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輻射可能致癌 英研究:增腦癌風險 - 手機討論

By Ethan
at 2018-05-07T18:42
at 2018-05-07T18:42
Table of Contents
手機輻射可能致癌 英研究:增腦癌風險
記者 劉亭廷 報導2018/05/07 15:18
手機到底會不會導致腦瘤,一向是醫學界討論的問題,但《環境與公
衛期刊》上周出爐的一份報告顯示,完全有這個可能。這項研究檢視
從1995年開始超過8萬起惡性腦瘤病例,在英國每年膠質母細胞瘤的
病例,從研究開始時第一年有1250起,21年後竟然變成一年有3000起
。
所謂的膠質母細胞瘤,是一種最常見也是最具侵襲性的腦癌,而研究
人員發現,這些細胞瘤主要位於大腦的前額葉與顳葉一帶,靠近耳朵
和額頭,因此推測有可能是手機所發出的輻射所造成。
英國公衛輻射和環境機構的研究人員:「這些證據提高了他們懷疑,
手機和無線電話可能會提高罹患神經膠質瘤的可能性。」
患有這類型腫瘤的人數在過去20年,竟然激增超過1倍,光聽了就讓
人感到害怕。而今年三月公布的另一項研究,研究人員讓老鼠處於手
機輻射下長達2年,輻射量則是人體的4倍。
醫生楠迪:「這些輻射量相等於人類暴露在輻射下70年,有些雄性老
鼠罹患了非正常腫瘤,但有趣的是雌性老鼠沒有罹患腫瘤,雄性老鼠
竟然都罹患腫瘤。」
可是科學家也發現這些生病的老鼠活得比健康老鼠還要久,因此專家
指出,仍需要多加深入了解手機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腫瘤科醫生帕特:「我不認為這項報告足以讓人改變作息,我不認為
這項研究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癌症風險增加。」
但也有專家指出輻射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具有侵害人體的游離輻射
,例如X光和紫外線都會損害人體的DNA,不過手機所發出的輻射則是
落入第二種非游離輻射。手機輻射是非游離輻射,意思是不會傷害人
體的DNA,所以如果手機輻射可能致癌,應該是透過其他方式,只是
我們還不知道,無證據顯示手機輻射肯定會致癌。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把手機輻射列入列為2B級致癌物,和咖啡與樟腦丸
同級,意思是對人體的致癌性的證據有限,雖然證據不足,但醫生還
是建議儘量遠離手機。
醫生谷麗特:「我認為這些證據足夠讓你把手機遠離頭部。」
醫生楠迪:「講電話時手機盡量遠離頭部,可以使用耳機或擴音;睡
覺時,手機應該距離人體至少60到90公分,千萬不要把手機放在床上
。」
醫生建議盡量不要把手機放在口袋中,也應該減少通話時間,可以選
擇多發簡訊,因為手部沒有重要器官,不管怎麼說,適度使用手機才
最安全。
https://news.tvbs.com.tw/health/915156
大家注意啦,這個英國研究不知道說得對不對
不過記者也說了:適度使用手機才最安全,大家平常用手機可別太過量膩
使用一段時間可要適度休息才好呢
--
Sent from my Macbook Pro Retina
--
記者 劉亭廷 報導2018/05/07 15:18
手機到底會不會導致腦瘤,一向是醫學界討論的問題,但《環境與公
衛期刊》上周出爐的一份報告顯示,完全有這個可能。這項研究檢視
從1995年開始超過8萬起惡性腦瘤病例,在英國每年膠質母細胞瘤的
病例,從研究開始時第一年有1250起,21年後竟然變成一年有3000起
。
所謂的膠質母細胞瘤,是一種最常見也是最具侵襲性的腦癌,而研究
人員發現,這些細胞瘤主要位於大腦的前額葉與顳葉一帶,靠近耳朵
和額頭,因此推測有可能是手機所發出的輻射所造成。
英國公衛輻射和環境機構的研究人員:「這些證據提高了他們懷疑,
手機和無線電話可能會提高罹患神經膠質瘤的可能性。」
患有這類型腫瘤的人數在過去20年,竟然激增超過1倍,光聽了就讓
人感到害怕。而今年三月公布的另一項研究,研究人員讓老鼠處於手
機輻射下長達2年,輻射量則是人體的4倍。
醫生楠迪:「這些輻射量相等於人類暴露在輻射下70年,有些雄性老
鼠罹患了非正常腫瘤,但有趣的是雌性老鼠沒有罹患腫瘤,雄性老鼠
竟然都罹患腫瘤。」
可是科學家也發現這些生病的老鼠活得比健康老鼠還要久,因此專家
指出,仍需要多加深入了解手機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腫瘤科醫生帕特:「我不認為這項報告足以讓人改變作息,我不認為
這項研究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癌症風險增加。」
但也有專家指出輻射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具有侵害人體的游離輻射
,例如X光和紫外線都會損害人體的DNA,不過手機所發出的輻射則是
落入第二種非游離輻射。手機輻射是非游離輻射,意思是不會傷害人
體的DNA,所以如果手機輻射可能致癌,應該是透過其他方式,只是
我們還不知道,無證據顯示手機輻射肯定會致癌。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把手機輻射列入列為2B級致癌物,和咖啡與樟腦丸
同級,意思是對人體的致癌性的證據有限,雖然證據不足,但醫生還
是建議儘量遠離手機。
醫生谷麗特:「我認為這些證據足夠讓你把手機遠離頭部。」
醫生楠迪:「講電話時手機盡量遠離頭部,可以使用耳機或擴音;睡
覺時,手機應該距離人體至少60到90公分,千萬不要把手機放在床上
。」
醫生建議盡量不要把手機放在口袋中,也應該減少通話時間,可以選
擇多發簡訊,因為手部沒有重要器官,不管怎麼說,適度使用手機才
最安全。
https://news.tvbs.com.tw/health/915156
大家注意啦,這個英國研究不知道說得對不對
不過記者也說了:適度使用手機才最安全,大家平常用手機可別太過量膩
使用一段時間可要適度休息才好呢
--
Sent from my Macbook Pro Retina
--
Tags:
手機
All Comments

