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ology Backup for Busines還原實作 - 儲存設備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8-11-22T21:21

Table of Contents

好讀圖文網誌版:https://reurl.cc/zWl26

Synology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實體伺服器還原實作-精細還原(檔案階層還原)

----------------------------
繼前一篇〈Synology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實體伺服器備份實作〉,筆者將一台
Hyper-V虛擬化的Windows Server 2012R2檔案伺服器進行實體伺服器整機備份。

備份後,就是要找時間進行還原演練了,以驗證備份是否正常

(不然就白做工了,實務上太多案例,公司/企業作了備份都不演練測試的,等到發生狀況
,資料又導不回去,不是只有個「慘」字可形容......)

Synology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備份的實體伺服器,據官方說明文件,有幾種還
原方式:
1. 還原成虛擬機器在Virtual Machine Manager(VMM)在NAS上運作

2. 還原成VMware的虛擬機器

3. 整機還原

4. 精細還原(檔案階層還原)

由於筆者服務的組織採用Hyper-V架構,無VMware的架構(也許哪天有時間再來用VMware
Player測試),所以應該就沒有還原VMware的實作

整機還原較為麻煩,有趣的是,官網知識庫並沒有相關文件說明,只有官網標榜可實機還
原的口號(!)。向Synology反應後才知道,相關技術文件還是有的,只是官方承認沒有放
在官網知識庫上。(這段故事就等實機還原實作的時候再來說)

再來則是「精細還原」了,也就是可以做到檔案/資料夾層級的還原,這對於只要撈某些
特定資料而言相當便利,資料也可還原回原始路徑、或是還原至異地,操作算是相當簡易
、也是實務上使用比例較高的功能(筆者指的不是指Synology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這個軟體,而是過去/目前服務過的公司,最常用的備份還原都是還原特定/部分
資料)

本文即是實作精細還原,並記錄其流程

------------------------------------------------------------
實作說明:

由於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的精細還原功能,可於NAS或伺服器端進行還原,所以
筆者以下的精細還原流程,就分兩個部份記錄

示範還原的檔案/資料夾,為一些vhd檔,從數百MB到數GB,總共有62GB;還原前已先將該
資料夾刪除了

------------------------------------------------------------
實作流程一:於伺服器端進行還原

1. 執行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的Agent,通常桌面就有捷徑

2. 點選「還原入口」

3. 接著會跳出瀏覽器,使用具有還原權限的帳號登入

4. 登入後就是精細還原的介面,最下方可以選擇要哪一個版本(天),左側則是選擇要還
原哪個資料夾/檔案。筆者就直接點出該路徑

5. 接著在中間的檔案瀏覽點選要還原的檔案或資料夾。要還原的是資料夾「
RDS01_20180605」,點選後,原本反灰的「還原」、「下載」鈕就可以點選。如果是選擇
「下載」,就會像網頁瀏覽時下載檔案一樣,在此就不示範;筆者實作的是「還原」

※如果是選擇「下載」,是下載成.zip檔,就會像網頁瀏覽時下載檔案一樣,在此就不示
範下載/解壓縮的流程了

6. 接著則是選擇還原路徑,預設是還原至原始路徑,也可選擇其他路徑;如果擔心是否
會覆蓋重要原始檔案,則可勾選「在位置下從在同名的檔案時,不執行該檔案的還原」。
此次實作是備份後、還原前已經原始路徑的該資料夾刪除,所以是還原至原路徑。點選「
確定」就會開始還原。

※但筆者還是會建議,如果有這樣的顧慮,應該是要還原到其他路徑。

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點選確定後,該視窗並不會關掉,而是畫面會停留住。再點選「確定
」的話,就會重複執行還原任務(筆者實作遇到,多花一倍時間等待......)。所以可以點
選「關閉」

7. 還原進行時,在Agent介面就可以看到還原狀態;觀察下來,還原的速度大約在
16MB~100MB/秒,但大部分的時間都在30~40MB/秒

8. 還原過程中,瀏覽器介面就會呈現反白無法操作的情況,右上角的狀態則會一直轉圈
圈。不過這個介面似乎有點不聰明,因為一直到還原完成了,這個介面的狀態還是沒有變
化、也無法操作,所以還原進行時就可直接先將網頁關掉了。

