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音效軟體 - 喇叭音響
By Emily
at 2015-10-29T04:00
at 2015-10-29T04:00
Table of Contents
: 這類型音效軟體工作原理是什麼?
: 是否這種音效軟體 只是一般的升降頻調整 類似EQ呢?
升降頻的重點在於那個 20kHz (or 22.05kHz) 的數位低通濾波器設計。
這個非常宅,跳過。
EQ 是針對人耳聽得到的範圍內,不同頻段的音量微調。
一般的圖形 EQ (Ggraphic EQ, GEQ, 有很多頻率點讓你上上下下拉那種)
因為解析度不夠,無法準確對付有問題的低頻 (eg. room mode)
好一點的話是用參數化 EQ (Parametric EQ, PEQ), 這種就能準確對付單一頻率。
對相位訊號造成的失真也會比 GEQ 少很多。調整不同頻段的音量一定會造成相位
失真,只是多少而已。我認為頻段之間的平衡遠比相位失真重要。
有興趣的話,foobar 有 Effect DSP 內建各種 PEQ (IIR Filter)
用 Mac 的話,可以用 AU Lab + Soundflower
EQ 的重點在於頻段平衡,我不認為任何沒有搭配麥克風量測訊號的套裝軟體可以
幫你自動搞定 EQ,你的器材、空間、耳朵,跟任何人都不會完全一樣。
走軟體流自己調 PEQ,那你就要對幾種音樂種類之中各把樂器的平衡有概念。
以 Rock band 為例,男聲和小鼓的基頻大概都在 100Hz 出頭,這要聽喉音和
胸腔共鳴與小鼓之間的比例。大鼓可以低到60Hz,Bass 可以到 40Hz. 去聽
Bass 和大鼓之間的平衡,你就可以抓 40-80Hz 的調整。聽鈸和人聲的 s/t 音
你就可以抓 7-10kHz 的平衡。
小提琴的四弦是 GDAE, 用 A440 調出來的頻率是 196, 294, 440, 659Hz
要琴身共鳴的木頭味,就把 G/D 附近推出來一點,但是要小心不要讓女歌
手唱低音的時候變性了。
這種頻率和聽感之間的 EQ 關係,google 就很多了,重點是你要聽得出來。
http://www.independentrecording.net/irn/resources/freqchart/main_display.htm
EQ 之外當然還有其他調整,像是動態音量 (Dynamic EQ)。
在不同絕對音量 (dB SPL) 之下,人耳的感受音量 (phon) 會變化。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udness
因為錄音師聽的絕對音量通常是遠大於一般人在家播放的絕對音量,為了要獲得
和錄音師類似的聽感頻段平衡,可以針對在家播放的絕對音量調整 EQ 補償該曲線。
其他還有低音強化 (Bass Enhancement), 這最簡單的是把低頻的 EQ 推出來,
單體如果本來在低頻就沒聲音,硬是用 EQ 推出來只是一堆失真而已。
比較好一點的會利用人類聽覺的特性,刻意增加低頻的二次失真來製造「低頻
聽感」,因為二次失真的頻率是原先頻率的兩倍,單體能比較低失真的播放了。
實作上通常還會刻意降低原先低頻部分的基頻,來控制單體震幅。
這當然是假的低音,只是從沒有低音變成好像有的感覺。
---
希望原波沒有直接 END...XD
--
: 是否這種音效軟體 只是一般的升降頻調整 類似EQ呢?
升降頻的重點在於那個 20kHz (or 22.05kHz) 的數位低通濾波器設計。
這個非常宅,跳過。
EQ 是針對人耳聽得到的範圍內,不同頻段的音量微調。
一般的圖形 EQ (Ggraphic EQ, GEQ, 有很多頻率點讓你上上下下拉那種)
因為解析度不夠,無法準確對付有問題的低頻 (eg. room mode)
好一點的話是用參數化 EQ (Parametric EQ, PEQ), 這種就能準確對付單一頻率。
對相位訊號造成的失真也會比 GEQ 少很多。調整不同頻段的音量一定會造成相位
失真,只是多少而已。我認為頻段之間的平衡遠比相位失真重要。
有興趣的話,foobar 有 Effect DSP 內建各種 PEQ (IIR Filter)
用 Mac 的話,可以用 AU Lab + Soundflower
EQ 的重點在於頻段平衡,我不認為任何沒有搭配麥克風量測訊號的套裝軟體可以
幫你自動搞定 EQ,你的器材、空間、耳朵,跟任何人都不會完全一樣。
走軟體流自己調 PEQ,那你就要對幾種音樂種類之中各把樂器的平衡有概念。
以 Rock band 為例,男聲和小鼓的基頻大概都在 100Hz 出頭,這要聽喉音和
胸腔共鳴與小鼓之間的比例。大鼓可以低到60Hz,Bass 可以到 40Hz. 去聽
Bass 和大鼓之間的平衡,你就可以抓 40-80Hz 的調整。聽鈸和人聲的 s/t 音
你就可以抓 7-10kHz 的平衡。
小提琴的四弦是 GDAE, 用 A440 調出來的頻率是 196, 294, 440, 659Hz
要琴身共鳴的木頭味,就把 G/D 附近推出來一點,但是要小心不要讓女歌
手唱低音的時候變性了。
這種頻率和聽感之間的 EQ 關係,google 就很多了,重點是你要聽得出來。
http://www.independentrecording.net/irn/resources/freqchart/main_display.htm
EQ 之外當然還有其他調整,像是動態音量 (Dynamic EQ)。
在不同絕對音量 (dB SPL) 之下,人耳的感受音量 (phon) 會變化。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udness
因為錄音師聽的絕對音量通常是遠大於一般人在家播放的絕對音量,為了要獲得
和錄音師類似的聽感頻段平衡,可以針對在家播放的絕對音量調整 EQ 補償該曲線。
其他還有低音強化 (Bass Enhancement), 這最簡單的是把低頻的 EQ 推出來,
單體如果本來在低頻就沒聲音,硬是用 EQ 推出來只是一堆失真而已。
比較好一點的會利用人類聽覺的特性,刻意增加低頻的二次失真來製造「低頻
聽感」,因為二次失真的頻率是原先頻率的兩倍,單體能比較低失真的播放了。
實作上通常還會刻意降低原先低頻部分的基頻,來控制單體震幅。
這當然是假的低音,只是從沒有低音變成好像有的感覺。
---
希望原波沒有直接 END...XD
--
Tags:
喇叭音響
All Comments
By Charlotte
at 2015-10-30T06:32
at 2015-10-30T06:32
By Kumar
at 2015-10-31T09:03
at 2015-10-31T09:03
By Ursula
at 2015-11-01T11:35
at 2015-11-01T11:35
Related Posts
Dell SoundBar 影響麥克風設定
By Emma
at 2015-10-28T21:07
at 2015-10-28T21:07
所謂的音效軟體
By Yedda
at 2015-10-28T20:36
at 2015-10-28T20:36
音效卡 vs dac
By John
at 2015-10-28T10:43
at 2015-10-28T10:43
T40 II pchome 又特價
By Ophelia
at 2015-10-27T18:35
at 2015-10-27T18:35
USB端子類型
By Zanna
at 2015-10-27T17:34
at 2015-10-27T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