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被社交媒體綁架!FB與IG推出新功 - 手機討論

By Xanthe
at 2018-08-13T14:38
at 2018-08-13T14:38
Table of Contents
再也不被社交媒體綁架!FB與IG推出新功能「時間管理工具」
https://imgur.com/5Rt8JLV
過度使用手機容易造成身心上的負面影響,社群軟體就是主因之一!在人手一支智慧型手
機的時代,「滑」Facebook和Instagram成為全民運動,但研究卻發現,過度使用社交媒
體將嚴重影響人的身心狀況。其中包括情緒低落、憂鬱、焦慮等等。
根據資訊工具策進會「2017年4G行動生活使用行為調查」報告中發現,近三年一週使用3次
以上智慧型手機者,使用社群媒體佔69%,比2014年提高9個百分點。 太常使用社群媒體,
對情緒與人際互動有明顯影響,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學會(RSPH)的研究發現,91%使用社
群媒體的年輕人中,有六分之一曾感到焦慮、沮喪。
另外幾項實驗中,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學生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指定瀏覽Facebook約10分
鐘左右;另一組則在網路上與朋友互動(發文或是聊天),實驗結束後發現,
「滑Facebook者」的心情比「與朋友互動者」差。 加州聖地牙哥大學和耶魯大學的「社交
媒體對心理健康影響」實測顯示也指出,點擊4倍連結或是2倍「喜歡」者,心理健康狀況
會比平均值還要差。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Facebook去年底就承認,太常使用社交媒體會造成負面影響,
因此Facebook日前宣布,將與Instagram推出新功能「時間管理工具」,希望使用者可以藉
此有效控管社交軟體的使用時間。 這項工具方便使用者查詢每天花費在社群媒體的時間,
藉此有效控管時間上限。
這項工具分別在兩樣App的設定頁面,Instagram為「你的動態」(Your Activity)與
Facebook的「你在Facebook上的時間」(Your Time on Facebook),就可以從表板(
dashboard)看到在上平均使用此App的時間,藉此提醒自己設定、少用通訊軟體。
https://imgur.com/FyVHYam
然而,如此設計對適量使用社群媒體是否有效,各界意見紛歧。 關注社群平台的交友狀
況,是製作生活風格Instagram短影音經營者Em Sheldon每天必做的事,她自己也認為使
用社群媒體的時間過長。 對於時間管理工具的成效,Em Sheldon說:「如果提醒顯示『
你已經使用App長達6個小時』,我就會震驚『原來我使用這麼久!真浪費時間!』」。
但牛津互聯網協會(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的Grant Blank卻認為「時間管理工具
」不會徹底改變大部分使用者使用通訊軟體的方式,「Facebook並沒有給我一個可以平衡
公司利益同時又要呼籲減少使用社交媒體的方法」。
不管各方意見為何,或是否能改變使用者習慣,數位市場公司The Goat Agency聯合創始人
Harry Hugo仍審慎樂觀地說,針對這些心理健康議題,尤其花費許多時間使用通訊軟體的
年輕使用者,有足以限制使用時間的軟體真的很重要。
但他強調,每個人還是得對自己的社交媒體使用時間負責,
「我們是那些打開手機、打開社交軟體的人,不能把一切責任推給Facebook和Instagram」
。
https://goo.gl/iLjf5B
------------------------------------------------------------------------------
現代人手機成癮真的很嚴重,
除了手遊之外,一般人花最多時間經營自己的社群網路,
研究指出只用社群網路比實際面對面交友,
更容易帶來負面情緒,進而讓使用者更可望從網路社群中,
得到抒發,慟!
FB與IG將推出社群使用管理系統,
讓使用者更容易得知一天花了多少時間在他們的社群網路上,
藉此來提醒自己該適時地離開網路。
但健康心理狀態的維持不該只是社群公司的責任,
每位使用者都該掌控自己的時間分配,
保留更多時間給真實的自己與朋友,
才是治本的方法。
沒朋友的都掛在PTT上了。
--
https://imgur.com/5Rt8JLV
過度使用手機容易造成身心上的負面影響,社群軟體就是主因之一!在人手一支智慧型手
機的時代,「滑」Facebook和Instagram成為全民運動,但研究卻發現,過度使用社交媒
體將嚴重影響人的身心狀況。其中包括情緒低落、憂鬱、焦慮等等。
根據資訊工具策進會「2017年4G行動生活使用行為調查」報告中發現,近三年一週使用3次
以上智慧型手機者,使用社群媒體佔69%,比2014年提高9個百分點。 太常使用社群媒體,
對情緒與人際互動有明顯影響,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學會(RSPH)的研究發現,91%使用社
群媒體的年輕人中,有六分之一曾感到焦慮、沮喪。
另外幾項實驗中,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學生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指定瀏覽Facebook約10分
鐘左右;另一組則在網路上與朋友互動(發文或是聊天),實驗結束後發現,
「滑Facebook者」的心情比「與朋友互動者」差。 加州聖地牙哥大學和耶魯大學的「社交
媒體對心理健康影響」實測顯示也指出,點擊4倍連結或是2倍「喜歡」者,心理健康狀況
會比平均值還要差。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Facebook去年底就承認,太常使用社交媒體會造成負面影響,
因此Facebook日前宣布,將與Instagram推出新功能「時間管理工具」,希望使用者可以藉
此有效控管社交軟體的使用時間。 這項工具方便使用者查詢每天花費在社群媒體的時間,
藉此有效控管時間上限。
這項工具分別在兩樣App的設定頁面,Instagram為「你的動態」(Your Activity)與
Facebook的「你在Facebook上的時間」(Your Time on Facebook),就可以從表板(
dashboard)看到在上平均使用此App的時間,藉此提醒自己設定、少用通訊軟體。
https://imgur.com/FyVHYam
然而,如此設計對適量使用社群媒體是否有效,各界意見紛歧。 關注社群平台的交友狀
況,是製作生活風格Instagram短影音經營者Em Sheldon每天必做的事,她自己也認為使
用社群媒體的時間過長。 對於時間管理工具的成效,Em Sheldon說:「如果提醒顯示『
你已經使用App長達6個小時』,我就會震驚『原來我使用這麼久!真浪費時間!』」。
但牛津互聯網協會(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的Grant Blank卻認為「時間管理工具
」不會徹底改變大部分使用者使用通訊軟體的方式,「Facebook並沒有給我一個可以平衡
公司利益同時又要呼籲減少使用社交媒體的方法」。
不管各方意見為何,或是否能改變使用者習慣,數位市場公司The Goat Agency聯合創始人
Harry Hugo仍審慎樂觀地說,針對這些心理健康議題,尤其花費許多時間使用通訊軟體的
年輕使用者,有足以限制使用時間的軟體真的很重要。
但他強調,每個人還是得對自己的社交媒體使用時間負責,
「我們是那些打開手機、打開社交軟體的人,不能把一切責任推給Facebook和Instagram」
。
https://goo.gl/iLjf5B
------------------------------------------------------------------------------
現代人手機成癮真的很嚴重,
除了手遊之外,一般人花最多時間經營自己的社群網路,
研究指出只用社群網路比實際面對面交友,
更容易帶來負面情緒,進而讓使用者更可望從網路社群中,
得到抒發,慟!
FB與IG將推出社群使用管理系統,
讓使用者更容易得知一天花了多少時間在他們的社群網路上,
藉此來提醒自己該適時地離開網路。
但健康心理狀態的維持不該只是社群公司的責任,
每位使用者都該掌控自己的時間分配,
保留更多時間給真實的自己與朋友,
才是治本的方法。
沒朋友的都掛在PTT上了。
--
Tags:
手機
All Comments

