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沒啊 - 喇叭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7-01-14T14:37

Table of Contents

組裝套件和從頭設計喇叭是完全兩件事。


DIY 的優點在於外觀上的自由度很大,有機會照設計者偏好的理論做出工程上相當極
致的實驗品。單體選用、箱體設計、分音設計,甚至房間擺位,都應該是設計不可分
的一部份。

http://www.troelsgravesen.dk/
以你舉例的 Troels Gravesen 而言,他會用昂貴單體配上發燒被動元件。他的設計
基本上把低失真的最大音量往上推的作法,箱子又大又重,各單體獨立隔間。

http://www.zaphaudio.com/
John "Zaph" Krutke 是另外一位你提到的設計師,他的網站特色是海量的非線性失
真量測資料,到後來他甚至自己設計了一顆 ZA5 單體,特點在於 100-300Hz 的低
失真,而不像其他五寸單體把重點放在低頻下潛和振輻。他的設計通常是高 C/P 值
取向,他很清楚 DIY 套件貴到一個程度會賣不動啊。他的 KEF Q100 量測結果,大
概讓很多 DIYer 買了 Q100 做為某種參考...XD X300 和 Q100 用同一顆單體,我
想照板上的好評來看,量測和耳聽還是有某種高度相關性。

很可惜的是 2013 之後他的網站都沒有更新,現在要找新單體非線性失真的資料,大
概只能看 http://medleysmusings.com/



開始考慮房間對聲音的影響之後,大多數設計師都開始檢視非軸線的頻率響應,基本
的理論是:如果反射音的音色和直射音一樣,那大腦應該可以處理掉,畢竟在室內講
話的時候,我們不會感覺到回音影響辨識語音的能力。


一派作法是希望全音域都有一樣的場型控制,最有名的的大概是 Siegfried Linkwitz
他的設計不只 Madisound 有套件,還有人買版權去做成商品來賣。我自己在兩次不同
機會分別聽到 LX-521 和 LX-mini,在都搶不到皇帝位,空間又沒特別最佳化的情況
下,我比較喜歡 LX-mini。很可惜的是,他自己都無法解釋為什麼 LX-mini 可以這麼
好,因為 LX-mini 並不是全音域的場型控制。 http://linkwitzlab.com/

其實在 Linkwitz 的 LX-521 問世之前,四音路、窄帳板的全音域主動分音 Dipole
就已經有了,是 JohnK 的 Nao Note II,我個人認為他的技術分析比 Linkwitz 更
紮實有料。 http://www.musicanddesign.com/


另外一派認為低頻都以駐波影響最大,乾脆放棄低頻的場型控制,強調高頻的超窄
場型和高低頻之間場型的平順過度,然後配上多顆重低音處理駐波問題。理論推導
大概以 Earl Geddes 最為完整。他的是商業作品,但是他在 diyaudio 經常參與
討論。如果你點開他的網站,會發現其實是高音大號角配上一般低音單體的作法,
也不少商業產品是這個作法,像是 JBL M2。 http://gedlee.azurewebsites.net/

這派的一個便宜玩法是買用壓縮單體的便宜 PA 喇叭,然後用大量的數位 EQ,因為
便宜號角的頻率響應通常不好,這是源自於便宜號角的設計、製造方式、和用料。



另外一個處理房間的作法是,把房間做為喇叭的一部份。通常是用超多小單體裝封
閉箱後在房間裏面頂天立地,理論討論可以參考 JL Murphy 的網站。這派和前面
那派的主要差異在於,前面那派不太管高度方向的場型變化,這派認為這反而是更
需要控制的東西,因為人耳可以分辨左右卻不太能分辨上下,因此上下的反射音才
主要問題,巧思在於利用頂天立地,所有單體都會同時透過地板/天花板反射的概
念,讓音量並不隨高度而變化,等於是沒有反射! 
https://trueaudio.com/array/index.htm


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是 Synegy Horn,這是一個有專利的商業設計,但是原作者
Thomas J. Danley 鼓勵 DIY 界的人在非商業目的下探索,DIY 最有名的大概是
Bill Waslo。這個設計同時控制了高度和橫向的場型,而且能控制場型到比號角
那派更低的頻率,這個設計也能設計成全音域等效成一個空間上和時間上的點源。

http://www.danleysoundlabs.com/
http://libinst.com/SynergyCalc/Synergy%20Calc%20V5.pdf


