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首部ITX主機 ASUS B150I GAMING AURA - 3C

By Rosalind
at 2016-08-08T01:23
at 2016-08-08T01:23
Table of Contents
我的首部ITX主機 ASUS B150I GAMING AURA+迎廣蕭邦
網誌好讀版:http://www.azzxs.com/2016/08/itx-asus-b150i-gaming-aura.html
( https://goo.gl/uRqYMm )
今年初一直想弄一台ITX的機器放在公司使用,甚至還動起了黑蘋果的念頭,但是就是一
直提不起勁要來組。想說就每個月從零用錢存一點點起來,慢慢把它組起來就好。於是這
幾個月來就這樣看到有比較便宜的零組件就下手,最後也終於湊起來。
原本就規劃不打算用顯卡,於是就往能機殼能多小就多小的方向走,最後看上了迎廣的蕭
邦這個ITX機殼,外型和價位都符合我的需求,內建150W的POWER也算夠用了(我有先用原
價屋的去估算過,以我的規格來說沒啥問題)。
CPU:INTEL I5 6500
RAM:美光 16GB DDR4 2133 (原本想一次買兩支,誰知道開始漲價只好先買一支來用)
主機板:ASUS B150I PRO GAMING/WIFI/AURA
SSD1:PLEXTOR M6e(A) 256GB M.2 2280
SSD2:金士頓 UV400 480GB
機殼:迎廣蕭邦
我的首部ITX主機就是搭配這樣的規格,基本上這台機器就是文書、修圖、可能會用到剪
接影片,大概就這樣了。
( https://goo.gl/wtxfOD )
( https://goo.gl/27ViIq )
本來要選這張主機版之前,還猶豫要不要考慮更高一階的Z170,但是朋友跟我說你又沒要
超頻,不用浪費錢了用這張B150I GAMING 已經很足夠我使用了。而且這張版子還有RGB的
燈光效果,只能說有夠虛華。
( https://goo.gl/Tvcg7N )
( https://goo.gl/JztKcZ )
ITX的版子就是要內建無線網卡和藍牙才方便,更低一階的版本就沒有無線網卡不符合我
需要,之前我就在等華碩啥時候會出一塊這樣的主機板,出的時候當下本來要直接先買了
,但是因為零用錢還不夠把其他東西都買齊全,主機板和CPU算是我最後才下手的物品。
( https://goo.gl/eULOEK )
第一次組裝ITX的主機板,而且我已經好幾年不曾組裝電腦了,講真的這次自己組那個機
殼讓我有點頭大,看網路上說很好裝怎麼我自己裝起來覺超不順手的。
( https://goo.gl/vqUcJc )
只有兩條RAM可以插,所以我才會直接買單條16GB,本來想買會發光的AVEXIR,但是算了
一下好像有點超過預算,就放棄了。直接選還算超值沒啥問題的美光記憶體來用。
( https://goo.gl/29PGu4 )
該有的介面都有,不過我看網路上介紹有說到HDMI輸出到4K螢幕的話只能跑30,還好目前
沒這需求,之後如果真的要用4K螢幕應該也是家裡的電腦,公司這台沒啥機會了。有HDMI
與DVI兩個介面雙螢幕沒問題,音效方面也提供了光纖和多聲道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內建
了藍牙與WIFI網卡了,又省了幾百圓買USB介面的。也有提供Type C的介面,另外還有
USB3.0與2.0都有兩個。
( https://goo.gl/ghgyTJ )
背面好像拍得太黑了....這張圖看起來的下方就有一整排的LED燈,但是我裝上機殼後我
就沒去仔細看過了,尤其機殼那個位置都被電線擋住了XD。
( https://goo.gl/PmRmZE )
接著把M.2 SSD裝上去,聽說會很熱,我也有點擔心這麼小機殼會不會太熱。
( https://goo.gl/V5MTPC )
把CPU也裝上去。
( https://goo.gl/xU49im )
風扇也裝上,這次用了原廠的風扇,原本有打算更換快睿C7,但是想了想先用原廠的看看
,如果真的太熱再考慮換CPU風扇好了。但是當我裝完之後我就後悔了,不管會不會太熱
我以後都不想再重新裝一次,就希望它不會過熱了吧!(事實上也沒有過熱問題啦,哈哈)
( https://goo.gl/fGbu9I )
來看看機殼,真的小小一台超可愛。
( https://goo.gl/K5wnm1 )
