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固態硬碟實測心得(以X25-V 40G為例) - 儲存設備

By Victoria
at 2011-02-11T19:23
at 2011-02-11T19:23
Table of Contents
SSD固態硬碟實測心得(以X25-V 40G為例)
前言:
各位客官大家好,基本上客套話就免了,其實本篇所使用的數據
在農曆年前就已經測試取得,但由於人懶精神好的關係,所以一直
很懶得把這些數據給付諸文字,好讓網友有一個比較具體的採購依據
X25-V 是Intel 官方最低階的SSD固態硬碟,規格離中階的X25-M
或X25-E還有一段距離,官方性能資料及一些各種專門測試的軟體數據
大家都可以在網路上取得,再討論這些測試數據並無太大的意義,姑且
可以把本篇列為某種形式的開箱文。
但有時候數據是否能代表實際使用上的感覺?或許是一件很難的事
情,使得一些網友在看測試報告數據很高,但卻鮮有把使用SSD的提升
感覺量化出來。
這些測試數據是個人基於自己的電腦所做出來的,基本上不可能可
以在其他電腦上重現,但網友可以將換上SSD之後可能獲取的效益自己
腦補一下,看要不要多花個兩千多塊錢買X25-V 或五六千元買80G 的
X25-M.
底下的軟體開檔測試數據,都是基於碼表來計算,人為視覺到按下碼表
之間可能的誤差,就請盡量忽略不計(^_^)
BOOT部份,是從按下電源開關開始起算,到進入OS設定一個無法執行的
程式在 啟動,當跳出錯誤訊息時按下停止。
WORD部份,則是點下軟體ICON起算,到出現空白文件為止。
EXCEL部份同上
AUTOCAD部份也是類似,到跳出可以輸入command的命令列為止。
作業系統部份,兩個儲存裝置都是源自相同的 Ghost Image ,所以
整個硬碟系統各檔案配置可以視為"連續排列(fragment = 0 )"
正題:
使用電腦基本規格
===================
CPU:E7500
MB:P5KPL-AM(ICH7,SATA2,但不支援AHCI)
RAM:4G DDR2-800
OS:Windows 2000 SP4
===================
X25-V SSD WD EACS 1TB
============================================
基本測試資料 基本測試資料
FDBENCH FDBENCH
READ(MB/S) READ(MB/S)
192 72
WRITE(MB/S) WRITE(MB/S)
42 85
2K(OPs) 2K(OPs)
49806 7812
32K(OPs) 32K(OPs)
36072 7848
============================================
BOOT BOOT
77.42 103.69
77.92 118.60
77.32 94.92
78.23 95.00
AVERAGE AVERAGE
77.72 103.05
標準差 標準差
0.43 11.15
效能比(以EACS為基準) 效能比(以EACS為基準)
132.59 100.00
============================================
WORD WORD
7.10 9.25
6.93 10.61
7.79
AVERAGE AVERAGE
7.27 9.93
標準差 標準差
0.46 0.96
效能比(以EACS為基準) 效能比(以EACS為基準)
136.53 100.00
============================================
EXCEL EXCEL
4.32 5.19
4.23 6.98
4.55
AVERAGE AVERAGE
4.37 6.09
標準差 標準差
0.17 1.27
效能比(以EACS為基準) 效能比(以EACS為基準)
139.35 100.00
============================================
AUTOCAD AUTOCAD
11.24 14.06
10.12 14.91
10.13
AVERAGE AVERAGE
10.50 14.49
標準差 標準差
0.64 0.60
效能比(以EACS為基準) 效能比(以EACS為基準)
138.00 100.00
============================================
數據心得:
整體來講,可以歸納出幾點。
1.X25-V 在單純使用在系統碟上,平均比 EACS快上3成左右,
然而作為測試基準的 EACS 1TB ,是 2008 年的綠標產品,
從 R/W 數據可以看到比後來販售的 EADS 差不多,但EARS
有增加不少,所以無法得知如改以 EARS 作為測試基準的話
,X25-V的提升有多少。
(最近的 EARS R/W有提升到 100MB/S 左右)
(至於相對於EACS而言,X25-M可以提升到多少?不知道....^_^)
2.EACS(或者是說傳統碟片硬碟)在使用上,容易出現快慢不均的
情況,亦即不管是BOOT測試,或者是應用軟體執行,都出現了
數據浮動不均勻現象,但SSD的執行時間幾乎完全沒有變動
(在不考量人為誤差的話)
出現了此部份差異,個人認為可以歸咎在於傳統硬碟的隨機讀寫
遠遜於SSD所導致,即使系統正在執行其他背景程式(如掃毒)但
在SSD的讀寫能力上限範圍內,仍可以維持一定的執行品質,個
人粗淺認為正是SSD的最佳賣點。
個人感想:其實在本板一些網友提到用了SSD當系統碟一段時間之後,
再回頭使用傳統硬碟當開機系統碟時,就很不習慣傳統硬
碟為系統硬碟的組態。
個人看法主要還是因為SSD在軟體執行上,可以保有非常穩
定的輸出能力回應到使用者,亦即不易受當時背景或其他
程式的影響。
打個比方,好比這次點下去程式ICON,10秒內程式出現到
可以接受輸入狀態,下次執行時,即使系統正在背景掃毒
,點下去還是可以在10秒內執行到接受使用者輸入狀態。
但很現實的,傳統硬碟現在應該是做不到此點。這次點下
去,傳統硬碟的軟體執行可能15秒才到可輸入狀態,下次
執行如背景正在掃毒,可能變成25秒,甚至是35秒不等,
無法很順暢以及很平均的回應到使用者界面。
後記:由於本篇所使用的OS 跟主機板,都是幾年前的產品,Driver有無
對舊OS以及SSD的最佳化不得而知(可以確定應該沒有啦,因為連
Intel SSD Toolbox 都不能裝了),更別提P5KPL-AM 的 ICH7 無
AHCI可再提升SSD的性能選項。
但個人認為這SATA2 enhanced mode 有無AHCI,或許頂多是單通道
