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螢幕的可能性? - 顯卡

By Oscar
at 2008-08-22T20:08
at 2008-08-22T20:0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BADBUG (推文是分享的動力)》之銘言:
: 我知道有雙螢幕顯示卡,那有四螢幕顯示卡能達到上述功能嗎?
: 或是雙顯+雙顯=4顯!?
: 有沒有類似的DEMO照片跟說明呢??
: 還請大家幫忙>_< 謝謝!
單卡方案:
1. nVidia Quadro NVS 4開頭的系列
(不要買成繪圖卡的Quadro)
目前販售中的產品是Quadro NVS 440. PCI-Express 16x/1x兩種版本.
2. ATI Fire MV
販售中的四螢幕是2400系列,有PCI以及PCI-Express 16X兩種版本
3. Matrox....很久沒用,跳過.最新的產品似乎叫做M9140...
單卡的好處是可以找到Low Power跟Low Profile的版本.另外就是
driver設定可以整合起來,也不會因為device number重設,螢幕順序跑掉.
(這是多卡方案最麻煩的問題.尤其是超過3個以上的PCI顯示卡這樣做的時候)
雙卡方案:
任意兩張卡:
一般來說只要支援,都可以插下去當延伸螢幕使用..
不只是PCI顯示卡,PCI-Express顯示卡(**不過有些SLI/CF
主機板,bios不支援混插不同的卡一起輸出),甚至是PCI-Express
時代的內建顯示可以內建顯示和外接的一起輸出多螢幕...
自體SLI/CF的卡,如nVidia的7950GX2,9800GX2,ATI的3870x2,4870x2等:
要注意的是這一類的卡不一定支援四輸出.另外就是要四螢幕輸出,SLI/CF
必須關閉.因此不要期待平常沒事多螢幕輸出,開遊戲的時候自動幫你SLI/CF
這種好事情...要設定後重新開機.
注意事項:
單卡四螢幕的話,加上已經停產但是很容易買到庫存的舊產品,
還有很多種,不過要注意每個螢幕允許的最大輸出,有些會把後面的Port
只支援Single Link DVI(1600x1200~1920x1200),VGA的RAMDAC也可能較低
導致支援的解析度低於主螢幕.
多卡方案就分別檢查就可以了,當然,較早的卡,nVidia的7600以下,
ATI的X1650以下等,當時的第二個DVI(如果有)也只有Single Link.
所以問題類似...
自體SLI/CF的卡,目前來說都常都是看本體GPU支援甚麼,如果本體GPU
支援DVI 1xD 1xS,那麼卡通常會做成2xD,2xS...如果本體GPU已經支援
DVI 2xD了通常輸出就是DVI 4xD
延伸螢幕/擴展螢幕??
目前各家的Vista Driver尚未加入"水平擴展/垂直擴展"的功能.
所以都當延伸螢幕使用,不過Vista的延伸螢幕可以自由設定從哪裡延伸出去
因此,要把桌面設定成 ** * *
** *** *** 都很自由.
(Windows XP的driver對延伸螢幕的設定就只能排排坐的樣子??)
Overlay影片輸出?
大部分的雙螢幕顯示卡.對於overlay的影片輸出
都有限制,只能在一個螢幕上看到,不能跨螢幕出現.
四螢幕顯示卡或者是雙卡的方案應該有類似的限制.
當需要很多的螢幕都有影片overlay輸出,
或者是想要一個大影片跨多螢幕輸出的時候就要注意.
Driver有限制嗎??是不是用同一家的比較好??
如果不太需要使用各家的內部控制台設定,這問題就不是很重要.
不同廠商的卡混插的時候.額外的顯示卡控制台程式可能會起衝突.
多螢幕的場合有時候缺了這些內部設定功能會比較不方便.
基於同樣的理由,多顯示卡但是時代差很遠的卡混插也會有類似的問題,
比如說PCI-Express HD3850再插PCI的Radeon等.因此多卡方案還是以
同廠牌,推出時間不會差太遠的為優先.
--
: 我知道有雙螢幕顯示卡,那有四螢幕顯示卡能達到上述功能嗎?
: 或是雙顯+雙顯=4顯!?
: 有沒有類似的DEMO照片跟說明呢??
: 還請大家幫忙>_< 謝謝!
單卡方案:
1. nVidia Quadro NVS 4開頭的系列
(不要買成繪圖卡的Quadro)
目前販售中的產品是Quadro NVS 440. PCI-Express 16x/1x兩種版本.
2. ATI Fire MV
販售中的四螢幕是2400系列,有PCI以及PCI-Express 16X兩種版本
3. Matrox....很久沒用,跳過.最新的產品似乎叫做M9140...
單卡的好處是可以找到Low Power跟Low Profile的版本.另外就是
driver設定可以整合起來,也不會因為device number重設,螢幕順序跑掉.
(這是多卡方案最麻煩的問題.尤其是超過3個以上的PCI顯示卡這樣做的時候)
雙卡方案:
任意兩張卡:
一般來說只要支援,都可以插下去當延伸螢幕使用..
不只是PCI顯示卡,PCI-Express顯示卡(**不過有些SLI/CF
主機板,bios不支援混插不同的卡一起輸出),甚至是PCI-Express
時代的內建顯示可以內建顯示和外接的一起輸出多螢幕...
自體SLI/CF的卡,如nVidia的7950GX2,9800GX2,ATI的3870x2,4870x2等:
要注意的是這一類的卡不一定支援四輸出.另外就是要四螢幕輸出,SLI/CF
必須關閉.因此不要期待平常沒事多螢幕輸出,開遊戲的時候自動幫你SLI/CF
這種好事情...要設定後重新開機.
注意事項:
單卡四螢幕的話,加上已經停產但是很容易買到庫存的舊產品,
還有很多種,不過要注意每個螢幕允許的最大輸出,有些會把後面的Port
只支援Single Link DVI(1600x1200~1920x1200),VGA的RAMDAC也可能較低
導致支援的解析度低於主螢幕.
多卡方案就分別檢查就可以了,當然,較早的卡,nVidia的7600以下,
ATI的X1650以下等,當時的第二個DVI(如果有)也只有Single Link.
所以問題類似...
自體SLI/CF的卡,目前來說都常都是看本體GPU支援甚麼,如果本體GPU
支援DVI 1xD 1xS,那麼卡通常會做成2xD,2xS...如果本體GPU已經支援
DVI 2xD了通常輸出就是DVI 4xD
延伸螢幕/擴展螢幕??
目前各家的Vista Driver尚未加入"水平擴展/垂直擴展"的功能.
所以都當延伸螢幕使用,不過Vista的延伸螢幕可以自由設定從哪裡延伸出去
因此,要把桌面設定成 ** * *
** *** *** 都很自由.
(Windows XP的driver對延伸螢幕的設定就只能排排坐的樣子??)
Overlay影片輸出?
大部分的雙螢幕顯示卡.對於overlay的影片輸出
都有限制,只能在一個螢幕上看到,不能跨螢幕出現.
四螢幕顯示卡或者是雙卡的方案應該有類似的限制.
當需要很多的螢幕都有影片overlay輸出,
或者是想要一個大影片跨多螢幕輸出的時候就要注意.
Driver有限制嗎??是不是用同一家的比較好??
如果不太需要使用各家的內部控制台設定,這問題就不是很重要.
不同廠商的卡混插的時候.額外的顯示卡控制台程式可能會起衝突.
多螢幕的場合有時候缺了這些內部設定功能會比較不方便.
基於同樣的理由,多顯示卡但是時代差很遠的卡混插也會有類似的問題,
比如說PCI-Express HD3850再插PCI的Radeon等.因此多卡方案還是以
同廠牌,推出時間不會差太遠的為優先.
--
Tags:
顯卡
All Comments

