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已至-大師級筆電奧義讓筆電脫胎換骨! - 筆電

By Candice
at 2019-04-23T21:51
at 2019-04-23T21:51
Table of Contents
SSD在產量過剩之下大幅度的降價了
120G的產品甚至有600元以內的價格了還有3年以上的保固
沒有機械讀取搜尋定位和破碎檔案的問題讓SSD能夠大幅度的提升使用的感受
基本上如果是搭配NVME的SSD會讓I/O的延遲變的更少
對於使用的體驗將會更上一層樓
"讓大師來教你筆電要怎麼樣可以更好用且用的久-大幅度提升筆電的使用體驗"
( https://www.ptt.cc/bbs/Notebook/M.1553879098.A.A65.html )
要了解筆電奧義讓你的筆電脫胎換骨重獲新生,請先看一下這篇文章
讓你能夠有基本功才不會神功未成走火入魔
筆電在12年前13-14年前硬碟的接口就已經成了SATA了
在8年前的第2代Sandy Bridge筆電機種,對SSD的相容性大幅度的題升了
在IVY的第3代I架構開始大量導入小型化的SSD應用當時是MSATA為主
到了第4代的Haswell架構開始,M.2的SSD開始應用在一般的筆電上面
第6代的Skylake架構開始,M.2的接口開始支援更快速的NVME高速SSD
但是在當時預到了RAM和SSD大漲的影響,還有NVME的SSD初期的高熱問題
廠商導入的意願和使用者加裝都還沒有很多,到了2019年的現在
INTEL的660P 512G的產品有5年保固價格已經降到2000元以內了
跟一個1T 7200轉的傳統硬碟已經是差不多的價格了
所以會說天時已至,順天而為幫筆電改裝成SSD當系統碟是非常好的時機點了
事實上從9年前的第1代Calpella架構開始,筆電的處理器就是45W的功耗設計
到了8年前的第2代Sandy Bridge,因為架構和製程的疼部提升有了大幅度的效能成長之外
包含第8代和第9代的筆電產品,其實提升的效能都是在供耗能拉升多少
在一樣45W的功耗限制下,其實第3代到地7代提升的幅度都非常的小
在於地6代之後對於影片硬解能力的大幅提升而提高使用體驗
第8代的產品在45W功耗的限制下效能提升是較為明顯
但是也是只有3成左右而已,並不是叡頻高功耗下的7成以上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說INTEL的進步是在擠牙膏
事實上在3代處理器22奈米之後,單就CPU效能來說5成以上的人已經都是效能過剩
特別是在6代處理器目前的內顯都還能滿足大部份影音串流的硬解能力
同時也有支援當下容易購買的DDR4產品,和價格到位的NVME SSD高速SSD
在看過上面的基本功文章應該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了
看個人的使用方式把RAM補到夠用,可以雙通道就雙通道
有支援M.2 NVME SSD的更換並處理乾淨的作業系統
解決機械搜尋與讀取的效能瓶頸,還有磁碟破碎檔案和系統積存性問題
這是筆電奧義的起手式--硬體效能瓶頸的解決與處理
大部份的筆電溫度比較高的都是CPU為主
每一台筆電的散熱設計都是有一個極限的
超過了就會讓CPU撞到溫度牆然後耗用CPU的I/O資源執行過熱保護機制
條整修正運作的時脈頻率也就是降頻運作,會讓效能降低
專業運算的代價就是拉長工作的時間,遊戲的過程中就是LAG卡頓的發生
要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就是提高散熱能力內能夠使用的效能
且避免讓處理器去撞到溫度牆而耗用資源處理過熱
就跟玩賽車遊戲是一樣的,如果你經常去撞牆你能跑的快嗎
就算你一直把油門採到底,讓車子輸出最大的馬力去跑你還是會輸的
不要撞牆順暢的開就是不用去處理撞牆的程序是否會好很多呢
這部份在ASUS的許多U版處理器筆電上面會出現
散熱器包含顯示卡明明只能解25W的熱而已,CPU確給了40W以上的功耗牆
那麼撞溫度牆是否就變成了必然的結果了呢
微星的GS系列機種也有類似的問題,叡頻功耗拉高到了90W
沒有12V的風扇配合高溫的問題就沒有辦法避免了
還好INTEL有提供免費的工具軟體XTU讓我們可以使用
將功耗牆調整到筆電散熱器能應付的設定就能避免撞溫度牆了
在了解到這邊的時候我們應該要知道去避免購買那些溫度牆太低的地雷機種
如溫度牆設定只有80度C而已地機種,這樣你跟本沒有機會讓處理器跑到高效能
同樣的散熱器溫度牆定在80度或是90度C的效能表現可以有1-20%的差距的
這一點也是要特別了解和留意的,EC管理的溫度牆我們是沒有辦法調整的
在沒有拆機散熱加強處理的前提下,找出適合的功耗牆設定是很重要的
特別是串燒散熱設計的機種,還有顯示卡的發熱和使用方式是要考慮進去的
然後就是調降電壓優化能效比了,這部份我分享過非常的多了
大家可以自己爬文了解一下,主要就是在筆電的散熱能力之內
