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無知媒體 網路公民發聲 - 部落格
By Ivy
at 2007-03-23T22:17
at 2007-03-23T22:17
Table of Contents
菁報記者/宋小海
號稱第四權的新聞媒體,是人民監督政府,實現民主的重要管道。當它不再能給予大眾
足夠的資訊瞭解事件,我們只是言聽計從?還是將另尋出路?3月16日晚間開始,「100
元買下保留樂生的小小夢想」集資登廣告活動,在網路上開始流傳漫延,這場行動不單純
在網路串連的社會運動,其中延伸的相關論述,同時反應民眾對現存媒體不滿,並展現另
一種突破的可能。
新聞看不懂 網友打廣告
位於台北新莊的樂生療養院,自日據時代以來,是政府隔離「漢生病」(俗稱麻瘋病)
患者的地方,這塊當時占地25公傾的土地就成了他們唯一的世界。當醫學界證實漢生病傳
染率極低,並開發特效藥之後,這些長久面臨社會歧視,還倖存於世的人們開始得以與外
界接觸。
然而,這塊土地後來被政府劃為新莊捷運機場預定地之後,因拆除居所、搬遷院民等爭議
,而不得平靜。經2003年第一波拆除後,社會運動團體認為此地具文化古蹟意義,今年
2月經行政院文建會審核,認定現存的院區可以保留90%,但被行政院駁回,由捷運局認定
只能留41.6%。今年3月5日,台北市捷運局函文要求留在舊院區的樂生院民於一周內搬遷
,因而引起長期關注樂生院民生活的學生、社運團體不滿,直接在行政院長蘇貞昌官邸前
抗議。
自3月8日起的數次抗議、請願行動,因矛頭指向行政院長,希望政府公開審議樂生保存
一案,獲得主流媒體關切。但是41.6%與90%的差別、公共政策的辯論,在電子媒體的鏡頭
中卻只剩下衝突激情的畫面,甚至在平面媒體,也漸漸被化約為藍綠政爭的邏輯,或是雙
方的隔空舌戰,但對其言論缺乏驗證。
「先前去抗議的時候,記者還好意思躲在後面,一直問學生要不要衝進去找蘇貞昌。」
去年畢業於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的李昱伶,參與保存樂生的行動時,看到記者失去發掘
事實的能力,甚至想要「促進」衝突產生。
在繼著3月15日,北縣府出動百名警員張貼拆遷公告,等於是樂生療養院即將在公眾缺乏
討論,又無法藉由媒體調查深入得知決策過程,即將走入歷史。然而3月16日,由部落客
(blogger)董福興、Wenli、How、瓦礫、豬小草等部落客所共同發起的捐款報名活動
──「100元買下『保留樂生」的小小夢想」,希望集資20萬在蘋果日報刊登廣告,這些
使用黑米共享書籤(HEMiDEMi)的部落客,在不到24小時,便湊齊願意捐款的人數,讓他
們嚇了一跳;經由由非營利組織OURs協助捐款事宜,最後在3月19日,半版廣告順利出現
在蘋果日報A10版。
去做媒體沒做的事
3月20日,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苦勞網、媒體改造學社以「部落客可以在社運做什
麼──從樂生事件中假記者被逮補談起」為題,邀請部落客瓦礫、豬小草現身說法。
這些發起串連成員之中,不乏在撥接上網時代,就自學深入持續研究網路的人。身份背景
各異的他們,在募得資金後,必須臨時趕出廣告的文案、圖表。令人驚訝的是,這些人
一開始並沒有確切的分工,而是藉由網路傳送「互踢皮球」。最後才一同在樂生療養院做
最後統合。
成員之一董福興表示,駐在當地的樂生青年聯盟因為涉入太深,忘了新莊市民的需求,
無法冷靜完整的說明,以致於許多人都不瞭解他們的訴求。之所以選刊在蘋果日報上,也
是因為蘋果日報是「非常有能力」的八卦報,可以把複雜的事情講的很簡單,而他們自己
的廣告設計就是學習蘋果。
