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機EIZO EV2455 - 螢幕

By Xanthe
at 2015-12-06T10:56
at 2015-12-06T10:56
Table of Contents
原本是用22"的DELL 2209WA,這台也算一代神機了,
IPS+CCFL背光,從2009年買到現在,全機幾乎像新的一樣,超耐操,
和我一起買的朋友也抱怨,想換機都沒辦法,所以對DELL的品牌滿意度很高,
因公司螢幕掛掉被換小台,想說乾脆DELL搬去公司用(上班要看電腦8小時以上也挺累的),
換機當然也鎖定16:10,畢竟大多時間都在瀏覽網頁或PTT,多那幾行高度差很多,
鎖定了之後,好像只有一個最佳解,那就是DELL U2415,
在尋找螢幕的同時也感覺到時代的變化,
更早之前我是買三星173P這台得到Tom's Hardware最高評價的S-PVA面板
(一直到現在買任何電子產品拆封的感動都比不過173P 那設計太銷魂了)
當時TN與非TN面板的價差沒那麼大(為了反應時間,還有人主推TN螢幕),
等到買DELL 2209WA時,市場幾乎全被TN面板佔據,劣幣逐良幣眼看大勢已去,
想買非TN螢幕都要付出相當的代價(錢),今日看來,應幸好識貨人還是多的,
非TN螢幕的市佔率越來越高,有市場之故,眾家非TN螢幕與TN螢幕的價格已差異不大,
但同是時代的洪流,16:10螢幕倒是真的越來越稀有,大概是12:9的媒體已確立,
再加上大尺寸螢幕躍入主流,27"16:9的可視高度就超越 24"16:10了,
因此也考慮過27"16:9的機種,但實機看來那種整面的光罩感覺眼睛很累,
本次換機主要是希望眼睛舒適第一優先,27"使用於多媒體需求非常棒,
但主要用於上網爬文時,感覺眼角餘光都在接受光牆的刺激,最後還是放棄了。
在瀏覽的過程中,發現現在LG、BANQ等眾家廠商都在主打低藍光、不閃爍,
主觀認定這是噱頭,直到發現EIZO也有這樣的想法,
並且煞有其事的進行一系列的測試與討論,
http://www.eizoglobal.com/library/basics/eyestrain/index.html
http://www.eizo.co.jp/eizolibrary/other/itmedia08/index.html
EIZO=護眼這樣的想法完全被加強了,於是轉向了研究EIZO螢幕,
發現現在雄浪的策略有一點轉變,除了專業機種價差仍大之外,
主打的消費型機種跟水貨的價差已經相當接近,
以3000元左右的價差,有5年保固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而其中EIZO EV2450及EV2455這兩款薄邊框的新機種,擺脫過去EIZO笨重方正的形象,
又有護眼功能,其中我最被吸引的是隨環境自動調整亮度的功能,
因我的電腦位於客廳的開放空間,光源非常複雜,很難隨時依環境調整,
此功能在手機上已不稀奇,但擁有這功能的電腦螢幕卻不多。
最後的掙扎是兩者的螢幕比例,
EV2450是16:9、EV2455是16:10,高度只差幾公分,價格差了7000元!
於是一台EV2455的價格可以買兩台DELL U2415了,
考慮許久,最後是看在5年保固上,耐用的螢幕一台使用動輒五、六年以上,
可以用那麼久的東西,最後還是決定一次到位,EV2455刷下去,
剛好UDN有全館螢幕折500的活動,買死豬價的EIZO算有小賺。
以上是心路歷程,最後入手用了幾天,有幾個感想-
一、畫面的深度與立體感沒話說,之前用DELL 2209WA亮度調到0還是頗亮,需要動到對比
EV2455亮度調到10暗度就已經夠舒適了,還保有足夠的畫面細節及向下再調整的空間。
二、薄邊框其實不是非常有感
三、為了可以左右平移旋轉的機能,底座設計成圓形的,
這對電腦桌後面是牆壁的我來說,等於深度就被限制住,螢幕無法更服貼牆面。
四、螢幕下方的功能鍵按下去無段落感(但又不是觸控的),
按起來不累力很容易隨時調整螢幕。
五、這台有螢幕旋轉直立的功能,但與市面上大多的旋轉螢幕相同,
都必須要先頭抬高,還要後仰才能旋轉,想看漫畫的時候要調整很麻煩,
希望未來有螢幕可針對直立旋轉機能做到可快速切換。
--
IPS+CCFL背光,從2009年買到現在,全機幾乎像新的一樣,超耐操,
和我一起買的朋友也抱怨,想換機都沒辦法,所以對DELL的品牌滿意度很高,
因公司螢幕掛掉被換小台,想說乾脆DELL搬去公司用(上班要看電腦8小時以上也挺累的),
換機當然也鎖定16:10,畢竟大多時間都在瀏覽網頁或PTT,多那幾行高度差很多,
鎖定了之後,好像只有一個最佳解,那就是DELL U2415,
在尋找螢幕的同時也感覺到時代的變化,
更早之前我是買三星173P這台得到Tom's Hardware最高評價的S-PVA面板
