫入放大這個詞
(如某某SSD會寫入放大)

3.Intel 535有特定狀態下的高寫入放大
Intel不積極解決也確實是一個比較麻煩的點,現在是依靠夠硬的保固去支撐

4.不代表其它方案的SSD就必定會有和535有相同的情形

5.一般用SMART的累積值算寫入放大其實存在著盲點
==================================================
1.為什麼會有寫入放大,還有 寫入放大 到底是什麼?
寫入放大,原文"Write Amplification"

簡單來說就是實際寫入NAND Flash的資料量除以主機要求寫入的資料量=寫入放大值
http://i.imgur.com/UT13Q2R.png
(以下將寫入放大簡稱為WA,因為是倍數所以可以後綴x)
要深入了解為什麼會有WA的現象請看下面這篇
http://www.pceva.com.cn/topic/crucialssd/index-6_7.html

簡單來說例如主機要求寫入1GB的資料時
經過一些主控和NAND Flash間的背景處理後實際寫入NAND Flash的量會高於1GB
這就是寫入放大的現象

所以只要是SSD有WA就是問題嗎? 不見得,這是錯誤的觀念
好或不好是看WA的高低

早期(2008年)是認為WA會大於1x或無限接近於1x
以Intel的X25-M來說,Intel宣稱最佳狀態可以達到~1.1x的WA
相較於同期的方案(那時以JMF602為大宗,也是表現最差的),WA甚至還會高於10
(好一點的有Samsung或MTRON的SLC方案)

直到2009年時有一間現在大家逐漸淡忘的廠商-SandForce
提出了一個能夠降低WA,最佳狀態甚至還能低於1x的技術,也就是DuraWrite
例如主機要求寫入1 GB的可壓縮資料時會被主控即時壓縮到小於1 GB的量
使實際寫入NAND Flash上的資料量更少

那為什麼SandForce不稱它為write attenuation(寫入縮小)之類的?
別問我,可能是SF沒辦法保證每一種負載都能夠小於1x的Write Amplification
自然而然就繼續用Write Amplification了(反正"倍數"也可以小於1嘛)

不過隨著主控和韌體算法的演進,SSD的寫入放大已經有比較好的改善了
所以後來比較少有人在提及

-
2.為什麼最近又開始有用戶關心寫入放大?
原因主要是Intel 535在特定情況下會有高寫入放大的表現
(而且價格便宜,買的人多,那回報數就更多了)

Intel 535(530也有)用的BF29AS41BB0主控骨子裡就是SF-2281(客製版)
但不知道怎麼搞的,大概是Intel在韌體節能政策上的修改
使得535(530也有)在特定情況下的WA相當高,網路上超過30倍的例子也不是找不到

甚至已經有勇者把E9當前值用到=1了,話說為何不送修R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90&t=4741097

-
3.Intel SSD SMART值的E9值和什麼有關?

E9值和寫入量有關(NAND寫入量),照理來說是指剩餘的P/E %
然後E9值不會歸0,頂多降到1(然後就會失去保固)
要是在E9目前值降到1時再一直寫入,SSD還有可能會鎖死

而Intel 535(530也有)的高寫入放大使寫入NAND Flash的資料量極高
使E9值以極快的速度消耗

而Intel對於535和530的這問題似乎也並不是非常積極的要去解決
https://communities.intel.com/thread/46941

最後隔了這麼久的回覆則是...(2016/08/28同一討論串尚無下文)
https://communities.intel.com/message/389443#389443

所以要買535的話建議定時觀察SMART的E9當前值
E8低於20(健康度就會紅燈)就直接送修

算是比較阿莎力的方法,但治標不治本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61244961.A.BDB.html

但是依照M01那篇來看
就算E9=1,E8也不會低於20

而Intel客服最後是說有問題就能送修(人損和物理損傷除外)

-
4.現在某些人也會說這個高寫入放大(強調"高")的問題會不會發生在Intel的OX SSD
甚至是其它家的SSD會不會也有高寫入放大的問題

答案:
不同主控和韌體的方案就沒什麼好怕的
目前這問題只有在535才見的到(530也有) ,而520沒有這個問題

像是Intel 730用的是DC S3500/3700的自家主控方案
而Intel 600P用的也不可能是535和530的方案
(反倒是用了SMI的N00X94 NVMe PCIe x4主控)
更不用說Intel 750,又或是其它方案的SSD了(也許某些會有,但相對少見)

