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萬轉迅猛龍1TB實測 效能、容量雙贏 - 3C

By Quintina
at 2013-07-29T16:35
at 2013-07-29T16:35
Table of Contents
[XF]新款萬轉迅猛龍WD VelociRaptor 1TB實測,效能、容量兩者取其中,定位平衡!
XF網頁好讀版:http://www.xfastest.com/thread-121792-1-1.html
===============================================================
效能要緊或容量至上?兼顧才是王道
近幾年來,在儲存產業中因為SSD固態硬碟的異軍竄起,突破了在消費市場的傳輸效能的
瓶頸,讓一般消費玩家均可享受到高規格、高速度的傳輸威能,因此也成了近幾年PC零組
件產業當中少數幾個逆勢向上的項目。
不過話說回頭,即便SSD的效能優異,加上價格下滑趨勢加速頗快,但是其價格仍是比起
已經經營數十載之磁錄式硬碟要貴上幾許,即便是幾家硬碟大廠經過幾次併購合盟而讓市
場形同寡占,還有加上2011年泰國水患所造成的價格漲幅尚未平復,簡而言之就是傳統硬
碟比之先前已算不上是平價,但SSD還要更貴,再加上兩者之間的容量差距,從此即可以
看出SSD固態硬碟與HDD傳統硬碟兩者之間的效能與容量拉鋸,一般消費者玩家要怎麼選?
如何取捨?在有限預算之下,確實是需要花費一番心力才能決斷。
當然,口袋夠深的玩家可以大氣地選用SSD加上HDD的儲存組合,不過兩者之間的效能落差
相當顯著,差距能否彌平,會否落入系統效能受HDD拖累的窘境,考驗著玩家的智慧;舉
個例來說,從事多媒體設計的個人工作室或設計師,SSD可以為他們帶來相當顯著可觀的
工作效率增加,但是SSD狹小的儲存容量實在不敷使用,若執意追求全SSD的儲存環境,只
怕沉重的成本壓力會令人難以負擔,但若是以SSD負責系統運作,傳統硬碟肩負單純儲存
之用,組建成本自然大幅下降,但是整體效能被硬碟拖累是相當有可能發生的事情,變成
只有設計軟體載入很快,但要讀取大量多媒體資料的速度又被低落的硬碟效能綁住,讓
SSD的高速效能彷彿如無用武之地。
而WD早前所發表的第三代萬轉硬碟VelociRaptor 靠著萬轉馬達的威力,硬是把傳輸效能
提升到比一般7200轉的3.5吋硬碟有更高的水準,同時又兼具了傳統磁錄式硬碟在容量方
面的優勢,比起SSD或是HDD來說,新款VelociRaptor萬轉迅猛龍都有相對過人之處。
http://goo.gl/uUpwuu
規格、硬體介紹
說完了WD VelociRaptor萬轉迅猛龍的產品定位與市場機會之後,我們來看看這顆新款萬
轉硬碟的硬體規格介紹。
WD這顆萬轉硬碟歸類在VelociRaptor系列之下,除了有一萬轉的馬達轉速規格之外,採用
2.5吋Form Factor封裝,另外搭配了3.5吋散熱基座「IcePack」,幫助排解萬轉馬達所積
累的廢熱,另使用SATA 6Gb/s的傳輸介面,內建64MB快取記憶體空間,並提供五年保固。
順道一提,與前代萬轉迅猛龍不同的地方在於,第三代的最高型號VelociRaptor 1TB內建
3片碟片6個讀取頭的硬體配置,也就是說單碟密度達約333GB/inches2,比起前代最高容
量僅600GB來說,整體效能看來是有相當顯著的提升,
另外,從初代開始即涉入兼營消費與企業市場的VelociRaptor系列萬轉迅猛龍硬碟,在相
關硬碟應用技術的方面自然會比一般消費硬碟來得豐富,像是VelociRaptor系列享有「
Rotary Acceleration Feed Forward (RAFF)」技術,這項技術原本是應用在企業應用環
境,在容易產生震動的多硬碟機殼中使用硬碟時,能夠讓硬碟發揮最佳的運作效果與效能
;還有NoTouch 磁碟表面停放技術,磁頭不會觸碰到磁碟碟片,可大幅降低在傳輸時對磁
頭和碟片的磨損,並提供更佳的硬碟保護。而如前述,新款VelociRaptor系列萬轉迅猛龍
硬碟也提供了五年,以及高達140萬小時的無故障間隔(MTBF)規格,整體在安全性方面
更有保障。
http://goo.gl/MA6vw3
http://goo.gl/1CJ5CY
WD VelociRaptor 萬轉迅猛龍採用SATA 6Gb/s傳輸介面
http://goo.gl/x2AwDS
為了企業應用環境而採用2.5吋 Form Factor封裝,再搭配Ice Pack散熱基座,排除高轉
速所產生的廢熱。
http://goo.gl/CY5IGa
Ice Pack散熱基座有鋸齒狀設計,增加散熱面積,提高散熱效率。
