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Google I/O大會看Android系統未來發展 - Google

By James
at 2011-05-27T19:55
at 2011-05-27T19:55
Table of Contents
http://goo.gl/kDXf0
從Google I/O大會看Android系統未來發展
從 HTC Dream(許多人稱為 G1)到 Google Nexus S,從 Cupcake 版本到 Honeycomb 版
本,Android 作業系統不僅經歷系統版本的一次次升級,同時產品本身也有巨大的變化。
從無到有、過去的演進歷程可謂充滿艱辛。藉由 2011 年 5 月 Google I/O 大會的召開
,Google 再次高調宣傳 Android 具備了與 Apple iOS 作業系統分庭抗禮甚至超越的實
力。在剛剛結束的 Google I/O 大會上,Google 勾勒了什麼樣的美好未來?請看手機王
的分析報導。
科技產業年度重要盛事
2011 年 5 月中旬,Google 舉辦了 2011 年 Google I/O 大會,其實 Google I/O 至今
只舉行過 4 次,其前身是 Google Developer Day(分別在 2006 及 2007 舉行)。
Google I/O 的名字具有多重意義:I = Innovation,O = Open,另一方面也代表電腦程
式工程師關注的最底層核心,也就是電腦的 I/O:I = Input,O = Output。雖然
Google I/O 大會與 Apple WWDC 大會相比要年輕許多,但隨著 Android 陣營的逐漸壯
大,今年的大會也吸引了眾多 Google 開發人員、相關廠商與媒體的關注。Google 更在
全球各地設立了 123 個同步直播點,可說是科技產業的年度重要盛事。
▲藉由 2011 年 5 月 Google I/O 大會的召開,Google 再次高調宣傳 Android 具備了
與 Apple iOS 作業系統分庭抗禮甚至超越的實力。
我們其實不需要 Google I/O 大會提供的數據來判斷 Android 陣營的壯大,Google
Android 作業系統在 2010 年第四季出貨量就已突破 3,200 萬支、以 32.9% 的市佔率坐
上龍頭寶座,首次擠下了過去 10 年的王者 Symbian 作業系統(出貨量 3,100 萬支、市
佔率 28%)。Android 陣營的年比成長幅度(615%)更遙遙領先 iOS 裝置的年比成長幅
度(85.9%)與 Symbian 作業系統的年比成長幅度(30%)。這很難讓人想像僅僅 18 個
月之前,電信產業內還有許多人對 Android 能否佔領智慧型手機市場感到懷疑?當時主
要的行動平台領導廠商與手機製造商仍以 Symbin / NOKIA 具絕對市佔領先,而 Apple、
RIM 等製造商的產品相較於 Android 發展更明確且市場需求更穩定,多數電信營運商若
明確表態或者大量換用 Android 作業系統,可能壓縮到舊有合作廠商的出貨規模及造成
舊有合作關係的緊繃。電信業者也懷疑 Android 作業系統是否能成為 iPhone 的對手?
