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超越英特爾?大客戶這樣吐槽… - 3C

By Kama
at 2016-07-18T14:26
at 2016-07-18T14:2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gra230434 (peace)》之銘言:
: 7月14日,台積電2016年第2季法說,以電話會議方式參加的美國分析師Arete researchz
: 分析師 Brett Simpson,問了一個突兀的問題。他竟然要台積電共同執行長劉德音比較一
: 下英特爾預計明年量產的十奈米製程,與台積電兩年後量產的七奈米製程,性能特徵上的
: 差距。
: 「你得去問我們的顧客,」劉德音有點不快的說,「我無法為他們回答。」
: 若是在幾年前,不會出現這種提問。根據半導體業界遵循了30年的摩爾定律,7奈米製程
: 領先10奈米一個技術世代,製出的電晶體縮小一半,效能、耗電等各項指標都會大幅超越
: 10奈米。兩者根本毫無比較的必要。
: 這位分析師的問題,首度將困擾業界、媒體多時的半導體製程「魔術數字」問題,提到公
: 開場合。他暗示,台積電尚未量產的7奈米與英特爾的10奈米製程,屬於同一個技術世代
: ,因此可以相提並論。
: 若干台積電客戶認同此說法。他們也指出,台積電目前量產的最尖端製程──獨吃蘋果
: A10處理器的16奈米製程,僅相當於英特爾的20奈米製程。
: 不到一個月前,《天下》當面詢問台積電大客戶、世界最大IC設計公司高通技術長葛羅布
: (Matt Grob)這個問題。他毫不遲疑的大聲說「沒錯!(YES)」。
: 不只台積電,三星與格羅方德的製程數字都經過不同程度的「美化」。「這些晶圓代工業
: 者都想辦法把數字弄得愈小愈好,」葛羅布說。
: 他表示,結果是讓業界「非常非常困擾。」即使是高通內部的會議簡報,都不能直接套用
: 晶圓代工廠公告的技術數字,而必須經過換算。「我們要問清楚,這個矽晶圓上到底可以
: 放多少個邏輯電路?」葛羅布說。
: 一位資深業者透露,聯發科內部也有一套換算方式:台積電的16奈米等於英特爾的20奈米
: 、10奈米等於英特爾的12奈米。接下來未定,但看來「台積電的7奈米,比英特爾的10奈
: 米要好一點,」他說。
: 只不過幾年以前,整個半導體業都跟著龍頭英特爾的腳步亦步亦趨。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
: 種「一個製程,各自表述」的混亂場面?
: 一位前台積高階主管,曾向《天下》透露,始作俑者是三星,而時間點則是在整個產業導
: 入全新的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時,約在2、3年前。
: 台積電最早採用FinFET的16奈米製程,原本計畫跟隨英特爾,稱為20奈米FinFET。因為該
: 製程的電晶體最小線寬(half-pitch)與量產的前一代20奈米傳統電晶體製程差不多,只是
: 換上全新的FinFET電晶體。
: 但客戶向台積電主管反應,同樣的製程,三星已搶先命名為「14奈米」。如果台積電真叫
: 「20奈米」一定吃悶虧。
: 台積電從善如流,不久後改名,但只敢叫16奈米。「我們至少有點良心,不敢(像三星)
: 那樣隨便叫,」這位前台積高層苦笑著。
: 命名慣例打亂之後,首先延伸出來的問題是,外行人很難搞得清楚,英特爾、台積電、三
: 星這半導體三雄的技術競賽,究竟誰輸誰贏?
: 例如,英特爾原先預期將在今年秋天問世的10奈米製程處理器,不久前宣布將會延後到17
: 年的下半年推出。因此,量產時間極可能落後也將在同一年量產的台積電「10奈米」製程
: 。
: 當時部分媒體都以「台積電超車英特爾」大幅報導。但業內人士都心知肚明,其實,彼「
: 10奈米」不等於此「10奈米」,目前,台積電仍落後英特爾一個技術世代以上。
: 只不過,這個「台灣希望」正迎頭趕上。「過去英特爾對台積電有較大的技術領先,」高
: 通營運長戴瑞克說,「我們認為這些差距正在縮小,而且還會持續縮小。」
: 新聞來源: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7435
: 所以三星給GF的其實是20nm + FinFET
: 然後目前市面上最新的顯卡其實都是20nm而不是大家說好的14nm或是16nm
: 除了intel其他都不是真的
: 假的!! 這個製成業障重阿!!
: 跪求八卦
好喇爆葛小老卦
本來GG是想直接作14nm
不是像後來20nmBEOL(metal)+finfet
當然GG的14也不是真的14
然後發現
一堆問題搞不定
才變成現在這樣
大概2012的事八
