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故事 買好新叭 Run-in 別太急 - 喇叭

By Bethany
at 2012-05-03T04:03
at 2012-05-03T04:03
Table of Contents
今天與版友聊到了遠近馳名的豆餅大軟式Run-in法
我自己也使用過兩次,這個經過反覆淬鍊而後熟成單體的過程真的是很需要時間與耐心
耳機還好一點,如果是音響且自己只有一套系統的話...做夢都會夢到綠鋼琴orz
在這裡分享一個蠻好用的東西,有技術的板友可以自行生成
http://www.mediafire.com/?3k6b2mx0ytsrjs6
30分鐘無聲音音訊檔,可根據需要的長度在撥放清單裡面多排幾次
不管是出門在外還是睡眠中都可以毫不間斷地進行Run-in與休息的loop
以上,希望對入手新叭與耳機的板友有幫助
========================================
另外請問豆大,如果我想要排一些常聽的曲目像流行音樂或人聲小品在Run-in清單裡
請問插在哪個階段中間會比較適合?
※ 引述《Dopin (少毛邊但也少尾韻 :> <:)》之銘言:
: 我先前幾週跟 y 兄講過 為啥我多花一千元去買 s250 ...
: 因為賣的較便宜的那家 他們的叭外箱有水痕 (意思就是倉庫可能泡過水)
: 我買叭 尤其是小型叭 本身是不太喜歡被拆過的包裝 雖然不一定當場驗
: 貨 但是 紙箱外觀沒有損傷/紙箱外盒顏色一致/紙箱封膠帶是否完整 是
: 很重要的考量點
: 喇叭有外傷內傷 其實說真的 不一定看得出來 就算耳朵很厲害 也不一定
: 可聽出問題在那 (誰曉得是沒開聲還是單體甚至分音器箱體之類出問題)
: 上週 陪 s 兄原本要去找 Paradigm Studio 20 不過幾個不巧合所以沒聽
: 到 當天 Studio 系列只聽到了 100
: 該日聽完後跟德昌的店員聊天 我提到叭真的太新 聽起來實在不準 可不
: 可以有機會聽到 Run 開的叭 他說 幾乎不可能 因為叭都是客人滿意了就
: 帶走 流通很快 很少會有機會等到叭完全開聲 因為他們叭維護的不錯 所
: 以外觀上可說是不會有問題的
: 然而我這樣問了 如果客人都放重口味的音樂 新叭不會受傷嗎 ? 他答道 :
: 有次是發現聲音差很多 後來喇叭裡面裂開了 (他有明確講到結構體那邊受
: 傷 但抱歉我忘記了 Orz) 接著他微笑說著 : 反正展示中壞了叫廠商再換
: 一個就好 (我必須聲明 他這句話是輕鬆而且是善意的)
: 但是問題來了 萬一 沒發現 或是 剛好只是 輕微裂開 呢 ? 一個喇叭一旦
: 受到外觀看不出來的內傷 事後又沒發現 性能可能永遠無法完整發揮
: 又 假設我們拿到包裝完整的叭 一拿來就馬上送他極大音量加二十四小時
: 猛烈狂操 對於還有點硬質的新叭 會造成怎樣的結果 一切難說 有人曾問
: 我 run 叭的步驟 之前信件回答的比較長(還都沒備份 :p) 在這邊就簡單
: 提一下 :
: 一開始 -> 綠鋼琴 一到三小時 休息五小時 如果趕工 就再一到三小時 以
: 此類推 一般是一天跑一次到兩次 但聲音較小
: 一陣子 -> 室內樂 輕音樂 時間一樣是一到三小時 循環也是一樣 至於多
: 久換 我只能說每個階段皆是憑我的經驗與感覺 一般我會放綠
: 鋼琴兩週以上 這階段我會把聲音開到正常聆聽音量
: 再過來 -> 久石讓作品集 保羅帕茲 波伽利 等稍微帶點低頻的樂曲 跑一
: 張 CD 休息三小時 再換一張 沒時間就隔天再放
: 聲音軟 -> 低頻開始有點彈性後 再放些比較重口味的音樂 大編制的 一樣
: 放一張 CD 後休息 這時音量會開較大
: 快開聲 -> 阿凡達 鬼太鼓 之類 放完一張 CD 後休息至少五小時 之後放
: 的時間慢慢拉長到一口氣放五六次 這階段音量正常
: 至於高頻要不刺不刮 每對叭都不一定一樣 有時聲音要軟要以年為單位 因
: 為我向來沒時間一直聽 Orz
: 必須強調的是 每人 Run 叭的理念與方法不同 所以這僅是我的概況 但是
: 為何有人常說 Run-in 不能急 要慢慢來 就是怕弄傷揚聲器 尤其是單體
: 拿剛剛跟 A 兄 或是我常跟人說的一個舉例 如果一張厚紙板 你一拿來就
: 大角度彎折 往往會出現折痕 但是如果你慢慢慢慢的彎折 慢慢的換另一方
: 彎折 不斷重複下紙會變軟 當軟到某個程度時 它就可以承受較大的角度
: 也許有人會問 那我可以用輕音樂 連續跑不停不也可以 ? 這點我個人無意
