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廠DAC配擴大機 (Audiomat為例) - 喇叭

By Victoria
at 2019-06-18T21:52
at 2019-06-18T21:52
Table of Contents
幾年前我曾經肖想過 Audiomat DAC + Audiomat 擴大機的組合。
可是總價加起來60-70萬這樣龐大金額真的讓人十分卻步。
又擔心只換其中一台,自己音響裡面其他的元件等級不夠,
反而讓這麼貴的機器無法發揮。
後來和家人討論了一段時間,決定考慮手上可以利用的資金,
先換擴大機,未來有預算再買DAC。
主要是因為感受到這幾年來,DAC和藍光轉盤的進步飛快。
只要用相對少的金額,搭配一台正確的藍光轉盤,
就可以輕易超越過去很多十分昂貴的CD播放機。
反而是真空管擴大機,觀察了幾年下來,大部分機型通常沒有大幅改款。
我最高可以承受得起預算,是經典的Opera reference,它甚至已經存在了10年。
------------------------------------------------------------------------
考慮了好幾個月,最後甚至不顧當時朋友[要訊源優先]的勸告。
先下手買了audiomat家的老二Opera綜擴。而將DAC先置之不理。
Audiomat DAC固然好,跟擴大機搭配性很高,
但是前幾個月剛買JMR喇叭,後來又買入Audiomat擴大機的我,
當時實在已經沒有能力再買入昂貴的DAC。
決定用比較低價的DAC代打。
後來試聽了幾台DAC,有些是朋友的。不斷輪替之下。
發現除了Audiomat自己本廠的DAC以外,
我能夠測試過的,就Benchmark DAC3 DX,和Audiomat的擴大機最為速配。
要跟audiomat搭配的DAC,似乎最要求的是聲音的[透明度]。
audiomat本身是音色相當正確的機器。如果能夠選到音色正中的DAC,當然是好。
但是如果音色通透,但有輕微音染,與幾無音染但是聲音混濁,
兩者得選其一而無法兼顧時,為能傾聽audiomat內在本質,
我會容許一些音染而追求最好的透明感。
如果說我過去喜愛的一些德系音響的聲音,像是精工繪製的素描。
這些德系音響的DAC,擴大機,喇叭,每一個元件都像是功力不菲的畫師。
他們的畫筆下描繪出的是一絲不苟的,端莊的黑白素描。
每一筆都勾勒出明確的畫線,輪廓,由深到淺,層層加炭,精緻而嚴謹。
他們非常的精緻,可是他們是素描,黑白的。
我在他們精心鋪成的街調裡看到了光影,但是是黑白的。
Audiomat的聲音,比較像是一幅水彩畫。
Audiomat前方的DAC,是唯一的一位藝術家。
不似德國音響的每個元件都像一位嚴謹的畫師,
新組的法式音響,只有DAC是藝術家。
那Audiomat本身呢?
是的,Audiomat本身,是水彩。
在新的音響,我已經看不到那些費心雕琢的美好筆觸,
和精心鋪成的亮暗層次了。
取代之的是那是充滿光影和色彩的聲音,
鮮活而如夢似真音樂場景直接讓人忘卻音響中的工藝之美。
----------------------------------------------------------
Audiomat是水彩。
水彩,任何人去畫,都會充滿顏色和光彩。
但是畫得好不好,就看畫師(DAC)的功力。
Benchmark DAC3,像是天資聰穎的孩子。但是未經培訓開導。
要激發孩子的潛力,首先就是要給他充足的營養和能量。
我幫DAC3,換上Daitron電源供應器,客製完內部接線。
然後搭配Daitron,要搭配NESIG電源線,全套歐規電源給予電力。
孩子偶有憂傷低潮,情緒不穩,我們要幫他宣洩。
我跟Yu Studio討論,請他特別客製銀版小地盒。
2個Yu studio銀版小地盒,專門服侍DAC3,讓他無時無刻保持在身心最佳狀態。
最後,就是要學習,跟自己的畫具磨合。
直接給DAC3去掌握Audiomat,總覺力有未逮。
DAC3出廠時,RCA標準輸出,設定在2.0Vrms,是最通用的規格。
這像是給DAC3不適合身型的畫架,
要孩子墊著腳尖作畫,他怎麼畫的好呢?
但是Audiomat的DAC,RCA line 輸出,是2.8Vrms,
我猜測擴大機也是搭配這個標準去設計。
於是,必須把DAC3殼打開,找出他那一組P6 jumper。
請把第9號 jumper拔掉。
拔掉9 jumper的DAC3,輸出會變成3.1V。
(詳情請看操作手冊)
在匹配的電平輸出之下,音樂的動態,能量感整個被催了出來!
DAC3彷彿穿上了高腳靴子孩子,一下子跟畫架等高了。
他可以開始在畫布上自由的揮灑了!
----------------------------------------------------------
好了!鬼扯結束!
簡言之:DAC3搭audiomat的一些淺薄經驗:
1. 升級電供
2. 升級電源線和機內電源線
3. 拔P6的9號jumper 把輸出電平拉高
4. 設定HT (bvpass) 跳過音量控制
謝謝大家收看
--
可是總價加起來60-70萬這樣龐大金額真的讓人十分卻步。
又擔心只換其中一台,自己音響裡面其他的元件等級不夠,
反而讓這麼貴的機器無法發揮。
後來和家人討論了一段時間,決定考慮手上可以利用的資金,
先換擴大機,未來有預算再買DAC。
主要是因為感受到這幾年來,DAC和藍光轉盤的進步飛快。
只要用相對少的金額,搭配一台正確的藍光轉盤,
就可以輕易超越過去很多十分昂貴的CD播放機。
反而是真空管擴大機,觀察了幾年下來,大部分機型通常沒有大幅改款。
我最高可以承受得起預算,是經典的Opera reference,它甚至已經存在了10年。
------------------------------------------------------------------------
考慮了好幾個月,最後甚至不顧當時朋友[要訊源優先]的勸告。
先下手買了audiomat家的老二Opera綜擴。而將DAC先置之不理。
Audiomat DAC固然好,跟擴大機搭配性很高,
但是前幾個月剛買JMR喇叭,後來又買入Audiomat擴大機的我,
當時實在已經沒有能力再買入昂貴的DAC。
決定用比較低價的DAC代打。
後來試聽了幾台DAC,有些是朋友的。不斷輪替之下。
發現除了Audiomat自己本廠的DAC以外,
我能夠測試過的,就Benchmark DAC3 DX,和Audiomat的擴大機最為速配。
要跟audiomat搭配的DAC,似乎最要求的是聲音的[透明度]。
audiomat本身是音色相當正確的機器。如果能夠選到音色正中的DAC,當然是好。
但是如果音色通透,但有輕微音染,與幾無音染但是聲音混濁,
兩者得選其一而無法兼顧時,為能傾聽audiomat內在本質,
我會容許一些音染而追求最好的透明感。
如果說我過去喜愛的一些德系音響的聲音,像是精工繪製的素描。
這些德系音響的DAC,擴大機,喇叭,每一個元件都像是功力不菲的畫師。
他們的畫筆下描繪出的是一絲不苟的,端莊的黑白素描。
每一筆都勾勒出明確的畫線,輪廓,由深到淺,層層加炭,精緻而嚴謹。
他們非常的精緻,可是他們是素描,黑白的。
我在他們精心鋪成的街調裡看到了光影,但是是黑白的。
Audiomat的聲音,比較像是一幅水彩畫。
Audiomat前方的DAC,是唯一的一位藝術家。
不似德國音響的每個元件都像一位嚴謹的畫師,
新組的法式音響,只有DAC是藝術家。
那Audiomat本身呢?
是的,Audiomat本身,是水彩。
在新的音響,我已經看不到那些費心雕琢的美好筆觸,
和精心鋪成的亮暗層次了。
取代之的是那是充滿光影和色彩的聲音,
鮮活而如夢似真音樂場景直接讓人忘卻音響中的工藝之美。
----------------------------------------------------------
Audiomat是水彩。
水彩,任何人去畫,都會充滿顏色和光彩。
但是畫得好不好,就看畫師(DAC)的功力。
Benchmark DAC3,像是天資聰穎的孩子。但是未經培訓開導。
要激發孩子的潛力,首先就是要給他充足的營養和能量。
我幫DAC3,換上Daitron電源供應器,客製完內部接線。
然後搭配Daitron,要搭配NESIG電源線,全套歐規電源給予電力。
孩子偶有憂傷低潮,情緒不穩,我們要幫他宣洩。
我跟Yu Studio討論,請他特別客製銀版小地盒。
2個Yu studio銀版小地盒,專門服侍DAC3,讓他無時無刻保持在身心最佳狀態。
最後,就是要學習,跟自己的畫具磨合。
直接給DAC3去掌握Audiomat,總覺力有未逮。
DAC3出廠時,RCA標準輸出,設定在2.0Vrms,是最通用的規格。
這像是給DAC3不適合身型的畫架,
要孩子墊著腳尖作畫,他怎麼畫的好呢?
但是Audiomat的DAC,RCA line 輸出,是2.8Vrms,
我猜測擴大機也是搭配這個標準去設計。
於是,必須把DAC3殼打開,找出他那一組P6 jumper。
請把第9號 jumper拔掉。
拔掉9 jumper的DAC3,輸出會變成3.1V。
(詳情請看操作手冊)
在匹配的電平輸出之下,音樂的動態,能量感整個被催了出來!
DAC3彷彿穿上了高腳靴子孩子,一下子跟畫架等高了。
他可以開始在畫布上自由的揮灑了!
----------------------------------------------------------
好了!鬼扯結束!
簡言之:DAC3搭audiomat的一些淺薄經驗:
1. 升級電供
2. 升級電源線和機內電源線
3. 拔P6的9號jumper 把輸出電平拉高
4. 設定HT (bvpass) 跳過音量控制
謝謝大家收看
--
All Comments