http://goo.gl/LVlKzY
WD VelociRaptor 萬轉迅猛龍背後一覽,後方設計與前代相異無幾,玩家也可把萬轉硬碟
從基座上拆除,不過會破壞保固。
效能測試
我們這次收到的測試型號是WD VelociRaptor系列萬轉迅猛龍1TB硬碟,是此系列中容量與
效能最佳的型號。而在效能測試方面,我們使用了一般常見的硬碟效能測試工具,諸如
CrystalDiskMark v3.0.1b、CrystalDiskInfo v4.6.1、HDTune Pro v5.0、ATTO v2.47,
藉以測試WD VelociRaptor系列萬轉迅猛龍 1TB硬碟的循序、隨機讀寫性能;另外還有使
用系統跑分測試軟體PCMark 7的Secondary Storage score項目來評測其在各項模擬測試
下的系統效能。
我們先用CrystalDiskInfo來看其硬體規格。
http://goo.gl/35kntU
從此可見,相關的硬體規格,包括了1TB容量、10000RPM的馬達轉速規格、SATA 6Gb/s的
傳輸介面…等。
在進入效能測試之前,我們先來介紹此番測試平台的硬體配置:
CPU:Intel Core i3 2105
MB:ASRock Z68M-ITX/HT BISO:1.20
MEM:Kingston KHX1600C9D3P1K2/8G
SSD:OCZ AGILITY3 120G
PSU:Antec HCG 520W
CASE:LIAN LI PC-Q11
CARD READ:Kingston FCR-HS3 USB3.0
OS:Windows 7 SP1
USB3.0 Host:asmedia_usb3_1042 driver:1.14.1.0 firmware:110914
Intel:AHIC Driver:10.8.0.1003
http://goo.gl/e9QqKG
首先看到了ATTO v2.47測試軟體,WD VelociRaptor系列萬轉迅猛龍1TB硬碟的循序讀寫相
當穩定,讀取性能均在225MB/s左右,而寫入效能則更是超越200MB/s,整體效能比之一般
7200rpm的傳統硬碟來說是有明顯的強化。
http://goo.gl/L3IAR4
在CrystalDiskMark v3.0.1b部分也相異無幾,循序讀寫性能約在210MB/s、206MB/s,也
說明了WD VelociRaptor系列萬轉迅猛龍1TB硬碟的循序讀寫成績均已突破200MB/s的關卡
。
http://goo.gl/6gm7KD
http://goo.gl/2QPEhy
http://goo.gl/krcFq8
http://goo.gl/vtfjhS
http://goo.gl/UOBOZX
http://goo.gl/3zcKiW
從HDTune Pro v5.0可見,WD VelociRaptor 1TB的讀寫效能約略在峰值200MB/s、平均
160MB/s,存取時間約為6~7ms左右。
http://goo.gl/ZClMNB
而在PCMark 7的硬碟測試項目中,WD VelociRaptor 1TB獲得了2686分,此外細項成績顯
示出WD VelociRaptor 1TB在Editing video的效能有約22MB/s之譜,比之SSD之數據來說
並沒有過大的落差,也可見WD原廠在官網所述之適合多媒體設計玩家使用的說詞並無誇大
。
結論:效能、容量兩者取其中,滿足玩家高效能、大容量之需求
目前WD VelociRaptor 萬轉迅猛龍系列的硬碟共推出了250GB、500GB、1TB等三種容量型
號,在PCHOME 24h購物上的售價分別是新台幣2999元、4199元、6999元,價位上與一般
7200轉硬碟來說是有些許差距,不過考慮到其效能方面在磁錄式硬碟中鶴立雞群,巧取硬
碟與SSD兩者之間的定位,雖然在效能上比不上SSD的迅捷快速,但比起一般7200轉之傳統
硬碟就有效能優勢,而且在相同容量水準的價位也相對地比SSD便宜,畢竟現在大容量SSD
的價格仍處天價水平,500GB以上的SSD選項非市場主流,C/P值性價比就是一個低。
此外,考慮到WD VelociRaptor 萬轉迅猛龍的性能相對優秀、售價相對便宜,因此玩家若
是必須同時兼顧兩種需要的話,像是多媒體剪輯環境,因為需要快速載入各項特效與功能
,並且與此同時還要讀取眾多、容量龐大的編輯素材,而編輯完成在轉檔輸出的階段之際
,因為大量的未壓縮片段、影片等成品又是非常耗費硬碟空間,在這種使用情境之下便十
分適合WD VelociRaptor 萬轉迅猛龍系列硬碟來發揮!
玩家不妨試想,由兩顆WD VelociRaptor 萬轉迅猛龍系列硬碟合組的硬碟陣列,容量滿足
