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elseries 7G 使用心得 - 鍵盤

By Yedda
at 2008-07-25T00:24
at 2008-07-25T00:24
Table of Contents
Steelseries 7G 使用心得
入手這把7G約二個星期,發表一下感想
這二個星期來,平均一天約玩5個小時的FPS Game
本人目前人在美國,所以這把是英文版的
前言:
這是本人的第一把機械式鍵盤
之前用的鍵盤大多是$500~$800台幣一把的薄膜
一般桌上型3把,類筆記型2把,剪刀腳式約3把,
最後一把是Saitek Eclipse用了約一年半
直到它越按越卡,我想不如一次換好一點的
反正我是重度FPS玩家,這投資應該值得
本來想買Gigabyte GK-K8000,也等了好久
但是看了它的space鍵後放棄
因此直接買了7G,目前對它的最簡單的評價就是"好"
真的是非常值得推薦
這把鍵盤 iqmore 大大已經有詳細的介紹
http://www.iqmore.idv.tw/archives/152
這裏我以自已的使用心得為主,可能有點亂
(圖片就看iqmore大的囉)
基本介紹
內容物: 鍵盤,巨型手托,PS2轉USB接頭
沒有可更換鍵帽、拔鍵器....唉...6G有的,7G都沒有
也沒有CD (不用安裝軟體)
104 鍵,無左Win鍵(改SS特殊鍵),逆L大Enter,小Backspace
大鍵是用假軸做平衡,F1~F6配合SS特殊鍵按可以變成多媒体鍵
(靜音、大小聲、撥放暫停、上下首歌)
可惜比需要用兩手才比較容易按,只用左手我頂多只能按到SS+F4
要用右手才能只用一隻手按SS+F6
無左Win鍵的設計跟每個人的習慣有關,我打FPS 7年多
從來沒有不小心按到Win鍵過,要故意按才按的到
到是我還常用左Win鍵,所以我不是很喜歡這個設計
不過,多了6個多媒体鍵,還是可以接受
PS/2 介面,用hKBTest隨便測可以測到20幾鍵同時輸入
到底是多少我也不在乎,反正我用2隻手,隨便按都不會卡鍵
手感的部分就省略,反正用的就是Cherry黑軸
除了手感外,我最喜歡7G的地方,就是它設計的很簡潔
薄框的設計讓它很省桌上空間 (桌上偶而還是要放一下書本)
大小大概跟Filco 104鍵系列或KBtalKing差不多
這大概就是標準104/105鍵盤最省空間的了(Dell 那把不算,超難打的)
數字鍵區我還是需要用到,因為我有時後需要輸入大量數字
還有我玩的遊戲也會用到它們當快速鍵用
喜歡省空間的人可能會想買 Cherry G80-1800系列的
可是我用表面積算了一下,7G佔用的表面積比G80-1800系列還少很多
有興趣可以Google自已算一下
7G有附一個巨型手托,使用方式就是直接套上去就好,不需動鍵盤
用起來很穩也很舒服,不過,實在是太大了,當做沒有收起來
反正我平常也沒在有手托的
它的背面設計也很特殊,是2條溝溝可以讓放你在大腿上的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iqmore/SteelSeries7G/photo#5190566788699233986
(借用 iqmore 大的圖)
它不能調高度,一般的鍵盤左右會有兩個小卡榫,可以讓你調高度
7G上面沒有這東西,那2條溝溝旁凸起,直接代替小卡榫
所以用起來很穩(上面有止滑墊)
我不喜歡一般小卡榫設計,因為我有時後會把鍵盤推後面一點,
以空出空間放書or食物,往後推的時後,會碰到monitor的底座
兩個小卡榫有時後不小心會被收一個起來,就彎一邊,還要再去扳
用了7G以後,就沒有這個困擾
而且,我覺得這個高度對我剛好
鍵帽部分,請參考文 11638
基本上是雷射,感覺像油墨因為摸起來有明顯的凸起感
印字品質不錯,鍵帽摸起來的觸感很舒服
我用過的油墨印刷鍵盤,通常沒幾天WASD這幾個鍵幾天內就會開始掉
兩個星期內大概就會差不多掉光 (打FPS太兇)
7G目前還正常,不過,顏色有一點點變暗(一點點而已啦,不是很明顯)
原來字是白的,現在變得有一點點灰 (完全沒清理過,本人手汗嚴重)
AD兩個鍵有明顯磨到變得光滑一點的痕跡 (可能是ABS材質原故)