By Irma
at 2019-06-19T23:46
at 2019-06-19T23:46

By Carol
at 2019-06-21T01:40
at 2019-06-21T01:40

By Yedda
at 2019-06-22T03:35
at 2019-06-22T03:35

By Ophelia
at 2019-06-23T05:29
at 2019-06-23T05:29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06-24T07:24
at 2019-06-24T07:24

By Kama
at 2019-06-25T09:18
at 2019-06-25T09:18

By Faithe
at 2019-06-26T11:13
at 2019-06-26T11:13

By Kristin
at 2019-06-27T13:07
at 2019-06-27T13:07

By Irma
at 2019-06-28T15:01
at 2019-06-28T15:01

By Agatha
at 2019-06-29T16:56
at 2019-06-29T16:56

By Anonymous
at 2019-06-30T18:50
at 2019-06-30T18:50

By Ophelia
at 2019-07-01T20:45
at 2019-07-01T20:45

By Anonymous
at 2019-07-02T22:39
at 2019-07-02T22:39

By Elvira
at 2019-07-04T00:34
at 2019-07-04T00:34

By Mason
at 2019-07-05T02:28
at 2019-07-05T02:28

By Wallis
at 2019-07-06T04:22
at 2019-07-06T04:22

By Rachel
at 2019-07-07T06:17
at 2019-07-07T06:17

By Annie
at 2019-07-08T08:11
at 2019-07-08T08:11

By Brianna
at 2019-07-09T10:06
at 2019-07-09T10:06

By Wallis
at 2019-07-10T12:00
at 2019-07-10T12:00

By Noah
at 2019-07-11T13:55
at 2019-07-11T13:55

By Hedy
at 2019-07-12T15:49
at 2019-07-12T15:49

By Brianna
at 2019-07-13T17:43
at 2019-07-13T17:43
Related Posts
喇叭的皮,濕掉了 想換新(台北)

By David
at 2019-06-18T19:21
at 2019-06-18T19:21
放大音量為主要

By Kama
at 2019-06-17T15:21
at 2019-06-17T15:21
關於顱內高潮 一秒寵壞耳朵的喇叭

By Oliver
at 2019-06-17T10:03
at 2019-06-17T10:03
Onkyo將音響部門賣給美國Sound United

By Catherine
at 2019-06-17T08:56
at 2019-06-17T08:56
Look-t 隔變 & 老查級間變壓器

By Leila
at 2019-06-16T23:48
at 2019-06-16T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