目前就讀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的How說,他並不完全認同樂生青年聯盟,但他希望樂生
的問題能夠真正公開審議。過去他想知道工程方案的差異,可是無論在社運團體或媒體,
一直無法得到完整的答案,只好親自採訪當初參與計畫新方案的台灣大學城鄉所教授劉可
強,將問題釐清後再於自己的部落格分析,給那些不太瞭解的人一個「切入點」,否則別
人也不知從何關心起。
不過同樣是發起成員的瓦礫則認為,此次「部落格在社會運動中,只是造成意外」。這
次成功募款刊登廣告,有其背後條件,不能複製。
「記者的專業是不能取代的,而情緒總在失望與期待中交替。」豬小草說道,如果現在
媒體的生態無法改變,他們只好改變自己,去做本來應該是媒體要做的事。因為在網路世
界有技術門檻存在,他們在設計廣告、撰文之外,也在網上分享串連貼紙等程式碼,降低
門檻。
這次募款、聲援行動,同時也有不少來自電子佈告欄PTT、其他部落格的反面文章意見
,批評這只是一時的參與,為何不去關心蘇花高。How則表示,廣告弄出來之後,接下來
要做什麼也還不清楚:「有討論是好的,我們又怎能武斷地說自己是正確的一方?」
「要能夠動員這樣的力量,最大的一個因素是部落客彼此之間的信任程度。」對於部落
客在自主分工下有如此凝聚力,長期研究部落格的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專任講師陳順孝
表示,這是一次新的關鍵點,網路行動跟社會運動,有了更緊密的關連,這將是往後社會
運動的一種新趨勢。
邀請思考的管道
然而,對於討論看似沸沸揚揚,但部落格真否能撼動世界,但對於新莊地區的人們當中,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察覺現今媒體的變化。
在廣告刊登後兩天,鄰近樂生的輔仁大學幾位學生因為上「人生哲學」課程,在鍾安住
神父要求而前來探訪樂生,之前並不曾走進來,也對廣告的事情一無所悉。其中一位資管
系三年級學生林信和說,在更早之前曾看過網路上幾篇部落格文章,但沒有再仔細探究。
在樂生療養院對面的巷子,經營肉攤20多年的李女士說,院民有時候都會向她買東西,
也算認識所以不會怕他們的病,但不曾想過要走進樂生。先前她並無看到這些網友刊登的
廣告。以她長期聽顧客、鄰居的想法,其實大部分人也只是想趕快通車,至於拆與不拆樂
生不是那麼重要的事。幾位前來買肉的婦人也都說沒有看過廣告,但平時有看電視、報紙
新聞報導,而她們說:「真不知為什麼稱作古蹟!」「我想抗爭的人都是為了錢啦。」
相反地,在樂生院區,則出現分散在台灣各地的民眾前來關切。一位花蓮女中來的地理
教師,便因為先前在公視看到部落客集資刊廣告的新聞,正好因教務開會之便探訪樂生。
她說:「「現在的媒體太弱智、太偏頗了,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教現在的孩子,如何瞭解社
會議題。」
「當然,照片亦不能補充我們的無知之處,無法提供照片挑選並框出的苦難的根源及其歷
史背景這類知識。這些影像最多只是一項邀請:去注意、反省、學習和檢查建制當局」這
是美國知識份子蘇珊‧桑塔格曾在著作《旁觀他人之痛苦》中,為災難影像傳播的意義做
結論;同樣地,部落格日夜不斷的資訊交流,還剛是個開始,但它已讓那些不曾實際投入
公民參與的人,有機會接收這份邀請。
--
號稱第四權的新聞媒體,是人民監督政府,實現民主的重要管道。當它不再能給予大眾
足夠的資訊瞭解事件,我們只是言聽計從?還是將另尋出路?3月16日晚間開始,「100
元買下保留樂生的小小夢想」集資登廣告活動,在網路上開始流傳漫延,這場行動不單純
在網路串連的社會運動,其中延伸的相關論述,同時反應民眾對現存媒體不滿,並展現另
一種突破的可能。
新聞看不懂 網友打廣告