透過調降電壓讓效能的表現能發揮的更好,調過頭會不穩定當機
不過可以放心重開機後就會回到原廠設定了,沒有甚麼風險的
這是筆電奧義的第2式--讓筆電的散熱量力而為,調降電壓優化能效比
再來筆電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
散熱片卡了灰塵影響散熱的效果
散熱膏乾掉裂化讓熱傳的瓶頸變的更大
原廠的散熱膏也都有過厚的問題,也可以透過清除原本的散熱膏更換新的時候一起處理
散熱器跟晶片的接觸面在使用之後也會形成氧化物影響熱傳的效果
"多年經驗與專業,針對筆電用散熱膏推薦與說明"
( https://www.ptt.cc/bbs/Notebook/M.1546332502.A.791.html )
散熱膏的相關說明可以看我的這一篇文章
熱導管經過的筆電內部空間若是有風道的經過,增加散熱片是能有效的增加散熱能力的
導管和熱熱片的熱傳效率也是可以加強處理的部份(FX504/504的CPU端散熱器就空很大可
以加強)
使用方式如果是CPU為主在清潔保養的時候GPU散熱器幾乎沒有灰塵,CPU確早以卡滿
在許多微星的筆電上面非常容易看的到,利用導管/均熱板或是銅片將熱分擔出去
對整體的使用體驗是會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筆電奧義的第3式是需要有完整的拆機能力和更豐富的筆電和散熱相當知識
一般來說是玩家級或是本職學能足夠的從業人員方可練就與習成的筆電奧義
也是目前我還在不斷加強的部份,更是從業人員服務能力差異的關鍵
現在我將這份筆電奧義的武功秘笈分享給大家
希望玩家可以玩的更精彩創造出更多的可能
從業人員也能夠提供更多元更便利有效的服務給廣大的使用者
一般的使用者看到這篇文章可能會有些吸收困難
但是應該可以初步的了解筆電是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而有更好的使用體驗
透過保養維護與加強讓筆電的使用體驗提升與增加使用的年限
讓電子垃圾少一點,讓使用過程好一點,讓使用其間久一點,讓總體花費少一點
--
120G的產品甚至有600元以內的價格了還有3年以上的保固
沒有機械讀取搜尋定位和破碎檔案的問題讓SSD能夠大幅度的提升使用的感受
基本上如果是搭配NVME的SSD會讓I/O的延遲變的更少
對於使用的體驗將會更上一層樓
"讓大師來教你筆電要怎麼樣可以更好用且用的久-大幅度提升筆電的使用體驗"
( https://www.ptt.cc/bbs/Notebook/M.1553879098.A.A65.html )
要了解筆電奧義讓你的筆電脫胎換骨重獲新生,請先看一下這篇文章
讓你能夠有基本功才不會神功未成走火入魔
筆電在12年前13-14年前硬碟的接口就已經成了SATA了
在8年前的第2代Sandy Bridge筆電機種,對SSD的相容性大幅度的題升了
在IVY的第3代I架構開始大量導入小型化的SSD應用當時是MSATA為主
到了第4代的Haswell架構開始,M.2的SSD開始應用在一般的筆電上面
第6代的Skylake架構開始,M.2的接口開始支援更快速的NVME高速SSD
但是在當時預到了RAM和SSD大漲的影響,還有NVME的SSD初期的高熱問題
廠商導入的意願和使用者加裝都還沒有很多,到了2019年的現在
INTEL的660P 512G的產品有5年保固價格已經降到2000元以內了
跟一個1T 7200轉的傳統硬碟已經是差不多的價格了
所以會說天時已至,順天而為幫筆電改裝成SSD當系統碟是非常好的時機點了
事實上從9年前的第1代Calpella架構開始,筆電的處理器就是45W的功耗設計
到了8年前的第2代Sandy Bridge,因為架構和製程的疼部提升有了大幅度的效能成長之外
包含第8代和第9代的筆電產品,其實提升的效能都是在供耗能拉升多少
在一樣45W的功耗限制下,其實第3代到地7代提升的幅度都非常的小
在於地6代之後對於影片硬解能力的大幅提升而提高使用體驗
第8代的產品在45W功耗的限制下效能提升是較為明顯
但是也是只有3成左右而已,並不是叡頻高功耗下的7成以上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說INTEL的進步是在擠牙膏
事實上在3代處理器22奈米之後,單就CPU效能來說5成以上的人已經都是效能過剩
特別是在6代處理器目前的內顯都還能滿足大部份影音串流的硬解能力
同時也有支援當下容易購買的DDR4產品,和價格到位的NVME SSD高速SSD
在看過上面的基本功文章應該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了
看個人的使用方式把RAM補到夠用,可以雙通道就雙通道
有支援M.2 NVME SSD的更換並處理乾淨的作業系統
解決機械搜尋與讀取的效能瓶頸,還有磁碟破碎檔案和系統積存性問題
這是筆電奧義的起手式--硬體效能瓶頸的解決與處理
大部份的筆電溫度比較高的都是CPU為主
每一台筆電的散熱設計都是有一個極限的
