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反壟斷烽火連年 - Windows
![Barb Cronin avatar](/img/cat1.jpg)
By Barb Cronin
at 2011-05-13T00:20
at 2011-05-13T00:20
Table of Contents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0510/KDWS92CKFLE4E.shtml
微軟反壟斷烽火連年
我們認識到作為一家成功的公司,法律要求我們對整個產業負有重大責任,我們對此非常
重視。我們將繼續努力為我們的行業伙伴和用戶提供更多的機遇。——比爾·蓋茨
世紀反壟斷案:
1998年5月18日 美國司法部和20個州起訴微軟存在壟斷行為。
2000年6月一審 法庭作出有利於政府一方的裁決。下令將微軟“一分為二”。
2001年6月二審 微軟上訴審理推翻了“微軟被分割”的裁決。不過,仍維持了一審判決
認定的“微軟構成了對美國反托拉斯法的違反”。
2001年11月 司法部與微軟達成和解,但加利福尼亞州等9個州拒絕接受。
2002年11月 美國華盛頓地區法院駁回了另外9個州要求。
2011年5月12日 最後一次監督聽證會。
一場糾纏13年的微軟壟斷案終將正式走完法律手續。4月27日,美國哥倫比亞聯邦地方法
庭,就上述案件舉行了最後一次監督聽證,這一聽證程序將在5月12日結束,未來將不會
進行聽證。
華東政法大學競爭法研究所研究員李俊峰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解釋稱,為免於承擔法律
責任,被告方可以承諾某些行為,以解除壟斷行為帶來的不利后果。但在承諾履行的過程
中,與生效的判決不同,不具有國家的強制力。因此,需要有一個監督、定期評估的程序
。“聽證會將評估在履約期內是否完全履行,效果如預期,那么就意味著這場壟斷案將告
一段落。”
兩次過堂:微軟免於分拆
“微軟壟斷案”百轉千回,備受業內關注。一審和二審之間在“定罪”和“處罰”上出現
了很大的差異。一審中,法院杰克遜法官認定微軟主要在3點上觸犯了反壟斷法案,一是
非法利用在個人電腦操作系統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其二是企圖壟斷瀏覽器市場,其三是在
Windows中捆綁IE。
根據上述事實,杰克遜認定微軟的行為構成下列罪名:以反競爭的手段維持其在操作系統
軟件市場上的壟斷地位,構成“維持壟斷罪”;微軟企圖通過“捆綁”,使IE瀏覽器在市
場上占有壟斷地位,構成“企圖壟斷罪”,同時捆綁行為本身構成“搭售”,違反了謝爾
曼法第一條的規定;微軟與制造商簽訂排他性協議,違反謝爾曼法第一條“禁止合謀限制
商業貿易行為”的規定。基於上述法律結論,杰克遜作出將微軟“一分為二”的裁決。
不過,半年后,案件峰回路轉。法院作出重新判決:同意對微軟在操作系統市場上“維持
壟斷罪”的認定;撤銷對微軟“企圖壟斷罪”的認定;關於“捆綁”本身違法的判決無效
,發回重審。此外,由於杰克遜法官一審時對微軟的偏激態度和程序上的瑕疵,二審法院
裁定由杰克遜法官作出的分拆微軟的判決無效,“微軟壟斷案”發回地區法院另選法官重
新審理。
13年纏斗:對手悄然奮起
事實上,對於這起“微軟壟斷案”,美國的許多經濟學家、法學家都存在分歧。有經濟學
家指出,微軟的壟斷地位由市場行為形成的,一味管制將阻礙市場的創新。而對於一審中
分拆的裁決,有經濟學家認為,如果垂直分拆,微軟操作系統仍將占市場85%以上,
Office應用軟件也將占據美國市場的90%以上,因此兩個企業都可分別在各自的市場區劃
中占壟斷地位。
“壟斷可以分為赤裸裸的壟斷行為,比如串通價格;聯合技術創新、約定不競爭的存在爭
議的壟斷行為。而美國對壟斷的認定多以經濟效果分析為主。”李俊峰對記者指出,一個
行業中壟斷企業的存在本身并不違法,只是反對壟斷企業濫用其壟斷地位不公平地競爭,
影響到其他競爭者時才算違法。
在分析人士看來,這場反壟斷案在削弱微軟力量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相關數據顯示,微
軟在簽訂反壟斷和解協議時,該公司控制著超過90%的瀏覽器市場。然而,據市場研究公
司Net Applications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IE市場份額為57%,雖然仍是市場領頭
