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這樣 就來說說喇叭角錐 ... - 喇叭

By George
at 2017-05-28T12:08
at 2017-05-28T12:08
Table of Contents
小弟也不是這方面的專業,
但基於科學精神,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
: Q1. 為何走路會引起黑膠系統從喇叭出聲音?
: A1. 黑膠系統可以簡化為一個旋轉件、上面有不同深度的凹槽,唱針假設完美的隨著
: 凹槽移動,則深度的變化被唱頭轉換成低電位電訊號。
: 當走路經過引起地板振動,可以先簡單近似為旋轉件的高度突然就變了一點。
: 對唱針而言,是無法區分因為凹槽深度或是整個旋轉件高度變化的差別,因此
: 當整個 (地面-旋轉件) 垂直移動了 1um, 會被當作一個 1um 的凹槽音訊被放大。
: Q2. 為何在黑膠唱盤下面放重物有幫助?
: A2. 黑膠唱盤只是放在地上,不是鎖在地上。當地板在振動的時候,黑膠唱盤其實
: 不會完美的跟著地板一起動。當我們在黑膠唱盤下面放重物,這個 (重物-唱盤)
: 整體的質量和慣性就會提高。粗略的想法是,慣性愈大愈不受到外力影響。
: 把地板振動的往上瞬間近似成 地板對(重物-唱盤) 施力,質量愈大產生的加速
: 度愈小。當地板往下振動的時候,可以視為 (重物-唱盤) 是自由落體。這時候
: 的加速度和質量無關。
一、若黑膠唱盤不會完全跟著地板一起動,那會完全跟著這個「重物」一起動嗎?
二、若上為非,您這些論點是否還適用?
: Q3. 為何在重物下面再放橡膠墊,效果更好?
: 橡膠墊的作用,可以簡單的近似為一個高度方向的彈簧。這時候把上面所有東西
: 的質量相加 (eg. 黑金石 + 唱盤) 得到一個總質量 m, 配上橡膠墊在垂直方向的
: 彈力係數 k, 我們可以推算共振頻率 ( f = sqrt(k/m)/(2pi) )。
: 共振頻率的意思是什麼?這是指當輸入的力被移除後,這個質量會擺動的頻率。
: 在我的討論裡,這就是黑膠唱盤上下擺動的頻率,如果這個頻率是在人耳可聽
: 的範圍之內,那就會被整個音響系統放大而播放出來被我們聽到。
: 橡膠墊很軟,k 肯定不大,加上上面的重物,可以推論共振頻率會低於 20Hz。
一、請問您的這個共振頻率定義是在哪找的呢?
(我是指「共振頻率的意思是什麼?」這句話後面的論述)
二、請問您所提出的這個共振頻率的公式,它的基本假設您知道嗎?
您的這一系列推論,是在基本假設前題下嗎?
三、現實的物件,能符合基本假設嗎?
若無法符合,該如何修正呢?或是其誤差值是在可接受範圍呢?
: Q4. 那為何放上硬的彈簧也有效?
: 很硬的彈簧 = k 很大,因此我一開始推論這是讓共振頻率 > 20kHz 的方向。
: 我不知道他們用的到底是哪種彈簧、也不知道他們的重物和唱盤加起來多重。
: 假設總重是 20kg 好了,那要多硬的彈簧才能讓共振 > 20kHz?
: (2*pi*20k)^2*20 = 3.158e11 N/m
: 這彈簧硬的不可思議,明顯假設錯誤,無法讓共振 > 20kHz
: [這一段是我前一篇文章偷懶跳過的驗算,感謝 Tback/max8201 指正]
: 假設目標改為 20Hz, 則 (2*pi*20)^2*20 = 3.158e5 N/m ~ 316 N/mm
: 這是一個用 32kg (316/9.8) 的東西放上去,只壓縮 1mm 的彈簧。應該
: 是一個還算合理的 "很硬的彈簧",
: 綜合 Q3/Q4, 如果有玩家不喜歡墊橡膠,卻喜歡用彈簧。那兩者的主要差異
: 會是彈簧的共振頻率會比較高。但基本上兩者應該都會共振頻率低於 20 Hz。
一、假設您的推論都是在共振頻率的基本假設下,您只分析墊材的共振頻率,
我沒看到您有分析黑膠唱盤、唱臂等等,其它零件的共振頻率,
您所墊的墊材是否會引發其它材料的共振呢?
: Q5. 為何很多橡膠墊 "幾大多數用於音響產品這類輕荷載的效果多不佳" ?
: (引用 Tback)
