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管Big Navi了你聽過 Big Ampere嗎? - 3C

By Bethany
at 2020-09-14T03:36
at 2020-09-14T03:36
Table of Contents
GA101-- 不要叫我大種,我叫朱 大 腸
根據先前Moore’s law is dead的消息指出,GA101最初是從GA100衍伸出的資料中心GPU
,4096個cuda core,搭載3072-bit的HBM2E bus。但後來因為無法取得足夠的台積電七奈
米晶圓,Nvidia決定取消GA101。
但近期一位twitter leaker宣稱GA101不但沒有胎死腹中,更將成為Nvidia在下一代
Hopper架構登場前,最創新的產品:
"GA101已經從原先閹割版的GA100演變成自成一格的新產品,架構上他是個加強版的
Ampere,Nvidia將在發表Hopper前先派他出來打臉AMD RDNA 3和Intel Xe,這款GPU目前
還沒有正式的名稱,我們先姑且稱他為Big Ampere。
Big Ampere將使用客製的三星六奈米EUV製程,在採用更先進的製程的情況下,Nvidia並
不想要縮小晶片或降低功耗,而是在塞進更多的SM-- 96,甚至112個SM。SM內部的結構也
有變革,一共搭載128個ROP,cache容量小幅提升,而每個SM中的Tensor core數量將會翻
倍。這些架構上的革新是為了支援Nvidia最新的科技-- AI補幀(AI內插補幀,類似DLSS,
但是是針對幀數)。這項科技並不是黑魔法,沒辦法讓非常卡頓的畫面神奇地順暢,還是
得有一定的基本幀數,搭配AI來進行補強,45 FPS可以變得像60,60 FPS變得像120 FPS
,原始幀數越高,AI補幀將能發揮得越好(或許可以解讀成Training set越豐富,預測出
的結果就越準確)。這項科技將能減輕CPU的負擔,進而提升整體效能。
Big Ampere將是一個獨立的產品(像是先前的Titan/Volta),用以展示Nvidia最新的AI科
技,而之後的Hopper GPU上還會有一個獨立的加速器(ASIC)來輔助這項功能。"
我自己的想法:
Nvidia在2018年就有公布他們在AI補幀技術上的初步成果,想把這項技術運用在遊戲中也
非常合理。從製程面來看,採用Samsung 6 nm EUV也有跡可循,Ampere最初採用Samsung
7 nm設計,只是因為良率不佳,所以改用8 nm製程,6 nm EUV是7 nm的延伸,不需要大改
原先的設計(當然屆時良率上不上得去又是另一件事了...)。最後提到Hopper上的ASIC也
跟其他傳聞吻合,只是先前大家認為這個獨立的加速器將是用來提升光追性能的(但如果
加速器能夠減輕Tensor core的負擔,加上更多的tensor core,那或許也能間接提升光追
性能?)。
以上內容翻譯自他的tweet,目前還無法證實這個傳言是否屬實,當然也有可能是他自己
豪洨/觀落陰的,但我自己覺得蠻有趣的,決定po出來給大家看看哈哈。另外,他昨晚在
MLID的discord中很篤定的說Navi21會使用MCM結構(附圖),我是覺得看看就好...
https://i.imgur.com/QVPVoQj.jpg
來源: https://twitter.com/IGPUOdyssey/status/1304251155489402880
--
根據先前Moore’s law is dead的消息指出,GA101最初是從GA100衍伸出的資料中心GPU
,4096個cuda core,搭載3072-bit的HBM2E bus。但後來因為無法取得足夠的台積電七奈
米晶圓,Nvidia決定取消GA101。
但近期一位twitter leaker宣稱GA101不但沒有胎死腹中,更將成為Nvidia在下一代
Hopper架構登場前,最創新的產品:
"GA101已經從原先閹割版的GA100演變成自成一格的新產品,架構上他是個加強版的
Ampere,Nvidia將在發表Hopper前先派他出來打臉AMD RDNA 3和Intel Xe,這款GPU目前
還沒有正式的名稱,我們先姑且稱他為Big Ampere。
Big Ampere將使用客製的三星六奈米EUV製程,在採用更先進的製程的情況下,Nvidia並
不想要縮小晶片或降低功耗,而是在塞進更多的SM-- 96,甚至112個SM。SM內部的結構也
有變革,一共搭載128個ROP,cache容量小幅提升,而每個SM中的Tensor core數量將會翻
倍。這些架構上的革新是為了支援Nvidia最新的科技-- AI補幀(AI內插補幀,類似DLSS,
但是是針對幀數)。這項科技並不是黑魔法,沒辦法讓非常卡頓的畫面神奇地順暢,還是
得有一定的基本幀數,搭配AI來進行補強,45 FPS可以變得像60,60 FPS變得像120 FPS
,原始幀數越高,AI補幀將能發揮得越好(或許可以解讀成Training set越豐富,預測出
的結果就越準確)。這項科技將能減輕CPU的負擔,進而提升整體效能。
Big Ampere將是一個獨立的產品(像是先前的Titan/Volta),用以展示Nvidia最新的AI科
技,而之後的Hopper GPU上還會有一個獨立的加速器(ASIC)來輔助這項功能。"
我自己的想法:
Nvidia在2018年就有公布他們在AI補幀技術上的初步成果,想把這項技術運用在遊戲中也
非常合理。從製程面來看,採用Samsung 6 nm EUV也有跡可循,Ampere最初採用Samsung
7 nm設計,只是因為良率不佳,所以改用8 nm製程,6 nm EUV是7 nm的延伸,不需要大改
原先的設計(當然屆時良率上不上得去又是另一件事了...)。最後提到Hopper上的ASIC也
跟其他傳聞吻合,只是先前大家認為這個獨立的加速器將是用來提升光追性能的(但如果
加速器能夠減輕Tensor core的負擔,加上更多的tensor core,那或許也能間接提升光追
性能?)。
以上內容翻譯自他的tweet,目前還無法證實這個傳言是否屬實,當然也有可能是他自己
豪洨/觀落陰的,但我自己覺得蠻有趣的,決定po出來給大家看看哈哈。另外,他昨晚在
MLID的discord中很篤定的說Navi21會使用MCM結構(附圖),我是覺得看看就好...
https://i.imgur.com/QVPVoQj.jpg
來源: https://twitter.com/IGPUOdyssey/status/1304251155489402880
--
Tags:
3C
All Comments