了動輒數百GB計算的成品檔案,效能也因陣列發揮加乘效果,既可兼顧效能高標準,也可
降低成本負擔,也算是在有限預算下相對優質的儲存選項~。
--
XF網頁好讀版:http://www.xfastest.com/thread-121792-1-1.html
===============================================================
效能要緊或容量至上?兼顧才是王道
近幾年來,在儲存產業中因為SSD固態硬碟的異軍竄起,突破了在消費市場的傳輸效能的
瓶頸,讓一般消費玩家均可享受到高規格、高速度的傳輸威能,因此也成了近幾年PC零組
件產業當中少數幾個逆勢向上的項目。
不過話說回頭,即便SSD的效能優異,加上價格下滑趨勢加速頗快,但是其價格仍是比起
已經經營數十載之磁錄式硬碟要貴上幾許,即便是幾家硬碟大廠經過幾次併購合盟而讓市
場形同寡占,還有加上2011年泰國水患所造成的價格漲幅尚未平復,簡而言之就是傳統硬
碟比之先前已算不上是平價,但SSD還要更貴,再加上兩者之間的容量差距,從此即可以
看出SSD固態硬碟與HDD傳統硬碟兩者之間的效能與容量拉鋸,一般消費者玩家要怎麼選?
如何取捨?在有限預算之下,確實是需要花費一番心力才能決斷。
當然,口袋夠深的玩家可以大氣地選用SSD加上HDD的儲存組合,不過兩者之間的效能落差
相當顯著,差距能否彌平,會否落入系統效能受HDD拖累的窘境,考驗著玩家的智慧;舉
個例來說,從事多媒體設計的個人工作室或設計師,SSD可以為他們帶來相當顯著可觀的
工作效率增加,但是SSD狹小的儲存容量實在不敷使用,若執意追求全SSD的儲存環境,只
怕沉重的成本壓力會令人難以負擔,但若是以SSD負責系統運作,傳統硬碟肩負單純儲存
之用,組建成本自然大幅下降,但是整體效能被硬碟拖累是相當有可能發生的事情,變成
只有設計軟體載入很快,但要讀取大量多媒體資料的速度又被低落的硬碟效能綁住,讓
SSD的高速效能彷彿如無用武之地。
而WD早前所發表的第三代萬轉硬碟VelociRaptor 靠著萬轉馬達的威力,硬是把傳輸效能
提升到比一般7200轉的3.5吋硬碟有更高的水準,同時又兼具了傳統磁錄式硬碟在容量方
面的優勢,比起SSD或是HDD來說,新款VelociRaptor萬轉迅猛龍都有相對過人之處。
http://goo.gl/uUpwuu
規格、硬體介紹
說完了WD VelociRaptor萬轉迅猛龍的產品定位與市場機會之後,我們來看看這顆新款萬
轉硬碟的硬體規格介紹。
WD這顆萬轉硬碟歸類在VelociRaptor系列之下,除了有一萬轉的馬達轉速規格之外,採用
2.5吋Form Factor封裝,另外搭配了3.5吋散熱基座「IcePack」,幫助排解萬轉馬達所積
累的廢熱,另使用SATA 6Gb/s的傳輸介面,內建64MB快取記憶體空間,並提供五年保固。
順道一提,與前代萬轉迅猛龍不同的地方在於,第三代的最高型號VelociRaptor 1TB內建
3片碟片6個讀取頭的硬體配置,也就是說單碟密度達約333GB/inches2,比起前代最高容
量僅600GB來說,整體效能看來是有相當顯著的提升,
另外,從初代開始即涉入兼營消費與企業市場的VelociRaptor系列萬轉迅猛龍硬碟,在相
關硬碟應用技術的方面自然會比一般消費硬碟來得豐富,像是VelociRaptor系列享有「
Rotary Acceleration Feed Forward (RAFF)」技術,這項技術原本是應用在企業應用環
境,在容易產生震動的多硬碟機殼中使用硬碟時,能夠讓硬碟發揮最佳的運作效果與效能
;還有NoTouch 磁碟表面停放技術,磁頭不會觸碰到磁碟碟片,可大幅降低在傳輸時對磁
頭和碟片的磨損,並提供更佳的硬碟保護。而如前述,新款VelociRaptor系列萬轉迅猛龍
硬碟也提供了五年,以及高達140萬小時的無故障間隔(MTBF)規格,整體在安全性方面
更有保障。
http://goo.gl/MA6vw3
http://goo.gl/1CJ5CY
WD VelociRaptor 萬轉迅猛龍採用SATA 6Gb/s傳輸介面
http://goo.gl/x2AwDS
為了企業應用環境而採用2.5吋 Form Factor封裝,再搭配Ice Pack散熱基座,排除高轉
速所產生的廢熱。
http://goo.gl/CY5IGa
Ice Pack散熱基座有鋸齒狀設計,增加散熱面積,提高散熱效率。
http://goo.gl/LVlKzY
WD VelociRaptor 萬轉迅猛龍背後一覽,後方設計與前代相異無幾,玩家也可把萬轉硬碟
從基座上拆除,不過會破壞保固。
效能測試