By Ina
at 2008-08-25T18:50
at 2008-08-25T18:50

By Catherine
at 2008-08-26T01:06
at 2008-08-26T01:06

By Carol
at 2008-08-30T14:11
at 2008-08-30T14:11

By Hardy
at 2008-09-03T04:57
at 2008-09-03T04:57

By Queena
at 2008-09-05T13:34
at 2008-09-05T13:34

By Yuri
at 2008-09-10T04:34
at 2008-09-10T04:34

By David
at 2008-09-13T21:49
at 2008-09-13T21:49

By Tom
at 2008-09-18T06:12
at 2008-09-18T06:12

By Olive
at 2008-09-22T14:37
at 2008-09-22T14:37

By Rosalind
at 2008-09-25T22:31
at 2008-09-25T22:31

By Hazel
at 2008-09-26T05:21
at 2008-09-26T05:21
Related Posts
催化劑8.8 更新內容翻譯

By Madame
at 2008-08-22T00:25
at 2008-08-22T00:25
ATI Catalyst™ 8.8 驅動釋出

By Victoria
at 2008-08-21T09:55
at 2008-08-21T09:55
微星顯示卡 R4850-T2D512 開盒報告

By Ingrid
at 2008-08-20T21:40
at 2008-08-20T21:40
旌宇8800GT DDR3 512mb

By Gary
at 2008-08-20T03:05
at 2008-08-20T03:05
怎麼知道哪顆CPU餵飽自己的顯示卡

By Odelette
at 2008-08-19T16:49
at 2008-08-19T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