: 見 但是我會想讓叭 "收斂" 至於這個是否有用 只能說各派各有說法 只是
: 我信這種論點而已 :)
: 是故回應剛剛 A 兄的問題 我個人還是建議 一開始不要 "太操" 喇叭較好
--
我自己也使用過兩次,這個經過反覆淬鍊而後熟成單體的過程真的是很需要時間與耐心
耳機還好一點,如果是音響且自己只有一套系統的話...做夢都會夢到綠鋼琴orz
在這裡分享一個蠻好用的東西,有技術的板友可以自行生成
http://www.mediafire.com/?3k6b2mx0ytsrjs6
30分鐘無聲音音訊檔,可根據需要的長度在撥放清單裡面多排幾次
不管是出門在外還是睡眠中都可以毫不間斷地進行Run-in與休息的loop
以上,希望對入手新叭與耳機的板友有幫助
========================================
另外請問豆大,如果我想要排一些常聽的曲目像流行音樂或人聲小品在Run-in清單裡
請問插在哪個階段中間會比較適合?
※ 引述《Dopin (少毛邊但也少尾韻 :> <:)》之銘言:
: 我先前幾週跟 y 兄講過 為啥我多花一千元去買 s250 ...
: 因為賣的較便宜的那家 他們的叭外箱有水痕 (意思就是倉庫可能泡過水)
: 我買叭 尤其是小型叭 本身是不太喜歡被拆過的包裝 雖然不一定當場驗
: 貨 但是 紙箱外觀沒有損傷/紙箱外盒顏色一致/紙箱封膠帶是否完整 是
: 很重要的考量點
: 喇叭有外傷內傷 其實說真的 不一定看得出來 就算耳朵很厲害 也不一定
: 可聽出問題在那 (誰曉得是沒開聲還是單體甚至分音器箱體之類出問題)
: 上週 陪 s 兄原本要去找 Paradigm Studio 20 不過幾個不巧合所以沒聽
: 到 當天 Studio 系列只聽到了 100
: 該日聽完後跟德昌的店員聊天 我提到叭真的太新 聽起來實在不準 可不
: 可以有機會聽到 Run 開的叭 他說 幾乎不可能 因為叭都是客人滿意了就
: 帶走 流通很快 很少會有機會等到叭完全開聲 因為他們叭維護的不錯 所
: 以外觀上可說是不會有問題的
: 然而我這樣問了 如果客人都放重口味的音樂 新叭不會受傷嗎 ? 他答道 :
: 有次是發現聲音差很多 後來喇叭裡面裂開了 (他有明確講到結構體那邊受
: 傷 但抱歉我忘記了 Orz) 接著他微笑說著 : 反正展示中壞了叫廠商再換
: 一個就好 (我必須聲明 他這句話是輕鬆而且是善意的)
: 但是問題來了 萬一 沒發現 或是 剛好只是 輕微裂開 呢 ? 一個喇叭一旦
: 受到外觀看不出來的內傷 事後又沒發現 性能可能永遠無法完整發揮
: 又 假設我們拿到包裝完整的叭 一拿來就馬上送他極大音量加二十四小時
: 猛烈狂操 對於還有點硬質的新叭 會造成怎樣的結果 一切難說 有人曾問
: 我 run 叭的步驟 之前信件回答的比較長(還都沒備份 :p) 在這邊就簡單
: 提一下 :
: 一開始 -> 綠鋼琴 一到三小時 休息五小時 如果趕工 就再一到三小時 以
: 此類推 一般是一天跑一次到兩次 但聲音較小
: 一陣子 -> 室內樂 輕音樂 時間一樣是一到三小時 循環也是一樣 至於多
: 久換 我只能說每個階段皆是憑我的經驗與感覺 一般我會放綠
: 鋼琴兩週以上 這階段我會把聲音開到正常聆聽音量
: 再過來 -> 久石讓作品集 保羅帕茲 波伽利 等稍微帶點低頻的樂曲 跑一
: 張 CD 休息三小時 再換一張 沒時間就隔天再放
: 聲音軟 -> 低頻開始有點彈性後 再放些比較重口味的音樂 大編制的 一樣
: 放一張 CD 後休息 這時音量會開較大
: 快開聲 -> 阿凡達 鬼太鼓 之類 放完一張 CD 後休息至少五小時 之後放
: 的時間慢慢拉長到一口氣放五六次 這階段音量正常
: 至於高頻要不刺不刮 每對叭都不一定一樣 有時聲音要軟要以年為單位 因
: 為我向來沒時間一直聽 Orz
: 必須強調的是 每人 Run 叭的理念與方法不同 所以這僅是我的概況 但是
: 為何有人常說 Run-in 不能急 要慢慢來 就是怕弄傷揚聲器 尤其是單體
: 拿剛剛跟 A 兄 或是我常跟人說的一個舉例 如果一張厚紙板 你一拿來就
: 大角度彎折 往往會出現折痕 但是如果你慢慢慢慢的彎折 慢慢的換另一方
: 彎折 不斷重複下紙會變軟 當軟到某個程度時 它就可以承受較大的角度
: 也許有人會問 那我可以用輕音樂 連續跑不停不也可以 ? 這點我個人無意
: 見 但是我會想讓叭 "收斂" 至於這個是否有用 只能說各派各有說法 只是
: 我信這種論點而已 :)
: 是故回應剛剛 A 兄的問題 我個人還是建議 一開始不要 "太操" 喇叭較好
--
All Comments

