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抨擊Google對著作權過於傲慢 - Google

By Jacob
at 2007-03-06T18:02
at 2007-03-06T18:02
Table of Contents
微軟抨擊Google對著作權過於傲慢
CNET 新聞專區:綜合外電 06/03/2007
微軟不客氣批評Google在著作權保護上的傲慢作法。
在一份即將發佈給美國出版社協會的書面資料中,微軟助理法務長Thomas Rubin批判,
Google進入新媒體市場的作法根本是踩在書籍、影音、軟體出版商的頭上做生意。
微軟律師的說法其實不脫16個月來,五大出版商與美國出版社協會對Google提出的著作權
訴訟核心爭議。
「有些公司自己不生產內容,卻大肆利用別人的內容來賺錢,透過廣告營收與上市手法取
得數十億營收。」在微軟負責著作權與交易機密的Rubin表示。
「Google的立場是,除非有版權所有人來主動告知侵權,否則凡事都可自由抄襲/複製,
」Rubin表示,微軟的作法都是先取得著作權所有人的同意才會進行複製。
微軟與Google近年來競爭愈來愈激烈。微軟最近才大力進軍Web搜尋市場,而Google也透
過網路訂閱機制提出Web-based商業軟體服務,一腳跨入微軟獨霸15年的市場。
Google企業開發資深副總裁暨法務長David Drummon則回應說,Google跟至少1萬家的出版
合作夥伴合作,讓書籍可在網路上搜尋,最近並加入BBC與NBA當作YouTube夥伴。
「我們一切都遵照國際著作權法行事,整體上,大部分的作者、出版商與內容製作者都因
此而增加了曝光機會與收入。」
Rubin站在與出版社同一陣線批判Google打算將圖書館館藏書籍全數掃瞄上網的計畫(可
藉由Google Book Search來提供網友搜尋)。他指出,Google沒有事先取得著作權人的同
意就進行複製,未來可能會造成大規模侵權的問題。
Rubin也認為Google單方面複製整本著作權書籍的內容,早已經超出所謂「合理使用」的
範圍。
Google的Drummond則回應,「諸如Google Book Search或YouTube這類產品的搜尋目標,
都是要協助使用者找到各類出版內容中的資訊。」
美國出版社對Google的官司是在2005年十月提出,目前還在事實發現階段,尚未進入實質
的法庭審判。
微軟此次作法相當類似該公司五年前對開放原始碼軟體的攻擊。開放原始碼軟體崛起之初
曾對微軟的Windows軟體造成莫大壓力。
微軟當時表示,開放原始碼會對財產權造成危害,威脅整個軟體產業根基。該公司還提出
所謂的「共享原始碼」模式來確保智慧財產權不致外流。(陳奭璁譯)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115547,00.htm
--
CNET 新聞專區:綜合外電 06/03/2007
微軟不客氣批評Google在著作權保護上的傲慢作法。
在一份即將發佈給美國出版社協會的書面資料中,微軟助理法務長Thomas Rubin批判,
Google進入新媒體市場的作法根本是踩在書籍、影音、軟體出版商的頭上做生意。
微軟律師的說法其實不脫16個月來,五大出版商與美國出版社協會對Google提出的著作權
訴訟核心爭議。
「有些公司自己不生產內容,卻大肆利用別人的內容來賺錢,透過廣告營收與上市手法取
得數十億營收。」在微軟負責著作權與交易機密的Rubin表示。
「Google的立場是,除非有版權所有人來主動告知侵權,否則凡事都可自由抄襲/複製,
」Rubin表示,微軟的作法都是先取得著作權所有人的同意才會進行複製。
微軟與Google近年來競爭愈來愈激烈。微軟最近才大力進軍Web搜尋市場,而Google也透
過網路訂閱機制提出Web-based商業軟體服務,一腳跨入微軟獨霸15年的市場。
Google企業開發資深副總裁暨法務長David Drummon則回應說,Google跟至少1萬家的出版
合作夥伴合作,讓書籍可在網路上搜尋,最近並加入BBC與NBA當作YouTube夥伴。
「我們一切都遵照國際著作權法行事,整體上,大部分的作者、出版商與內容製作者都因
此而增加了曝光機會與收入。」
Rubin站在與出版社同一陣線批判Google打算將圖書館館藏書籍全數掃瞄上網的計畫(可
藉由Google Book Search來提供網友搜尋)。他指出,Google沒有事先取得著作權人的同
意就進行複製,未來可能會造成大規模侵權的問題。
Rubin也認為Google單方面複製整本著作權書籍的內容,早已經超出所謂「合理使用」的
範圍。
Google的Drummond則回應,「諸如Google Book Search或YouTube這類產品的搜尋目標,
都是要協助使用者找到各類出版內容中的資訊。」
美國出版社對Google的官司是在2005年十月提出,目前還在事實發現階段,尚未進入實質
的法庭審判。
微軟此次作法相當類似該公司五年前對開放原始碼軟體的攻擊。開放原始碼軟體崛起之初
曾對微軟的Windows軟體造成莫大壓力。
微軟當時表示,開放原始碼會對財產權造成危害,威脅整個軟體產業根基。該公司還提出
所謂的「共享原始碼」模式來確保智慧財產權不致外流。(陳奭璁譯)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115547,00.htm
--
Tags:
Google
All Comments

By Yuri
at 2007-03-08T01:47
at 2007-03-08T01:47

By Adele
at 2007-03-10T16:22
at 2007-03-10T16:22

By Ina
at 2007-03-13T22:19
at 2007-03-13T22:19

By Mason
at 2007-03-14T16:24
at 2007-03-14T16:24

By Sandy
at 2007-03-15T07:39
at 2007-03-15T07:39
Related Posts
Gmail Notifier的來信通知

By Noah
at 2007-03-06T15:31
at 2007-03-06T15:31
google picasaweb的大小?

By Zanna
at 2007-03-06T15:19
at 2007-03-06T15:19
Folder Viewer

By Poppy
at 2007-03-06T13:58
at 2007-03-06T13:58
Gmail Theater: Why Use Gmail?

By Eden
at 2007-03-06T08:41
at 2007-03-06T08:41
用gmail收hotmail

By Michael
at 2007-03-06T07:31
at 2007-03-06T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