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耗測試最終章-顯示卡待機/全速測試 - 顯卡

By Una
at 2011-01-03T23:18
at 2011-01-03T23:18
Table of Contents
這是整個系列的最後一篇,前半段很早就測完了,
中間因為又買了張5670所以多拖了好幾周...測到後來還真的人品爆了。
而且交叉測試還找不出原因Q___Q
回到主題~(懶得看過程可以END看結論)
======================================
在做實驗之前,當然有求知的目標,那我想知道的事情是:
1.現在的中高階卡,待機是否真的如網路上資料這般省電?
2.到底能省電到什麼程度?是否真的是「要效能時有效能、平常不用時也超省電」
這種完美狀態呢?
3.面對40nm製程的5670以及GT240,很省電又不失效能的55nm前代王者4670真的輸嗎?
那輸了多少呢?真的「效能輸、省電也輸」這麼慘嗎?
於是就開始砸錢買零件做實驗了,所幸顯卡沒有跌太多,記憶體倒是虧大了Q_Q
選手列表:
微星GTX470 OC、華碩GTX460 1G、技嘉GTX260 55nm OC、技嘉GT240 1G ddr5 OC、
華碩5830、技嘉5670 OC、華碩4670 512
驅動統一用260.99以及10.11(當時最新的)
燒機軟體使用最新的Furmark、用折磨模式、noAA、正方形畫面燒機,這樣應該最耗電
電源統一使用冰山金蝶800W、測電器是海韻PowerAngel
======================================
平台有三個狀態~
======================================
=待機盡量省電平台=
Intel i5-760 @ 133x9=1.2GHz 0.864v(主機板預設自動降壓)
P7P55D-E、DDR3 1333 2Gx4、640G sata、CPU風扇0%、顯卡取其風扇自動待機降速%數
在Win7下靜置5分鐘取最低,顯卡此時會自動以待機時脈運作
=全速燒顯卡平台=
Intel i5-760 @ 133x25=3.33GHz 1.224v(不燒cpu,Furmark只吃單核,故會自動Turbo)
P7P55D-E、DDR3 1333 2Gx4、640G sata、CPU風扇、顯卡的風扇強制100%轉速
在Win7下燒機10分鐘取最高,顯卡此時會以預設時脈運作
=不加壓超頻極限平台=
同上設定,但顯示卡以AfterBurner軟體,不加壓下盡量拉高核心跟記憶體時脈,
可順利運行前提下燒機10分鐘取最高,顯卡此時會以超頻時脈運作
======================================
實驗結果如下~
======================================
先來個開胃菜,我手上唯一的卡王收藏,來看看時代的眼淚吃多少電
上上上上上上世代的卡王ATI X850 XT PE,總共六個世代前長老
目前HD6000世代,往前推HD5000、HD4000、HD3000、HD2000、X1000、X800,共六個
待機時脈|功耗|轉速 全速時脈|功耗|溫度 超頻時脈|功耗|溫度
X850XTPE 540/587 67W 2pin 554/620 169W 65度 不能燒機就不超了
由於長老只支援DirectX9.0b沒有c,OpenGL2.0也是,總之不能燒Furmark,
我還特地去找來八年前的3DMark 2003來測試...不過山豬沒有甜甜圈威猛,僅供參考
1.當年的卡王其實全速並不非常耗電,今天的卡實在越來越誇張囉。
2.當年的待機功耗並沒能降到很低,只有稍微低一咪咪而已,所以待機頗耗電的。
待機時脈|功耗|轉速 全速時脈|功耗|溫度 超頻時脈|功耗|溫度
GTX470 50/135 67W 40% 607/1674 312W 78度 780/1700 345W 105度