然而外在大環境的變化迫使手機製造商與電信業者不得不擁抱 Android 作業系統,因為
這是他們目前最好的選擇。
▲隨著 Android 陣營的逐漸壯大,今年的 Google I/O 大會也吸引了眾多 Google 開發
人員、相關廠商與媒體的關注。Google 更在全球各地設立了 123 個同步直播點,可說是
科技產業的年度重要盛事。
既然 Android 陣營成長如此迅速,Android 相關議題被放在今年 Google I/O 大會議程
的第一天也就不足為奇。開幕式宣布的種種數據都顯示了 Android 作業系統的「數大就
是美」:包括至今已有 1 億台搭載 Android 作業系統的各式裝置被啟用,2010 年中每
日 Android 裝置啟動數目為 10 萬台,至去年 12 月已經猛增到了每日 30 萬台,而到
了今年中這一數字更突破了每日 40 萬台的門檻。目前在全球 112 個市場在銷售的
Android 各式裝置共有 310 多款,這些產品來自 36 家主要廠商(在中國與印度在內的
新興國家還有許多不知名的白牌廠商),目前 Android Market 應用市場內共有 20 萬款
應用(下載次數突破 45 億次),雖然仍然落後於Apple App Store 應用市場內的 40 萬
款,但已能夠滿足多數使用者的日常生活求,而超過 45 萬軟體研發人員正為 Android
手機或平板電腦開發各式應用更是 Android 作業系統未來成長的最大後盾。
以量取勝、但仍須重質
雖然在各種數據上完勝所有對手,但不少產業人士仍認為 Apple 位居於明顯落後!美國
市場研究公司 Asymco 分析師 Horace Dediu 指出 2011 年第一季 iPhone 仍銷售超過
1,800 萬台(年同比成長 113%),這項數據顯示「iPhone 被 Android 打敗」的結論其
實毫無根據。事實上 Apple 的手機銷售量雖然只佔整個手機產業的 5%,但其銷售額卻佔
了整個手機產業的 20%、獲利甚至超過了整個手機產業的 50%,這組數據清楚說明了
Steve Jobs「重質不重量」的營運方針。
在 Apple 與 Google 於平板電腦市場的第一戰中,Goole 居於明顯劣勢:與眾家 PC 廠
商行銷其平板電腦產品的熱情相比,十分諷刺的是 MOTO XOOM 上市後的銷售成績!據
MOTO 內部消息來源表示,該公司已經確定不會再繼續增加剛剛上市的 MOTO XOOM 平板
電腦的計畫訂單數量,而其零組件供應商也相信 MOTO 已經在開發 XOOM 的改良版本。雖
然貴為市場上第一款正式搭載 Android 3.0(Honeycomb)作業系統的平板電腦,但是
MOTO XOOM 並沒有因為先於競爭對手一步而受益!根據市場銷售調查表示,截至 4 月初
MOTO XOOM 可能僅僅售出了大概10萬台、遠遠低於先前 MOTO 的預估數字。
包括 Acer、ASUS 在內的廠商普遍認為 Android 3.0 市場反應的疲軟主要原因是該作業
系統在軟體應用數目的相對缺乏。由於僅針對平板電腦所設計,過去 Android 2.X 版本
的作業系統的應用程式無法在 Android 3.0 作業系統上使用,反觀 iPad 卻可使用大量
針對 iPhone 開發的應用程式。許多廠商認為這可能讓 Android 3.0 的前景變得不明朗
,而 Android 3.0(Honeycomb)作業系統問世至今的種種細微缺陷也說明這可能一款在
時間壓力下完成的產品,所幸 Google 即將推出 Android 3.1 新版作業系統,前述問題
有可能得到一次性的解決。另一方面,Android 事業部負責人 Andy Rubin 也在 2011 年
Google I/O 第一天預告了代號「Ice Cream Sandwich」(冰淇淋三明治)的作業系統(
尚未確認版本號碼)可望於 2011 年底之前推出,該款更新將完美整合平板電腦版和智慧
型手機版本的 Android 作業系統。目前 Android 平台的軟體開發者仍需針對智慧型手機
和平板電腦開發不同版本的應用軟體,未來新版本系統問世後、前述問題將得到完美解決
。
推出線上影音服務縮小落後差距
雖然 Google 內部擁有軟體業最頂尖的軟體人才,甚至在雲端技術與應用領域位居領先,