-
5.只看SSD的SMART值來算WA其實有個盲點,那就是提供給用戶看的資料只是"累積值"

因為不同壓力下和寫入的資料類型會影響寫入放大值
用總合的累積值來算並不是非常嚴謹的做法

以下是簡單的快速驗證法:
測試的是SF-2281VB1的Intel 520 120GB,以它當作範例應該不會有太大的爭議
這是做測試以前的SMART值,照總合值來算WA~1.2x
http://i.imgur.com/tkReXV8.png

接到SATA 3Gb/s的接口,所以循序讀寫的速度會砍半(不影響寫入量)
但目前是髒碟狀態(都拿這顆當暫存碟w)

並使用AS SSD Benchmark 1.7.4739.38088做測試
老話重談,AS SSD用的是比較比較難壓縮+全隨機的數據
對SF主控來說跑分比較吃虧,一次完整測試共5GB的主機要求寫入量

以累積寫入量的差值來看主機要求確實是5GB
但可以看到NAND累積寫入量的差值只有3GB

這樣跑一次AS SSD Benchmark 1.7.4739.38088的WA~0.6x
和剛剛用累積值算的1.2x差非常多

所以拿累積值來算並不是很嚴謹的做法
http://i.imgur.com/DZgc9Sn.png

測試配備:
CPU:Intel Core i5 2400(關閉C1E&EIST)
RAM:Kingston HyperX Genesis DDR3 1600MHz 4GB*2([email protected])
主板:MSI Z77MA-G45
系統碟:Intel 730 240GB(FW:L2010420)
測試對象:Intel 520 120GB(FW:400i,髒碟)
作業系統:Windows 7 Home Preimum x64

結語:
那用戶到底需不需要擔心?
用535/530那就要定期觀察E9當前值,畢竟和保固有關

其它間廠商的方案就不必需要太擔心了,畢竟高寫入放大這個狀況也比較少見
而且保固對寫入量有限制的廠商也相對較少(頂多是主機寫入量,如Samsung)

但不代表不需要去看其它的SMART值
定期看一下,多了解一些值的定義也可以充實一些相關知識
有重映射之類的值也可以及早發現

有錯還請大大協助指正

以上,感謝各位的閱覽:)