由於原廠風扇扛不住超頻時脈,飆升到105度就會自動降壓導致功耗也跟著降,
所以沒辦法測出真正的極限,只能趁他104度的時候取還在全速運作的功耗為數值
1.現在的新架構,待機時脈真的超級低,使得耗電量居然可以降到跟當年卡王相當,
別忘了無論SP數量或者體積等各方面,都成長好多倍,卻能壓在67W~
這種待機耗電量其實已經不錯,所以新架構的中高階卡,的確可以達成
「要效能時有效能、平常不用時也超省電」的訴求。
2.全速時耗電量與發熱量都極為誇張,這還只是480的小老弟470而已,
難怪日本人會拿480去煮蛋不是沒有道理...
3.不加壓超頻也多33W,不過我沒有測效能提昇程度,不知道超頻cp是否高
待機時脈|功耗|轉速 全速時脈|功耗|溫度 超頻時脈|功耗|溫度
GTX460 50/135 56W 20% 675/1800 249W 69度 850/2340 293W 忘了寫
這張華碩我最後才賣出,因為本來想留下來的,各方面都非常滿意...
後來想想短時間內真的不會打電動,所以還是賣掉了,還測試了有趣的賣法XD
1.一樣待機超低時脈,而且功耗更低了,只有56W...比不插電的卡只高了8~10W,
這裡真的可以看出技術的精進,以前買顯卡都會陷入兩難~
想要高效能但又怕掛網時一直吃電很浪費,各位現在不必擔心,新架構待機很省電
2.全速時耗電量仍不低,但已經比470遠遠低了60W,溫度也低了不少
3.不加壓超頻幅度滿大的,不過功耗也多了47W不算少,一樣沒測效能so... 自行判斷
待機時脈|功耗|轉速 全速時脈|功耗|溫度 超頻時脈|功耗|溫度
HD5830 157/300 68W 25% 800/1000 267W 95度 910/1350 290W 95度
這張華碩5830在95度時會自動降頻,所以還沒辦法測出溫度極限,功耗也因此受限,
不過由於同款散熱器,卻比樓上少了一根8mm熱導管,所以溫度其實並不公平,僅參考
1.待機雖然有新架構的態勢,時脈降得很低,但功耗居然比GTX470還高,效能低這麼多,
這真的實在....................不過比起以前的卡已經好很多了啦(安慰使用者)
2.全速跟超頻時的功耗仍低於GTX470,實在不懂這張弄6pin+8pin是做啥用的?
別家的5830都是雙6pin,華碩我真不懂你呀!
待機時脈|功耗|轉速 全速時脈|功耗|溫度 超頻時脈|功耗|溫度
GTX260 300/100 75W 40% 630/1000 249W 68度 655/1300 256W 忘了寫
技嘉這張預設超頻,普通的應該是575/1000,不過我都沒降頻測,就僅供參考
1.果然上個世代技術沒有後來的好,中高階卡待機就... GTX470待機才68W的說
2.全速跟超頻的功耗是比GTX460低,只是效能差距也挺大的,這就是時代的眼淚...
另外補充一個實驗的結果挺重要的:
風扇轉速越高,對整機反而越省電,因為溫度低=耗電低,應該是半導體的特性。
風扇拔掉時可以明顯測出這點,雖然省了2~4W,但隨著溫度上升,瓦數也飆很快...
我沒有測得很精確,不過大約60度以內是較好的溫度,再上去就會猛吃更多電,
而根據國中學過的能量守恆,消耗了電能,就又會轉換成熱能,造成惡性循環Q_Q
所以,好的散熱不但能延長零件壽命,還能省電喔!
當然也因為溫度影響,所以同晶片不同散熱器,測出來必然相差很大,
例如hawk溫度低也可能形成很大的優勢,雖然不公平但卻也很實際...
(畢竟全部用水冷測試gpu功耗雖然公平,但並不符合實際多數人情況呀)
~~~~~~~~~~~~~以上是要插電的中高階們~~~~~~~~~~~~~
接下來看看不插電之間的競爭,這裡跟前面不同之處:
為了確保公平性,原廠風扇都拔掉,使用外接的風扇猛吹,所以風扇的差異度為零,
然後由於都是低階卡,在強風猛吹之下,燒機溫度也僅50~60度之間,
溫差都不到10度~因此不會有前述因溫度不同而產生的不公平情況發生
