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世代交替時的價差? - 3C

By Enid
at 2013-04-29T16:25
at 2013-04-29T16:25
Table of Contents
價差來自於供需阿...
CPU不用說,桌上型一直都是跟著效能走,i7-8xx/i5-7xx/i3-5xx/i7-26xx/i5-25xx/i3..
這些已經更新世代超級久的東西,有降價過嗎?
效能只少10%,價格就一樣只少10%阿 XD
主機板,誠如L大說的跳很兇,然後隨著供需被炒作...
X58的板子曾經很沒價值,在L5420剛開始時,發現上面有個L5520也超便宜,
但不用轉貼也不用山寨板,趁早在大陸買了片X58的頂級版(忘了是R2E還是R3F,
反正看到不到400人民幣還考慮什麼,當時匯率4.6X,折台幣不到2千)
搭L5520=i7=八個框框看了很爽,才三千台幣只能買半顆i5-3470,八打四也幹掉i5~
不過看到功耗之後還是收起來了,畢竟我都是文書上網(汗)
當時沒掃這也是原因之一,另一個是沒有量,而且我預期5520量遠大於X58,
CPU會疊、X58會漲最後半斤八兩,屯主機板這種容易壞的東西是又危險又佔空間就放棄
扯遠了,總之供需問題,導致當時的X58主板超便宜,現在呢?
大陸一樣一堆頂級板,劍齒虎、Big Bang之類都有,但價格已經漲一倍了
台灣更扯,之前還有人賣2千多,後來該賣家賣完之後,X58全都3千元起跳了
這就是自由經濟市場,供需~ 決定價格。
(CPU已經由INTEL控制了供給,當然例外...)
記憶體,能算準漲跌的人還在乎啥世代交替? 去華爾街上班一小時就組一台電腦了...
這東西就是不知道半年後是漲還是跌,也沒啥好說下手點
顯示卡,這最簡單,永遠是一直跌下去而且跌很快,然後到一個門檻就穩住,
這時候就面臨要選擇價格效能比好的舊規格,還是選擇貴但是有其它優勢的新規格~
例如4850以前也是中階卡阿,等5系列推出就開始跳水,跳到3千以下降幅就小了,
4850到今天都還有一千元行情,都幾年了你看看...
以現在來說,選擇650比較貴,CP值不如560甚至460,但省電上有很大優勢,
我當年選擇240也是以省電為考量而不選4850,結果星海打得頗LAG
硬碟除非又來個水災,不然也是很穩定的東西;
SSD就很有趣,理論上隨著科技進步會越來越便宜,但只要是顆粒就是期貨有漲跌,
過年前明知道flash在漲SSD一定漲,但又怕漲得慢會燙很久而沒下手掃貨
(畢竟那個掃了30萬 DDR3 2G的苦主,被燙了兩年的經驗歷歷在目阿~)
結果只掃了20顆左右SSD,過年後整個一飛衝天回不去了...
所以這東西也跟RAM一樣難以預估,RAM跟SSD都一樣,
我可以告訴你10年後8G DDR3 跟128G SSD會比現在便宜,但半年後漲跌...知道才有鬼
但也不可能為了十年後的行情而買入,因為十年後SSD可能是TB在算的,
就像兩年前買了30萬DDR3 2G的仁兄,他要是知道兩年後的主流是8G也不會這麼衝動
(躺著中槍第二次)
螢幕一直推陳出新,舊的就跌也滿穩定。鍵盤 滑鼠 機殼 PSU應該沒啥世代交替問題
所以什麼是最佳買入點?
有事沒事到二手板守著,看到佛光趕快寄信就是買入點,跟世代交替沒啥關連
我覺得世代交替這個買入點,比較適合nb...
看win7最後一批要倒掉時的價格多漂亮阿,流血下殺出清之後就買不到這樣
--
CPU不用說,桌上型一直都是跟著效能走,i7-8xx/i5-7xx/i3-5xx/i7-26xx/i5-25xx/i3..
這些已經更新世代超級久的東西,有降價過嗎?
效能只少10%,價格就一樣只少10%阿 XD
主機板,誠如L大說的跳很兇,然後隨著供需被炒作...
X58的板子曾經很沒價值,在L5420剛開始時,發現上面有個L5520也超便宜,
但不用轉貼也不用山寨板,趁早在大陸買了片X58的頂級版(忘了是R2E還是R3F,
反正看到不到400人民幣還考慮什麼,當時匯率4.6X,折台幣不到2千)
搭L5520=i7=八個框框看了很爽,才三千台幣只能買半顆i5-3470,八打四也幹掉i5~
不過看到功耗之後還是收起來了,畢竟我都是文書上網(汗)
當時沒掃這也是原因之一,另一個是沒有量,而且我預期5520量遠大於X58,
CPU會疊、X58會漲最後半斤八兩,屯主機板這種容易壞的東西是又危險又佔空間就放棄
扯遠了,總之供需問題,導致當時的X58主板超便宜,現在呢?
大陸一樣一堆頂級板,劍齒虎、Big Bang之類都有,但價格已經漲一倍了
台灣更扯,之前還有人賣2千多,後來該賣家賣完之後,X58全都3千元起跳了
這就是自由經濟市場,供需~ 決定價格。
(CPU已經由INTEL控制了供給,當然例外...)
記憶體,能算準漲跌的人還在乎啥世代交替? 去華爾街上班一小時就組一台電腦了...
這東西就是不知道半年後是漲還是跌,也沒啥好說下手點
顯示卡,這最簡單,永遠是一直跌下去而且跌很快,然後到一個門檻就穩住,
這時候就面臨要選擇價格效能比好的舊規格,還是選擇貴但是有其它優勢的新規格~
例如4850以前也是中階卡阿,等5系列推出就開始跳水,跳到3千以下降幅就小了,
4850到今天都還有一千元行情,都幾年了你看看...
以現在來說,選擇650比較貴,CP值不如560甚至460,但省電上有很大優勢,
我當年選擇240也是以省電為考量而不選4850,結果星海打得頗LAG
硬碟除非又來個水災,不然也是很穩定的東西;
SSD就很有趣,理論上隨著科技進步會越來越便宜,但只要是顆粒就是期貨有漲跌,
過年前明知道flash在漲SSD一定漲,但又怕漲得慢會燙很久而沒下手掃貨
(畢竟那個掃了30萬 DDR3 2G的苦主,被燙了兩年的經驗歷歷在目阿~)
結果只掃了20顆左右SSD,過年後整個一飛衝天回不去了...
所以這東西也跟RAM一樣難以預估,RAM跟SSD都一樣,
我可以告訴你10年後8G DDR3 跟128G SSD會比現在便宜,但半年後漲跌...知道才有鬼
但也不可能為了十年後的行情而買入,因為十年後SSD可能是TB在算的,
就像兩年前買了30萬DDR3 2G的仁兄,他要是知道兩年後的主流是8G也不會這麼衝動
(躺著中槍第二次)
螢幕一直推陳出新,舊的就跌也滿穩定。鍵盤 滑鼠 機殼 PSU應該沒啥世代交替問題
所以什麼是最佳買入點?
有事沒事到二手板守著,看到佛光趕快寄信就是買入點,跟世代交替沒啥關連
我覺得世代交替這個買入點,比較適合nb...
看win7最後一批要倒掉時的價格多漂亮阿,流血下殺出清之後就買不到這樣
--
Tags:
3C
All Comments