跟雙通道的差別吧。
--
謹以本篇拙文小饗網友,惟內容不涉產品推薦,僅供參考,如蒙轉載
請先行告知,以為創作基本尊重。
--
前言:
各位客官大家好,基本上客套話就免了,其實本篇所使用的數據
在農曆年前就已經測試取得,但由於人懶精神好的關係,所以一直
很懶得把這些數據給付諸文字,好讓網友有一個比較具體的採購依據
X25-V 是Intel 官方最低階的SSD固態硬碟,規格離中階的X25-M
或X25-E還有一段距離,官方性能資料及一些各種專門測試的軟體數據
大家都可以在網路上取得,再討論這些測試數據並無太大的意義,姑且
可以把本篇列為某種形式的開箱文。
但有時候數據是否能代表實際使用上的感覺?或許是一件很難的事
情,使得一些網友在看測試報告數據很高,但卻鮮有把使用SSD的提升
感覺量化出來。
這些測試數據是個人基於自己的電腦所做出來的,基本上不可能可
以在其他電腦上重現,但網友可以將換上SSD之後可能獲取的效益自己
腦補一下,看要不要多花個兩千多塊錢買X25-V 或五六千元買80G 的
X25-M.
底下的軟體開檔測試數據,都是基於碼表來計算,人為視覺到按下碼表
之間可能的誤差,就請盡量忽略不計(^_^)
BOOT部份,是從按下電源開關開始起算,到進入OS設定一個無法執行的
程式在 啟動,當跳出錯誤訊息時按下停止。
WORD部份,則是點下軟體ICON起算,到出現空白文件為止。
EXCEL部份同上
AUTOCAD部份也是類似,到跳出可以輸入command的命令列為止。
作業系統部份,兩個儲存裝置都是源自相同的 Ghost Image ,所以
整個硬碟系統各檔案配置可以視為"連續排列(fragment = 0 )"
正題:
使用電腦基本規格
===================
CPU:E7500
MB:P5KPL-AM(ICH7,SATA2,但不支援AHCI)
RAM:4G DDR2-800
OS:Windows 2000 SP4
===================
X25-V SSD WD EACS 1TB
============================================
基本測試資料 基本測試資料
FDBENCH FDBENCH
READ(MB/S) READ(MB/S)
192 72
WRITE(MB/S) WRITE(MB/S)
42 85
2K(OPs) 2K(OPs)
49806 7812
32K(OPs) 32K(OPs)
36072 7848
============================================
BOOT BOOT
77.42 103.69
77.92 118.60
77.32 94.92
78.23 95.00
AVERAGE AVERAGE
77.72 103.05
標準差 標準差
0.43 11.15
效能比(以EACS為基準) 效能比(以EACS為基準)
132.59 100.00
============================================
WORD WORD
7.10 9.25
6.93 10.61
7.79
AVERAGE AVERAGE
7.27 9.93
標準差 標準差
0.46 0.96
效能比(以EACS為基準) 效能比(以EACS為基準)
136.53 100.00
============================================
EXCEL EXCEL
4.32 5.19
4.23 6.98
4.55
AVERAGE AVERAGE
4.37 6.09
標準差 標準差
0.17 1.27
效能比(以EACS為基準) 效能比(以EACS為基準)
139.35 100.00
============================================
AUTOCAD AUTOCAD
11.24 14.06
10.12 14.91
10.13
AVERAGE AVERAGE
10.50 14.49
標準差 標準差
0.64 0.60
效能比(以EACS為基準) 效能比(以EACS為基準)
138.00 100.00
============================================
數據心得:
整體來講,可以歸納出幾點。
1.X25-V 在單純使用在系統碟上,平均比 EACS快上3成左右,
然而作為測試基準的 EACS 1TB ,是 2008 年的綠標產品,
從 R/W 數據可以看到比後來販售的 EADS 差不多,但EARS
有增加不少,所以無法得知如改以 EARS 作為測試基準的話
,X25-V的提升有多少。
(最近的 EARS R/W有提升到 100MB/S 左右)
(至於相對於EACS而言,X25-M可以提升到多少?不知道....^_^)
2.EACS(或者是說傳統碟片硬碟)在使用上,容易出現快慢不均的
情況,亦即不管是BOOT測試,或者是應用軟體執行,都出現了
數據浮動不均勻現象,但SSD的執行時間幾乎完全沒有變動
(在不考量人為誤差的話)
出現了此部份差異,個人認為可以歸咎在於傳統硬碟的隨機讀寫
遠遜於SSD所導致,即使系統正在執行其他背景程式(如掃毒)但
在SSD的讀寫能力上限範圍內,仍可以維持一定的執行品質,個
人粗淺認為正是SSD的最佳賣點。
個人感想:其實在本板一些網友提到用了SSD當系統碟一段時間之後,
再回頭使用傳統硬碟當開機系統碟時,就很不習慣傳統硬
碟為系統硬碟的組態。
個人看法主要還是因為SSD在軟體執行上,可以保有非常穩
定的輸出能力回應到使用者,亦即不易受當時背景或其他
程式的影響。
打個比方,好比這次點下去程式ICON,10秒內程式出現到
可以接受輸入狀態,下次執行時,即使系統正在背景掃毒
,點下去還是可以在10秒內執行到接受使用者輸入狀態。
但很現實的,傳統硬碟現在應該是做不到此點。這次點下
去,傳統硬碟的軟體執行可能15秒才到可輸入狀態,下次
執行如背景正在掃毒,可能變成25秒,甚至是35秒不等,
無法很順暢以及很平均的回應到使用者界面。
後記:由於本篇所使用的OS 跟主機板,都是幾年前的產品,Driver有無
對舊OS以及SSD的最佳化不得而知(可以確定應該沒有啦,因為連
Intel SSD Toolbox 都不能裝了),更別提P5KPL-AM 的 ICH7 無
AHCI可再提升SSD的性能選項。
但個人認為這SATA2 enhanced mode 有無AHCI,或許頂多是單通道
跟雙通道的差別吧。
--
謹以本篇拙文小饗網友,惟內容不涉產品推薦,僅供參考,如蒙轉載
請先行告知,以為創作基本尊重。
--
Tags:
儲存設備
All Comments