前面上方面板有兩個USB3.0與耳機、麥克風孔,最右邊有電源開關。
( https://goo.gl/MYZi8L )
這是內部空間,左邊是內建的150W POWER 能源效益認證是80PLUS銅牌等級,這樣才能安
心使用。
( https://goo.gl/Noqdwa )
後面是兩個2.5吋硬碟的空間。
( https://goo.gl/O7qdPx )
這就是我最後裝好的模樣,線有點亂我知道,但是我實在是塞不進去了,看其他人開箱說
可以拿六角工具拆殼,但是手上沒有工具只能盡力整理。
( https://goo.gl/jAd00l )
背後就是裝了一顆金士頓SSD當儲存碟使用,原本再猶豫要買1TB的硬碟還是要買SSD,掙
扎了很久最後還是選擇了SSD,這顆是TLC的反正就是公司放照片用,基本上我的照片都會
有三份的備份,所以我也不會太擔心有啥狀況。
( https://goo.gl/aJd3D3 )
裝完後就直接灌系統了,跑起來沒啥問題。
( https://goo.gl/GrlMZe )
華碩的主機版軟體還不錯,可以直接觀看這些數據跟調整效能模式。
( https://goo.gl/DfbEXk )
( https://goo.gl/y4900Z )
跑一下測試 M6e(A) 的速度,其實M6E我很早就買起來了,因為當時候有促銷就先買。誰
知道後面出了M8Pe(G)一整個垂心肝,速度那麼快只貴一點點...算了,等之後有預算直接
上512GB的好了。
( https://goo.gl/M3i3Yt )
金士頓UV400跑出來的速度,其實表現也還不賴,就是不知道耐用度如何就是了。
( https://goo.gl/qkwGVO )
第一部ITX主機,雖然沒有很華麗但是對一般人來說這樣組合應該很好用了,尤其迎廣蕭
邦超小的機殼真的很不占空間,放公司空間有限的辦公桌上覺得選的真好。另外華碩的
B150I GAMING AURA 有內建無線網卡,公司都是用無線網路其他同事用的桌機就是額外裝
USB網卡,而且價位適中很推薦給想組ITX主機的朋友。
--
熊寶貝的3C娛樂圈 http://www.azzxs.com
FB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bearbaby3c
出生在同一個時代,我們相遇。
相遇,是為了確認我們的愛。
與你相愛,為你受傷,我才終於明白「愛」這個字的重量。 YOSHIKI
--
網誌好讀版:http://www.azzxs.com/2016/08/itx-asus-b150i-gaming-aura.html
( https://goo.gl/uRqYMm )
今年初一直想弄一台ITX的機器放在公司使用,甚至還動起了黑蘋果的念頭,但是就是一
直提不起勁要來組。想說就每個月從零用錢存一點點起來,慢慢把它組起來就好。於是這
幾個月來就這樣看到有比較便宜的零組件就下手,最後也終於湊起來。
原本就規劃不打算用顯卡,於是就往能機殼能多小就多小的方向走,最後看上了迎廣的蕭
邦這個ITX機殼,外型和價位都符合我的需求,內建150W的POWER也算夠用了(我有先用原
價屋的去估算過,以我的規格來說沒啥問題)。
CPU:INTEL I5 6500
RAM:美光 16GB DDR4 2133 (原本想一次買兩支,誰知道開始漲價只好先買一支來用)
主機板:ASUS B150I PRO GAMING/WIFI/AURA
SSD1:PLEXTOR M6e(A) 256GB M.2 2280
SSD2:金士頓 UV400 480GB
機殼:迎廣蕭邦
我的首部ITX主機就是搭配這樣的規格,基本上這台機器就是文書、修圖、可能會用到剪
接影片,大概就這樣了。
( https://goo.gl/wtxfOD )
( https://goo.gl/27ViIq )
本來要選這張主機版之前,還猶豫要不要考慮更高一階的Z170,但是朋友跟我說你又沒要
超頻,不用浪費錢了用這張B150I GAMING 已經很足夠我使用了。而且這張版子還有RGB的
燈光效果,只能說有夠虛華。
( https://goo.gl/Tvcg7N )
( https://goo.gl/JztKcZ )
ITX的版子就是要內建無線網卡和藍牙才方便,更低一階的版本就沒有無線網卡不符合我
需要,之前我就在等華碩啥時候會出一塊這樣的主機板,出的時候當下本來要直接先買了
,但是因為零用錢還不夠把其他東西都買齊全,主機板和CPU算是我最後才下手的物品。
( https://goo.gl/eULOEK )