By Hedda
at 2018-08-14T10:15
at 2018-08-14T10:15

By James
at 2018-08-15T05:52
at 2018-08-15T05:52

By Catherine
at 2018-08-16T01:29
at 2018-08-16T01:29

By Lauren
at 2018-08-16T21:07
at 2018-08-16T21:07

By Iris
at 2018-08-17T16:44
at 2018-08-17T16:44

By Rae
at 2018-08-18T12:21
at 2018-08-18T12:21

By Emma
at 2018-08-19T07:58
at 2018-08-19T07:58

By Linda
at 2018-08-20T03:35
at 2018-08-20T03:35

By George
at 2018-08-20T23:13
at 2018-08-20T23:13

By Elvira
at 2018-08-21T18:50
at 2018-08-21T18:50

By Brianna
at 2018-08-22T14:27
at 2018-08-22T14:27

By Odelette
at 2018-08-23T10:04
at 2018-08-23T10:04

By Eden
at 2018-08-24T05:42
at 2018-08-24T05:42

By Aaliyah
at 2018-08-25T01:19
at 2018-08-25T01:19

By Jacky
at 2018-08-25T20:56
at 2018-08-25T20:56

By Erin
at 2018-08-26T16:33
at 2018-08-26T16:33

By Rosalind
at 2018-08-27T12:10
at 2018-08-27T12:10

By Ursula
at 2018-08-28T07:48
at 2018-08-28T07:48

By Edwina
at 2018-08-29T03:25
at 2018-08-29T03:25

By Mason
at 2018-08-29T23:02
at 2018-08-29T23:02

By Queena
at 2018-08-30T18:39
at 2018-08-30T18:39

By Zora
at 2018-08-31T14:16
at 2018-08-31T14:16

By Tom
at 2018-09-01T09:54
at 2018-09-01T09:54

By Kumar
at 2018-09-02T05:31
at 2018-09-02T05:31

By Dinah
at 2018-09-03T01:08
at 2018-09-03T01:08

By George
at 2018-09-03T20:45
at 2018-09-03T20:45

By Oliver
at 2018-09-04T16:23
at 2018-09-04T16:23

By Brianna
at 2018-09-05T12:00
at 2018-09-05T12:00
Related Posts
廉價版IPHONE可能還要減配為A11仿生處理

By Audriana
at 2018-08-13T14:18
at 2018-08-13T14:18
3.5mm耳機孔、NFC、IP68防水三者無法兼具

By Caitlin
at 2018-08-13T14:12
at 2018-08-13T14:12
三星搶頭香!最快今年推出可折疊式手機

By Caroline
at 2018-08-13T14:05
at 2018-08-13T14:05
10K手機推薦

By Hedda
at 2018-08-13T14:01
at 2018-08-13T14:01
比三星 Note 9 低價成優勢?調查稱用戶這

By Anthony
at 2018-08-13T13:59
at 2018-08-13T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