--

姐姐 姐姐 我們好像變成簽名檔了

雷姆,雷姆 好像真的是這麼一回事呢

--

All Comments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6-08-29T14:21
推 勿矯枉過正跟過度恐慌 爽爽用就好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16-08-31T14:08
相對會有人疑慮有人問不就是難免在乎難以爽爽用嗎?
不懂或不想買了糾結/建議別買 人品篤信甘願受/隨你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6-09-04T15:14
不想買600p是因為tlc 不想買535是嫌貴又麻煩 Intel
的ssd 價錢就是高人一等 值不值就看人了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6-09-07T15:40
MX 200這一陣子漲價了。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6-09-11T11:09
intel擺爛不解決 消費者還願意買單是期待535保內送
修能換540s嗎 呵呵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16-09-14T21:05
想避免寫入放大變高,就不要把SSD寫太滿,如果長期
剩餘空間很小,那寫入放大破10很簡單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6-09-15T22:34
樓上,這樣子理論上買一個240GB會比120GB+120GB的
使用壽命長吧?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6-09-18T14:37
總而言之535就是雷,買個SSD整天盯E9,買了兩顆真
的很幹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6-09-22T10:16
買兩顆根本自己自找的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16-09-23T23:30
一般會提出的就是有高倍率的,所以也不算誤用啦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6-09-28T12:23
就我跟做LDPC/BSH聊起來的感覺大一點確實比較好用啊
演算法也比較好發揮 版上也一天到晚在講別用太滿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6-09-30T20:23
*BCH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6-10-04T18:29
會有寫入防大的機制就是要防止特定顆粒一直被重複寫
入,所以會讓不同區域的顆粒平均寫入,當硬碟剩餘
空間剩下1%,主控是會為了不讓那1%的顆粒被寫到異常
,因此會把前面的資料移動,如此一來,便會造成,
明明沒有寫新資料進硬碟,但是卻會增加顆粒寫入量,
形成寫入放大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6-10-09T17:41
如果拿掉這機制,硬碟會比較容易寫到後半部顆粒異常
,使得可靠度下降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6-10-14T12:32
會買兩個我想是覺得超值所以買兩個 兩個小碟比一個
大碟貴 只是沒想到買到地雷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6-10-17T07:44
535這當初顆還推翻了 真的還不如買P牌跟M牌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6-10-20T06:02
520就是爽爽的WA<1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6-10-21T22:26
買了就只好認了用吧? 想壓低WA就試偏方 不然就賣了
說來 若非Intel 別牌用SF+Hynix 16nm 不被藐視才怪
還壓縮降WA蕩然無存 反可能高WA 不被罵到爆才怪...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6-10-23T12:49
現實也就只有intel搞SF而已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6-10-24T21:41
什麼叫自找?我買的時候根本還沒爆出這個問題,一顆
自己用一顆孝親自找什麼?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16-10-26T02:12
520是有寫入壓縮技術沒錯,但不一定會Wa<1哦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16-10-28T08:44
535其實不算爛啦,買了就買了,自己用沒問題就好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6-10-28T11:17
Intel client SSD FW寫得真的蠻爛的.建議買別家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6-10-29T13:16
樓上何出此言?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16-11-01T17:06
反串看不出來嗎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6-11-03T03:41
第3點不對 是E8<20和E9>1才能送修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6-11-06T22:48
那還推535嗎?看置底文大大推的那幾顆,只剩sandis
k 有貨了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6-11-09T11:30
現在120gb 怎麼那麼難買啊啊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6-11-13T14:14
找個大廠保固ok的就可以買了..一般消費者沒差的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6-11-18T13:03
主要推M6V,某些地方還找的到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6-11-19T13:10
除非堅持要五年保再考慮535,買了記得定期觀察E9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6-11-21T14:26
感謝開示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6-11-24T14:23
不太懂送修標準,主要是e8低於20才要送修吧?然後e9

加裝ssd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6-08-27T23:00
大家好,我想請問一下,我原先pc有一顆SSD Toshiba Q300 240G(系統和原本一些東西 裝在這裡面)和一顆HDD 2T的硬碟, 假設我想要在加裝一顆SSD Plextor M7V 512G或intel 540系列480G(預算不多),拿來 安裝統計分析軟體(像R,SAS之類的)和一些3d繪圖工 ...

筆電用的M.2 SSD (MSI GT72)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6-08-27T18:38
小弟的MSI GT72原機附的ADATA S900這週莫名掛掉 才用了約一年多... 好加在有保固,直接換一支新的 不過對這個品牌開始有些擔心,雖說可能是人品不好 還是想再買一隻別品牌的M.2SSD插上去備用 目前爬文板上似乎對M2 SSD沒有太多討論QQ 唯一有推薦的MX200也幾乎買不到 小弟爬文有幾 ...

Intel 3D TLC 600p 256G 開箱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6-08-27T15:45
※ [本文轉錄自 PC_Shopping 看板 #1NmKITuM ] 作者: march55237 (永遠的御三家) 看板: PC_Shopping 標題: [開箱] Intel 3D TLC 600p 256G 開箱 時間: Sat Aug 27 15:43:15 2016 警告:圖片未壓縮,手機用 ...

請問導熱背膠哪裡買?(實體店面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6-08-27T13:56
想買導熱矽膠片/導熱背膠/低出油無黏性導熱膠 是有在PCHome上找到一家,但想看有沒有實體店面 新竹百年有,但size沒那麼大, 我想找 10cm x 7cm 左右可以蓋住2.5and#34; SSD PCBA的, 有其他家可以參考的嗎? 感謝 - ...

外接硬碟選擇 HGST&威剛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6-08-27T12:15
最近在尋找資料備份碟, 偶爾才會攜帶出去,平時都放在家中使用。 在板上爬文之後 把目標鎖定在 ADATA威剛 NH13 1TB USB3.0 2.5吋行動硬碟 -$1999 及 HGST Touro S 1TB USB3.0 7200轉 2.5吋行動硬碟 -$2099 不知大家比較推薦哪一顆呢? 麻煩各位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