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公佈CPU漏洞修復性能結論:4代Core+W - 3C
By Dinah
at 2018-01-10T14:30
at 2018-01-10T14:30
Table of Contents
好奇問一下。
沒錯的話,V1跟V3就是前幾天公布的更新KB4056892吧。問題是這個V2,如果是要更新BIO
S才能補漏洞,就算只討論桌上型電腦,板子型號那麼多,主機板廠商不大可能每個型號
都會釋出更新的BIOS吧?而且,在所有使用電腦的人裡面,沒有能力自己更新BIOS,甚至
連需要更新BIOS都不知道的人,我相信絕對在一大半以上,這還只是沒把筆電考慮進去的
情況。筆電使用者上述情況只會更多不會更少。這樣一來,修補V2的漏洞,要推廣到所有
使用者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吧?
附帶一提,我自己家裡有三台Haswell,i7-4790,i7-4790S,i7-4790K,還有一台i5-357
0,一台筆電i5-3317U,全部win10,目前也全部都安裝更新,最慢的i5-3317U使用起來沒
有什麼什麼實際變慢的感覺,但知道補V2受傷最深,還是忍不住補一聲幹。
不過目前看來,有沒有BIOS可以更新都還是個問題咧。
※ 引述《KotoriCute (Lovelive!)》之銘言:
: 微軟公佈CPU漏洞修復性能結論:4代酷睿+Win7受傷最深
: http://news.mydrivers.com/1/562/562537.htm
: 普通的Windows電腦在打上微軟修補Meltdown和Spectre漏洞的補丁後,到底性能會下降
嗎
: ?
: 民間測試結論各異,其中還不乏聳人聽聞的“標題黨”,對此,微軟終於官方發聲。
: 微軟Windows和設備執行副總裁TERRY MYERSON今天在微軟官方博客撰文,希望外界可以
更
: 好地理解修復和性能之間的關係。
: https://goo.gl/p1PVe2
: 關於漏洞的說明,微軟的整理是目前最為詳細的——
: 其中第一種形式(Variant 1,簡稱V1)“Bounds Check Bypass(繞過邊界檢查/邊界
檢
: 查旁路)”和第二種形式“Branch Target Injection(分支目標註入)”屬於Spectre
(
: 幽靈),而第三種“Rogue Data Cache Load(惡意的數據緩存載入)”則屬於Meldown
(
: 熔斷)。
: 其中,V1和V3均不需要處理器微代碼更新(即BIOS更新),V2則需要。
: 對於V1,Windows的解決方式是二級制編譯器更新和從JS端加固瀏覽器,對於V2,微軟
需
: 要CPU指令集更新,對於V3,需要分離內核和用戶層代碼的頁表。
: 性能影響
: Myerson稱,微軟發現,修復V1/V3對性能的影響微乎其微,問題的關鍵在於V2對底層指
令
: 集做了修改,導致成為性能損失的主因,以下是微軟的測試結論——
: 1、搭載Skylake/Kaby Lake或者更新的處理器平台的Windows 10系統,降幅在個位數,
意
: 味著,絕大多數用戶都感受不到變化,因為即便慢,也是在毫秒之內。
: 2、搭載Haswell或者更早的處理器的Windows 10平台,影響已經有些顯著了,可能部分
用
: 戶已經可以覺察出來。
: 3、搭載Haswell或者更早的處理器的Windows 7/8.1平台,大部分用戶會明顯感受到性
能
: 削弱。
: 4、任何處理器的Windows Server平台,尤其是密集I/O環境下,在執行代碼分離操作時
性
: 能降幅會異常明顯。
: 微軟稱,Windows 7/8在架構時由於使用了過多的用戶到內核過渡,導致影響更明顯。
: 微軟最後表示,會繼續和合作夥伴一道致力於更優質的安全方案開發。
: PS:結合AMD的聲明,他們的CPU架構對Meldown也就是V3是完全免疫,但Spectre的第一
種
: 形式則需要配合操作系統更新實現。
--
沒錯的話,V1跟V3就是前幾天公布的更新KB4056892吧。問題是這個V2,如果是要更新BIO
S才能補漏洞,就算只討論桌上型電腦,板子型號那麼多,主機板廠商不大可能每個型號
都會釋出更新的BIOS吧?而且,在所有使用電腦的人裡面,沒有能力自己更新BIOS,甚至
連需要更新BIOS都不知道的人,我相信絕對在一大半以上,這還只是沒把筆電考慮進去的
情況。筆電使用者上述情況只會更多不會更少。這樣一來,修補V2的漏洞,要推廣到所有
使用者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吧?
