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榮科技推出 SM2271 與 SM3282 控制器 - 3C
By Kumar
at 2019-06-02T11:11
at 2019-06-02T11:11
Table of Contents
Silicon Motion 慧榮科技推出最大 16TB 的 SM2271
與單晶片設計的 SM3282 USB3.0 硬碟控制晶片
Silicon Motion 慧榮科技在今年 COMPUTEX2019 期間再度推出了一款針對企業端用戶
所設計的 SM2271 SATA 硬碟控制晶片,不僅採用了8通道設計可將硬碟4K隨機讀取規格
提升至 100K IOPS,亦可支援96層 TLC 3D NAND 快閃記憶體顆粒,將硬碟最大容量規
格提升至 16TB,並且還有導入自家第六代 NAND Xtend 技術,能夠自動偵測與分析固
態硬碟的資料讀寫狀況,讓讀寫錯誤的問題降到最低。
此外,在這次的 COMPUTEX2019 期間,慧榮科技還有針對 USB 外接儲存裝置推出了一
款單晶片設計的 SM3282 控制晶片,讓產品開發商僅需要一顆晶片就能夠製造最大2TB
容量的外接 USB 儲存裝置,大幅省去過去介面橋接晶片與 DRAM 顆粒的成本,也讓使
用者能夠有大容量且價格更便宜的外接式固態硬碟可以選擇。
從官方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到,慧榮科技這次新推出的 SM2271 SATA 硬碟控制晶片大約
可以達到 540/520MB/s 的循序讀寫以及 100K/30K IOPS 的4K隨機讀寫效能表現,而且
能夠支援96層 3D NAND TLC 顆粒,並提供最大 16TB 的容量規格,讓企業用戶可以大
幅減少硬碟數量並降低整體硬體空間或耗電量。
慧榮科技這次推出的 SM3282 是一款採用單晶片與雙通道設計的外接式 USB3.2 Gen1
硬碟控制晶片,相比目前大多採用 SATA 或 PCIe 介面轉接為 USB 的外接硬碟產品,
不僅就能夠減少橋接晶片以及 DRAM 顆粒的成本支出與硬碟本身的功耗,晶片數量的減
少也能夠讓產品能夠有更輕巧的設計方向。此外,慧榮科技這款 SM3282 可支援96層
TLC 或 QLC 3D NAND 快閃記憶體顆粒,並提供至 1TB 的容量規格,而且亦能夠支援
Type-A 或 Type-C 兩種介面,並可達到 400MB/s 以上的傳輸速度表現。
https://www.mobile01.com/newsdetail/29637/silicon-motion-sm2271-sm3282
4K可以跑到100K還真的是前所未見的
接下來應該就是支援PCIe 4.0的控制器了吧
--
與單晶片設計的 SM3282 USB3.0 硬碟控制晶片
Silicon Motion 慧榮科技在今年 COMPUTEX2019 期間再度推出了一款針對企業端用戶
所設計的 SM2271 SATA 硬碟控制晶片,不僅採用了8通道設計可將硬碟4K隨機讀取規格
提升至 100K IOPS,亦可支援96層 TLC 3D NAND 快閃記憶體顆粒,將硬碟最大容量規
格提升至 16TB,並且還有導入自家第六代 NAND Xtend 技術,能夠自動偵測與分析固
態硬碟的資料讀寫狀況,讓讀寫錯誤的問題降到最低。
此外,在這次的 COMPUTEX2019 期間,慧榮科技還有針對 USB 外接儲存裝置推出了一
款單晶片設計的 SM3282 控制晶片,讓產品開發商僅需要一顆晶片就能夠製造最大2TB
容量的外接 USB 儲存裝置,大幅省去過去介面橋接晶片與 DRAM 顆粒的成本,也讓使
用者能夠有大容量且價格更便宜的外接式固態硬碟可以選擇。
從官方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到,慧榮科技這次新推出的 SM2271 SATA 硬碟控制晶片大約
可以達到 540/520MB/s 的循序讀寫以及 100K/30K IOPS 的4K隨機讀寫效能表現,而且
能夠支援96層 3D NAND TLC 顆粒,並提供最大 16TB 的容量規格,讓企業用戶可以大
幅減少硬碟數量並降低整體硬體空間或耗電量。
慧榮科技這次推出的 SM3282 是一款採用單晶片與雙通道設計的外接式 USB3.2 Gen1
硬碟控制晶片,相比目前大多採用 SATA 或 PCIe 介面轉接為 USB 的外接硬碟產品,
不僅就能夠減少橋接晶片以及 DRAM 顆粒的成本支出與硬碟本身的功耗,晶片數量的減
少也能夠讓產品能夠有更輕巧的設計方向。此外,慧榮科技這款 SM3282 可支援96層
TLC 或 QLC 3D NAND 快閃記憶體顆粒,並提供至 1TB 的容量規格,而且亦能夠支援
Type-A 或 Type-C 兩種介面,並可達到 400MB/s 以上的傳輸速度表現。
https://www.mobile01.com/newsdetail/29637/silicon-motion-sm2271-sm3282