(其實原本測試環境同前面,但結果令我震驚,所以我從新做了一次)
待機時脈|功耗|轉速 全速時脈|功耗|溫度 超頻時脈|功耗|溫度
HD4670 165/250 46W X 750/1000 127W 56度 850/1140 133W 忘了寫
GT240 135/135 48W X 600/1700 136W 57度 670/2040 142W 60度
讓我們往前翻三頁看六個世代前的卡王,全速是169W、65度,而效能一樣輸他們,
這就是時代的眼淚了,長老...終究只能收藏用...
1.結果實在是很讓我不敢相信,40nm製程較新、待機/全速時脈也都比較低,
但無論待機或者全速運作、超頻運作的情況下,40nm的GT240都並沒有比較省電,
完全否定了我原先「新製程不但效能強、功耗也更省」的假設跟期盼,
我本來想把手上的4670賣掉都換40nm的,就此打住了=_______=
(我特地做了兩次,相隔兩個星期,兩次差異在2W以內,結果都一樣)
也因為這樣,所以我又買了張GT240想試試,沒想到主機板此時掛點,所以~認命吧
2.跟前面GTX460比較一下,全速時雖然省電了一半以上,但待機居然差異不大,
很可惜我實在累了也不想再砸錢砸時間,不然滿想知道GTX460 vs.HD6850的,
不過我想待機應該不會有啥差異了,已經只差8~10W了還想怎樣XDD
(全速功耗大家都知道6850贏很多就不必說了)
待機時脈|功耗|轉速 全速時脈|功耗|溫度 超頻時脈|功耗|溫度
HD5670 400/1000 65W X 785/1000 131W 53度 850/1050 135W 55度
由於5670本身限制,所以超頻時脈只能拉到850/1050,因此超頻時脈僅供參考...
1.我去google正常的待機時脈應該是157/300,但技嘉這張超頻版本有超頻,
導致待機只能400/1000,即使降頻775/1000也一樣沒辦法待機降成157/300的時脈,
為了超頻10MHz,而犧牲掉待機超低時脈省電,這到底是哪門子的「改善」?
以不插電、省電為強打的卡,待機居然輸給中高階的GTX460達9W...
技嘉除了HM之外,這張卡的決策也一樣讓人想罵髒話(我測完馬上就賣了=_=)
由於期末快到加上主機板掛了,沒辦法測其他廠牌5670,可惜了...
2.雖然無法比較5670待機時跟樓上比誰比較省電,不過全速仍可以看看的,
結果還是一樣,全速的5670雖然比GT240省電,但還是輸給4670,
於是「新製程不但效能強、功耗也更省」的假設跟期盼又再度落空~
3.由數據可以看出,HD5670不但效能贏過GT240,全速或超頻時也都比較省電!
所以在全速時,GT240是效能跟功耗雙雙輸給HD5670的~
同樣是技嘉的、同樣DDR5 1G,連風扇都是同一款蝙蝠形狀!所以公平性非常高
可惜沒有待機數據,沒辦法得知待機時5670的157/300W是輸還是贏GT240的135/135
======================================
重點節錄:
1.GT400以後系列,雖然全速頗吃電,但待機時控制得真的很棒,掛網都不會太燒電,
而ATI HD5000以後系列應該也是,只是我倒楣買到技嘉的這張降不下來而已...
2.5670或GT240都仍沒辦法效能已經贏4670、省電也想要贏4670...魚跟熊掌不可兼得。
不要問我為啥跟一些網站的結論不同,明明40nm省電很多才對呀!
我用生命擔保我沒有作弊,是真的花了幾百小時下去做這系列實驗來寫心得的。
當然取樣空間太小其實有誤差也是可能的,但我不可能同晶片各買10張來測...
所以問題究竟在哪裡,我也很想知道Orz
======================================
全系列到此結束,來做個整合~
第一篇是探討「電源供應器效率與負載曲線」誰對省電的影響比較大
結論是瓦數差異少時,效率高者較省電;瓦數差很大時,負載曲線接近中間者較省電
所以金牌400W可以打贏白牌350W,但同樣金牌的800W卻反而輸給350W白牌