關於會不會掉字的問題,需要更長的時間才知道,有改變再報告
上面有兩個USB 1.1 Port,位於左上後方,耳麥接頭旁
(為什麼要用 USB 1.1而不是2.0,請參閱 iqmore 大文)
我從來沒用過這些Port,因為我的滑鼠堅持插主版上
其它的USB Flash這種東東,我是直接插機殼前方的USB
用USB 1.1 傳檔鐵定慢死
不是 USB 2.0可能是7G最大的缺憾,不過,還是可以接受
沒外加供電的USB大概也只能接接像
Mouse、USB Flash,MP3隨身聽跟數外相機這種省電的東東
把它們直接接插機殼前方面版對我而言不會比較不方便
USB Port設計在左邊側面會比較好使用,右邊會卡滑鼠,後面不好對準
耳麥接孔品質還不差,可以使用,音質不會改變,也不會有干擾、雜音
(麥克風接頭不討論,因為一般人用的麥克風的收音品質也就那樣而已)
為圖方便,以前我已經用一條1.5公尺鍍金的耳接延長線
把音效接頭接到桌面上來
經過交插比對的結果,原1.5公尺鍍金線跟7G的延長線
在使用 Koss KSC-75耳機的情況下,我分不出差別
(KSC-75是我平常打電動用的耳機)
再測試把AKG K701直接接音效卡(沒上耳擴),跟接7G比對
結果差別也是很不明顯,所以我結論是7G的耳麥接頭可以使用
就以打電動的音質而言,完全沒有影響,我終於可以省下一條線
*註:K701是聽古典音樂的好耳機,以聲音細膩聞名
有興趣可參考敗家andaudio.com
最不喜歡7G的地方是右上方的燈號太亮,燈是白色的,
即使是在白天用起來也是很顯眼,常常被亮到
被迫平常都把它們關掉
7G是電競鍵盤,反應速度是很重要的一個要求
這兩星期打下來,它真的是很好按,下去2mm就觸發了
短時間內快速按各個鍵都可以正確觸發,真的是非常得心應手
下面有一個連結,是一個日本人簡單測試7G跟Realforce 91的反應速度
他測的結果是7G比Realforce快了約 14 ms
嗯,看看就好,不過,基本上就是說,7G反應很快就是
http://www.watch.impress.co.jp/game/docs/20080328/7g.htm
7G並沒有內建巨集功能,目前有巨集功能的機械式鍵盤也只有
Gigabyte GK-K8000跟Jaki兩把,不過,這兩隻都是USB介面
最多只能按到7鍵就會卡鍵
其實,如果你可以用 AutoHotKey 這軟体自已做巨集
做出來的巨集應該是可以遠比K8000跟Jaki這兩隻內建的更複雜
不過用ahk的缺點是要花時間學習,要自己寫一些簡單的code
根據我自己的測試,7G跟ahk相容無慮
我錄了一個30秒長的巨集,當巨集在跑的時後,我再按keyboard
還是可以由keyboard輸入,對正在跑的巨集完全沒影響
遊戲中用過也完全沒問題
不過,我主要玩 FPS,沒有什麼巨集需求,推諫給玩WoW的人
http://www.autohotkey.com/
本來想透過ahk把SS特殊鍵改成左Win鍵,因為我不會誤觸
結果一scan,沒有Key Code,所以SS特殊鍵真的是特殊鍵
在BuyNow.com買到,入手價為$104美金含運
不過目前網路價大多在$120美金以上
簡單總結:
優:
1. 手感優
2. 設計簡潔,省空間
3. 反應靈敏
4. 線夠長
5. 耳麥接頭品質不差
缺:
1. 燈號太亮
2. WRISTREST 太大
3. 鍵帽打久會光滑
4. 無更換鍵帽、拔鍵器
5. USB是1.1不是2.0
6. 台灣賣太貴
雖然有些小缺點,但就鍵盤本身而言,品質真的是很棒
大力推薦
總分 9.5/10
=================================================
我這一把7G後面有一排數字
64022 002 05 15 08 00342
其中 64022 是廠商 Part No.
002 我猜是改版第二版
05 15 08 應該是出廠時間
00342 應該是生產流水號
================================================
題外話,鍵盤這東西真是越做越爛
去年回台灣用了一把快十年前隨便買的多媒体鍵盤(Genius)
驚覺,怎麼這麼好打,手感真好,以前操了它6年都不覺得它好打