第一次組裝ITX的主機板,而且我已經好幾年不曾組裝電腦了,講真的這次自己組那個機
殼讓我有點頭大,看網路上說很好裝怎麼我自己裝起來覺超不順手的。
( https://goo.gl/vqUcJc )
只有兩條RAM可以插,所以我才會直接買單條16GB,本來想買會發光的AVEXIR,但是算了
一下好像有點超過預算,就放棄了。直接選還算超值沒啥問題的美光記憶體來用。
( https://goo.gl/29PGu4 )
該有的介面都有,不過我看網路上介紹有說到HDMI輸出到4K螢幕的話只能跑30,還好目前
沒這需求,之後如果真的要用4K螢幕應該也是家裡的電腦,公司這台沒啥機會了。有HDMI
與DVI兩個介面雙螢幕沒問題,音效方面也提供了光纖和多聲道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內建
了藍牙與WIFI網卡了,又省了幾百圓買USB介面的。也有提供Type C的介面,另外還有
USB3.0與2.0都有兩個。
( https://goo.gl/ghgyTJ )
背面好像拍得太黑了....這張圖看起來的下方就有一整排的LED燈,但是我裝上機殼後我
就沒去仔細看過了,尤其機殼那個位置都被電線擋住了XD。
( https://goo.gl/PmRmZE )
接著把M.2 SSD裝上去,聽說會很熱,我也有點擔心這麼小機殼會不會太熱。
( https://goo.gl/V5MTPC )
把CPU也裝上去。
( https://goo.gl/xU49im )
風扇也裝上,這次用了原廠的風扇,原本有打算更換快睿C7,但是想了想先用原廠的看看
,如果真的太熱再考慮換CPU風扇好了。但是當我裝完之後我就後悔了,不管會不會太熱
我以後都不想再重新裝一次,就希望它不會過熱了吧!(事實上也沒有過熱問題啦,哈哈)
( https://goo.gl/fGbu9I )
來看看機殼,真的小小一台超可愛。
( https://goo.gl/K5wnm1 )
前面上方面板有兩個USB3.0與耳機、麥克風孔,最右邊有電源開關。
( https://goo.gl/MYZi8L )
這是內部空間,左邊是內建的150W POWER 能源效益認證是80PLUS銅牌等級,這樣才能安
心使用。
( https://goo.gl/Noqdwa )
後面是兩個2.5吋硬碟的空間。
( https://goo.gl/O7qdPx )
這就是我最後裝好的模樣,線有點亂我知道,但是我實在是塞不進去了,看其他人開箱說
可以拿六角工具拆殼,但是手上沒有工具只能盡力整理。
( https://goo.gl/jAd00l )
背後就是裝了一顆金士頓SSD當儲存碟使用,原本再猶豫要買1TB的硬碟還是要買SSD,掙
扎了很久最後還是選擇了SSD,這顆是TLC的反正就是公司放照片用,基本上我的照片都會
有三份的備份,所以我也不會太擔心有啥狀況。
( https://goo.gl/aJd3D3 )
裝完後就直接灌系統了,跑起來沒啥問題。
( https://goo.gl/GrlMZe )
華碩的主機版軟體還不錯,可以直接觀看這些數據跟調整效能模式。
( https://goo.gl/DfbEXk )
( https://goo.gl/y4900Z )
跑一下測試 M6e(A) 的速度,其實M6E我很早就買起來了,因為當時候有促銷就先買。誰
知道後面出了M8Pe(G)一整個垂心肝,速度那麼快只貴一點點...算了,等之後有預算直接
上512GB的好了。
( https://goo.gl/M3i3Yt )
金士頓UV400跑出來的速度,其實表現也還不賴,就是不知道耐用度如何就是了。
( https://goo.gl/qkwGVO )
第一部ITX主機,雖然沒有很華麗但是對一般人來說這樣組合應該很好用了,尤其迎廣蕭
邦超小的機殼真的很不占空間,放公司空間有限的辦公桌上覺得選的真好。另外華碩的
B150I GAMING AURA 有內建無線網卡,公司都是用無線網路其他同事用的桌機就是額外裝
USB網卡,而且價位適中很推薦給想組ITX主機的朋友。
--
熊寶貝的3C娛樂圈 http://www.azzxs.com
FB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bearbaby3c
出生在同一個時代,我們相遇。
相遇,是為了確認我們的愛。
與你相愛,為你受傷,我才終於明白「愛」這個字的重量。 YOSHIKI
--
Tags:
3C
All Comments