(對了~後來有補測coolermaster real power pro 400W銅牌,贏350W白牌)
第二篇是探討「新舊平台之間、同樣時脈或同樣狀態」誰比較省電的測試
結論是... 新平台完勝
第三篇就探討「顯示卡」,就是此篇,結論如前述不再贅述
所以想要省電兼具效能,綜合上述三點~
1.挑選效率高的電源,銅牌330~360W、金牌400~600W
2.挑選製程新、架構新、主機板功能精簡卻夠用者最好
3.挑選待機會降到很低時脈的新架構顯示卡,ATI 5系列以後、NV 400系列以後,
並避免買到ati內建超頻的版本,頻率會降不下來
全系列不討論穩定性、品牌差異,僅以功耗為觀點,謝謝大家~
--
忘了拍顯卡們的大合照,卡也都賣了...
--
不然就白買了,這系列解脫我也終於能把現金贖回orz
這結論也是以前看人測試才知道,因為甜甜圈是圓形,所以正方最燒
微星這風扇真的比公板好太多了,我測的時候雖然11月還不冷,但我是裸測還拿風扇吹
是人吹的那種14吋大風扇開最強直接對著整個主機板吹喔!但還是105度...
※ 編輯: ganbaday 來自: 140.123.237.147 (01/04 04:11)
中間因為又買了張5670所以多拖了好幾周...測到後來還真的人品爆了。
而且交叉測試還找不出原因Q___Q
回到主題~(懶得看過程可以END看結論)
======================================
在做實驗之前,當然有求知的目標,那我想知道的事情是:
1.現在的中高階卡,待機是否真的如網路上資料這般省電?
2.到底能省電到什麼程度?是否真的是「要效能時有效能、平常不用時也超省電」
這種完美狀態呢?
3.面對40nm製程的5670以及GT240,很省電又不失效能的55nm前代王者4670真的輸嗎?
那輸了多少呢?真的「效能輸、省電也輸」這麼慘嗎?
於是就開始砸錢買零件做實驗了,所幸顯卡沒有跌太多,記憶體倒是虧大了Q_Q
選手列表:
微星GTX470 OC、華碩GTX460 1G、技嘉GTX260 55nm OC、技嘉GT240 1G ddr5 OC、
華碩5830、技嘉5670 OC、華碩4670 512
驅動統一用260.99以及10.11(當時最新的)
燒機軟體使用最新的Furmark、用折磨模式、noAA、正方形畫面燒機,這樣應該最耗電
電源統一使用冰山金蝶800W、測電器是海韻PowerAngel
======================================
平台有三個狀態~
======================================
=待機盡量省電平台=
Intel i5-760 @ 133x9=1.2GHz 0.864v(主機板預設自動降壓)
P7P55D-E、DDR3 1333 2Gx4、640G sata、CPU風扇0%、顯卡取其風扇自動待機降速%數
在Win7下靜置5分鐘取最低,顯卡此時會自動以待機時脈運作
=全速燒顯卡平台=
Intel i5-760 @ 133x25=3.33GHz 1.224v(不燒cpu,Furmark只吃單核,故會自動Turbo)
P7P55D-E、DDR3 1333 2Gx4、640G sata、CPU風扇、顯卡的風扇強制100%轉速
在Win7下燒機10分鐘取最高,顯卡此時會以預設時脈運作
=不加壓超頻極限平台=
同上設定,但顯示卡以AfterBurner軟體,不加壓下盡量拉高核心跟記憶體時脈,
可順利運行前提下燒機10分鐘取最高,顯卡此時會以超頻時脈運作
======================================
實驗結果如下~
======================================
先來個開胃菜,我手上唯一的卡王收藏,來看看時代的眼淚吃多少電
上上上上上上世代的卡王ATI X850 XT PE,總共六個世代前長老