但不可否認在與消費者第一線接觸的產品設計、產品定位及用戶體驗方面,Google 仍無
法與主要對手 Apple 並駕齊驅,影音內容服務的缺乏更是其最大的弱點。不過在 2011
年 Google I/O 大會上,Google 顯示了強大的企圖心、希望透過新推出的 Google
Music 等服務來縮小落後差距。
▲Android 3.0(Honeycomb)作業系統問世至今的種種細微缺陷也說明這可能一款在時間
壓力下完成的產品,所幸 Google 即將推出 Android 3.1 新版作業系統,前述問題有可
能得到一次性的解決。
即將開始公開測試的網路音樂服務「Google Music」可讓用戶透過各種連網設備(包括
Android 手持裝置)在遠端伺服器上儲存和播放音樂檔案,任何搭載 Android 2.2 或更
高版本的設備均可安裝 Google Music 應用。這與 Amazon 不久前推出的雲音樂服務有不
少類似之處,Amazon 推出雲端音樂服務 Cloud Drive 之後引發唱片業者的不滿,原因是
該公司尚未與任何大型唱片公司簽訂授權協議。Google 儘管已經與跨國唱片業者談判數
月,也尚未與任何大型唱片公司達成授權協定。目前 Google Music 允許單一用戶上傳最
多 20,000 首歌曲(只開放給美國地區用戶透過邀請方式使用),在測試過程中這項服務
以免費方式提供。由於目前 Apple 還沒有網路音樂服務,Google 將之視為一項競爭優勢
。Apple 或許暫時在雲端服務領域上落後(僅有 MobileMe 線上同步服務),不過從近一
年來 Apple 在北卡羅來納州擴建大型數據中心及收購串流音樂業者 Lala 等動作來判斷
,Apple 未來必將全力衝刺此一領域。雲端服務對未來智慧型手機產品而言也有其必要性
,因為影音內容很容易便超過一般手持式裝置的儲存容量(一部電影至少需要 1G 至 2G
的容量),解決方式便是透過雲端串流及同步化服務。也有傳言 Apple 不久後即將提供
免費的 MobileMe 線上服務以應對 Google 相對應的免費服務。
除了網路音樂服務之外,Google 也宣布進軍線上電影市場,對目前的領先業者 Apple 及
Netflix 發起挑戰!過去 Android 作業系統上缺少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方便的電影取得
管道,因此 Android Market 決定向用戶提供多達數千部的電影(僅支援 Android 3.1
或 Android 2.2 以上版本系統),以此對抗 Apple iTunes 的電影租賃服務,使用者可
透過 Android 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或連網的 PC 電腦租賃電影內容,而且方法還比
iTunes 簡單得多。電影租賃服務的起步價格為每部電影 1.99 美元、租賃期限為 30 天
(使用者開始觀賞後需在 24 小時內觀賞完畢)。
數位家庭應用的美好願景
如果讀者過去單純認為 Android 只是適用於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作業系統,那可謂
大錯特錯。未來幾年嵌入式系統在消費電子,尤其是非手持裝置的發展讓人期待。從
2010 年 CES 消費性電子展開始,外界已經發現嵌入式作業系統的應用有多麼廣泛:除
了智慧型手機之外還包含 Smartbook、Tablet PC 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器、Set-top
box 電視機上盒甚至網路電視等產品都不約而同的裝上了嵌入式作業系統(主要為開放式
系統 Android),這種 Android 裝置「遍地開花」的情況已象徵嵌入式系統已不再拘泥
手持裝置,未來將積極往消費性電子市場滲透的趨勢。採用 ARM 處理器及硬體架構的低
功耗、長續航時間優點有望吸引消費者重新關注平板電腦與 MID 市場。其實除了智慧型
手機與平板電腦以外,現在連微波爐和洗衣機等之類的家用電器也都能夠搭載 Android
作業系統。
事實上 2011 年初舉辦的 CES 消費性電子展中,白色家電的領導業者:韓國 LG 就宣布