我們這次收到的測試型號是WD VelociRaptor系列萬轉迅猛龍1TB硬碟,是此系列中容量與
效能最佳的型號。而在效能測試方面,我們使用了一般常見的硬碟效能測試工具,諸如
CrystalDiskMark v3.0.1b、CrystalDiskInfo v4.6.1、HDTune Pro v5.0、ATTO v2.47,
藉以測試WD VelociRaptor系列萬轉迅猛龍 1TB硬碟的循序、隨機讀寫性能;另外還有使
用系統跑分測試軟體PCMark 7的Secondary Storage score項目來評測其在各項模擬測試
下的系統效能。
我們先用CrystalDiskInfo來看其硬體規格。
http://goo.gl/35kntU
從此可見,相關的硬體規格,包括了1TB容量、10000RPM的馬達轉速規格、SATA 6Gb/s的
傳輸介面…等。
在進入效能測試之前,我們先來介紹此番測試平台的硬體配置:
CPU:Intel Core i3 2105
MB:ASRock Z68M-ITX/HT BISO:1.20
MEM:Kingston KHX1600C9D3P1K2/8G
SSD:OCZ AGILITY3 120G
PSU:Antec HCG 520W
CASE:LIAN LI PC-Q11
CARD READ:Kingston FCR-HS3 USB3.0
OS:Windows 7 SP1
USB3.0 Host:asmedia_usb3_1042 driver:1.14.1.0 firmware:110914
Intel:AHIC Driver:10.8.0.1003
http://goo.gl/e9QqKG
首先看到了ATTO v2.47測試軟體,WD VelociRaptor系列萬轉迅猛龍1TB硬碟的循序讀寫相
當穩定,讀取性能均在225MB/s左右,而寫入效能則更是超越200MB/s,整體效能比之一般
7200rpm的傳統硬碟來說是有明顯的強化。
http://goo.gl/L3IAR4
在CrystalDiskMark v3.0.1b部分也相異無幾,循序讀寫性能約在210MB/s、206MB/s,也
說明了WD VelociRaptor系列萬轉迅猛龍1TB硬碟的循序讀寫成績均已突破200MB/s的關卡
。
http://goo.gl/6gm7KD
http://goo.gl/2QPEhy
http://goo.gl/krcFq8
http://goo.gl/vtfjhS
http://goo.gl/UOBOZX
http://goo.gl/3zcKiW
從HDTune Pro v5.0可見,WD VelociRaptor 1TB的讀寫效能約略在峰值200MB/s、平均
160MB/s,存取時間約為6~7ms左右。
http://goo.gl/ZClMNB
而在PCMark 7的硬碟測試項目中,WD VelociRaptor 1TB獲得了2686分,此外細項成績顯
示出WD VelociRaptor 1TB在Editing video的效能有約22MB/s之譜,比之SSD之數據來說
並沒有過大的落差,也可見WD原廠在官網所述之適合多媒體設計玩家使用的說詞並無誇大
。
結論:效能、容量兩者取其中,滿足玩家高效能、大容量之需求
目前WD VelociRaptor 萬轉迅猛龍系列的硬碟共推出了250GB、500GB、1TB等三種容量型
號,在PCHOME 24h購物上的售價分別是新台幣2999元、4199元、6999元,價位上與一般
7200轉硬碟來說是有些許差距,不過考慮到其效能方面在磁錄式硬碟中鶴立雞群,巧取硬
碟與SSD兩者之間的定位,雖然在效能上比不上SSD的迅捷快速,但比起一般7200轉之傳統
硬碟就有效能優勢,而且在相同容量水準的價位也相對地比SSD便宜,畢竟現在大容量SSD
的價格仍處天價水平,500GB以上的SSD選項非市場主流,C/P值性價比就是一個低。
此外,考慮到WD VelociRaptor 萬轉迅猛龍的性能相對優秀、售價相對便宜,因此玩家若
是必須同時兼顧兩種需要的話,像是多媒體剪輯環境,因為需要快速載入各項特效與功能
,並且與此同時還要讀取眾多、容量龐大的編輯素材,而編輯完成在轉檔輸出的階段之際
,因為大量的未壓縮片段、影片等成品又是非常耗費硬碟空間,在這種使用情境之下便十
分適合WD VelociRaptor 萬轉迅猛龍系列硬碟來發揮!
玩家不妨試想,由兩顆WD VelociRaptor 萬轉迅猛龍系列硬碟合組的硬碟陣列,容量滿足
了動輒數百GB計算的成品檔案,效能也因陣列發揮加乘效果,既可兼顧效能高標準,也可
降低成本負擔,也算是在有限預算下相對優質的儲存選項~。
--
Tags:
3C
All Comments

