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見隨身碟/記憶卡RMA流程與心得 - 儲存設備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07-31T20:49
at 2018-07-31T20:49
Table of Contents
好讀圖文網誌版:https://tacoclement.blogspot.com/2018/07/rma.html
之前創見隨身碟JetFlash 760 故障,使用創見官方的「JetFlash Online Recovery」工
具修復成功過,但最近發生故障再該使用修復工具則失敗,於是嘗試了創見RMA
-----------------------------
送修流程:
1. 到創見官方網站→支援→維修申請/查詢 (或輸入網址
https://rma.transcend-info.com/tw/enduser/Index2)
2. 點選消費者「維修申請」
3. 接著填入故障產品的資料、以及選擇故障原因、勾選同意條款等,再選「下一步」
4. 勾選運送方式、以及填入聯絡資訊,再點選「下一步」
5. 確認資料無誤後,點選「確認資訊」
6. 此時就完成申請,再將此頁印出,就完成報修了! 大約十來分鐘的時間。接著連同送
修的產品包裝好寄回創見,我當天(7/24)下午使用掛號寄出;再來就等待完修了...
7. 此時創見也會發送一封系統信件到信箱,裡頭也有維修單號,可以自行在創見官網查
詢
8. 有產品維修號碼,就可以回到創見官網查詢,到創見官方網站→支援→維修申請/查詢
(或輸入網址https://rma.transcend-info.com/tw/enduser/Index2),同步驟1。差別是
要輸入維修單號、點選「搜尋」
※通常過幾天後查詢才會有資料,申請完當下查詢,大多的欄位會呈現無資料的狀態
9. 過個兩三天再來查詢,就可以看到維修狀態;當然不會寫得多詳細,只是要讓使用者
知道東西是否已經送到創見、是否回寄了
10.經過6天(7/30),收到一封創見寄的系統信件:
11.再到維修查詢,就可以看到出貨時間與寄件方式,而且是用限掛,是很有效率的方式
12. 第七天(7/31),中午就收到郵差寄來的包裹了。返修件是全新品
心得:
跟之前送修廣穎的產品相比(因為目前只送修過這兩家的),程序、耗費時間都差不多,都
是大約一週寄回產品。
不過創見似乎有誠意多了,在包裝上採用紙盒、再放含完整市售包裝的新品;
相較廣穎則是用原本送去的包裝、再送回,也不知道是否為全新品,因為無市
售產品本身的包裝
不過呢...是否常用到RMA,雖然跟廠牌/產品品質有關,但有時候跟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運氣也有關......
--
之前創見隨身碟JetFlash 760 故障,使用創見官方的「JetFlash Online Recovery」工
具修復成功過,但最近發生故障再該使用修復工具則失敗,於是嘗試了創見RMA
-----------------------------
送修流程:
1. 到創見官方網站→支援→維修申請/查詢 (或輸入網址
https://rma.transcend-info.com/tw/enduser/Index2)
2. 點選消費者「維修申請」
3. 接著填入故障產品的資料、以及選擇故障原因、勾選同意條款等,再選「下一步」
4. 勾選運送方式、以及填入聯絡資訊,再點選「下一步」
5. 確認資料無誤後,點選「確認資訊」
6. 此時就完成申請,再將此頁印出,就完成報修了! 大約十來分鐘的時間。接著連同送
修的產品包裝好寄回創見,我當天(7/24)下午使用掛號寄出;再來就等待完修了...
7. 此時創見也會發送一封系統信件到信箱,裡頭也有維修單號,可以自行在創見官網查
詢
8. 有產品維修號碼,就可以回到創見官網查詢,到創見官方網站→支援→維修申請/查詢
(或輸入網址https://rma.transcend-info.com/tw/enduser/Index2),同步驟1。差別是
要輸入維修單號、點選「搜尋」
※通常過幾天後查詢才會有資料,申請完當下查詢,大多的欄位會呈現無資料的狀態
9. 過個兩三天再來查詢,就可以看到維修狀態;當然不會寫得多詳細,只是要讓使用者
知道東西是否已經送到創見、是否回寄了
10.經過6天(7/30),收到一封創見寄的系統信件:
11.再到維修查詢,就可以看到出貨時間與寄件方式,而且是用限掛,是很有效率的方式
12. 第七天(7/31),中午就收到郵差寄來的包裹了。返修件是全新品
心得:
跟之前送修廣穎的產品相比(因為目前只送修過這兩家的),程序、耗費時間都差不多,都
是大約一週寄回產品。
不過創見似乎有誠意多了,在包裝上採用紙盒、再放含完整市售包裝的新品;
相較廣穎則是用原本送去的包裝、再送回,也不知道是否為全新品,因為無市
售產品本身的包裝
不過呢...是否常用到RMA,雖然跟廠牌/產品品質有關,但有時候跟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運氣也有關......
--
Tags:
儲存設備
All Comments

By Emma
at 2018-08-03T09:54
at 2018-08-03T09:54

By Anonymous
at 2018-08-04T20:35
at 2018-08-04T20:35

By Rosalind
at 2018-08-09T11:32
at 2018-08-09T11:32

By Bennie
at 2018-08-10T17:26
at 2018-08-10T17:26

By Liam
at 2018-08-12T00:05
at 2018-08-12T00:05

By Faithe
at 2018-08-15T16:19
at 2018-08-15T16:19

By Audriana
at 2018-08-17T12:08
at 2018-08-17T12:08

By Zenobia
at 2018-08-22T06:54
at 2018-08-22T06:54

By Quintina
at 2018-08-22T09:31
at 2018-08-22T09:31

By Dorothy
at 2018-08-24T21:02
at 2018-08-24T21:02

By Audriana
at 2018-08-27T02:29
at 2018-08-27T02:29

By Gilbert
at 2018-08-31T18:46
at 2018-08-31T18:46
Related Posts
在UEFI/BIOS強制關機會傷到硬碟嗎?

By Kristin
at 2018-07-31T14:34
at 2018-07-31T14:34
Toshiba 4TB 3.5吋硬碟 $2690

By David
at 2018-07-31T08:46
at 2018-07-31T08:46
Intel 545s/ SAMSUNG 860 EVO 1TB 萬元下

By Belly
at 2018-07-31T04:40
at 2018-07-31T04:40
2.5外接HD.3T & SMR還是魔咒嗎?

By Donna
at 2018-07-31T02:18
at 2018-07-31T02:18
外接SSD與3.5吋硬碟的選擇

By Delia
at 2018-07-30T22:17
at 2018-07-30T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