該廠今年新產品集中在智慧型電視、智慧型手機與智慧型家電領域。在智慧型家電領域,
LG 的家電產品完美實現「智慧家庭生活」概念:無論消費者身處何地,只要使用智慧型
手機或者平板電腦就能夠通過 Wi-Fi 或 3G 網路輕鬆的遙控家中的各種家電,包括洗衣
機、空調系統、吸塵器甚至是廚房設備。使用者不只是簡單的對這些設備進行「開關」遙
控,還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與感測系統傳來的數據對家電設備的能源消耗、操作狀態、溫度
等狀況進行即時監控,真正達成「智慧家庭」的理想。相同的願景也在 2011 年 Google
I/O 大會出現:Google 宣布新的平板電腦版 Honeycomb 3.1 和智慧型手機版
Gingerbread 2.3.4 作業系統都將首次正式支援 USB 外接設備(提供 Open Accessory
API)。生產或設計各種外接設備將不需要支付權利金、也不需要得到 Google 的批准。
這與 Apple 一直以來嚴格控制 iPhone 與 iPad 認證外接設備市場形成巨大的對比。
▲Google 始終認為隨著網路的興起,瀏覽器未來勢必會取代作業系統的角色,但為了達
到這個理想境界、必須先行跟隨市場脈動爭取到最有利的戰略位置。Android 作業系統、
Chrome 瀏覽器以及 Chrome OS 作業系統都是如此概念下的產物,最終目的是實現「瀏覽
器即是作業系統」的概念。
除了更多外接設備之外,Google 發表的 Android@Home 計畫可透過 Wi-Fi、藍牙或其他
無線家庭控制網路讓 Android 與其他家用庭電器連接。LED 燈具與開關生產商
Lighting Science 已經承諾將在年底推出一款可由 Android 裝置進行無線控制開關的
LED 燈泡。另一款可連接家庭影音設備的 Project Tungsten 計畫可讓使用者透過
Android 設備來控制家庭影音設備,該功能與 Apple 已經推出的 AirPlay 功能存在諸
多相似之處,使用者可將音樂從 Android 裝置傳送到獨立的喇叭進行播放。
以雲端服務為核心的未來發展方向
相比於去年的 Google I/O 大會,今年 Google 花費更多時間介紹其雲端作業系統
Chrome OS(幾乎佔去第二天主要議程)並發表了兩款搭載該系統的 Chromebook 筆記型
電腦,這種以網頁為核心的網路應用可說是顛覆傳統個人電腦使用方式的大膽嘗試。
Chrome OS 是 Google 持續研發的作業系統,其目的是提供完全以網頁為中心的上網體驗
,以解決傳統 Windows PC 內出現的安全性及任務處理等問題。眾所皆知,過去數年
Google 不惜成本大幅延攬 IT 電腦科技產業的菁英,該公司遙遙領先的搜索引擎技術更
讓 Google 能夠搶先一步洞悉全球網際網路的使用者的最新趨勢動向。Google 始終認為
隨著網路的興起,瀏覽器未來勢必會取代作業系統的角色,但為了達到這個理想境界、必
須先行跟隨市場脈動爭取到最有利的戰略位置。Android 作業系統、Chrome 瀏覽器以及
Chrome 作業系統都是如此概念下的產物,最終目的是實現「瀏覽器即是作業系統」的概
念。
▲Chrome OS 是 Google 持續研發的作業系統,其目的是提供完全以網頁為中心的上網體
驗,以解決傳統 Windows PC 內出現的安全性及任務處理等問題。
即使對 Android 作業系統而言,雲端服務同樣非常重要。Google 希望 Android 裝置成
為包括 Gmail、Google Docs 和其他 Google 網路雲端服務的入口,並加快移動計算革命
的腳步。礙於版面限制,筆者將於未來以專文探討 Google 在雲端服務的佈局。從
Android 1.0 到 2.2 版本,30 個月的歷史僅僅只是一個開始,隨著行動網路與雲端服
務的逐漸普及,智慧型手持裝置的使用方式與範圍未來有望大幅改變,而 Google 正在勾
勒這幅版圖。今年的 Google I/O 大會已經向大家傳達這個訊息:Google 永遠不會停下
腳步,無盡的創意也將不斷湧現,讓我們一起期待未來 Android 作業系統在各種領域中
以不同的面貌出現。
--