羊,但Firefox市場份額已達22%,其次是Google的Chrome瀏覽器,市場份額為11%,蘋果
Safari市場份額為6%。事實上競爭對手的瀏覽器在某些方面甚至優於微軟瀏覽器。
紐約律師事務所反壟斷律師馬克·斯爾德考特稱,如今科技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雖然微軟仍在桌面操作系統領域占據較大份額,但也面臨著谷歌等對手的競爭。
未來之路:歐盟訴訟需鏖戰
微軟的這場壟斷案將告一段落,但仍有不少相關訴訟等待著它。歐盟將於5月24日審理微
軟反壟斷上訴案。歐盟2008年裁定微軟反壟斷罪名成立,對微軟處以8.99億歐元(約合13
億美元)的罰款。2008年5月,微軟提出上訴,試圖推翻該裁決,或減少罰金總額。而根據
歐盟普通法院的在線日程顯示,這所由27個國家和地區代表組成的法院,擬定於5月24日
就此案舉行聽證會,如果“進展”順利,加上2008年的額外罰款,微軟將面臨總額高達
16.8億歐元的天價罰單。
匯業律師事務所反壟斷法律師潘志成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微軟在美國壟斷案最終
選擇妥協,與司法部與微軟達成了和解協議。雙方都節省了訴訟過程中的高額成本。
對於微軟連連被訴的情況,李俊峰表示,如今是全球一體化的市場,微軟在美國的壟斷行
為后果也將影響其他國家,而異國也有管轄權,同時發達國家之間存在相互協助。隨著技
術革命、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美國壟斷法上并沒有公認的標準,此前選擇和解的方式可
以說是微軟的一個商業策略,避免留下結論性的東西,也就是說在美國未形成判例。
--
微軟反壟斷烽火連年
我們認識到作為一家成功的公司,法律要求我們對整個產業負有重大責任,我們對此非常
重視。我們將繼續努力為我們的行業伙伴和用戶提供更多的機遇。——比爾·蓋茨
世紀反壟斷案:
1998年5月18日 美國司法部和20個州起訴微軟存在壟斷行為。
2000年6月一審 法庭作出有利於政府一方的裁決。下令將微軟“一分為二”。
2001年6月二審 微軟上訴審理推翻了“微軟被分割”的裁決。不過,仍維持了一審判決
認定的“微軟構成了對美國反托拉斯法的違反”。
2001年11月 司法部與微軟達成和解,但加利福尼亞州等9個州拒絕接受。
2002年11月 美國華盛頓地區法院駁回了另外9個州要求。
2011年5月12日 最後一次監督聽證會。
一場糾纏13年的微軟壟斷案終將正式走完法律手續。4月27日,美國哥倫比亞聯邦地方法
庭,就上述案件舉行了最後一次監督聽證,這一聽證程序將在5月12日結束,未來將不會
進行聽證。
華東政法大學競爭法研究所研究員李俊峰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解釋稱,為免於承擔法律
責任,被告方可以承諾某些行為,以解除壟斷行為帶來的不利后果。但在承諾履行的過程
中,與生效的判決不同,不具有國家的強制力。因此,需要有一個監督、定期評估的程序
。“聽證會將評估在履約期內是否完全履行,效果如預期,那么就意味著這場壟斷案將告
一段落。”
兩次過堂:微軟免於分拆
“微軟壟斷案”百轉千回,備受業內關注。一審和二審之間在“定罪”和“處罰”上出現
了很大的差異。一審中,法院杰克遜法官認定微軟主要在3點上觸犯了反壟斷法案,一是
非法利用在個人電腦操作系統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其二是企圖壟斷瀏覽器市場,其三是在
Windows中捆綁IE。
根據上述事實,杰克遜認定微軟的行為構成下列罪名:以反競爭的手段維持其在操作系統
軟件市場上的壟斷地位,構成“維持壟斷罪”;微軟企圖通過“捆綁”,使IE瀏覽器在市
場上占有壟斷地位,構成“企圖壟斷罪”,同時捆綁行為本身構成“搭售”,違反了謝爾
曼法第一條的規定;微軟與制造商簽訂排他性協議,違反謝爾曼法第一條“禁止合謀限制
商業貿易行為”的規定。基於上述法律結論,杰克遜作出將微軟“一分為二”的裁決。
不過,半年后,案件峰回路轉。法院作出重新判決:同意對微軟在操作系統市場上“維持
壟斷罪”的認定;撤銷對微軟“企圖壟斷罪”的認定;關於“捆綁”本身違法的判決無效
,發回重審。此外,由於杰克遜法官一審時對微軟的偏激態度和程序上的瑕疵,二審法院