By Jack
at 2018-05-11T11:18
at 2018-05-11T11:18

By William
at 2018-05-15T03:54
at 2018-05-15T03:54

By Enid
at 2018-05-18T20:30
at 2018-05-18T20:30

By Una
at 2018-05-22T13:06
at 2018-05-22T13:06

By Catherine
at 2018-05-26T05:42
at 2018-05-26T05:42

By Bennie
at 2018-05-29T22:18
at 2018-05-29T22:18

By Joe
at 2018-06-02T14:54
at 2018-06-02T14:54

By Ina
at 2018-06-06T07:30
at 2018-06-06T07:30

By Tom
at 2018-06-10T00:06
at 2018-06-10T00:06

By Oscar
at 2018-06-13T16:42
at 2018-06-13T16:42

By Wallis
at 2018-06-17T09:18
at 2018-06-17T09:18

By Zora
at 2018-06-21T01:54
at 2018-06-21T01:54

By Connor
at 2018-06-24T18:30
at 2018-06-24T18:30

By Dorothy
at 2018-06-28T11:06
at 2018-06-28T11:06

By Delia
at 2018-07-02T03:42
at 2018-07-02T03:42

By Christine
at 2018-07-05T20:18
at 2018-07-05T20:18

By Olivia
at 2018-07-09T12:54
at 2018-07-09T12:54

By Christine
at 2018-07-13T05:30
at 2018-07-13T05:30

By Bethany
at 2018-07-16T22:07
at 2018-07-16T22:07

By Kumar
at 2018-07-20T14:43
at 2018-07-20T14:43

By Queena
at 2018-07-24T07:19
at 2018-07-24T07:19

By Wallis
at 2018-07-27T23:55
at 2018-07-27T23:55

By Regina
at 2018-07-31T16:31
at 2018-07-31T16:31

By Faithe
at 2018-08-04T09:07
at 2018-08-04T09:07

By Catherine
at 2018-08-08T01:43
at 2018-08-08T01:43

By Frederic
at 2018-08-11T18:19
at 2018-08-11T18:19

By Callum
at 2018-08-15T10:55
at 2018-08-15T10:55

By Cara
at 2018-08-19T03:31
at 2018-08-19T03:31

By Emily
at 2018-08-22T20:07
at 2018-08-22T20:07

By Yedda
at 2018-08-26T12:43
at 2018-08-26T12:43

By Olive
at 2018-08-30T05:19
at 2018-08-30T05:19

By Christine
at 2018-09-02T21:55
at 2018-09-02T21:55

By Emma
at 2018-09-06T14:31
at 2018-09-06T14:31

By Daniel
at 2018-09-10T07:07
at 2018-09-10T07:07

By Faithe
at 2018-09-13T23:43
at 2018-09-13T23:43

By Skylar Davis
at 2018-09-17T16:19
at 2018-09-17T16:19

By Hedwig
at 2018-09-21T08:55
at 2018-09-21T08:55

By Barb Cronin
at 2018-09-25T01:31
at 2018-09-25T01:31

By Xanthe
at 2018-09-28T18:07
at 2018-09-28T18:07

By Catherine
at 2018-10-02T10:43
at 2018-10-02T10:43

By Agnes
at 2018-10-06T03:19
at 2018-10-06T03:19

By Megan
at 2018-10-09T19:55
at 2018-10-09T19:55

By Odelette
at 2018-10-13T12:31
at 2018-10-13T12:31

By Emily
at 2018-10-17T05:07
at 2018-10-17T05:07

By Callum
at 2018-10-20T21:43
at 2018-10-20T21:43

By Puput
at 2018-10-24T14:19
at 2018-10-24T14:19

By Rae
at 2018-10-28T06:55
at 2018-10-28T06:55

By Edith
at 2018-10-31T23:31
at 2018-10-31T23:31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11-04T16:08
at 2018-11-04T16:08

By Madame
at 2018-11-08T08:44
at 2018-11-08T08:44

By Olivia
at 2018-11-12T01:20
at 2018-11-12T01:20
Related Posts
4000~7000空機求推薦

By Emily
at 2018-05-07T18:27
at 2018-05-07T18:27
google鍵盤手寫爛透了!

By Ethan
at 2018-05-07T18:12
at 2018-05-07T18:12
FV-5專業相機 快門時間

By Callum
at 2018-05-07T18:10
at 2018-05-07T18:10
台灣小確幸?加拿大1千多4G吃不飽 日韓

By Ingrid
at 2018-05-07T17:37
at 2018-05-07T17:37
家族省有新的方案了?

By Frederic
at 2018-05-07T17:02
at 2018-05-07T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