4K可以跑到100K還真的是前所未見的
接下來應該就是支援PCIe 4.0的控制器了吧
--
Tags:
3C
All Comments
By Madame
at 2019-06-05T03:41
at 2019-06-05T03:41
By James
at 2019-06-07T04:47
at 2019-06-07T04:47
By Rosalind
at 2019-06-12T03:54
at 2019-06-12T03:54
By Annie
at 2019-06-15T05:15
at 2019-06-15T05:15
By Ula
at 2019-06-15T21:23
at 2019-06-15T21:23
By Tom
at 2019-06-17T18:29
at 2019-06-17T18:29
By Gilbert
at 2019-06-18T11:12
at 2019-06-18T11:12
By Heather
at 2019-06-21T16:50
at 2019-06-21T16:50
By Kyle
at 2019-06-23T05:25
at 2019-06-23T05:25
By Mia
at 2019-06-27T18:18
at 2019-06-27T18:18
By Lucy
at 2019-06-29T03:07
at 2019-06-29T03:07
By Kristin
at 2019-06-30T08:21
at 2019-06-30T08:21
By Ursula
at 2019-07-01T11:34
at 2019-07-01T11:34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7-01T16:01
at 2019-07-01T16:01
By Elvira
at 2019-07-02T14:00
at 2019-07-02T14:00
By Hedda
at 2019-07-03T16:40
at 2019-07-03T16:40
By Charlie
at 2019-07-06T19:56
at 2019-07-06T19:56
By Audriana
at 2019-07-08T21:15
at 2019-07-08T21:15
By Steve
at 2019-07-10T01:02
at 2019-07-10T01:02
By Callum
at 2019-07-11T23:50
at 2019-07-11T23:50
By Quanna
at 2019-07-13T20:21
at 2019-07-13T20:21
By Necoo
at 2019-07-15T03:10
at 2019-07-15T03:10
By Ivy
at 2019-07-19T20:01
at 2019-07-19T20:01
By Olive
at 2019-07-24T00:02
at 2019-07-24T00:02
By Faithe
at 2019-07-27T22:02
at 2019-07-27T22:02
By Faithe
at 2019-07-31T21:43
at 2019-07-31T21:43
By Christine
at 2019-08-02T07:17
at 2019-08-02T07:17
By Rachel
at 2019-08-07T05:20
at 2019-08-07T05:20
By Ula
at 2019-08-09T19:40
at 2019-08-09T19:40
By Michael
at 2019-08-12T16:22
at 2019-08-12T16:22
By Robert
at 2019-08-12T17:53
at 2019-08-12T17:53
By Caitlin
at 2019-08-16T03:44
at 2019-08-16T03:44
Related Posts
測試不公?intel 反駁 Rome 比 Xeon 性
By Dinah
at 2019-06-02T00:19
at 2019-06-02T00:19
B360M的主機板是不是沒有支援Win7系統?
By Hazel
at 2019-06-01T23:41
at 2019-06-01T23:41
礦垃圾 暴風播酷雲NAS 超簡易開箱
By James
at 2019-06-01T23:17
at 2019-06-01T23:17
NV在6月推出兩款對抗AMD Radeon Navi產品
By Jacob
at 2019-06-01T23:02
at 2019-06-01T23:02
AMD Radeon RX5000是RDNA和GCN架構混合體
By Elvira
at 2019-06-01T23:02
at 2019-06-01T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