當場KO所有試打過的Logitech + Microsoft鍵盤
可惜它太大了,表面泛黃,懶得帶來美國,留給家人用
--
入手這把7G約二個星期,發表一下感想
這二個星期來,平均一天約玩5個小時的FPS Game
本人目前人在美國,所以這把是英文版的
前言:
這是本人的第一把機械式鍵盤
之前用的鍵盤大多是$500~$800台幣一把的薄膜
一般桌上型3把,類筆記型2把,剪刀腳式約3把,
最後一把是Saitek Eclipse用了約一年半
直到它越按越卡,我想不如一次換好一點的
反正我是重度FPS玩家,這投資應該值得
本來想買Gigabyte GK-K8000,也等了好久
但是看了它的space鍵後放棄
因此直接買了7G,目前對它的最簡單的評價就是"好"
真的是非常值得推薦
這把鍵盤 iqmore 大大已經有詳細的介紹
http://www.iqmore.idv.tw/archives/152
這裏我以自已的使用心得為主,可能有點亂
(圖片就看iqmore大的囉)
基本介紹
內容物: 鍵盤,巨型手托,PS2轉USB接頭
沒有可更換鍵帽、拔鍵器....唉...6G有的,7G都沒有
也沒有CD (不用安裝軟體)
104 鍵,無左Win鍵(改SS特殊鍵),逆L大Enter,小Backspace
大鍵是用假軸做平衡,F1~F6配合SS特殊鍵按可以變成多媒体鍵
(靜音、大小聲、撥放暫停、上下首歌)
可惜比需要用兩手才比較容易按,只用左手我頂多只能按到SS+F4
要用右手才能只用一隻手按SS+F6
無左Win鍵的設計跟每個人的習慣有關,我打FPS 7年多
從來沒有不小心按到Win鍵過,要故意按才按的到
到是我還常用左Win鍵,所以我不是很喜歡這個設計
不過,多了6個多媒体鍵,還是可以接受
PS/2 介面,用hKBTest隨便測可以測到20幾鍵同時輸入
到底是多少我也不在乎,反正我用2隻手,隨便按都不會卡鍵
手感的部分就省略,反正用的就是Cherry黑軸
除了手感外,我最喜歡7G的地方,就是它設計的很簡潔
薄框的設計讓它很省桌上空間 (桌上偶而還是要放一下書本)
大小大概跟Filco 104鍵系列或KBtalKing差不多
這大概就是標準104/105鍵盤最省空間的了(Dell 那把不算,超難打的)
數字鍵區我還是需要用到,因為我有時後需要輸入大量數字
還有我玩的遊戲也會用到它們當快速鍵用
喜歡省空間的人可能會想買 Cherry G80-1800系列的
可是我用表面積算了一下,7G佔用的表面積比G80-1800系列還少很多
有興趣可以Google自已算一下
7G有附一個巨型手托,使用方式就是直接套上去就好,不需動鍵盤
用起來很穩也很舒服,不過,實在是太大了,當做沒有收起來
反正我平常也沒在有手托的
它的背面設計也很特殊,是2條溝溝可以讓放你在大腿上的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iqmore/SteelSeries7G/photo#5190566788699233986
(借用 iqmore 大的圖)
它不能調高度,一般的鍵盤左右會有兩個小卡榫,可以讓你調高度
7G上面沒有這東西,那2條溝溝旁凸起,直接代替小卡榫
所以用起來很穩(上面有止滑墊)
我不喜歡一般小卡榫設計,因為我有時後會把鍵盤推後面一點,
以空出空間放書or食物,往後推的時後,會碰到monitor的底座
兩個小卡榫有時後不小心會被收一個起來,就彎一邊,還要再去扳
用了7G以後,就沒有這個困擾
而且,我覺得這個高度對我剛好
鍵帽部分,請參考文 11638
基本上是雷射,感覺像油墨因為摸起來有明顯的凸起感
印字品質不錯,鍵帽摸起來的觸感很舒服
我用過的油墨印刷鍵盤,通常沒幾天WASD這幾個鍵幾天內就會開始掉
兩個星期內大概就會差不多掉光 (打FPS太兇)
7G目前還正常,不過,顏色有一點點變暗(一點點而已啦,不是很明顯)
原來字是白的,現在變得有一點點灰 (完全沒清理過,本人手汗嚴重)
AD兩個鍵有明顯磨到變得光滑一點的痕跡 (可能是ABS材質原故)
關於會不會掉字的問題,需要更長的時間才知道,有改變再報告
上面有兩個USB 1.1 Port,位於左上後方,耳麥接頭旁