附帶一提,我自己家裡有三台Haswell,i7-4790,i7-4790S,i7-4790K,還有一台i5-357
0,一台筆電i5-3317U,全部win10,目前也全部都安裝更新,最慢的i5-3317U使用起來沒
有什麼什麼實際變慢的感覺,但知道補V2受傷最深,還是忍不住補一聲幹。
不過目前看來,有沒有BIOS可以更新都還是個問題咧。
※ 引述《KotoriCute (Lovelive!)》之銘言:
: 微軟公佈CPU漏洞修復性能結論:4代酷睿+Win7受傷最深
: http://news.mydrivers.com/1/562/562537.htm
: 普通的Windows電腦在打上微軟修補Meltdown和Spectre漏洞的補丁後,到底性能會下降
嗎
: ?
: 民間測試結論各異,其中還不乏聳人聽聞的“標題黨”,對此,微軟終於官方發聲。
: 微軟Windows和設備執行副總裁TERRY MYERSON今天在微軟官方博客撰文,希望外界可以
更
: 好地理解修復和性能之間的關係。
: https://goo.gl/p1PVe2
: 關於漏洞的說明,微軟的整理是目前最為詳細的——
: 其中第一種形式(Variant 1,簡稱V1)“Bounds Check Bypass(繞過邊界檢查/邊界
檢
: 查旁路)”和第二種形式“Branch Target Injection(分支目標註入)”屬於Spectre
(
: 幽靈),而第三種“Rogue Data Cache Load(惡意的數據緩存載入)”則屬於Meldown
(
: 熔斷)。
: 其中,V1和V3均不需要處理器微代碼更新(即BIOS更新),V2則需要。
: 對於V1,Windows的解決方式是二級制編譯器更新和從JS端加固瀏覽器,對於V2,微軟
需
: 要CPU指令集更新,對於V3,需要分離內核和用戶層代碼的頁表。
: 性能影響
: Myerson稱,微軟發現,修復V1/V3對性能的影響微乎其微,問題的關鍵在於V2對底層指
令
: 集做了修改,導致成為性能損失的主因,以下是微軟的測試結論——
: 1、搭載Skylake/Kaby Lake或者更新的處理器平台的Windows 10系統,降幅在個位數,
意
: 味著,絕大多數用戶都感受不到變化,因為即便慢,也是在毫秒之內。
: 2、搭載Haswell或者更早的處理器的Windows 10平台,影響已經有些顯著了,可能部分
用
: 戶已經可以覺察出來。
: 3、搭載Haswell或者更早的處理器的Windows 7/8.1平台,大部分用戶會明顯感受到性
能
: 削弱。
: 4、任何處理器的Windows Server平台,尤其是密集I/O環境下,在執行代碼分離操作時
性
: 能降幅會異常明顯。
: 微軟稱,Windows 7/8在架構時由於使用了過多的用戶到內核過渡,導致影響更明顯。
: 微軟最後表示,會繼續和合作夥伴一道致力於更優質的安全方案開發。
: PS:結合AMD的聲明,他們的CPU架構對Meldown也就是V3是完全免疫,但Spectre的第一
種
: 形式則需要配合操作系統更新實現。
--
Tags:
3C
All Comments
By Andy
at 2018-01-15T04:10
at 2018-01-15T04:10
By Mary
at 2018-01-16T13:42
at 2018-01-16T13:42
By Annie
at 2018-01-18T19:28
at 2018-01-18T19:28
By Faithe
at 2018-01-22T17:31
at 2018-01-22T17:31
By Jack
at 2018-01-23T01:32
at 2018-01-23T01:32
By John
at 2018-01-24T08:34
at 2018-01-24T08:34
By Anonymous
at 2018-01-29T01:46
at 2018-01-29T01:46
By Zora
at 2018-01-29T10:04
at 2018-01-29T10:04
By Liam
at 2018-01-30T02:07
at 2018-01-30T02:07
By Sierra Rose
at 2018-02-03T13:56
at 2018-02-03T13:56
By Candice
at 2018-02-04T22:42
at 2018-02-04T22:42
Related Posts
By Edward Lewis
at 2018-01-10T13:29
at 2018-01-10T13:29
AMD公佈的降價跟實際降價時程
By Olga
at 2018-01-10T13:25
at 2018-01-10T13:25
80K raw轉檔 模擬器多開 求建議
By Eartha
at 2018-01-10T13:22
at 2018-01-10T13:22
Intel發佈800P(Optane SSD)
By Todd Johnson
at 2018-01-10T12:30
at 2018-01-10T12:30
37k吃雞機
By Jacob
at 2018-01-10T11:38
at 2018-01-10T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