從Google I/O大會看Android系統未來發展
從 HTC Dream(許多人稱為 G1)到 Google Nexus S,從 Cupcake 版本到 Honeycomb 版
本,Android 作業系統不僅經歷系統版本的一次次升級,同時產品本身也有巨大的變化。
從無到有、過去的演進歷程可謂充滿艱辛。藉由 2011 年 5 月 Google I/O 大會的召開
,Google 再次高調宣傳 Android 具備了與 Apple iOS 作業系統分庭抗禮甚至超越的實
力。在剛剛結束的 Google I/O 大會上,Google 勾勒了什麼樣的美好未來?請看手機王
的分析報導。
科技產業年度重要盛事
2011 年 5 月中旬,Google 舉辦了 2011 年 Google I/O 大會,其實 Google I/O 至今
只舉行過 4 次,其前身是 Google Developer Day(分別在 2006 及 2007 舉行)。
Google I/O 的名字具有多重意義:I = Innovation,O = Open,另一方面也代表電腦程
式工程師關注的最底層核心,也就是電腦的 I/O:I = Input,O = Output。雖然
Google I/O 大會與 Apple WWDC 大會相比要年輕許多,但隨著 Android 陣營的逐漸壯
大,今年的大會也吸引了眾多 Google 開發人員、相關廠商與媒體的關注。Google 更在
全球各地設立了 123 個同步直播點,可說是科技產業的年度重要盛事。
▲藉由 2011 年 5 月 Google I/O 大會的召開,Google 再次高調宣傳 Android 具備了
與 Apple iOS 作業系統分庭抗禮甚至超越的實力。
我們其實不需要 Google I/O 大會提供的數據來判斷 Android 陣營的壯大,Google
Android 作業系統在 2010 年第四季出貨量就已突破 3,200 萬支、以 32.9% 的市佔率坐
上龍頭寶座,首次擠下了過去 10 年的王者 Symbian 作業系統(出貨量 3,100 萬支、市
佔率 28%)。Android 陣營的年比成長幅度(615%)更遙遙領先 iOS 裝置的年比成長幅
度(85.9%)與 Symbian 作業系統的年比成長幅度(30%)。這很難讓人想像僅僅 18 個
月之前,電信產業內還有許多人對 Android 能否佔領智慧型手機市場感到懷疑?當時主
要的行動平台領導廠商與手機製造商仍以 Symbin / NOKIA 具絕對市佔領先,而 Apple、
RIM 等製造商的產品相較於 Android 發展更明確且市場需求更穩定,多數電信營運商若
明確表態或者大量換用 Android 作業系統,可能壓縮到舊有合作廠商的出貨規模及造成
舊有合作關係的緊繃。電信業者也懷疑 Android 作業系統是否能成為 iPhone 的對手?
然而外在大環境的變化迫使手機製造商與電信業者不得不擁抱 Android 作業系統,因為
這是他們目前最好的選擇。
▲隨著 Android 陣營的逐漸壯大,今年的 Google I/O 大會也吸引了眾多 Google 開發
人員、相關廠商與媒體的關注。Google 更在全球各地設立了 123 個同步直播點,可說是
科技產業的年度重要盛事。
既然 Android 陣營成長如此迅速,Android 相關議題被放在今年 Google I/O 大會議程
的第一天也就不足為奇。開幕式宣布的種種數據都顯示了 Android 作業系統的「數大就
是美」:包括至今已有 1 億台搭載 Android 作業系統的各式裝置被啟用,2010 年中每
日 Android 裝置啟動數目為 10 萬台,至去年 12 月已經猛增到了每日 30 萬台,而到
了今年中這一數字更突破了每日 40 萬台的門檻。目前在全球 112 個市場在銷售的
Android 各式裝置共有 310 多款,這些產品來自 36 家主要廠商(在中國與印度在內的
新興國家還有許多不知名的白牌廠商),目前 Android Market 應用市場內共有 20 萬款
應用(下載次數突破 45 億次),雖然仍然落後於Apple App Store 應用市場內的 40 萬
款,但已能夠滿足多數使用者的日常生活求,而超過 45 萬軟體研發人員正為 Android