發燒牌當然也有些在理論上很有料的,像是 Bang & Olufsen,BeoLab 90 就是一
個能數位改變場型的設計,在 diyaudio 也激起不少討論。



繁體中文的喇叭 DIY 資料相對很少,DZ 大概是以前少數的中文 DIY 討論區,但
在鼎盛時期也還是以仿製為主。Stein 是我知道的一位,願意挖老資料的話,蘇桑
那邊還是可以挖到些東西,但是中文資料的整體水準還是落後英文資料不少。簡體
中文的資料我不熟,但是我相信進步相當快,連 Klippel 這家德國廠商的技術文件
都有中文的!想要精進對單體非線性失真的了解,Klippel 文件值得細細研究。

http://blog.xuite.net/stein123/twblog
http://subig1957.pixnet.net/blog
http://www.klippel.de/material-in-other-languages/chinese.html

--
Tags: 喇叭

All Comments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7-01-17T16:55
其實重點還是 DIYer 相對的量測基礎不夠 錢不夠燒的狀況下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7-01-20T19:13
自己玩 不見得可以搞出想要的聲音 /.\;;; 國內在 DZ 紅時也是一堆人跟風 DIY 但最後會發現都是買套件甚至套件成品的多很多 DIYer 靠組裝人家的套件過活 這才是最悲劇的問題 真的要搞像樣的 DIY 門檻比想像中的高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7-01-23T21:30
推專業! 蘇桑的文章我也看過,不過音響技術時代的理論文章似乎比現在多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7-01-26T23:48
我自己是umik-1 + REW就用的很開心啦,重點反而是架設。http://www.troelsgravesen.dk/measurements.htm 好參考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7-01-30T02:06
https://goo.gl/2FZORQ 戶外量測跟無響室很接近了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7-02-02T04:24
就是不想燒,才會看這麼多技術文件自己分析模擬...XD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7-02-05T06:41
請問下,文中提到的synergy horn 跟tb的諧振版,是類似的技術嗎?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7-02-08T08:59
馬上破功,諧振版是指有些全音域單體中間那個whizzer cone?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7-02-11T11:17
synergy horn 是裝箱的一種,youtu.be/VcYA3nQYlHc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17-02-14T13:34
我看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z5tIAcxJB8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7-02-17T15:52
看來是不同,Danley是利用同相位多單體 模擬點音源~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7-02-20T18:10
而tb的諧振版是利用沒有磁回的假單體取得諧振 增加低音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7-02-23T20:28
喇叭diy真是大工程啊!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7-02-26T22:45
好文快推~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7-03-02T01:03
原來是指passive radiator,這種裝箱好處是低音延伸比封閉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7-03-05T03:21
式的好,但對單體振輻控制又比低音管的裝箱好。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7-03-08T05:39
哈,原來英文用passive,長知識了!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7-03-11T07:56
推..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7-03-14T10:14

怎麼沒啊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7-01-14T09:04
※ 引述《corydoras09 (一劍籙魂)》之銘言: : 怎麼都沒人要做這種啊 : 明明以料論價 : 品牌型都要花20~40萬的了 : 還是高端換換病很嚴重 : 所以大家對DIY比較沒興趣嗎 痾 簡單說就是沒空 我不知道其他人情況是怎麼樣 就我這種上班領薪水的人 最希望的就是下班好好躺在 ...

Edifier E225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7-01-14T00:36
最近看喇叭看了好久,想找兼具外型、方便、數位、簡單的喇叭, 希望有低音又不想弄 2.1 或 5.1 之類的, 所以看上了 E25 andlt;= 台灣版,但是版上討論不多, 聽說藍芽頗悲劇、試聽時的確覺得糊糊的, 而 3.5mm 類比輸入看板友推文也是內建 DAC 重新取樣再放出, 台版又沒有光纖輸入,所以改 ...

藍牙喇叭選擇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7-01-13T21:42
想請問一下版上專業的意見 我想要買入我人生第一個藍牙行動喇叭 目前有兩款在考慮 Harman Kardon Onyx Mini 和 JAM HX-P920 Heavy Metal 目前能入手的價格差不多 不知道該選哪一個好呢? 請大家給我一點意見 謝謝! - ...

8k左右人聲選擇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7-01-13T17:05
各位版友大家好 小弟最近想趁年前把現役的M1380升級一下, 主要需求如下: 1. 希望是雙聲道為主的書架喇叭, 因為現在2.1聲道多一個低音單體有點佔位子又不美觀, 高度不要比電腦螢幕高太多就好 2. 主要都是聽音樂為主不玩遊戲, 所以希望人聲和樂器能清晰, 對低頻的需求還好, 目前M1380低頻增益轉一 ...

有關S2000MKII推薦的音效卡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7-01-13T13:55
不好意思又貼了第三篇, 想了一下既然都買了Edifier S2000MKII, 先不管本來的SE90PCI是否有問題, 應該也來找塊適合這個喇叭的音效卡, 想請各位版友推薦,預算5,6K應該沒問題, 應該一直都會用2.0的喇叭, 遊戲的音效不是很在意,也很少玩遊戲, 喇叭應該最常用的幾乎都會是邊工作邊聽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