目前HD6000世代,往前推HD5000、HD4000、HD3000、HD2000、X1000、X800,共六個
待機時脈|功耗|轉速 全速時脈|功耗|溫度 超頻時脈|功耗|溫度
X850XTPE 540/587 67W 2pin 554/620 169W 65度 不能燒機就不超了
由於長老只支援DirectX9.0b沒有c,OpenGL2.0也是,總之不能燒Furmark,
我還特地去找來八年前的3DMark 2003來測試...不過山豬沒有甜甜圈威猛,僅供參考
1.當年的卡王其實全速並不非常耗電,今天的卡實在越來越誇張囉。
2.當年的待機功耗並沒能降到很低,只有稍微低一咪咪而已,所以待機頗耗電的。
待機時脈|功耗|轉速 全速時脈|功耗|溫度 超頻時脈|功耗|溫度
GTX470 50/135 67W 40% 607/1674 312W 78度 780/1700 345W 105度
由於原廠風扇扛不住超頻時脈,飆升到105度就會自動降壓導致功耗也跟著降,
所以沒辦法測出真正的極限,只能趁他104度的時候取還在全速運作的功耗為數值
1.現在的新架構,待機時脈真的超級低,使得耗電量居然可以降到跟當年卡王相當,
別忘了無論SP數量或者體積等各方面,都成長好多倍,卻能壓在67W~
這種待機耗電量其實已經不錯,所以新架構的中高階卡,的確可以達成
「要效能時有效能、平常不用時也超省電」的訴求。
2.全速時耗電量與發熱量都極為誇張,這還只是480的小老弟470而已,
難怪日本人會拿480去煮蛋不是沒有道理...
3.不加壓超頻也多33W,不過我沒有測效能提昇程度,不知道超頻cp是否高
待機時脈|功耗|轉速 全速時脈|功耗|溫度 超頻時脈|功耗|溫度
GTX460 50/135 56W 20% 675/1800 249W 69度 850/2340 293W 忘了寫
這張華碩我最後才賣出,因為本來想留下來的,各方面都非常滿意...
後來想想短時間內真的不會打電動,所以還是賣掉了,還測試了有趣的賣法XD
1.一樣待機超低時脈,而且功耗更低了,只有56W...比不插電的卡只高了8~10W,
這裡真的可以看出技術的精進,以前買顯卡都會陷入兩難~
想要高效能但又怕掛網時一直吃電很浪費,各位現在不必擔心,新架構待機很省電
2.全速時耗電量仍不低,但已經比470遠遠低了60W,溫度也低了不少
3.不加壓超頻幅度滿大的,不過功耗也多了47W不算少,一樣沒測效能so... 自行判斷
待機時脈|功耗|轉速 全速時脈|功耗|溫度 超頻時脈|功耗|溫度
HD5830 157/300 68W 25% 800/1000 267W 95度 910/1350 290W 95度
這張華碩5830在95度時會自動降頻,所以還沒辦法測出溫度極限,功耗也因此受限,
不過由於同款散熱器,卻比樓上少了一根8mm熱導管,所以溫度其實並不公平,僅參考
1.待機雖然有新架構的態勢,時脈降得很低,但功耗居然比GTX470還高,效能低這麼多,
這真的實在....................不過比起以前的卡已經好很多了啦(安慰使用者)
2.全速跟超頻時的功耗仍低於GTX470,實在不懂這張弄6pin+8pin是做啥用的?
別家的5830都是雙6pin,華碩我真不懂你呀!
待機時脈|功耗|轉速 全速時脈|功耗|溫度 超頻時脈|功耗|溫度
GTX260 300/100 75W 40% 630/1000 249W 68度 655/1300 256W 忘了寫
技嘉這張預設超頻,普通的應該是575/1000,不過我都沒降頻測,就僅供參考
1.果然上個世代技術沒有後來的好,中高階卡待機就... GTX470待機才68W的說
2.全速跟超頻的功耗是比GTX460低,只是效能差距也挺大的,這就是時代的眼淚...
另外補充一個實驗的結果挺重要的:
風扇轉速越高,對整機反而越省電,因為溫度低=耗電低,應該是半導體的特性。
風扇拔掉時可以明顯測出這點,雖然省了2~4W,但隨著溫度上升,瓦數也飆很快...
我沒有測得很精確,不過大約60度以內是較好的溫度,再上去就會猛吃更多電,