手機或平板電腦開發各式應用更是 Android 作業系統未來成長的最大後盾。
以量取勝、但仍須重質
雖然在各種數據上完勝所有對手,但不少產業人士仍認為 Apple 位居於明顯落後!美國
市場研究公司 Asymco 分析師 Horace Dediu 指出 2011 年第一季 iPhone 仍銷售超過
1,800 萬台(年同比成長 113%),這項數據顯示「iPhone 被 Android 打敗」的結論其
實毫無根據。事實上 Apple 的手機銷售量雖然只佔整個手機產業的 5%,但其銷售額卻佔
了整個手機產業的 20%、獲利甚至超過了整個手機產業的 50%,這組數據清楚說明了
Steve Jobs「重質不重量」的營運方針。
在 Apple 與 Google 於平板電腦市場的第一戰中,Goole 居於明顯劣勢:與眾家 PC 廠
商行銷其平板電腦產品的熱情相比,十分諷刺的是 MOTO XOOM 上市後的銷售成績!據
MOTO 內部消息來源表示,該公司已經確定不會再繼續增加剛剛上市的 MOTO XOOM 平板
電腦的計畫訂單數量,而其零組件供應商也相信 MOTO 已經在開發 XOOM 的改良版本。雖
然貴為市場上第一款正式搭載 Android 3.0(Honeycomb)作業系統的平板電腦,但是
MOTO XOOM 並沒有因為先於競爭對手一步而受益!根據市場銷售調查表示,截至 4 月初
MOTO XOOM 可能僅僅售出了大概10萬台、遠遠低於先前 MOTO 的預估數字。
包括 Acer、ASUS 在內的廠商普遍認為 Android 3.0 市場反應的疲軟主要原因是該作業
系統在軟體應用數目的相對缺乏。由於僅針對平板電腦所設計,過去 Android 2.X 版本
的作業系統的應用程式無法在 Android 3.0 作業系統上使用,反觀 iPad 卻可使用大量
針對 iPhone 開發的應用程式。許多廠商認為這可能讓 Android 3.0 的前景變得不明朗
,而 Android 3.0(Honeycomb)作業系統問世至今的種種細微缺陷也說明這可能一款在
時間壓力下完成的產品,所幸 Google 即將推出 Android 3.1 新版作業系統,前述問題
有可能得到一次性的解決。另一方面,Android 事業部負責人 Andy Rubin 也在 2011 年
Google I/O 第一天預告了代號「Ice Cream Sandwich」(冰淇淋三明治)的作業系統(
尚未確認版本號碼)可望於 2011 年底之前推出,該款更新將完美整合平板電腦版和智慧
型手機版本的 Android 作業系統。目前 Android 平台的軟體開發者仍需針對智慧型手機
和平板電腦開發不同版本的應用軟體,未來新版本系統問世後、前述問題將得到完美解決
。
推出線上影音服務縮小落後差距
雖然 Google 內部擁有軟體業最頂尖的軟體人才,甚至在雲端技術與應用領域位居領先,
但不可否認在與消費者第一線接觸的產品設計、產品定位及用戶體驗方面,Google 仍無
法與主要對手 Apple 並駕齊驅,影音內容服務的缺乏更是其最大的弱點。不過在 2011
年 Google I/O 大會上,Google 顯示了強大的企圖心、希望透過新推出的 Google
Music 等服務來縮小落後差距。
▲Android 3.0(Honeycomb)作業系統問世至今的種種細微缺陷也說明這可能一款在時間
壓力下完成的產品,所幸 Google 即將推出 Android 3.1 新版作業系統,前述問題有可
能得到一次性的解決。
即將開始公開測試的網路音樂服務「Google Music」可讓用戶透過各種連網設備(包括
Android 手持裝置)在遠端伺服器上儲存和播放音樂檔案,任何搭載 Android 2.2 或更
高版本的設備均可安裝 Google Music 應用。這與 Amazon 不久前推出的雲音樂服務有不
少類似之處,Amazon 推出雲端音樂服務 Cloud Drive 之後引發唱片業者的不滿,原因是
該公司尚未與任何大型唱片公司簽訂授權協議。Google 儘管已經與跨國唱片業者談判數
月,也尚未與任何大型唱片公司達成授權協定。目前 Google Music 允許單一用戶上傳最
多 20,000 首歌曲(只開放給美國地區用戶透過邀請方式使用),在測試過程中這項服務