超過了就會讓CPU撞到溫度牆然後耗用CPU的I/O資源執行過熱保護機制
條整修正運作的時脈頻率也就是降頻運作,會讓效能降低
專業運算的代價就是拉長工作的時間,遊戲的過程中就是LAG卡頓的發生
要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就是提高散熱能力內能夠使用的效能
且避免讓處理器去撞到溫度牆而耗用資源處理過熱
就跟玩賽車遊戲是一樣的,如果你經常去撞牆你能跑的快嗎
就算你一直把油門採到底,讓車子輸出最大的馬力去跑你還是會輸的
不要撞牆順暢的開就是不用去處理撞牆的程序是否會好很多呢
這部份在ASUS的許多U版處理器筆電上面會出現
散熱器包含顯示卡明明只能解25W的熱而已,CPU確給了40W以上的功耗牆
那麼撞溫度牆是否就變成了必然的結果了呢
微星的GS系列機種也有類似的問題,叡頻功耗拉高到了90W
沒有12V的風扇配合高溫的問題就沒有辦法避免了
還好INTEL有提供免費的工具軟體XTU讓我們可以使用
將功耗牆調整到筆電散熱器能應付的設定就能避免撞溫度牆了
在了解到這邊的時候我們應該要知道去避免購買那些溫度牆太低的地雷機種
如溫度牆設定只有80度C而已地機種,這樣你跟本沒有機會讓處理器跑到高效能
同樣的散熱器溫度牆定在80度或是90度C的效能表現可以有1-20%的差距的
這一點也是要特別了解和留意的,EC管理的溫度牆我們是沒有辦法調整的
在沒有拆機散熱加強處理的前提下,找出適合的功耗牆設定是很重要的
特別是串燒散熱設計的機種,還有顯示卡的發熱和使用方式是要考慮進去的
然後就是調降電壓優化能效比了,這部份我分享過非常的多了
大家可以自己爬文了解一下,主要就是在筆電的散熱能力之內
透過調降電壓讓效能的表現能發揮的更好,調過頭會不穩定當機
不過可以放心重開機後就會回到原廠設定了,沒有甚麼風險的
這是筆電奧義的第2式--讓筆電的散熱量力而為,調降電壓優化能效比
再來筆電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
散熱片卡了灰塵影響散熱的效果
散熱膏乾掉裂化讓熱傳的瓶頸變的更大
原廠的散熱膏也都有過厚的問題,也可以透過清除原本的散熱膏更換新的時候一起處理
散熱器跟晶片的接觸面在使用之後也會形成氧化物影響熱傳的效果
"多年經驗與專業,針對筆電用散熱膏推薦與說明"
( https://www.ptt.cc/bbs/Notebook/M.1546332502.A.791.html )
散熱膏的相關說明可以看我的這一篇文章
熱導管經過的筆電內部空間若是有風道的經過,增加散熱片是能有效的增加散熱能力的
導管和熱熱片的熱傳效率也是可以加強處理的部份(FX504/504的CPU端散熱器就空很大可
以加強)
使用方式如果是CPU為主在清潔保養的時候GPU散熱器幾乎沒有灰塵,CPU確早以卡滿
在許多微星的筆電上面非常容易看的到,利用導管/均熱板或是銅片將熱分擔出去
對整體的使用體驗是會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筆電奧義的第3式是需要有完整的拆機能力和更豐富的筆電和散熱相當知識
一般來說是玩家級或是本職學能足夠的從業人員方可練就與習成的筆電奧義
也是目前我還在不斷加強的部份,更是從業人員服務能力差異的關鍵
現在我將這份筆電奧義的武功秘笈分享給大家
希望玩家可以玩的更精彩創造出更多的可能
從業人員也能夠提供更多元更便利有效的服務給廣大的使用者
一般的使用者看到這篇文章可能會有些吸收困難
但是應該可以初步的了解筆電是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而有更好的使用體驗
透過保養維護與加強讓筆電的使用體驗提升與增加使用的年限
讓電子垃圾少一點,讓使用過程好一點,讓使用其間久一點,讓總體花費少一點
--
Tags:
筆電
All Comments

By Andy
at 2019-04-24T12:13
at 2019-04-24T12:13
Related Posts
微星PS63 8RC散熱加強優化調整成果分享

By Delia
at 2019-04-23T21:27
at 2019-04-23T21:27
PS63長達14小時影片撥放能力實測分享

By Donna
at 2019-04-23T21:12
at 2019-04-23T21:12
PS63創市售U版處理器筆電R15的跑分紀錄

By Regina
at 2019-04-23T21:04
at 2019-04-23T21:04
PS63原廠效能R15小測(後有更多心得分享

By Olivia
at 2019-04-23T20:59
at 2019-04-23T20:59
舊筆電Lenovo z470換ssd硬碟

By Ingrid
at 2019-04-23T11:34
at 2019-04-23T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