By Emma
at 2012-05-04T10:20
at 2012-05-04T10:20

By Agatha
at 2012-05-05T16:37
at 2012-05-05T16:37

By Regina
at 2012-05-06T22:54
at 2012-05-06T22:54

By Hedda
at 2012-05-08T05:10
at 2012-05-08T05:10

By Donna
at 2012-05-09T11:27
at 2012-05-09T11:27

By Caitlin
at 2012-05-10T17:44
at 2012-05-10T17:44

By Jack
at 2012-05-12T00:00
at 2012-05-12T00:00

By Odelette
at 2012-05-13T06:17
at 2012-05-13T06:17

By Adele
at 2012-05-14T12:34
at 2012-05-14T12:34

By Caitlin
at 2012-05-15T18:50
at 2012-05-15T18:50

By Gilbert
at 2012-05-17T01:07
at 2012-05-17T01:07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2-05-18T07:24
at 2012-05-18T07:24

By Hardy
at 2012-05-19T13:41
at 2012-05-19T13:41

By Hedy
at 2012-05-20T19:57
at 2012-05-20T19:57

By Zanna
at 2012-05-22T02:14
at 2012-05-22T02:14

By Jacky
at 2012-05-23T08:31
at 2012-05-23T08:31

By Queena
at 2012-05-24T14:47
at 2012-05-24T14:47

By Emily
at 2012-05-25T21:04
at 2012-05-25T21:04

By Jessica
at 2012-05-27T03:21
at 2012-05-27T03:21
Related Posts
不知道是不是找到心目中的叭....

By Quintina
at 2012-05-03T01:50
at 2012-05-03T01:50
想慢慢架構5.1聲道

By Elvira
at 2012-05-03T00:39
at 2012-05-03T00:39
左岸小叭 SG-10A

By Todd Johnson
at 2012-05-02T20:27
at 2012-05-02T20:27
請推薦 4K 左右的喇叭

By George
at 2012-05-02T19:36
at 2012-05-02T19:36
Qinpu Q5 + 重低音接法

By Genevieve
at 2012-05-02T14:53
at 2012-05-02T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