有點忘惹
那時候我聽到gg14變16的時候 在輪班星人版偷酸
結果還被人家嗆
QQ
然後過沒多久大家都忘惹
好像gg從來就只有16而已
真的是歐
不知道該怎摸說內
QQ
--
: 7月14日,台積電2016年第2季法說,以電話會議方式參加的美國分析師Arete researchz
: 分析師 Brett Simpson,問了一個突兀的問題。他竟然要台積電共同執行長劉德音比較一
: 下英特爾預計明年量產的十奈米製程,與台積電兩年後量產的七奈米製程,性能特徵上的
: 差距。
: 「你得去問我們的顧客,」劉德音有點不快的說,「我無法為他們回答。」
: 若是在幾年前,不會出現這種提問。根據半導體業界遵循了30年的摩爾定律,7奈米製程
: 領先10奈米一個技術世代,製出的電晶體縮小一半,效能、耗電等各項指標都會大幅超越
: 10奈米。兩者根本毫無比較的必要。
: 這位分析師的問題,首度將困擾業界、媒體多時的半導體製程「魔術數字」問題,提到公
: 開場合。他暗示,台積電尚未量產的7奈米與英特爾的10奈米製程,屬於同一個技術世代
: ,因此可以相提並論。
: 若干台積電客戶認同此說法。他們也指出,台積電目前量產的最尖端製程──獨吃蘋果
: A10處理器的16奈米製程,僅相當於英特爾的20奈米製程。
: 不到一個月前,《天下》當面詢問台積電大客戶、世界最大IC設計公司高通技術長葛羅布
: (Matt Grob)這個問題。他毫不遲疑的大聲說「沒錯!(YES)」。
: 不只台積電,三星與格羅方德的製程數字都經過不同程度的「美化」。「這些晶圓代工業
: 者都想辦法把數字弄得愈小愈好,」葛羅布說。
: 他表示,結果是讓業界「非常非常困擾。」即使是高通內部的會議簡報,都不能直接套用
: 晶圓代工廠公告的技術數字,而必須經過換算。「我們要問清楚,這個矽晶圓上到底可以
: 放多少個邏輯電路?」葛羅布說。
: 一位資深業者透露,聯發科內部也有一套換算方式:台積電的16奈米等於英特爾的20奈米
: 、10奈米等於英特爾的12奈米。接下來未定,但看來「台積電的7奈米,比英特爾的10奈
: 米要好一點,」他說。
: 只不過幾年以前,整個半導體業都跟著龍頭英特爾的腳步亦步亦趨。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
: 種「一個製程,各自表述」的混亂場面?
: 一位前台積高階主管,曾向《天下》透露,始作俑者是三星,而時間點則是在整個產業導
: 入全新的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時,約在2、3年前。
: 台積電最早採用FinFET的16奈米製程,原本計畫跟隨英特爾,稱為20奈米FinFET。因為該
: 製程的電晶體最小線寬(half-pitch)與量產的前一代20奈米傳統電晶體製程差不多,只是
: 換上全新的FinFET電晶體。
: 但客戶向台積電主管反應,同樣的製程,三星已搶先命名為「14奈米」。如果台積電真叫
: 「20奈米」一定吃悶虧。
: 台積電從善如流,不久後改名,但只敢叫16奈米。「我們至少有點良心,不敢(像三星)
: 那樣隨便叫,」這位前台積高層苦笑著。
: 命名慣例打亂之後,首先延伸出來的問題是,外行人很難搞得清楚,英特爾、台積電、三
: 星這半導體三雄的技術競賽,究竟誰輸誰贏?
: 例如,英特爾原先預期將在今年秋天問世的10奈米製程處理器,不久前宣布將會延後到17
: 年的下半年推出。因此,量產時間極可能落後也將在同一年量產的台積電「10奈米」製程
: 。
: 當時部分媒體都以「台積電超車英特爾」大幅報導。但業內人士都心知肚明,其實,彼「
: 10奈米」不等於此「10奈米」,目前,台積電仍落後英特爾一個技術世代以上。
: 只不過,這個「台灣希望」正迎頭趕上。「過去英特爾對台積電有較大的技術領先,」高
: 通營運長戴瑞克說,「我們認為這些差距正在縮小,而且還會持續縮小。」
: 新聞來源: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7435
: 所以三星給GF的其實是20nm + FinFET
: 然後目前市面上最新的顯卡其實都是20nm而不是大家說好的14nm或是16nm
: 除了intel其他都不是真的
: 假的!! 這個製成業障重阿!!
: 跪求八卦
好喇爆葛小老卦
本來GG是想直接作14nm
不是像後來20nmBEOL(metal)+finfet
當然GG的14也不是真的14
然後發現
一堆問題搞不定
才變成現在這樣
大概2012的事八
有點忘惹
那時候我聽到gg14變16的時候 在輪班星人版偷酸
結果還被人家嗆
然後過沒多久大家都忘惹
好像gg從來就只有16而已
真的是歐
不知道該怎摸說內
--
Tags:
3C
All Comments