而根據國中學過的能量守恆,消耗了電能,就又會轉換成熱能,造成惡性循環Q_Q
所以,好的散熱不但能延長零件壽命,還能省電喔!
當然也因為溫度影響,所以同晶片不同散熱器,測出來必然相差很大,
例如hawk溫度低也可能形成很大的優勢,雖然不公平但卻也很實際...
(畢竟全部用水冷測試gpu功耗雖然公平,但並不符合實際多數人情況呀)
~~~~~~~~~~~~~以上是要插電的中高階們~~~~~~~~~~~~~
接下來看看不插電之間的競爭,這裡跟前面不同之處:
為了確保公平性,原廠風扇都拔掉,使用外接的風扇猛吹,所以風扇的差異度為零,
然後由於都是低階卡,在強風猛吹之下,燒機溫度也僅50~60度之間,
溫差都不到10度~因此不會有前述因溫度不同而產生的不公平情況發生
(其實原本測試環境同前面,但結果令我震驚,所以我從新做了一次)
待機時脈|功耗|轉速 全速時脈|功耗|溫度 超頻時脈|功耗|溫度
HD4670 165/250 46W X 750/1000 127W 56度 850/1140 133W 忘了寫
GT240 135/135 48W X 600/1700 136W 57度 670/2040 142W 60度
讓我們往前翻三頁看六個世代前的卡王,全速是169W、65度,而效能一樣輸他們,
這就是時代的眼淚了,長老...終究只能收藏用...
1.結果實在是很讓我不敢相信,40nm製程較新、待機/全速時脈也都比較低,
但無論待機或者全速運作、超頻運作的情況下,40nm的GT240都並沒有比較省電,
完全否定了我原先「新製程不但效能強、功耗也更省」的假設跟期盼,
我本來想把手上的4670賣掉都換40nm的,就此打住了=_______=
(我特地做了兩次,相隔兩個星期,兩次差異在2W以內,結果都一樣)
也因為這樣,所以我又買了張GT240想試試,沒想到主機板此時掛點,所以~認命吧
2.跟前面GTX460比較一下,全速時雖然省電了一半以上,但待機居然差異不大,
很可惜我實在累了也不想再砸錢砸時間,不然滿想知道GTX460 vs.HD6850的,
不過我想待機應該不會有啥差異了,已經只差8~10W了還想怎樣XDD
(全速功耗大家都知道6850贏很多就不必說了)
待機時脈|功耗|轉速 全速時脈|功耗|溫度 超頻時脈|功耗|溫度
HD5670 400/1000 65W X 785/1000 131W 53度 850/1050 135W 55度
由於5670本身限制,所以超頻時脈只能拉到850/1050,因此超頻時脈僅供參考...
1.我去google正常的待機時脈應該是157/300,但技嘉這張超頻版本有超頻,
導致待機只能400/1000,即使降頻775/1000也一樣沒辦法待機降成157/300的時脈,
為了超頻10MHz,而犧牲掉待機超低時脈省電,這到底是哪門子的「改善」?
以不插電、省電為強打的卡,待機居然輸給中高階的GTX460達9W...
技嘉除了HM之外,這張卡的決策也一樣讓人想罵髒話(我測完馬上就賣了=_=)
由於期末快到加上主機板掛了,沒辦法測其他廠牌5670,可惜了...
2.雖然無法比較5670待機時跟樓上比誰比較省電,不過全速仍可以看看的,
結果還是一樣,全速的5670雖然比GT240省電,但還是輸給4670,
於是「新製程不但效能強、功耗也更省」的假設跟期盼又再度落空~
3.由數據可以看出,HD5670不但效能贏過GT240,全速或超頻時也都比較省電!
所以在全速時,GT240是效能跟功耗雙雙輸給HD5670的~
同樣是技嘉的、同樣DDR5 1G,連風扇都是同一款蝙蝠形狀!所以公平性非常高
可惜沒有待機數據,沒辦法得知待機時5670的157/300W是輸還是贏GT240的135/135
======================================
重點節錄:
1.GT400以後系列,雖然全速頗吃電,但待機時控制得真的很棒,掛網都不會太燒電,