(為什麼要用 USB 1.1而不是2.0,請參閱 iqmore 大文)
我從來沒用過這些Port,因為我的滑鼠堅持插主版上
其它的USB Flash這種東東,我是直接插機殼前方的USB
用USB 1.1 傳檔鐵定慢死
不是 USB 2.0可能是7G最大的缺憾,不過,還是可以接受
沒外加供電的USB大概也只能接接像
Mouse、USB Flash,MP3隨身聽跟數外相機這種省電的東東
把它們直接接插機殼前方面版對我而言不會比較不方便
USB Port設計在左邊側面會比較好使用,右邊會卡滑鼠,後面不好對準
耳麥接孔品質還不差,可以使用,音質不會改變,也不會有干擾、雜音
(麥克風接頭不討論,因為一般人用的麥克風的收音品質也就那樣而已)
為圖方便,以前我已經用一條1.5公尺鍍金的耳接延長線
把音效接頭接到桌面上來
經過交插比對的結果,原1.5公尺鍍金線跟7G的延長線
在使用 Koss KSC-75耳機的情況下,我分不出差別
(KSC-75是我平常打電動用的耳機)
再測試把AKG K701直接接音效卡(沒上耳擴),跟接7G比對
結果差別也是很不明顯,所以我結論是7G的耳麥接頭可以使用
就以打電動的音質而言,完全沒有影響,我終於可以省下一條線
*註:K701是聽古典音樂的好耳機,以聲音細膩聞名
有興趣可參考敗家andaudio.com
最不喜歡7G的地方是右上方的燈號太亮,燈是白色的,
即使是在白天用起來也是很顯眼,常常被亮到
被迫平常都把它們關掉
7G是電競鍵盤,反應速度是很重要的一個要求
這兩星期打下來,它真的是很好按,下去2mm就觸發了
短時間內快速按各個鍵都可以正確觸發,真的是非常得心應手
下面有一個連結,是一個日本人簡單測試7G跟Realforce 91的反應速度
他測的結果是7G比Realforce快了約 14 ms
嗯,看看就好,不過,基本上就是說,7G反應很快就是
http://www.watch.impress.co.jp/game/docs/20080328/7g.htm
7G並沒有內建巨集功能,目前有巨集功能的機械式鍵盤也只有
Gigabyte GK-K8000跟Jaki兩把,不過,這兩隻都是USB介面
最多只能按到7鍵就會卡鍵
其實,如果你可以用 AutoHotKey 這軟体自已做巨集
做出來的巨集應該是可以遠比K8000跟Jaki這兩隻內建的更複雜
不過用ahk的缺點是要花時間學習,要自己寫一些簡單的code
根據我自己的測試,7G跟ahk相容無慮
我錄了一個30秒長的巨集,當巨集在跑的時後,我再按keyboard
還是可以由keyboard輸入,對正在跑的巨集完全沒影響
遊戲中用過也完全沒問題
不過,我主要玩 FPS,沒有什麼巨集需求,推諫給玩WoW的人
http://www.autohotkey.com/
本來想透過ahk把SS特殊鍵改成左Win鍵,因為我不會誤觸
結果一scan,沒有Key Code,所以SS特殊鍵真的是特殊鍵
在BuyNow.com買到,入手價為$104美金含運
不過目前網路價大多在$120美金以上
簡單總結:
優:
1. 手感優
2. 設計簡潔,省空間
3. 反應靈敏
4. 線夠長
5. 耳麥接頭品質不差
缺:
1. 燈號太亮
2. WRISTREST 太大
3. 鍵帽打久會光滑
4. 無更換鍵帽、拔鍵器
5. USB是1.1不是2.0
6. 台灣賣太貴
雖然有些小缺點,但就鍵盤本身而言,品質真的是很棒
大力推薦
總分 9.5/10
=================================================
我這一把7G後面有一排數字
64022 002 05 15 08 00342
其中 64022 是廠商 Part No.
002 我猜是改版第二版
05 15 08 應該是出廠時間
00342 應該是生產流水號
================================================
題外話,鍵盤這東西真是越做越爛
去年回台灣用了一把快十年前隨便買的多媒体鍵盤(Genius)
驚覺,怎麼這麼好打,手感真好,以前操了它6年都不覺得它好打
當場KO所有試打過的Logitech + Microsoft鍵盤
可惜它太大了,表面泛黃,懶得帶來美國,留給家人用
--
All Comments