By Valerie
at 2016-08-09T02:39
at 2016-08-09T02:39

By Michael
at 2016-08-10T08:09
at 2016-08-10T08:09

By Mia
at 2016-08-10T12:01
at 2016-08-10T12:01

By Frederica
at 2016-08-12T22:19
at 2016-08-12T22:19

By Kyle
at 2016-08-16T21:29
at 2016-08-16T21:29

By Damian
at 2016-08-18T09:48
at 2016-08-18T09:48

By Kelly
at 2016-08-19T08:53
at 2016-08-19T08:53

By Belly
at 2016-08-21T08:28
at 2016-08-21T08:28

By Necoo
at 2016-08-25T14:09
at 2016-08-25T14:09

By Connor
at 2016-08-27T00:47
at 2016-08-27T00:47

By Sierra Rose
at 2016-08-29T02:08
at 2016-08-29T02:08

By Hazel
at 2016-09-01T22:15
at 2016-09-01T22:15

By Lydia
at 2016-09-06T16:35
at 2016-09-06T16:35

By Isla
at 2016-09-08T00:56
at 2016-09-08T00:56

By Oscar
at 2016-09-11T10:55
at 2016-09-11T10:55

By Faithe
at 2016-09-14T02:40
at 2016-09-14T02:40

By Una
at 2016-09-15T21:27
at 2016-09-15T21:27

By Faithe
at 2016-09-16T08:41
at 2016-09-16T08:41

By Bennie
at 2016-09-19T11:09
at 2016-09-19T11:09

By Margaret
at 2016-09-20T23:05
at 2016-09-20T23:05

By Mary
at 2016-09-24T03:07
at 2016-09-24T03:07

By Genevieve
at 2016-09-27T21:05
at 2016-09-27T21:05

By Victoria
at 2016-09-28T19:52
at 2016-09-28T19:52

By Enid
at 2016-09-30T00:37
at 2016-09-30T00:37

By Franklin
at 2016-10-01T08:14
at 2016-10-01T08:14
Related Posts
請問一下 R9 380值得買嗎?

By Belly
at 2016-08-08T00:48
at 2016-08-08T00:48
30K 繪圖機請益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6-08-08T00:03
at 2016-08-08T00:03
30K的鬥陣特攻與單機遊戲機

By Linda
at 2016-08-07T23:57
at 2016-08-07T23:57
NZXT H440 CORSAIR 400C FD R5 迎廣805這四咖的選擇

By Isabella
at 2016-08-07T23:28
at 2016-08-07T23:28
950顯卡

By Ophelia
at 2016-08-07T23:26
at 2016-08-07T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