By Olive
at 2016-07-20T09:19
at 2016-07-20T09:19

By Hedwig
at 2016-07-21T02:57
at 2016-07-21T02:57

By Xanthe
at 2016-07-23T16:11
at 2016-07-23T16:11

By Cara
at 2016-07-24T07:18
at 2016-07-24T07:18

By Tom
at 2016-07-27T00:51
at 2016-07-27T00:51

By John
at 2016-07-27T21:28
at 2016-07-27T21:28

By Puput
at 2016-08-01T06:37
at 2016-08-01T06:37

By Yuri
at 2016-08-06T02:14
at 2016-08-06T02:14

By Catherine
at 2016-08-09T09:40
at 2016-08-09T09:40

By Emma
at 2016-08-11T00:24
at 2016-08-11T00:24

By Noah
at 2016-08-13T18:03
at 2016-08-13T18:03

By Dora
at 2016-08-18T08:28
at 2016-08-18T08:28

By Oscar
at 2016-08-22T21:09
at 2016-08-22T21:09

By Jake
at 2016-08-25T06:04
at 2016-08-25T06:04

By Belly
at 2016-08-28T23:30
at 2016-08-28T23:30

By Selena
at 2016-08-29T19:41
at 2016-08-29T19:41

By Rebecca
at 2016-08-30T08:07
at 2016-08-30T08:07

By Mia
at 2016-09-02T07:17
at 2016-09-02T07:17

By Queena
at 2016-09-04T23:33
at 2016-09-04T23:33

By Kyle
at 2016-09-09T03:34
at 2016-09-09T03:34

By Anthony
at 2016-09-14T01:27
at 2016-09-14T01:27

By Tracy
at 2016-09-15T16:29
at 2016-09-15T16:29

By Barb Cronin
at 2016-09-19T13:49
at 2016-09-19T13:4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6-09-22T05:33
at 2016-09-22T05:33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6-09-23T21:23
at 2016-09-23T21:23

By Necoo
at 2016-09-27T07:58
at 2016-09-27T07:58

By Edward Lewis
at 2016-09-30T10:18
at 2016-09-30T10:18

By Frederic
at 2016-10-05T05:31
at 2016-10-05T05:31

By Ophelia
at 2016-10-09T05:03
at 2016-10-09T05:03

By Susan
at 2016-10-11T17:09
at 2016-10-11T17:0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6-10-12T13:04
at 2016-10-12T13:04

By Poppy
at 2016-10-13T09:44
at 2016-10-13T09:44

By Kelly
at 2016-10-14T16:22
at 2016-10-14T16:22

By Lily
at 2016-10-19T12:29
at 2016-10-19T12:29

By Iris
at 2016-10-20T06:21
at 2016-10-20T06:21

By Edward Lewis
at 2016-10-21T21:38
at 2016-10-21T21:38

By Edwina
at 2016-10-25T08:25
at 2016-10-25T08:25

By Callum
at 2016-10-29T08:04
at 2016-10-29T08:04

By Yuri
at 2016-11-03T04:21
at 2016-11-03T04:21

By Zora
at 2016-11-03T17:33
at 2016-11-03T17:33

By Charlie
at 2016-11-04T02:06
at 2016-11-04T02:06

By James
at 2016-11-05T11:23
at 2016-11-05T11:23

By Odelette
at 2016-11-07T08:06
at 2016-11-07T08:06

By John
at 2016-11-08T08:43
at 2016-11-08T08:43

By Selena
at 2016-11-11T00:26
at 2016-11-11T00:26

By Jessica
at 2016-11-13T09:55
at 2016-11-13T09:55

By Xanthe
at 2016-11-13T13:03
at 2016-11-13T13:03

By Quintina
at 2016-11-14T05:03
at 2016-11-14T05:03

By Susan
at 2016-11-16T23:50
at 2016-11-16T23:50

By Xanthe
at 2016-11-19T02:30
at 2016-11-19T02:30

By Carol
at 2016-11-19T13:25
at 2016-11-19T13:25

By Ethan
at 2016-11-21T09:01
at 2016-11-21T09:01

By Damian
at 2016-11-23T19:53
at 2016-11-23T19:53

By Susan
at 2016-11-26T16:13
at 2016-11-26T16:13

By Olive
at 2016-11-29T02:59
at 2016-11-29T02:59

By Faithe
at 2016-12-02T04:26
at 2016-12-02T04:26

By Heather
at 2016-12-06T04:41
at 2016-12-06T04:41

By Ophelia
at 2016-12-07T00:55
at 2016-12-07T00:55

By Bethany
at 2016-12-11T09:52
at 2016-12-11T09:52

By Valerie
at 2016-12-15T06:09
at 2016-12-15T06:09

By Ursula
at 2016-12-17T09:52
at 2016-12-17T09:52

By Suhail Hany
at 2016-12-18T15:15
at 2016-12-18T15:15

By Bennie
at 2016-12-22T04:27
at 2016-12-22T04:27

By Quintina
at 2016-12-23T10:56
at 2016-12-23T10:56
Related Posts
台積電超越英特爾?大客戶這樣吐槽…

By Catherine
at 2016-07-18T13:43
at 2016-07-18T13:43
35k遊戲機

By Isabella
at 2016-07-18T12:29
at 2016-07-18T12:29
技嘉GTX970 TT OC光速版降價9490↘8890

By Faithe
at 2016-07-18T12:18
at 2016-07-18T12:18
G4400和845的選擇

By Ursula
at 2016-07-18T12:11
at 2016-07-18T12:11
CPU散熱器請益,求推薦

By Charlie
at 2016-07-18T11:54
at 2016-07-18T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