: 一塊橡膠墊如果設計目的是減少振動,那必定要設計它的共振頻率和阻尼
: 係數。橡膠墊除了提供彈力,也可以提供阻尼,但是共振頻率跟上面放的
: 重物多重有關係,共振頻率確定了,才能設計材料的阻尼係數 (damping
: coefficient, 速度的係數),達到目標的 damping factor (通常是 critical
: damping, Q = 0.5 or zeta = 1)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rmonic_oscillator
: "輕荷載" 可能說明了為何效果不佳,如果設計的目標是 100kg, 但是我們
: 卻只上放了 10kg 的東西,那共振頻率提高了三倍左右,如果原先設計在
: 20Hz,現在就會在 60Hz 左右干擾低頻表現。甚至連原先設計的 damping
: factor 也會變得不適當。
: 這時候一個原廠設計的墊子就有一大優勢,那就是重量非常明確。只要原廠
: 有認真設計,效果應該都可以不錯。至於要把目標的共振頻率設定在多少,
: 目標的 damping factor 設多少,就是各廠牌各自的選擇。但根據人耳的
: 特性,我們可以推論是共振頻率 < 20Hz, critical damping 或是稍微 over
: damping, 來對付製造誤差。
: 一個不知道會被放上多重東西的墊子,唯一能做到的是在一個重量範圍之內,
: 提供還算合理的 damping,這個設計其實比原廠還難。我想大多數商品大概是
: 用試誤法搭配買家回饋調整做出來的。
: Thxman 設計的 RT-100 有明確標示 3-40kg,但是推荐用在重低音,可以推論
: 是針對靠近 40kg 那邊重量設計,而不是 3kg 這邊。自然頻率設定在 16Hz
: 同我的猜測,必須設定在低於 20Hz,網路上隨便找的照片不夠清楚,不知道
: 是否有標示測試時候使用的重量。
一、我查了一下,這款「RT-100」的產品,上面型狀不是正方形的、長方形,
總之,上面有一些顆粒之的的東西,這些東西會影響共振頻率嗎?
二、若會影響共振頻率您原本的公式,適用嗎?
: 希望這樣的書寫格式,能幫助更多板友從比較物理的角度來看音響相關的問題。
--
但基於科學精神,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
: Q1. 為何走路會引起黑膠系統從喇叭出聲音?
: A1. 黑膠系統可以簡化為一個旋轉件、上面有不同深度的凹槽,唱針假設完美的隨著
: 凹槽移動,則深度的變化被唱頭轉換成低電位電訊號。
: 當走路經過引起地板振動,可以先簡單近似為旋轉件的高度突然就變了一點。
: 對唱針而言,是無法區分因為凹槽深度或是整個旋轉件高度變化的差別,因此
: 當整個 (地面-旋轉件) 垂直移動了 1um, 會被當作一個 1um 的凹槽音訊被放大。
: Q2. 為何在黑膠唱盤下面放重物有幫助?
: A2. 黑膠唱盤只是放在地上,不是鎖在地上。當地板在振動的時候,黑膠唱盤其實
: 不會完美的跟著地板一起動。當我們在黑膠唱盤下面放重物,這個 (重物-唱盤)
: 整體的質量和慣性就會提高。粗略的想法是,慣性愈大愈不受到外力影響。
: 把地板振動的往上瞬間近似成 地板對(重物-唱盤) 施力,質量愈大產生的加速
: 度愈小。當地板往下振動的時候,可以視為 (重物-唱盤) 是自由落體。這時候
: 的加速度和質量無關。
一、若黑膠唱盤不會完全跟著地板一起動,那會完全跟著這個「重物」一起動嗎?
二、若上為非,您這些論點是否還適用?
: Q3. 為何在重物下面再放橡膠墊,效果更好?
: 橡膠墊的作用,可以簡單的近似為一個高度方向的彈簧。這時候把上面所有東西
: 的質量相加 (eg. 黑金石 + 唱盤) 得到一個總質量 m, 配上橡膠墊在垂直方向的
: 彈力係數 k, 我們可以推算共振頻率 ( f = sqrt(k/m)/(2pi) )。
: 共振頻率的意思是什麼?這是指當輸入的力被移除後,這個質量會擺動的頻率。
: 在我的討論裡,這就是黑膠唱盤上下擺動的頻率,如果這個頻率是在人耳可聽
: 的範圍之內,那就會被整個音響系統放大而播放出來被我們聽到。