By Edith
at 2020-09-17T10:28
at 2020-09-17T10:28

By Jacob
at 2020-09-19T00:59
at 2020-09-19T00:59

By Bennie
at 2020-09-21T06:54
at 2020-09-21T06:54

By William
at 2020-09-24T05:39
at 2020-09-24T05:39

By Caitlin
at 2020-09-26T00:08
at 2020-09-26T00:08

By Isla
at 2020-09-30T18:25
at 2020-09-30T18:25

By Doris
at 2020-10-04T16:11
at 2020-10-04T16:11

By Doris
at 2020-10-07T15:44
at 2020-10-07T15:44

By Elvira
at 2020-10-11T15:20
at 2020-10-11T15:20

By Andy
at 2020-10-11T21:28
at 2020-10-11T21:28

By Poppy
at 2020-10-15T11:13
at 2020-10-15T11:13

By Jake
at 2020-10-16T17:53
at 2020-10-16T17:53

By Charlie
at 2020-10-21T10:49
at 2020-10-21T10:49

By Rosalind
at 2020-10-22T07:46
at 2020-10-22T07:46

By Ivy
at 2020-10-23T04:17
at 2020-10-23T04:17

By Iris
at 2020-10-23T11:30
at 2020-10-23T11:30

By Hamiltion
at 2020-10-23T23:05
at 2020-10-23T23:05

By Rachel
at 2020-10-27T01:59
at 2020-10-27T01:59

By Eartha
at 2020-10-27T21:44
at 2020-10-27T21:44

By George
at 2020-10-31T18:24
at 2020-10-31T18:24
Related Posts
關於4650G分配給內顯的記憶體

By Quintina
at 2020-09-14T01:41
at 2020-09-14T01:41
B75M-D3H只有一個系統風扇插槽的問題

By Queena
at 2020-09-14T00:26
at 2020-09-14T00:26
迎廣101 散熱建議?

By Gilbert
at 2020-09-13T22:37
at 2020-09-13T22:37
21k遊戲影音機

By Selena
at 2020-09-13T22:36
at 2020-09-13T22:36
微星可上 DDR4-5100MHz 的主板清單

By Megan
at 2020-09-13T21:57
at 2020-09-13T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