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11+的電量討論 - 手機討論

By Charlotte
at 2017-12-02T00:01
at 2017-12-02T00:01
Table of Contents
: 分享一下我的耗電情形
: 我個人覺得自己算是中度手機使用者:
: 會經常上網、看PTT跟FB、聽音樂跟使用通訊軟體,
: 偶爾玩小品手遊或模擬器,只會在長時間休息的狀態看影片。
: 上禮拜剛拿到手機,前幾天是7點出門、21點左右回家,
: 在定點幾乎都用無線網路,回到家的電量大約剩30~40%。
: 今天則是9點出門、20點30分回家,電量剩40%。
: 耗電最兇的也是行動網路待命中,應用程式最耗電的則是Line。
: https://imgur.com/Jy5WFez
: https://imgur.com/lXgGDV5
: 從設定-電池的推估來看,我的使用狀態在充滿電後大概可用17-19小時之間,
: 其實比我預期的續航力要再弱一點。
: 但因為我上一支手機是用了將近4年半的M7,
: 所以這樣的續航對我來說是足夠的,畢竟快充也滿快的(1分鐘1%左右)
: 對於重度使用者來說或許會不太夠吧?
: 不過我更新及安裝許多應用程式之後還沒重開機過,
: 如果之後重開機後,續航情況有改善會再更新這篇文章。
最近對於U11+的電力續航討論還滿熱烈的,
之前有答應大家,在重開機並使用一段時間後,
再來告訴大家U11+續航的心得。
先說結論:重大更新後重開機再加上軟體微調,對續航改善有幫助。
我的手機使用情況請看我前一篇文章。
為了增加手機的續航力,大致上我做了以下的調整:
1.更新系統並安裝大部分常用Apps後,將手機重新啟動。
2.用Boost+作電池最佳化(但不是所有它建議的軟體都打勾)
3.關閉Line的螢幕通知,只留閃燈跟聲音提醒。
第一點就不解釋了,許多人都建議要這樣。
第二點是我覺得影響最大的,但像Dropbox打勾之後會被限制背景作業,
似乎不會自動上傳照片備份,我就沒有打勾了。
第三點則是因為我有提到最耗電的應用程式是Line,
而整體來說耗電第二名是螢幕(第一是詭異的行動網路待命中),
所以我把Line螢幕通知關掉。
同樣的時間跟使用情形,使用精準定位及1張Sim卡,
我現在回到家大概是剩下60~50%的電量。
以今天為例,上午7點出門、晚上22點50分回家,剩下51%。
https://imgur.com/uX9oKQa
雖然接近4000的電量沒有想像中持久,
對我來說用一整天是沒問題的。
--
: 我個人覺得自己算是中度手機使用者:
: 會經常上網、看PTT跟FB、聽音樂跟使用通訊軟體,
: 偶爾玩小品手遊或模擬器,只會在長時間休息的狀態看影片。
: 上禮拜剛拿到手機,前幾天是7點出門、21點左右回家,
: 在定點幾乎都用無線網路,回到家的電量大約剩30~40%。
: 今天則是9點出門、20點30分回家,電量剩40%。
: 耗電最兇的也是行動網路待命中,應用程式最耗電的則是Line。
: https://imgur.com/Jy5WFez
: https://imgur.com/lXgGDV5
: 從設定-電池的推估來看,我的使用狀態在充滿電後大概可用17-19小時之間,
: 其實比我預期的續航力要再弱一點。
: 但因為我上一支手機是用了將近4年半的M7,
: 所以這樣的續航對我來說是足夠的,畢竟快充也滿快的(1分鐘1%左右)
: 對於重度使用者來說或許會不太夠吧?
: 不過我更新及安裝許多應用程式之後還沒重開機過,
: 如果之後重開機後,續航情況有改善會再更新這篇文章。
最近對於U11+的電力續航討論還滿熱烈的,
之前有答應大家,在重開機並使用一段時間後,
再來告訴大家U11+續航的心得。
先說結論:重大更新後重開機再加上軟體微調,對續航改善有幫助。
我的手機使用情況請看我前一篇文章。
為了增加手機的續航力,大致上我做了以下的調整:
1.更新系統並安裝大部分常用Apps後,將手機重新啟動。
2.用Boost+作電池最佳化(但不是所有它建議的軟體都打勾)
3.關閉Line的螢幕通知,只留閃燈跟聲音提醒。
第一點就不解釋了,許多人都建議要這樣。
第二點是我覺得影響最大的,但像Dropbox打勾之後會被限制背景作業,
似乎不會自動上傳照片備份,我就沒有打勾了。
第三點則是因為我有提到最耗電的應用程式是Line,
而整體來說耗電第二名是螢幕(第一是詭異的行動網路待命中),
所以我把Line螢幕通知關掉。
同樣的時間跟使用情形,使用精準定位及1張Sim卡,
我現在回到家大概是剩下60~50%的電量。
以今天為例,上午7點出門、晚上22點50分回家,剩下51%。
https://imgur.com/uX9oKQa
雖然接近4000的電量沒有想像中持久,
對我來說用一整天是沒問題的。
--
Tags:
手機
All Comments

By Anthony
at 2017-12-04T11:05
at 2017-12-04T11:05

By Callum
at 2017-12-06T22:10
at 2017-12-06T22:10

By Barb Cronin
at 2017-12-09T09:15
at 2017-12-09T09:15

By Charlotte
at 2017-12-11T20:20
at 2017-12-11T20:20

By Jack
at 2017-12-14T07:24
at 2017-12-14T07:24

By Belly
at 2017-12-16T18:29
at 2017-12-16T18:29

By Christine
at 2017-12-19T05:34
at 2017-12-19T05:34

By Gary
at 2017-12-21T16:38
at 2017-12-21T16:38

By Xanthe
at 2017-12-24T03:43
at 2017-12-24T03:43

By Victoria
at 2017-12-26T14:48
at 2017-12-26T14:48

By Suhail Hany
at 2017-12-29T01:52
at 2017-12-29T01:52

By Zora
at 2017-12-31T12:57
at 2017-12-31T12:57

By Edward Lewis
at 2018-01-03T00:02
at 2018-01-03T00:02

By Leila
at 2018-01-05T11:06
at 2018-01-05T11:06

By Hedwig
at 2018-01-07T22:11
at 2018-01-07T22:11

By Zora
at 2018-01-10T09:16
at 2018-01-10T09:16
Related Posts
HTC Sense Input 回歸

By Isabella
at 2017-12-01T23:57
at 2017-12-01T23:57
沒用過三星手機,換S8會難上手嗎?

By William
at 2017-12-01T23:49
at 2017-12-01T23:49
Btekt Mate 10 Pro vs Note 8 錄影對比

By Eartha
at 2017-12-01T23:47
at 2017-12-01T23:47
個人用過最爛手機 sony xz1

By Ophelia
at 2017-12-01T23:22
at 2017-12-01T23:22
U11+ 四邊漏光

By Joseph
at 2017-12-01T23:03
at 2017-12-01T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