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嘉 Aivia K8100 電競鍵盤影音評測 - 鍵盤

By Christine
at 2010-10-05T18:42
at 2010-10-05T18:42
Table of Contents
技嘉 (GIGABYTE) Aivia K8100 薄膜式背光電競鍵盤評測
影音與圖文評測 http://wp.me/pMrjT-fI
--------------簡單文字摘要----------
規格表
產品:GIGABYTE Aivia K8100
廠商:Gigabyte 技嘉科技
使用介面:USB 2.0
按鍵使用壽命:10 million times
Travel distance:3.5+/-0.5mm
Travel to peak:1.0+/-0.05mm
重量:1300g
產品尺寸:490(L)* 263(W)*32.8(H) mm
壓力克數(Peak force):50gr, 60gr, 70gr +/- 10%
顏色:黑色、黃色、紅色
特色:內建記憶體、按鍵壓力克數配置、USB介面最多20鍵輸出(特定20顆)
售價:尚未上市
心得評論 (詳細還是請看連結)
iqmore:
在外型有黑色、黃色、紅色共3種,這次拿到的紅色版本真的很亮眼好看。
不過表面是鏡面的,所以多少還是會留下一些指紋,不過擦一擦就很好看了,
在外型設計上我蠻喜歡的。
有針對每個按鍵進行壓力克數配重的鍵盤Aivia K8100 不會是第一把,
其他的還有Key Tronic LT Designer、Realforce都有,不過做為電競用途的,
Aivia K8100可能是第一把。不過由於配重為50、60、70克重,差距只有10克,
再考慮基本誤差10%進來後,手感上的差別就沒這麼明顯。
如果是使用小拇指力道不大的手指,還是能感覺到不同的壓力克數。
但如果使用者的手指習慣力道都打很大力的話,可能就感覺不出來。
我個人在手感方面的感覺,是覺得按起來是「脆」的,
會有較其他薄膜式有明顯的輸入感,而不是有有黏性的那種彈性。
由於我打字的力道不輕,所以打起來比較感覺不出壓力克數配置的差異性,
但這部分手感是因人而異,如果購買前能實際打過會是最好的方法。
另一個特點是在USB介面下可以超過USB HID的限制,最多有20鍵可以輸出。
但因為Aivia K8100內部是進行鍵盤矩陣(Keyboard Matrix)的優化,
所以還是有可能會有鍵位衝突產生。
但對於遊戲常用的特定20顆按鍵(非任意20鍵),
都不會產生鍵位衝突就已經足夠滿足許多玩家。至少我認為這一點對於技嘉來說,
是個蠻大的思想突破。關於鍵位衝突,詳細可以參考2010年10月份的電腦王雜誌。
軟體方面我覺得問題性較大一些,不過這也是最容易改進的地方。
設定時非常方便,只要用拖曳的方式就能完成設定
,這與GIGABYTE M8000X電競滑鼠的軟體是一樣的操作方式。
不過這次我發現有著不友善的地方,就是設定功能時雖然不需要點M1~M5很方便,
但在刪除設定時就沒辦法了。
刪除設定一定要注意視窗的焦點是在哪一組模式上,否則非常容易誤刪,
而且刪除時不能單個功能刪除,只能一次刪除整組模式功能。
由於Aivia K8100內建記憶體,可以將設定帶著走,不過在軟體與硬體的連接上時,
是軟體一設定完成就馬上儲存在鍵盤內。看似方便但有個小問題,
就如同剛所提,如果一誤刪功能就什麼都沒了。再加上軟體下方有個全部清除鍵,
按下時不會再有確認視窗,所以一次就全清空設定了。
不過右側的巨集庫還會將設定保留,所以不致於會將使用者辛苦設定的巨集全砍,
頂多就是鍵盤的模式巨集鍵內功能要重新拖曳設定。
以功能來說能滿足大部分玩家,對於入門與中階玩家都可以使用。
目前尚未知道上市之後售價,如果價格不高,還是值得做為參考購買的選項之一。
--
老貓玩生活 http://iqmore.com/
老貓測3C http://www.iqmore.idv.tw/
--
影音與圖文評測 http://wp.me/pMrjT-fI
--------------簡單文字摘要----------
規格表
產品:GIGABYTE Aivia K8100
廠商:Gigabyte 技嘉科技
使用介面:USB 2.0
按鍵使用壽命:10 million times