以免費方式提供。由於目前 Apple 還沒有網路音樂服務,Google 將之視為一項競爭優勢
。Apple 或許暫時在雲端服務領域上落後(僅有 MobileMe 線上同步服務),不過從近一
年來 Apple 在北卡羅來納州擴建大型數據中心及收購串流音樂業者 Lala 等動作來判斷
,Apple 未來必將全力衝刺此一領域。雲端服務對未來智慧型手機產品而言也有其必要性
,因為影音內容很容易便超過一般手持式裝置的儲存容量(一部電影至少需要 1G 至 2G
的容量),解決方式便是透過雲端串流及同步化服務。也有傳言 Apple 不久後即將提供
免費的 MobileMe 線上服務以應對 Google 相對應的免費服務。
除了網路音樂服務之外,Google 也宣布進軍線上電影市場,對目前的領先業者 Apple 及
Netflix 發起挑戰!過去 Android 作業系統上缺少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方便的電影取得
管道,因此 Android Market 決定向用戶提供多達數千部的電影(僅支援 Android 3.1
或 Android 2.2 以上版本系統),以此對抗 Apple iTunes 的電影租賃服務,使用者可
透過 Android 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或連網的 PC 電腦租賃電影內容,而且方法還比
iTunes 簡單得多。電影租賃服務的起步價格為每部電影 1.99 美元、租賃期限為 30 天
(使用者開始觀賞後需在 24 小時內觀賞完畢)。
數位家庭應用的美好願景
如果讀者過去單純認為 Android 只是適用於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作業系統,那可謂
大錯特錯。未來幾年嵌入式系統在消費電子,尤其是非手持裝置的發展讓人期待。從
2010 年 CES 消費性電子展開始,外界已經發現嵌入式作業系統的應用有多麼廣泛:除
了智慧型手機之外還包含 Smartbook、Tablet PC 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器、Set-top
box 電視機上盒甚至網路電視等產品都不約而同的裝上了嵌入式作業系統(主要為開放式
系統 Android),這種 Android 裝置「遍地開花」的情況已象徵嵌入式系統已不再拘泥
手持裝置,未來將積極往消費性電子市場滲透的趨勢。採用 ARM 處理器及硬體架構的低
功耗、長續航時間優點有望吸引消費者重新關注平板電腦與 MID 市場。其實除了智慧型
手機與平板電腦以外,現在連微波爐和洗衣機等之類的家用電器也都能夠搭載 Android
作業系統。
事實上 2011 年初舉辦的 CES 消費性電子展中,白色家電的領導業者:韓國 LG 就宣布
該廠今年新產品集中在智慧型電視、智慧型手機與智慧型家電領域。在智慧型家電領域,
LG 的家電產品完美實現「智慧家庭生活」概念:無論消費者身處何地,只要使用智慧型
手機或者平板電腦就能夠通過 Wi-Fi 或 3G 網路輕鬆的遙控家中的各種家電,包括洗衣
機、空調系統、吸塵器甚至是廚房設備。使用者不只是簡單的對這些設備進行「開關」遙
控,還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與感測系統傳來的數據對家電設備的能源消耗、操作狀態、溫度
等狀況進行即時監控,真正達成「智慧家庭」的理想。相同的願景也在 2011 年 Google
I/O 大會出現:Google 宣布新的平板電腦版 Honeycomb 3.1 和智慧型手機版
Gingerbread 2.3.4 作業系統都將首次正式支援 USB 外接設備(提供 Open Accessory
API)。生產或設計各種外接設備將不需要支付權利金、也不需要得到 Google 的批准。
這與 Apple 一直以來嚴格控制 iPhone 與 iPad 認證外接設備市場形成巨大的對比。
▲Google 始終認為隨著網路的興起,瀏覽器未來勢必會取代作業系統的角色,但為了達
到這個理想境界、必須先行跟隨市場脈動爭取到最有利的戰略位置。Android 作業系統、