By Margaret
at 2011-02-15T04:51
at 2011-02-15T04:51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1-02-18T11:30
at 2011-02-18T11:30

By Selena
at 2011-02-19T05:09
at 2011-02-19T05:09

By Mary
at 2011-02-21T13:00
at 2011-02-21T13:00

By Joe
at 2011-02-24T18:54
at 2011-02-24T18:54

By Mason
at 2011-03-01T10:36
at 2011-03-01T10:36

By Isabella
at 2011-03-02T18:44
at 2011-03-02T18:44

By Anonymous
at 2011-03-04T12:48
at 2011-03-04T12:48

By Frederic
at 2011-03-08T00:24
at 2011-03-08T00:24

By Anthony
at 2011-03-12T08:54
at 2011-03-12T08:54

By Megan
at 2011-03-16T20:10
at 2011-03-16T20:10

By Susan
at 2011-03-18T07:46
at 2011-03-18T07:46

By Susan
at 2011-03-18T19:23
at 2011-03-18T19:23

By Ophelia
at 2011-03-20T05:32
at 2011-03-20T05:32

By Todd Johnson
at 2011-03-23T15:32
at 2011-03-23T15:32

By Daniel
at 2011-03-26T04:34
at 2011-03-26T04:34

By Jake
at 2011-03-29T07:46
at 2011-03-29T07:46

By Rae
at 2011-04-01T16:05
at 2011-04-01T16:05

By Bethany
at 2011-04-05T17:19
at 2011-04-05T17:19

By Ina
at 2011-04-08T23:54
at 2011-04-08T23:54

By Bennie
at 2011-04-12T21:15
at 2011-04-12T21:15

By Anthony
at 2011-04-15T06:26
at 2011-04-15T06:26

By Rebecca
at 2011-04-17T04:13
at 2011-04-17T04:13

By Anthony
at 2011-04-21T01:55
at 2011-04-21T01:55

By Jacob
at 2011-04-23T00:02
at 2011-04-23T00:02

By Anthony
at 2011-04-26T16:49
at 2011-04-26T16:49

By Erin
at 2011-04-28T12:57
at 2011-04-28T12:57

By Joseph
at 2011-04-28T22:05
at 2011-04-28T22:05

By Ethan
at 2011-04-29T11:51
at 2011-04-29T11:51

By Elizabeth
at 2011-04-30T17:28
at 2011-04-30T17:28

By Elizabeth
at 2011-05-02T12:26
at 2011-05-02T12:26
Related Posts
徵台南可以讀scsi硬碟的人

By Dorothy
at 2011-02-11T16:59
at 2011-02-11T16:59
有關硬碟噪音問題

By Cara
at 2011-02-11T14:57
at 2011-02-11T14:57
系統備份 想順便改磁區大小?

By Damian
at 2011-02-11T14:33
at 2011-02-11T14:33
OS灌在新硬碟,效能反而變差

By Noah
at 2011-02-11T13:04
at 2011-02-11T13:04
2.5" 500G外接硬碟選擇

By Kama
at 2011-02-11T12:44
at 2011-02-11T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