而ATI HD5000以後系列應該也是,只是我倒楣買到技嘉的這張降不下來而已...
2.5670或GT240都仍沒辦法效能已經贏4670、省電也想要贏4670...魚跟熊掌不可兼得。
不要問我為啥跟一些網站的結論不同,明明40nm省電很多才對呀!
我用生命擔保我沒有作弊,是真的花了幾百小時下去做這系列實驗來寫心得的。
當然取樣空間太小其實有誤差也是可能的,但我不可能同晶片各買10張來測...
所以問題究竟在哪裡,我也很想知道Orz
======================================
全系列到此結束,來做個整合~
第一篇是探討「電源供應器效率與負載曲線」誰對省電的影響比較大
結論是瓦數差異少時,效率高者較省電;瓦數差很大時,負載曲線接近中間者較省電
所以金牌400W可以打贏白牌350W,但同樣金牌的800W卻反而輸給350W白牌
(對了~後來有補測coolermaster real power pro 400W銅牌,贏350W白牌)
第二篇是探討「新舊平台之間、同樣時脈或同樣狀態」誰比較省電的測試
結論是... 新平台完勝
第三篇就探討「顯示卡」,就是此篇,結論如前述不再贅述
所以想要省電兼具效能,綜合上述三點~
1.挑選效率高的電源,銅牌330~360W、金牌400~600W
2.挑選製程新、架構新、主機板功能精簡卻夠用者最好
3.挑選待機會降到很低時脈的新架構顯示卡,ATI 5系列以後、NV 400系列以後,
並避免買到ati內建超頻的版本,頻率會降不下來
全系列不討論穩定性、品牌差異,僅以功耗為觀點,謝謝大家~
--
忘了拍顯卡們的大合照,卡也都賣了...
--
推 smkingpk:看完 用心推!!! 01/03 23:22
推 jyhchyunlu:你太猛了!! 做了我很想做的試驗...但我沒有時間跟金錢 01/03 23:34
→ jyhchyunlu:真是很感謝你提供了這些資訊!! 01/03 23:35
推 motorone:用心給推 01/03 23:35
推 ArthurYao:我也推一下 01/03 23:46
我也沒有時間呀 事情堆著...可是800w都花錢買了,只好硬著頭皮全硬上了, 不然就白買了,這系列解脫我也終於能把現金贖回orz
推 wzj001:好文 01/04 00:08
推 justdemon:有看有推! 真用心! 01/04 00:27
推 kfshiang:推好文 01/04 00:39
推 kevinnivek12:厲害 01/04 00:43
→ vernc:功耗是全機? 01/04 00:50
對 推 timeline:40nm die 較省電, 但是 GDDR5 比 GDDR3 耗電, 拉高總功耗 01/04 02:10
推 hck819:所以你的待機/全速/超頻的功耗,是加了你平台的功耗? 01/04 02:20
yes,是整個平台功耗,但其他都是相同條件沒變動 推 pipi5867:5670全速多4w 大概多3%耗電 但效能有15~20%的提升 很划算 01/04 02:47
推 gn01140216:正方形畫面燒機?? 那解析度是多少? 01/04 02:50
960x960 noAA 極限折磨模式 1.82版,我測過其他解析度拉寬沒比較高 這結論也是以前看人測試才知道,因為甜甜圈是圓形,所以正方最燒
推 fantasylee:1000瓦*1小時 = 1瓩 = 1度電 01/04 02:56
→ gn01140216:深深覺得散熱真的差很多...... 01/04 03:05
→ gn01140216:小弟得msi 465黃金版+5 用1v 同樣燒780/1700 風扇100% 01/04 03:06
→ gn01140216:室溫19度 機殼內測試 燒furmark 1280*1024 折磨模式 01/04 03:07
→ gn01140216:燒10分鐘 最高溫來到66度 01/04 03:07
→ gn01140216:可惜手邊沒儀器可量功耗 01/04 03:09