By Christine
at 2013-08-03T05:21
at 2013-08-03T05:21

By Kelly
at 2013-08-04T15:23
at 2013-08-04T15:23

By Franklin
at 2013-08-05T16:11
at 2013-08-05T16:11

By Aaliyah
at 2013-08-09T02:23
at 2013-08-09T02:23

By Joseph
at 2013-08-10T20:21
at 2013-08-10T20:21

By Olga
at 2013-08-12T16:41
at 2013-08-12T16:41

By Harry
at 2013-08-13T04:09
at 2013-08-13T04:09

By Eden
at 2013-08-15T02:43
at 2013-08-15T02:43

By Joseph
at 2013-08-16T06:46
at 2013-08-16T06:46

By Doris
at 2013-08-20T21:24
at 2013-08-20T21:24

By Barb Cronin
at 2013-08-25T21:01
at 2013-08-25T21:01

By Emma
at 2013-08-27T18:58
at 2013-08-27T18:58

By Suhail Hany
at 2013-08-30T03:17
at 2013-08-30T03:17

By Steve
at 2013-09-02T13:58
at 2013-09-02T13:58

By Edith
at 2013-09-04T01:08
at 2013-09-04T01:08

By Gilbert
at 2013-09-05T20:18
at 2013-09-05T20:18

By Andrew
at 2013-09-10T08:55
at 2013-09-10T08:55

By Donna
at 2013-09-10T14:01
at 2013-09-10T14:01

By Jacob
at 2013-09-11T02:08
at 2013-09-11T02:08

By Daniel
at 2013-09-13T15:37
at 2013-09-13T15:37

By Damian
at 2013-09-17T08:42
at 2013-09-17T08:42

By Poppy
at 2013-09-20T05:10
at 2013-09-20T05:10

By Faithe
at 2013-09-21T17:19
at 2013-09-21T17:19

By Dora
at 2013-09-23T08:22
at 2013-09-23T08:22

By Anonymous
at 2013-09-27T21:17
at 2013-09-27T21:17

By Dora
at 2013-10-02T14:48
at 2013-10-02T14:48
Related Posts
自動買 HyperX DDR3-1600 8GB $1790

By Kama
at 2013-07-29T16:21
at 2013-07-29T16:21
哪張顯卡可以GTA4順順跑?

By Robert
at 2013-07-29T15:55
at 2013-07-29T15:55
20K 電腦升級

By Caroline
at 2013-07-29T14:51
at 2013-07-29T14:51
門外漢想組一台一萬五的桌上型電腦

By Lucy
at 2013-07-29T14:25
at 2013-07-29T14:25
舊腦升級

By Aaliyah
at 2013-07-29T12:08
at 2013-07-29T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