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區塊鏈新突破!幫用戶省25%電費 - 數位貨幣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8-06-28T17:10

Table of Contents




新加坡區塊鏈新突破!幫用戶省25%電費



區塊鏈技術最有名的應用莫過於比特幣,但區塊鏈尚有許多特性使其備受矚目。它的開放
性、獨立性、安全性、匿名性、去中心化的特質讓它成為推動新一波金融科技的希望。而
已經有新創公司將頭腦動到能源產業上,號稱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幫助客戶找到最優惠的
方案並省下電費。


在新加坡從事餐飲業的Benson Wang說他在加入Electrify平台後,3個月來省下900元新加
坡幣(約新台幣2萬元)的電費,佔先前的25%。Electrify表示,目前約有500個不同的新
加坡公司加入,在過去一年中省下了共150萬元新加坡幣(約新台幣3350萬元)的電費。

新加坡公司Electrify是東南亞第一個利用區塊鏈平台發展零售電力(
electricity-retailing)供應商之間的連結。新加坡用電達一定門檻的用戶可以選擇向
非公營的供應商購買電力。

Electrify利用區塊鏈分散帳本的特性,直接將合約數位化,省下律師、會計師的成本,
且縮減轉帳費用約30%。此外,Electrify還有能源共享模式,商業用戶可以將多餘的電力
透過平台轉售給其他家庭。

而根據亞洲開發銀行預測,亞洲能源年支出到2035年時,將自現在的7千億翻漲至1.6兆美
元(約新台幣21.4兆至49兆元)。Electrify執行長Julius Tan表示:「跟優步和Airbnb
一樣,Electrify提供用戶平台,讓他們能接觸到更多供應來源,不管是企業或個人。這
在能源需求急遽上升的趨勢中更為重要,人們有權選擇他們最滿意的方案。」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breakingnews/2471883

--

All Comments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18-06-30T14:24
electrify超讚 但幣值gg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18-07-03T11:06
凸了木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8-07-04T16:46
我的ELEC ...絕望中...

徵求虛擬貨幣用戶測試UX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18-06-28T16:54
哈囉!我們是JOYSO團隊! 為了改善迭代網站的使用者體驗,這邊要來數位貨幣版徵求受試者了! 參加條件: 使用過中心化交易所,但沒有使用過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用戶 時間: 7/6-7/8 10:00-17:00(挑1天,約1小時可以結束) 地點: JOYSO辦公室(台北市信義區) 參與內容: 請根據我 ...

比特幣vs區塊鏈 巨頭們的看法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18-06-28T15:02
這兩天看了幾則新聞 像是馬雲重申對於區塊鏈應用的樂觀與信心,但強調比特幣的泡沫 不過像是Apple co-founder Steve Wozniak、twitter Jack Dorsey 卻是對區塊鏈目前發展不太有信心,反到是十分擁護比特幣、以太幣 看起來與直覺相反 我自己看法是也許可能因為一個從金融角 ...

Bitrue交易所每日交易競賽,每天送10000拾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18-06-28T13:48
之前會知道Bitrue是因為註冊送幣那邊領了一波 偶爾就在回去看看有沒有什麼新的好康 現在Bitrue除了許多線下活動外 在網站上還發現了新活動 https://www.bitrue.com/activity/lottery 「參與交易,每日瓜分10000美金大獎」(這….名字取得也太直白…) 內容是每日 ...

Zcash「渡冬已至」完成硬分叉升級,V神表示讚賞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8-06-27T17:23
新聞來源連結:https://www.blocktempo.com/overwinter-is-here-zcash-claims-successful-first-hard-fork/ 動區動趨 新聞本文: 據報導,以隱私為中心的加密貨幣zcash在周二早上執行了它的第一個且期待已久的硬分叉。 此 ...

台灣區塊鏈法規處灰色地帶 業者憂:「新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8-06-27T17:02
台灣區塊鏈法規處灰色地帶 業者憂:「新創難做、逼走人才」 虛擬貨幣、區塊鏈、ICO是現今資本市場中最火熱的概念,各國更因應這波浪潮訂立專法 ,好讓業者能彈性發展;不過,台灣政府卻在這波浪潮下走得相對緩慢,目前相關法規仍 處在隨時會更動的「灰色地帶」,業者坦言,「政府應講清楚、訂出合宜的法規,否則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