位於台北新莊的樂生療養院,自日據時代以來,是政府隔離「漢生病」(俗稱麻瘋病)
患者的地方,這塊當時占地25公傾的土地就成了他們唯一的世界。當醫學界證實漢生病傳
染率極低,並開發特效藥之後,這些長久面臨社會歧視,還倖存於世的人們開始得以與外
界接觸。
然而,這塊土地後來被政府劃為新莊捷運機場預定地之後,因拆除居所、搬遷院民等爭議
,而不得平靜。經2003年第一波拆除後,社會運動團體認為此地具文化古蹟意義,今年
2月經行政院文建會審核,認定現存的院區可以保留90%,但被行政院駁回,由捷運局認定
只能留41.6%。今年3月5日,台北市捷運局函文要求留在舊院區的樂生院民於一周內搬遷
,因而引起長期關注樂生院民生活的學生、社運團體不滿,直接在行政院長蘇貞昌官邸前
抗議。
自3月8日起的數次抗議、請願行動,因矛頭指向行政院長,希望政府公開審議樂生保存
一案,獲得主流媒體關切。但是41.6%與90%的差別、公共政策的辯論,在電子媒體的鏡頭
中卻只剩下衝突激情的畫面,甚至在平面媒體,也漸漸被化約為藍綠政爭的邏輯,或是雙
方的隔空舌戰,但對其言論缺乏驗證。
「先前去抗議的時候,記者還好意思躲在後面,一直問學生要不要衝進去找蘇貞昌。」
去年畢業於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的李昱伶,參與保存樂生的行動時,看到記者失去發掘
事實的能力,甚至想要「促進」衝突產生。
在繼著3月15日,北縣府出動百名警員張貼拆遷公告,等於是樂生療養院即將在公眾缺乏
討論,又無法藉由媒體調查深入得知決策過程,即將走入歷史。然而3月16日,由部落客
(blogger)董福興、Wenli、How、瓦礫、豬小草等部落客所共同發起的捐款報名活動
──「100元買下『保留樂生」的小小夢想」,希望集資20萬在蘋果日報刊登廣告,這些
使用黑米共享書籤(HEMiDEMi)的部落客,在不到24小時,便湊齊願意捐款的人數,讓他
們嚇了一跳;經由由非營利組織OURs協助捐款事宜,最後在3月19日,半版廣告順利出現
在蘋果日報A10版。
去做媒體沒做的事
3月20日,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苦勞網、媒體改造學社以「部落客可以在社運做什
麼──從樂生事件中假記者被逮補談起」為題,邀請部落客瓦礫、豬小草現身說法。
這些發起串連成員之中,不乏在撥接上網時代,就自學深入持續研究網路的人。身份背景
各異的他們,在募得資金後,必須臨時趕出廣告的文案、圖表。令人驚訝的是,這些人
一開始並沒有確切的分工,而是藉由網路傳送「互踢皮球」。最後才一同在樂生療養院做
最後統合。
成員之一董福興表示,駐在當地的樂生青年聯盟因為涉入太深,忘了新莊市民的需求,
無法冷靜完整的說明,以致於許多人都不瞭解他們的訴求。之所以選刊在蘋果日報上,也
是因為蘋果日報是「非常有能力」的八卦報,可以把複雜的事情講的很簡單,而他們自己
的廣告設計就是學習蘋果。
目前就讀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的How說,他並不完全認同樂生青年聯盟,但他希望樂生
的問題能夠真正公開審議。過去他想知道工程方案的差異,可是無論在社運團體或媒體,
一直無法得到完整的答案,只好親自採訪當初參與計畫新方案的台灣大學城鄉所教授劉可
強,將問題釐清後再於自己的部落格分析,給那些不太瞭解的人一個「切入點」,否則別
人也不知從何關心起。
不過同樣是發起成員的瓦礫則認為,此次「部落格在社會運動中,只是造成意外」。這
次成功募款刊登廣告,有其背後條件,不能複製。
「記者的專業是不能取代的,而情緒總在失望與期待中交替。」豬小草說道,如果現在
媒體的生態無法改變,他們只好改變自己,去做本來應該是媒體要做的事。因為在網路世