裁定由杰克遜法官作出的分拆微軟的判決無效,“微軟壟斷案”發回地區法院另選法官重
新審理。
13年纏斗:對手悄然奮起
事實上,對於這起“微軟壟斷案”,美國的許多經濟學家、法學家都存在分歧。有經濟學
家指出,微軟的壟斷地位由市場行為形成的,一味管制將阻礙市場的創新。而對於一審中
分拆的裁決,有經濟學家認為,如果垂直分拆,微軟操作系統仍將占市場85%以上,
Office應用軟件也將占據美國市場的90%以上,因此兩個企業都可分別在各自的市場區劃
中占壟斷地位。
“壟斷可以分為赤裸裸的壟斷行為,比如串通價格;聯合技術創新、約定不競爭的存在爭
議的壟斷行為。而美國對壟斷的認定多以經濟效果分析為主。”李俊峰對記者指出,一個
行業中壟斷企業的存在本身并不違法,只是反對壟斷企業濫用其壟斷地位不公平地競爭,
影響到其他競爭者時才算違法。
在分析人士看來,這場反壟斷案在削弱微軟力量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相關數據顯示,微
軟在簽訂反壟斷和解協議時,該公司控制著超過90%的瀏覽器市場。然而,據市場研究公
司Net Applications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IE市場份額為57%,雖然仍是市場領頭
羊,但Firefox市場份額已達22%,其次是Google的Chrome瀏覽器,市場份額為11%,蘋果
Safari市場份額為6%。事實上競爭對手的瀏覽器在某些方面甚至優於微軟瀏覽器。
紐約律師事務所反壟斷律師馬克·斯爾德考特稱,如今科技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雖然微軟仍在桌面操作系統領域占據較大份額,但也面臨著谷歌等對手的競爭。
未來之路:歐盟訴訟需鏖戰
微軟的這場壟斷案將告一段落,但仍有不少相關訴訟等待著它。歐盟將於5月24日審理微
軟反壟斷上訴案。歐盟2008年裁定微軟反壟斷罪名成立,對微軟處以8.99億歐元(約合13
億美元)的罰款。2008年5月,微軟提出上訴,試圖推翻該裁決,或減少罰金總額。而根據
歐盟普通法院的在線日程顯示,這所由27個國家和地區代表組成的法院,擬定於5月24日
就此案舉行聽證會,如果“進展”順利,加上2008年的額外罰款,微軟將面臨總額高達
16.8億歐元的天價罰單。
匯業律師事務所反壟斷法律師潘志成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微軟在美國壟斷案最終
選擇妥協,與司法部與微軟達成了和解協議。雙方都節省了訴訟過程中的高額成本。
對於微軟連連被訴的情況,李俊峰表示,如今是全球一體化的市場,微軟在美國的壟斷行
為后果也將影響其他國家,而異國也有管轄權,同時發達國家之間存在相互協助。隨著技
術革命、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美國壟斷法上并沒有公認的標準,此前選擇和解的方式可
以說是微軟的一個商業策略,避免留下結論性的東西,也就是說在美國未形成判例。
--
Tags:
Windows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為什麼開網頁,變成word開啟呢??
![Gary avatar](/img/dog1.jpg)
By Gary
at 2011-05-12T23:03
at 2011-05-12T23:03
請問一個笨問題
![Christine avatar](/img/cat2.jpg)
By Christine
at 2011-05-12T22:31
at 2011-05-12T22:31
安裝更新後開機變慢了,怎麼辦?
![Emma avatar](/img/girl.jpg)
By Emma
at 2011-05-12T19:01
at 2011-05-12T19:01
Win7更新後無法開機
![Ula avatar](/img/girl.jpg)
By Ula
at 2011-05-12T18:43
at 2011-05-12T18:43
防止Win7自動更新的重開機
![Daph Bay avatar](/img/beaver.jpg)
By Daph Bay
at 2011-05-12T15:04
at 2011-05-12T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