是人吹的那種14吋大風扇開最強直接對著整個主機板吹喔!但還是105度...
※ 編輯: ganbaday 來自: 140.123.237.147 (01/04 04:11)
推 bmwx5:好文!! 01/04 11:21
推 mnmnqq:推~好文 01/04 12:42
推 RayHouston:推 用心的文章 不過第一篇PSU的探討其實有點不必要 01/04 13:11
→ RayHouston:因為電源供應器效率與負載曲線其實是一體的兩面 01/04 13:13
推 timeline:補充:是說當時 GDDR5 待機無法自動降頻所以功耗降不下去 01/04 13:18
推 papapapa5566:長知識..推 01/04 21:00
推 PAULDAVID:無反應長老推 01/07 23:11
Tags:
顯卡
All Comments

By Leila
at 2011-01-08T10:33
at 2011-01-08T10:33

By Tristan Cohan
at 2011-01-08T19:17
at 2011-01-08T19:17

By Madame
at 2011-01-11T00:56
at 2011-01-11T00:56

By Harry
at 2011-01-14T04:51
at 2011-01-14T04:51

By Hedy
at 2011-01-16T05:05
at 2011-01-16T05:05

By Lauren
at 2011-01-20T17:15
at 2011-01-20T17:15

By Ivy
at 2011-01-22T23:48
at 2011-01-22T23:48

By Ivy
at 2011-01-23T23:09
at 2011-01-23T23:09

By Faithe
at 2011-01-24T04:59
at 2011-01-24T04:59

By Puput
at 2011-01-25T04:30
at 2011-01-25T04:30

By Quanna
at 2011-01-25T11:32
at 2011-01-25T11:32

By Dorothy
at 2011-01-28T10:01
at 2011-01-28T10:01

By Daniel
at 2011-02-02T04:03
at 2011-02-02T04:03

By Hedda
at 2011-02-05T11:45
at 2011-02-05T11:45

By Victoria
at 2011-02-08T21:53
at 2011-02-08T21:53

By Michael
at 2011-02-09T06:41
at 2011-02-09T06:41

By Erin
at 2011-02-09T20:15
at 2011-02-09T20:15

By Donna
at 2011-02-13T17:23
at 2011-02-13T17:23

By Franklin
at 2011-02-16T20:46
at 2011-02-16T20:46

By Rebecca
at 2011-02-19T07:10
at 2011-02-19T07:10

By Delia
at 2011-02-20T08:08
at 2011-02-20T08:08

By Charlotte
at 2011-02-25T04:59
at 2011-02-25T04:59

By Gary
at 2011-02-27T18:44
at 2011-02-27T18:44

By Kristin
at 2011-03-04T13:03
at 2011-03-04T13:03

By Anthony
at 2011-03-07T20:15
at 2011-03-07T20:15

By Frederic
at 2011-03-08T03:21
at 2011-03-08T03:21

By Skylar Davis
at 2011-03-08T09:17
at 2011-03-08T09:17
Related Posts
有關顯示卡的省電功能

By Tom
at 2011-01-03T23:07
at 2011-01-03T23:07
黑邊問題

By Puput
at 2011-01-03T22:49
at 2011-01-03T22:49
我的核心時脈會變動...

By Wallis
at 2011-01-03T20:50
at 2011-01-03T20:50
PSU & GTX 460

By Barb Cronin
at 2011-01-03T17:00
at 2011-01-03T17:00
保固問題

By Candice
at 2011-01-03T14:57
at 2011-01-03T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