By Elizabeth
at 2013-05-02T17:11
at 2013-05-02T17:11

By Ina
at 2013-05-05T05:20
at 2013-05-05T05:20

By Candice
at 2013-05-07T04:51
at 2013-05-07T04:51

By Iris
at 2013-05-09T12:47
at 2013-05-09T12:47

By Jessica
at 2013-05-13T03:14
at 2013-05-13T03:14

By Bethany
at 2013-05-14T05:04
at 2013-05-14T05:04

By Charlotte
at 2013-05-16T18:52
at 2013-05-16T18:52

By Ina
at 2013-05-19T03:25
at 2013-05-19T03:25

By Susan
at 2013-05-20T23:52
at 2013-05-20T23:52

By Jack
at 2013-05-24T06:20
at 2013-05-24T06:20

By Adele
at 2013-05-26T19:15
at 2013-05-26T19:15

By Rachel
at 2013-05-27T23:20
at 2013-05-27T23:20

By Mia
at 2013-06-01T10:07
at 2013-06-01T10:07

By Linda
at 2013-06-02T17:41
at 2013-06-02T17:41

By Lucy
at 2013-06-02T21:50
at 2013-06-02T21:50

By Charlie
at 2013-06-06T00:57
at 2013-06-06T00:57

By Iris
at 2013-06-08T05:52
at 2013-06-08T05:52

By Anonymous
at 2013-06-11T13:07
at 2013-06-11T13:07

By Jessica
at 2013-06-15T02:26
at 2013-06-15T02:26

By Tristan Cohan
at 2013-06-18T11:18
at 2013-06-18T11:18
Related Posts
12000文書、音樂機這樣是否合理?

By Ivy
at 2013-04-29T15:01
at 2013-04-29T15:01
第一次送修就上手(羅技)

By Genevieve
at 2013-04-29T09:23
at 2013-04-29T09:23
適合FM2A75M-ITX&PC-Q11的cpu散熱器

By Lucy
at 2013-04-29T06:30
at 2013-04-29T06:30
Haswell C7待機電流僅0.05A 電源成隱患

By Irma
at 2013-04-29T00:22
at 2013-04-29T00:22
30K以內 用於3DMAX的電腦

By Caroline
at 2013-04-28T22:42
at 2013-04-28T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