By Christine
at 2008-07-25T10:05
at 2008-07-25T10:05

By Ina
at 2008-07-26T20:37
at 2008-07-26T20:37

By Kyle
at 2008-07-27T09:15
at 2008-07-27T09:15

By Adele
at 2008-07-28T02:24
at 2008-07-28T02:24

By Harry
at 2008-08-01T22:59
at 2008-08-01T22:59

By Lucy
at 2008-08-06T04:32
at 2008-08-06T04:32

By Mia
at 2008-08-08T19:35
at 2008-08-08T19:35

By Erin
at 2008-08-11T02:02
at 2008-08-11T02:02

By Hedda
at 2008-08-14T16:10
at 2008-08-14T16:10

By Ida
at 2008-08-15T09:11
at 2008-08-15T09:11

By Ursula
at 2008-08-19T14:37
at 2008-08-19T14:37

By Connor
at 2008-08-22T04:33
at 2008-08-22T04:33

By Hedy
at 2008-08-25T21:52
at 2008-08-25T21:52

By Necoo
at 2008-08-29T08:26
at 2008-08-29T08:26
Related Posts
雙飛燕(A4tech)X7電競光學滑鼠X-710F測試

By Hardy
at 2008-07-24T22:02
at 2008-07-24T22:02
路透社的CHERRY白軸鍵盤

By Oliver
at 2008-07-24T17:08
at 2008-07-24T17:08
G-Power 101 Pro 機械式鍵盤介紹

By Margaret
at 2008-07-23T14:21
at 2008-07-23T14:21
Lenovo ThinkPad 藍牙雷射滑鼠 使用心得

By Daph Bay
at 2008-07-18T00:46
at 2008-07-18T00:46
LX8試用心得

By Edith
at 2008-07-15T13:34
at 2008-07-15T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