: 橡膠墊很軟,k 肯定不大,加上上面的重物,可以推論共振頻率會低於 20Hz。
一、請問您的這個共振頻率定義是在哪找的呢?
(我是指「共振頻率的意思是什麼?」這句話後面的論述)
二、請問您所提出的這個共振頻率的公式,它的基本假設您知道嗎?
您的這一系列推論,是在基本假設前題下嗎?
三、現實的物件,能符合基本假設嗎?
若無法符合,該如何修正呢?或是其誤差值是在可接受範圍呢?
: Q4. 那為何放上硬的彈簧也有效?
: 很硬的彈簧 = k 很大,因此我一開始推論這是讓共振頻率 > 20kHz 的方向。
: 我不知道他們用的到底是哪種彈簧、也不知道他們的重物和唱盤加起來多重。
: 假設總重是 20kg 好了,那要多硬的彈簧才能讓共振 > 20kHz?
: (2*pi*20k)^2*20 = 3.158e11 N/m
: 這彈簧硬的不可思議,明顯假設錯誤,無法讓共振 > 20kHz
: [這一段是我前一篇文章偷懶跳過的驗算,感謝 Tback/max8201 指正]
: 假設目標改為 20Hz, 則 (2*pi*20)^2*20 = 3.158e5 N/m ~ 316 N/mm
: 這是一個用 32kg (316/9.8) 的東西放上去,只壓縮 1mm 的彈簧。應該
: 是一個還算合理的 "很硬的彈簧",
: 綜合 Q3/Q4, 如果有玩家不喜歡墊橡膠,卻喜歡用彈簧。那兩者的主要差異
: 會是彈簧的共振頻率會比較高。但基本上兩者應該都會共振頻率低於 20 Hz。
一、假設您的推論都是在共振頻率的基本假設下,您只分析墊材的共振頻率,
我沒看到您有分析黑膠唱盤、唱臂等等,其它零件的共振頻率,
您所墊的墊材是否會引發其它材料的共振呢?
: Q5. 為何很多橡膠墊 "幾大多數用於音響產品這類輕荷載的效果多不佳" ?
: (引用 Tback)
: 一塊橡膠墊如果設計目的是減少振動,那必定要設計它的共振頻率和阻尼
: 係數。橡膠墊除了提供彈力,也可以提供阻尼,但是共振頻率跟上面放的
: 重物多重有關係,共振頻率確定了,才能設計材料的阻尼係數 (damping
: coefficient, 速度的係數),達到目標的 damping factor (通常是 critical
: damping, Q = 0.5 or zeta = 1)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rmonic_oscillator
: "輕荷載" 可能說明了為何效果不佳,如果設計的目標是 100kg, 但是我們
: 卻只上放了 10kg 的東西,那共振頻率提高了三倍左右,如果原先設計在
: 20Hz,現在就會在 60Hz 左右干擾低頻表現。甚至連原先設計的 damping
: factor 也會變得不適當。
: 這時候一個原廠設計的墊子就有一大優勢,那就是重量非常明確。只要原廠
: 有認真設計,效果應該都可以不錯。至於要把目標的共振頻率設定在多少,
: 目標的 damping factor 設多少,就是各廠牌各自的選擇。但根據人耳的
: 特性,我們可以推論是共振頻率 < 20Hz, critical damping 或是稍微 over
: damping, 來對付製造誤差。
: 一個不知道會被放上多重東西的墊子,唯一能做到的是在一個重量範圍之內,
: 提供還算合理的 damping,這個設計其實比原廠還難。我想大多數商品大概是
: 用試誤法搭配買家回饋調整做出來的。
: Thxman 設計的 RT-100 有明確標示 3-40kg,但是推荐用在重低音,可以推論
: 是針對靠近 40kg 那邊重量設計,而不是 3kg 這邊。自然頻率設定在 16Hz
: 同我的猜測,必須設定在低於 20Hz,網路上隨便找的照片不夠清楚,不知道
: 是否有標示測試時候使用的重量。
一、我查了一下,這款「RT-100」的產品,上面型狀不是正方形的、長方形,
總之,上面有一些顆粒之的的東西,這些東西會影響共振頻率嗎?
二、若會影響共振頻率您原本的公式,適用嗎?
: 希望這樣的書寫格式,能幫助更多板友從比較物理的角度來看音響相關的問題。
--
All Comments