Chrome 瀏覽器以及 Chrome OS 作業系統都是如此概念下的產物,最終目的是實現「瀏覽
器即是作業系統」的概念。
除了更多外接設備之外,Google 發表的 Android@Home 計畫可透過 Wi-Fi、藍牙或其他
無線家庭控制網路讓 Android 與其他家用庭電器連接。LED 燈具與開關生產商
Lighting Science 已經承諾將在年底推出一款可由 Android 裝置進行無線控制開關的
LED 燈泡。另一款可連接家庭影音設備的 Project Tungsten 計畫可讓使用者透過
Android 設備來控制家庭影音設備,該功能與 Apple 已經推出的 AirPlay 功能存在諸
多相似之處,使用者可將音樂從 Android 裝置傳送到獨立的喇叭進行播放。
以雲端服務為核心的未來發展方向
相比於去年的 Google I/O 大會,今年 Google 花費更多時間介紹其雲端作業系統
Chrome OS(幾乎佔去第二天主要議程)並發表了兩款搭載該系統的 Chromebook 筆記型
電腦,這種以網頁為核心的網路應用可說是顛覆傳統個人電腦使用方式的大膽嘗試。
Chrome OS 是 Google 持續研發的作業系統,其目的是提供完全以網頁為中心的上網體驗
,以解決傳統 Windows PC 內出現的安全性及任務處理等問題。眾所皆知,過去數年
Google 不惜成本大幅延攬 IT 電腦科技產業的菁英,該公司遙遙領先的搜索引擎技術更
讓 Google 能夠搶先一步洞悉全球網際網路的使用者的最新趨勢動向。Google 始終認為
隨著網路的興起,瀏覽器未來勢必會取代作業系統的角色,但為了達到這個理想境界、必
須先行跟隨市場脈動爭取到最有利的戰略位置。Android 作業系統、Chrome 瀏覽器以及
Chrome 作業系統都是如此概念下的產物,最終目的是實現「瀏覽器即是作業系統」的概
念。
▲Chrome OS 是 Google 持續研發的作業系統,其目的是提供完全以網頁為中心的上網體
驗,以解決傳統 Windows PC 內出現的安全性及任務處理等問題。
即使對 Android 作業系統而言,雲端服務同樣非常重要。Google 希望 Android 裝置成
為包括 Gmail、Google Docs 和其他 Google 網路雲端服務的入口,並加快移動計算革命
的腳步。礙於版面限制,筆者將於未來以專文探討 Google 在雲端服務的佈局。從
Android 1.0 到 2.2 版本,30 個月的歷史僅僅只是一個開始,隨著行動網路與雲端服
務的逐漸普及,智慧型手持裝置的使用方式與範圍未來有望大幅改變,而 Google 正在勾
勒這幅版圖。今年的 Google I/O 大會已經向大家傳達這個訊息:Google 永遠不會停下
腳步,無盡的創意也將不斷湧現,讓我們一起期待未來 Android 作業系統在各種領域中
以不同的面貌出現。
--
Tags:
Google
All Comments

By Cara
at 2011-05-28T09:00
at 2011-05-28T09:00

By Mary
at 2011-06-02T06:21
at 2011-06-02T06:21

By Rebecca
at 2011-06-03T10:20
at 2011-06-03T10:20
Related Posts
chrome只能裝在C槽嗎?可否裝至其他空間?

By Damian
at 2011-05-27T00:41
at 2011-05-27T00:41
google sites 設定無法複製網頁內容

By Belly
at 2011-05-26T19:40
at 2011-05-26T19:40
Google sidewiki 無法發佈到 blogger 上了嗎?

By Caroline
at 2011-05-26T15:49
at 2011-05-26T15:49
關於agoogleaday

By William
at 2011-05-26T11:44
at 2011-05-26T11:44
日曆的活動不再寄信通知

By Wallis
at 2011-05-26T02:56
at 2011-05-26T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