(一直到現在買任何電子產品拆封的感動都比不過173P 那設計太銷魂了)
當時TN與非TN面板的價差沒那麼大(為了反應時間,還有人主推TN螢幕),
等到買DELL 2209WA時,市場幾乎全被TN面板佔據,劣幣逐良幣眼看大勢已去,
想買非TN螢幕都要付出相當的代價(錢),今日看來,應幸好識貨人還是多的,
非TN螢幕的市佔率越來越高,有市場之故,眾家非TN螢幕與TN螢幕的價格已差異不大,
但同是時代的洪流,16:10螢幕倒是真的越來越稀有,大概是12:9的媒體已確立,
再加上大尺寸螢幕躍入主流,27"16:9的可視高度就超越 24"16:10了,
因此也考慮過27"16:9的機種,但實機看來那種整面的光罩感覺眼睛很累,
本次換機主要是希望眼睛舒適第一優先,27"使用於多媒體需求非常棒,
但主要用於上網爬文時,感覺眼角餘光都在接受光牆的刺激,最後還是放棄了。
在瀏覽的過程中,發現現在LG、BANQ等眾家廠商都在主打低藍光、不閃爍,
主觀認定這是噱頭,直到發現EIZO也有這樣的想法,
並且煞有其事的進行一系列的測試與討論,
http://www.eizoglobal.com/library/basics/eyestrain/index.html
http://www.eizo.co.jp/eizolibrary/other/itmedia08/index.html
EIZO=護眼這樣的想法完全被加強了,於是轉向了研究EIZO螢幕,
發現現在雄浪的策略有一點轉變,除了專業機種價差仍大之外,
主打的消費型機種跟水貨的價差已經相當接近,
以3000元左右的價差,有5年保固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而其中EIZO EV2450及EV2455這兩款薄邊框的新機種,擺脫過去EIZO笨重方正的形象,
又有護眼功能,其中我最被吸引的是隨環境自動調整亮度的功能,
因我的電腦位於客廳的開放空間,光源非常複雜,很難隨時依環境調整,
此功能在手機上已不稀奇,但擁有這功能的電腦螢幕卻不多。
最後的掙扎是兩者的螢幕比例,
EV2450是16:9、EV2455是16:10,高度只差幾公分,價格差了7000元!
於是一台EV2455的價格可以買兩台DELL U2415了,
考慮許久,最後是看在5年保固上,耐用的螢幕一台使用動輒五、六年以上,
可以用那麼久的東西,最後還是決定一次到位,EV2455刷下去,
剛好UDN有全館螢幕折500的活動,買死豬價的EIZO算有小賺。
以上是心路歷程,最後入手用了幾天,有幾個感想-
一、畫面的深度與立體感沒話說,之前用DELL 2209WA亮度調到0還是頗亮,需要動到對比
EV2455亮度調到10暗度就已經夠舒適了,還保有足夠的畫面細節及向下再調整的空間。
二、薄邊框其實不是非常有感
三、為了可以左右平移旋轉的機能,底座設計成圓形的,
這對電腦桌後面是牆壁的我來說,等於深度就被限制住,螢幕無法更服貼牆面。
四、螢幕下方的功能鍵按下去無段落感(但又不是觸控的),
按起來不累力很容易隨時調整螢幕。
五、這台有螢幕旋轉直立的功能,但與市面上大多的旋轉螢幕相同,
都必須要先頭抬高,還要後仰才能旋轉,想看漫畫的時候要調整很麻煩,
希望未來有螢幕可針對直立旋轉機能做到可快速切換。
--
Tags:
螢幕
All Comments

By James
at 2015-12-08T13:22
at 2015-12-08T13:22

By Lauren
at 2015-12-11T17:06
at 2015-12-11T17:06
閃瞎,眼睛已經吃力累了。

By Ida
at 2015-12-12T02:57
at 2015-12-12T02:57

By Queena
at 2015-12-13T09:46
at 2015-12-13T09:46
Related Posts
4~6K 24or27吋的護眼螢幕

By Mary
at 2015-12-06T01:35
at 2015-12-06T01:35
MOMO資訊展大促銷SAMSUNG S27D360HS 5990

By Delia
at 2015-12-04T22:55
at 2015-12-04T22:55
View Sonic VX2363S 護眼功能?

By Zenobia
at 2015-12-04T12:00
at 2015-12-04T12:00
asus 螢幕設定的問題

By Thomas
at 2015-12-03T22:56
at 2015-12-03T22:56
LG 34UC97-S $29888

By Tristan Cohan
at 2015-12-03T22:40
at 2015-12-03T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