By Valerie
at 2017-06-01T01:26
at 2017-06-01T01:26

By Lydia
at 2017-06-04T14:44
at 2017-06-04T14:44

By Faithe
at 2017-06-08T04:02
at 2017-06-08T04:02

By Linda
at 2017-06-11T17:20
at 2017-06-11T17:20

By Harry
at 2017-06-15T06:38
at 2017-06-15T06:38

By Kumar
at 2017-06-18T19:56
at 2017-06-18T19:56

By Ina
at 2017-06-22T09:14
at 2017-06-22T09:14

By Erin
at 2017-06-25T22:31
at 2017-06-25T22:31

By Harry
at 2017-06-29T11:49
at 2017-06-29T11:49

By Tracy
at 2017-07-03T01:07
at 2017-07-03T01:07

By Heather
at 2017-07-06T14:25
at 2017-07-06T14:25

By Queena
at 2017-07-10T03:43
at 2017-07-10T03:43

By Queena
at 2017-07-13T17:01
at 2017-07-13T17:01

By Oliver
at 2017-07-17T06:19
at 2017-07-17T06:19

By David
at 2017-07-20T19:37
at 2017-07-20T19:37

By Charlotte
at 2017-07-24T08:55
at 2017-07-24T08:55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07-27T22:13
at 2017-07-27T22:13

By Una
at 2017-07-31T11:31
at 2017-07-31T11:31

By Lucy
at 2017-08-04T00:49
at 2017-08-04T00:49

By Ula
at 2017-08-07T14:07
at 2017-08-07T14:07

By Eartha
at 2017-08-11T03:25
at 2017-08-11T03:25

By Olive
at 2017-08-14T16:43
at 2017-08-14T16:43

By Frederic
at 2017-08-18T06:01
at 2017-08-18T06:01

By Madame
at 2017-08-21T19:19
at 2017-08-21T19:19

By Jack
at 2017-08-25T08:37
at 2017-08-25T08:37

By Rosalind
at 2017-08-28T21:55
at 2017-08-28T21:55

By Bethany
at 2017-09-01T11:13
at 2017-09-01T11:13

By Emma
at 2017-09-05T00:31
at 2017-09-05T00:31

By Lydia
at 2017-09-08T13:49
at 2017-09-08T13:49

By Frederic
at 2017-09-12T03:07
at 2017-09-12T03:07

By Susan
at 2017-09-15T16:25
at 2017-09-15T16:25

By Barb Cronin
at 2017-09-19T05:43
at 2017-09-19T05:43

By Quanna
at 2017-09-22T19:01
at 2017-09-22T19:01
Related Posts
既然這樣 就來說說喇叭角錐 ...

By Bethany
at 2017-05-28T10:16
at 2017-05-28T10:16
羅技喇叭不願說明的事?

By Cara
at 2017-05-28T09:38
at 2017-05-28T09:38
低端組現在T類還有優勢嗎

By Skylar Davis
at 2017-05-28T00:24
at 2017-05-28T00:24
2.5K左右二手電腦喇叭選擇

By Una
at 2017-05-27T19:33
at 2017-05-27T19:33
徵-台北新竹 johnblue3喇叭一對

By Liam
at 2017-05-27T16:49
at 2017-05-27T16:49