界有技術門檻存在,他們在設計廣告、撰文之外,也在網上分享串連貼紙等程式碼,降低
門檻。
這次募款、聲援行動,同時也有不少來自電子佈告欄PTT、其他部落格的反面文章意見
,批評這只是一時的參與,為何不去關心蘇花高。How則表示,廣告弄出來之後,接下來
要做什麼也還不清楚:「有討論是好的,我們又怎能武斷地說自己是正確的一方?」
「要能夠動員這樣的力量,最大的一個因素是部落客彼此之間的信任程度。」對於部落
客在自主分工下有如此凝聚力,長期研究部落格的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專任講師陳順孝
表示,這是一次新的關鍵點,網路行動跟社會運動,有了更緊密的關連,這將是往後社會
運動的一種新趨勢。
邀請思考的管道
然而,對於討論看似沸沸揚揚,但部落格真否能撼動世界,但對於新莊地區的人們當中,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察覺現今媒體的變化。
在廣告刊登後兩天,鄰近樂生的輔仁大學幾位學生因為上「人生哲學」課程,在鍾安住
神父要求而前來探訪樂生,之前並不曾走進來,也對廣告的事情一無所悉。其中一位資管
系三年級學生林信和說,在更早之前曾看過網路上幾篇部落格文章,但沒有再仔細探究。
在樂生療養院對面的巷子,經營肉攤20多年的李女士說,院民有時候都會向她買東西,
也算認識所以不會怕他們的病,但不曾想過要走進樂生。先前她並無看到這些網友刊登的
廣告。以她長期聽顧客、鄰居的想法,其實大部分人也只是想趕快通車,至於拆與不拆樂
生不是那麼重要的事。幾位前來買肉的婦人也都說沒有看過廣告,但平時有看電視、報紙
新聞報導,而她們說:「真不知為什麼稱作古蹟!」「我想抗爭的人都是為了錢啦。」
相反地,在樂生院區,則出現分散在台灣各地的民眾前來關切。一位花蓮女中來的地理
教師,便因為先前在公視看到部落客集資刊廣告的新聞,正好因教務開會之便探訪樂生。
她說:「「現在的媒體太弱智、太偏頗了,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教現在的孩子,如何瞭解社
會議題。」
「當然,照片亦不能補充我們的無知之處,無法提供照片挑選並框出的苦難的根源及其歷
史背景這類知識。這些影像最多只是一項邀請:去注意、反省、學習和檢查建制當局」這
是美國知識份子蘇珊‧桑塔格曾在著作《旁觀他人之痛苦》中,為災難影像傳播的意義做
結論;同樣地,部落格日夜不斷的資訊交流,還剛是個開始,但它已讓那些不曾實際投入
公民參與的人,有機會接收這份邀請。
--
Tags:
部落格
All Comments
By Ophelia
at 2007-03-26T08:01
at 2007-03-26T08:01
By Jack
at 2007-03-29T03:31
at 2007-03-29T03:31
Related Posts
發現Flickr多了Collections功能
By Ina
at 2007-03-23T01:56
at 2007-03-23T01:56
Wordpress 的上傳功能
By Daph Bay
at 2007-03-22T22:51
at 2007-03-22T22:51
Re: PTT Blog板友簽到簿(PTTBlogRolling!)
By Jack
at 2007-03-22T20:35
at 2007-03-22T20:35
插入blogger的圖開啟時
By Sandy
at 2007-03-22T20:18
at 2007-03-22T20:18
technorati ping
By Brianna
at 2007-03-22T15:42
at 2007-03-22T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