Travel distance:3.5+/-0.5mm
Travel to peak:1.0+/-0.05mm
重量:1300g
產品尺寸:490(L)* 263(W)*32.8(H) mm
壓力克數(Peak force):50gr, 60gr, 70gr +/- 10%
顏色:黑色、黃色、紅色
特色:內建記憶體、按鍵壓力克數配置、USB介面最多20鍵輸出(特定20顆)
售價:尚未上市
心得評論 (詳細還是請看連結)
iqmore:
在外型有黑色、黃色、紅色共3種,這次拿到的紅色版本真的很亮眼好看。
不過表面是鏡面的,所以多少還是會留下一些指紋,不過擦一擦就很好看了,
在外型設計上我蠻喜歡的。
有針對每個按鍵進行壓力克數配重的鍵盤Aivia K8100 不會是第一把,
其他的還有Key Tronic LT Designer、Realforce都有,不過做為電競用途的,
Aivia K8100可能是第一把。不過由於配重為50、60、70克重,差距只有10克,
再考慮基本誤差10%進來後,手感上的差別就沒這麼明顯。
如果是使用小拇指力道不大的手指,還是能感覺到不同的壓力克數。
但如果使用者的手指習慣力道都打很大力的話,可能就感覺不出來。
我個人在手感方面的感覺,是覺得按起來是「脆」的,
會有較其他薄膜式有明顯的輸入感,而不是有有黏性的那種彈性。
由於我打字的力道不輕,所以打起來比較感覺不出壓力克數配置的差異性,
但這部分手感是因人而異,如果購買前能實際打過會是最好的方法。
另一個特點是在USB介面下可以超過USB HID的限制,最多有20鍵可以輸出。
但因為Aivia K8100內部是進行鍵盤矩陣(Keyboard Matrix)的優化,
所以還是有可能會有鍵位衝突產生。
但對於遊戲常用的特定20顆按鍵(非任意20鍵),
都不會產生鍵位衝突就已經足夠滿足許多玩家。至少我認為這一點對於技嘉來說,
是個蠻大的思想突破。關於鍵位衝突,詳細可以參考2010年10月份的電腦王雜誌。
軟體方面我覺得問題性較大一些,不過這也是最容易改進的地方。
設定時非常方便,只要用拖曳的方式就能完成設定
,這與GIGABYTE M8000X電競滑鼠的軟體是一樣的操作方式。
不過這次我發現有著不友善的地方,就是設定功能時雖然不需要點M1~M5很方便,
但在刪除設定時就沒辦法了。
刪除設定一定要注意視窗的焦點是在哪一組模式上,否則非常容易誤刪,
而且刪除時不能單個功能刪除,只能一次刪除整組模式功能。
由於Aivia K8100內建記憶體,可以將設定帶著走,不過在軟體與硬體的連接上時,
是軟體一設定完成就馬上儲存在鍵盤內。看似方便但有個小問題,
就如同剛所提,如果一誤刪功能就什麼都沒了。再加上軟體下方有個全部清除鍵,
按下時不會再有確認視窗,所以一次就全清空設定了。
不過右側的巨集庫還會將設定保留,所以不致於會將使用者辛苦設定的巨集全砍,
頂多就是鍵盤的模式巨集鍵內功能要重新拖曳設定。
以功能來說能滿足大部分玩家,對於入門與中階玩家都可以使用。
目前尚未知道上市之後售價,如果價格不高,還是值得做為參考購買的選項之一。
--
老貓玩生活 http://iqmore.com/
老貓測3C http://www.iqmore.idv.tw/
--
All Comments

By Xanthe
at 2010-10-09T07:59
at 2010-10-09T07:59

By Wallis
at 2010-10-09T10:03
at 2010-10-09T10:03
Related Posts
想入手第一隻機械式的希望大家給點意見

By Callum
at 2010-10-05T14:56
at 2010-10-05T14:56
手上的壞了 請推薦~~

By Madame
at 2010-10-05T10:11
at 2010-10-05T10:11
攜帶鍵盤的袋子

By Daph Bay
at 2010-10-05T09:49
at 2010-10-05T09:49
適合設計及影像後製的鍵鼠組

By Michael
at 2010-10-05T09:24
at 2010-10-05T09:24
羅技客服及M905心得

By Faithe
at 2010-10-05T02:02
at 2010-10-05T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