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擺位造成的聲音差異? 有人有心得嗎? - 喇叭

By Agatha
at 2017-05-05T23:53
at 2017-05-05T23:53
Table of Contents
類似的經驗分享...也是有啦
1.地毯往前拉,定位跑掉,只有嘴巴,沒有人頭型體感....
2. 隨著前級從音響架的高,中,低,一路下來,音場一路往上...
當前級放在音響架最低一層的時候,人頭正好高於喇叭上緣30cm處,離地約160cm
3. 隨著音響架越來越高級,越來越聽到原廠設計的優點,
把後級下面的BDR拆掉,聲音的自然擴散跟縱深延長變大很多
以前會很像在看電影,音像大概從喇叭前緣約10cm往後延深約2m
現在可以聽到掌聲在喇叭前1.2m處,總算比較有臨場感一點了
某些比較熱鬧的錄音,比如說縱貫線演唱會的rip也可以聽到吉他手站在喇叭前面...
類似的經驗還有
每拆掉一塊喇叭下面墊腳錐的BDR LM disc, 音場下緣就往下一點,
不過聽劉漢盛20周年的掌聲測試,還是沒辦法聽出來蹲著鼓掌這麼低,
三次掌聲大概分別位於
音像人頭的頭頂(高於喇叭上緣),臉前(高中音單體的中間)跟胸前(中音單體往下約15cm)
4. 因為我的前後級離的有點遠,所以訊號線要3m,
當我把訊號線拉的越開,在音像大小不太變的情況下,音場會再稍微拉開一點點
※ 引述《bogie (阿緋)》之銘言:
: 這是今晚親身的血淋的經驗QQ
: 事件時間軸
: t0 -> t1.原本的常駐系統
: ----> t2.換信號線
: ----> t3.訂製的木桌,換器材擺位(之前後級擺地上)
: t2->
: 買了第一條高階信號線後
: 整個音響系統完全提升一個檔次
: 聽了差點哭出來
: t3->
: 桌子來之後,器材也換了擺位
: 一開始聽以為是擺位不習慣(?
: 但聽"久"就是異常不對勁
: 幾個禮拜過去真的是覺得這聲音詭異到讓我不舒服
: 因為小弟這條新線異常剛硬
: 所以走線很麻煩,只能:
: A.從架子到地上 B.架子最低到架子最高
: 當初是考慮到A類後級發燙,所以放在最上層
: 莫名詭異的t3,擺位是 "前級->後級" 是 "低處->高處"
: 今天真的受不了,改成 "前級->後級" 是 "高處->低處"
: 乾!!!!我還以為我換了全套MSB+ASR
: 這真的是太扯了
: 聲音寬鬆自然、低音精準、高音形體精準立體啊!!!
: 中頻人聲位置正確、沒有跑到音樂前或躲在音樂後
: 吉他聲會刮耳!!!!我快哭了 我終於找回你了QQ....
: 後來想到了一些以前音響展或是音響店
: 前輩或業務現場試給我看的玄學....
: 另外我還有一次的經驗是
: 喇叭線Y端子走線 我也是為了走線鎖成 "人" 方向 而不是"Y"方向
: 那聲音也是詭異到一個極點....
: 原來系統已經有所謂敏感度 >///<
: 版友是否有相關經驗? 大家分享一下吧~~~
--
1.地毯往前拉,定位跑掉,只有嘴巴,沒有人頭型體感....
2. 隨著前級從音響架的高,中,低,一路下來,音場一路往上...
當前級放在音響架最低一層的時候,人頭正好高於喇叭上緣30cm處,離地約160cm
3. 隨著音響架越來越高級,越來越聽到原廠設計的優點,
把後級下面的BDR拆掉,聲音的自然擴散跟縱深延長變大很多
以前會很像在看電影,音像大概從喇叭前緣約10cm往後延深約2m
現在可以聽到掌聲在喇叭前1.2m處,總算比較有臨場感一點了
某些比較熱鬧的錄音,比如說縱貫線演唱會的rip也可以聽到吉他手站在喇叭前面...
類似的經驗還有
每拆掉一塊喇叭下面墊腳錐的BDR LM disc, 音場下緣就往下一點,
不過聽劉漢盛20周年的掌聲測試,還是沒辦法聽出來蹲著鼓掌這麼低,
三次掌聲大概分別位於
音像人頭的頭頂(高於喇叭上緣),臉前(高中音單體的中間)跟胸前(中音單體往下約15cm)
4. 因為我的前後級離的有點遠,所以訊號線要3m,
當我把訊號線拉的越開,在音像大小不太變的情況下,音場會再稍微拉開一點點
※ 引述《bogie (阿緋)》之銘言:
: 這是今晚親身的血淋的經驗QQ
: 事件時間軸
: t0 -> t1.原本的常駐系統
: ----> t2.換信號線
: ----> t3.訂製的木桌,換器材擺位(之前後級擺地上)
: t2->
: 買了第一條高階信號線後
: 整個音響系統完全提升一個檔次
: 聽了差點哭出來
: t3->
: 桌子來之後,器材也換了擺位
: 一開始聽以為是擺位不習慣(?
: 但聽"久"就是異常不對勁
: 幾個禮拜過去真的是覺得這聲音詭異到讓我不舒服
: 因為小弟這條新線異常剛硬
: 所以走線很麻煩,只能:
: A.從架子到地上 B.架子最低到架子最高
: 當初是考慮到A類後級發燙,所以放在最上層
: 莫名詭異的t3,擺位是 "前級->後級" 是 "低處->高處"
: 今天真的受不了,改成 "前級->後級" 是 "高處->低處"
: 乾!!!!我還以為我換了全套MSB+ASR
: 這真的是太扯了
: 聲音寬鬆自然、低音精準、高音形體精準立體啊!!!
: 中頻人聲位置正確、沒有跑到音樂前或躲在音樂後
: 吉他聲會刮耳!!!!我快哭了 我終於找回你了QQ....
: 後來想到了一些以前音響展或是音響店
: 前輩或業務現場試給我看的玄學....
: 另外我還有一次的經驗是
: 喇叭線Y端子走線 我也是為了走線鎖成 "人" 方向 而不是"Y"方向
: 那聲音也是詭異到一個極點....
: 原來系統已經有所謂敏感度 >///<
: 版友是否有相關經驗? 大家分享一下吧~~~
--
All Comments

By Rosalind
at 2017-05-10T06:31
at 2017-05-10T06:31

By Christine
at 2017-05-14T13:09
at 2017-05-14T13:09

By Skylar Davis
at 2017-05-18T19:48
at 2017-05-18T19:48

By Andrew
at 2017-05-23T02:26
at 2017-05-23T02:26

By Daph Bay
at 2017-05-27T09:04
at 2017-05-27T09:04

By Emily
at 2017-05-31T15:42
at 2017-05-31T15:42
Related Posts
器材擺位造成的聲音差異? 有人有心得嗎?

By Irma
at 2017-05-05T22:20
at 2017-05-05T22:20
C2 跟 vs4621 跟 T20II抉擇

By Heather
at 2017-05-05T16:44
at 2017-05-05T16:44
先升級DAC還是純後級

By Tom
at 2017-05-05T09:46
at 2017-05-05T09:46
先升級DAC還是純後級

By Ophelia
at 2017-05-05T08:09
at 2017-05-05T08:09
Edifier M3280台北可試聽的地方

By Madame
at 2017-05-04T21:39
at 2017-05-04T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