9. 還原完成,Agent上的事件歷程會顯示還原了那些檔案/路徑

10. 對照資料夾內容,磁碟大小、檔案數都相同,二者差異就是資料夾建立日期。左邊是
原本建立的日期,備份後就將整個資料夾刪了;右邊是還原時建起來的。當然最後還要驗
證資料是不是可用,由於是vhd檔,筆者最後掛起還是可用的,在此就不多做截圖說明了
。如果是其他還原的文件等檔案,能不能開起來,就可驗證是否成功還原了

------------------------------------------------------------
實作流程二:於NAS端進行還原

1. 本機端與NAS端的還原流程都差不多,操作前,我一樣先將備份本機端「test」裡頭
62GB的資料夾刪掉

2. 登入NAS的DSM系統,開啟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實體伺服器,點選欲還原的
實體伺服器,再點選「還原」

3. 由於是要進行精細還原,所以點選下方備註的「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Portal
」,接著會另外開啟新網頁

4. 到這裡,是不是就跟實作流程一的步驟4一樣了呢? 差別就是一個從備份端本機登入,
一個從NAS登入。到這裡就不多加贅述了,依實作流程一的步驟4接續操作就好。

------------------------------------------------------------
心得:

其實對比一些專業的伺服器備份軟體,Synology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在檔案階
層還原的操作是相當容易的,也很快速便捷。

筆者沒有示範出來的、另一個不錯的地方在於,除了具有管理權限的人員可以操作外,如
果是該電腦的使用者、具有其還原權限的使用者(ABB的預設備份/還原權限設定),在PC端
就可以從還原入口,用自己的帳號登入並進行還原。(操作都跟上述實作流程一:PC/伺服
器端進行還原的流程一樣)

原廠標榜的是「減輕IT人員的負擔」(但實務常常都是User都會怕,所以還是要找IT人員處
理啦......)

但是在資料階層還原的運用,這點真的相當具有彈性

--

All Comments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8-11-24T20:44
很棒的心得,謝謝分享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8-11-26T14:19
推~~

鬼屋 AGI 2.5吋 512GB $1,388 (預購)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8-11-22T21:16
黑色購物節偷跑 AGI 2.5吋 512GB SATA固態硬碟 AGI512G17AI178 ‧讀556MB/s 寫519MB/s 三年保固 ‧Intel 32 layer 3D NAND Flash ‧支援功能S.M.A.R.T./TRIM/APM/NCQ ‧重量 63g ‧工作電壓 5V ‧認證 CE ...

裝新硬碟結果找不到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8-11-22T10:36
我的筆電本來只有256GSSD 前幾天買了一顆MX500 500G的裝上去 電腦開機時跳出intel的快速儲存技術 我不知道點了什麼 結果變成我在本機磁碟管理裡面找不到這顆硬碟 在intel快速儲存技術裡面才看的到 https://www.dropbox.com/s/j47burskmrfa558/20181 ...

Synology Backup for Business備份實作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8-11-21T23:09
好讀圖文網誌版:https://reurl.cc/Q6WZZ Synology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實體伺服器備份實作 ----------------------------------- 在上個月建置好DS1817+之後,以作為「儲存裝置」而言,其效能算是游刃有餘。所以 ...

硬碟無法移動或複製較大的檔案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18-11-21T22:53
小弟有顆硬碟是 seagate ST2000 2TB 使用約4年,沒有灌OS,當作儲存碟使用 分割4個槽,最近某個槽滿了,想要移動檔案(到同硬碟不同槽). 卻發生無法移動或複製較大檔案的狀況(之前可以) 大概約500MB以上的檔案會不能夠移動或是複製, 500MB以下的檔案則可以(蠻快就能完成) 當複製大檔 ...

一堆小容量的硬碟怎辦?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8-11-21T17:11
因為ssd對效能提升明顯,近年我把辦公室電腦都換成ssd,而且都是一買來就換,導致我 手上現在很多2.5跟3.5吋的硬碟,但是每個都是500g-1t的大小而已,電腦的資料碟也都另 外買4t起跳的,現在看著防潮箱一堆硬碟覺得有點浪費,但又找不到好的方式去利用他,請 問各位有什麼建議嗎?替全新但是容量小的機械硬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